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7400发布日期:2022-04-09 09:2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的行业也搭上发展的列车。市面上的餐盒主要分为纸质餐盒、塑料餐盒和铝制餐盒等。其中铝制餐盒具有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磨蚀、保香、无毒无味等优点,而且还因为其有优雅的银白色光泽,易于加工出各种色彩的美丽图案和花纹,因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3.现有的外卖盒子包括容器主体,容器主体内设置食腔用于盛放食品,铝箔制成的铝制餐盒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保持食腔内的食品的温度,降低温度的散失。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食腔的容积固定不能调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食腔的容积不能调整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包括开口边沿设置有直边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食腔,所述容器主体设置有翻折腔,所述翻折腔设置于所述食腔外并环绕所述食腔一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翻折腔,一方面通过翻转可以增加容器主体的高度和容积,在吃汤食后,内部仍有汤水时,可以通过向上提起并攥紧封口可以达到汤水不容易外泄的效果,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提高容积进行使用,在食用饺子等食物时,还能在翻折腔内还能倒入蘸料,用于蘸取,在食用较辣的食物时还能倒入清水,用于浸泡食物进行辣味的缓解。
9.优选的,所述翻折腔靠近所述食腔的腔壁的下沿朝远离所述食腔的方向倾斜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食腔的腔壁倾斜设置,一方面方便加工时压出翻折腔,另一方面,翻折腔在受到向上的力时,更容易向上翻起,方便翻出翻折腔提高食腔的容积。
11.优选的,所述食腔的腔底设置有第一环形加强槽,所述第一环形加强槽设置于所述食腔腔底的边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环形加强槽,提高食腔腔底的强度,降低食腔的腔底在食物的重力下变形的可能,使得容器主体在盛放食物后,在运输时,更加稳定。
13.优选的,所述食腔的腔底设置有第二环形加强槽和连接加强槽,所述第二环形加强槽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加强槽的直径,所述连接加强槽设置有若干,若干所述连接加强槽沿所述第二环形加强槽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加强槽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加强槽连通,所述连接加强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加强槽连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环形加强槽和连接加强槽,一方面,进进一步提
高食腔腔底的强度,降低食腔的腔底在食物的重力下变形的可能,使得容器主体在盛放食物后,在运输时,更加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加强槽连接第一环形加强槽和第二环形加强槽,使得第一环形加强槽、第二环形加强槽和连接加强槽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有利于局部受力向整体分散,间接提高食腔腔底的承载能力。
15.优选的,所述容器主体外沿直边上边沿设置为圆润部,所述圆润部卷曲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润部,且圆润部卷曲设置,使得圆润部更加圆润,起到保护作用,不容易割伤使用者。
17.优选的,所述圆润部内设置有环形加强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圆润部的强度,使得翻折部在翻出时,更好的保持开口形状,更好的对翻折腔施力,容器主体更加不容易变形。
19.优选的,所述容器主体包括两层铝箔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器主体由两层铝箔层制成,一方面使得容器主体的保温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提高容器主体的耐磨性能,不容易磨穿损坏。
21.优选的,所述食腔的腔壁内设置有保温棉层,所述保温棉层位于两层所述铝箔层之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保温棉层,进一步提高食腔的保温能力,使得食腔内的菜品可以更好的保温,从而更好的保持菜品的口感。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设置翻折腔,一方面通过翻转可以增加容器主体的高度和容积,在吃汤食后,内部仍有汤水时,可以通过向上提起并攥紧封口可以达到汤水不容易外泄的效果,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提高容积进行使用,在食用饺子等食物时,还能在翻折腔内还能倒入蘸料,用于蘸取,在食用较辣的食物时还能倒入清水,用于浸泡食物进行辣味的缓解;
25.把食腔的腔壁倾斜设置,一方面方便加工时压出翻折腔,另一方面,翻折腔在受到向上的力时,更容易向上翻起,方便翻出翻折腔提高食腔的容积;
26.设置第一环形加强槽、第二环形加强槽和连接加强槽,提高食腔腔底的强度,降低食腔的腔底在食物的重力下变形的可能,使得容器主体在盛放食物后,在运输时,更加稳定,设置,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加强槽连接第一环形加强槽和第二环形加强槽,使得第一环形加强槽、第二环形加强槽和连接加强槽之间的关联性更强,有利于局部受力向整体分散,间接提高食腔腔底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1、容器主体;11、铝箔层;2、食腔;3、翻折腔;4、第一环形加强槽;5、第二环形加强槽;6、连接加强槽;7、直边;71、圆润部;8、环形加强筋;9、保温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参照图1和图2,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包括开口边沿设置有直边7的容器主体1,容器主体1呈圆碗状,容器主体1是通过把铝箔压制成型,容器主体1设置有食腔2和翻折腔3,食腔2设置于中部,翻折腔3设置于食腔2的外圈并环绕食腔2一圈,且翻折腔3与食腔2同轴,翻折腔3靠近食腔2的腔壁的下沿朝远离食腔2的方向倾斜设置,从而方便翻折腔3的腔壁向上翻起,通过把翻折腔3的腔壁向上提起实现食腔2容积的增加,且翻折腔3本身也可以存储食品。
34.食腔2的腔底设置有加强槽,加强槽从食腔2内观察时,为向上凸起的形式,使得加强槽在容器主体1的食腔2位置的底部呈凹槽状,加强槽包括第一环形加强槽4、第二环形加强槽5和连接加强槽6,第一环形加强槽4设置于食腔2腔底的边沿,第二环形加强槽5的直径小于第一环形加强槽4的直径,连接加强槽6设置有若干,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加强槽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连接加强槽6沿第二环形加强槽5的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连接加强槽6一端与第二环形加强槽5连通,连接加强槽6另一端沿第二环形加强槽5径向辐射设置并与第一环形加强槽4连通。
35.参照图2和图3,直边7位于翻折腔3的外圈,且直边7的上边沿设置为圆润部71,圆润部71卷曲设置,使得直边7不容易割伤使用者,更加圆润,圆润部71内设置有环形加强筋8,提高圆润部71的强度,不容易变形。
36.参照图2和图4,容器主体1整体由两层铝箔层11压制而成,而食腔2的腔壁的两层铝箔层11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层9,压制时,保温棉层9放置于两层铝箔层11之间同时压制。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容积可变的铝箔容器的实施原理为:在吃汤食后,内部仍有汤水时,可以通过向上提起并攥紧封口可以达到汤水不容易外泄的效果,同时在需要时也可以提高容积进行使用,在食用饺子等食物时,还能在翻折腔3内还能倒入蘸料,用于蘸取,在食用较辣的食物时还能倒入清水,用于浸泡食物进行辣味的缓解。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