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1397发布日期:2022-05-18 16:3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牛乳罐装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


背景技术:

2.母牛产犊后3天内的乳汁与普通牛乳明显不同,称之为牛初乳,牛初乳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糖含量较低,20世纪50年代,研究发现牛初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经科学实验证明具有免疫调节、改善胃肠道、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衰老症状、抑制多种病菌等生理活性功能,被誉为“21世纪的保健食品”,而牛初乳粉灌装机就是将牛初乳粉进行灌装打包的机器。
3.目前市面上对于牛初乳粉的灌装大多还停留在人工进行灌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牛初乳粉的灌装大多还停留在人工进行灌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包括基座、原料箱、控制柜、传送带和灌装口,所述基座内部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原料箱和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安装有转动电机;
7.所述原料箱的上端开设有送料口,并连接有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的前端固定有灌装口;
8.所述基座上端设有转动盘和夹持口,转动电机通过转动轴与基座上端的转动盘同轴连接,转动盘上开设有贯穿转动盘上下两端的夹持口;所述夹持口下方基座的上方之间设有传送带。
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首先,将牛初乳粉原料加入基座内的原料箱内;然后,通过送料管道将牛初乳粉原料输送至基座上端的灌装口处,通过灌装口,将牛初乳粉原料加入转动盘上的夹持口内夹持的罐装瓶中;最后,通过释放夹持的加满牛初乳粉原料的罐装瓶,使得罐装瓶掉落在传送带上,传输至下一道工序加工处。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轴与基座的上表面为嵌入式连接;所述转动盘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通过连接件连接,转动轴上端与第一转盘同轴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盘上设有罐装夹持口,所述夹持口内侧壁设有夹持板,夹持板通过弹簧与夹持口内侧壁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口均匀的分布在第二转盘上,每个夹持口内侧壁安装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夹持板,每个夹持板通过两个弹簧与夹持口内侧壁连接,夹持板通过弹簧在夹持口内构成弹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灌装口下方正对第二转盘前端的夹持口,第二转盘前端的夹持口下方和基座上表面之间设有传送带,且传送带传输方向与送料管道送料方向水平方向上垂直。
14.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管道的外侧套接有气泵,且气泵安装在基座的上表面。
15.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原料箱侧面上开设有补料口。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结构,减少人为手动操作,全程无需人员手动接触牛初乳粉原料,通过送料管道、转动盘和夹持口等结构即可实现牛初乳粉的原料罐装。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0.图中标记说明:1-基座,2-原料箱,3-控制柜,4-传送带,5-灌装口,6-转动电机,7-送料管道,9-夹持口,10-转动盘,101-第一转盘,102-第二转盘,11-连接件, 12-夹持板,13-弹簧,14-补料口,15-气泵,16-转动轴,17-罐装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2.如图1和2所示,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包括基座1、原料箱2、控制柜 3、传送带4和灌装口5,所述基座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位置分别安装有原料箱2和控制柜3,所述控制柜3内安装有转动电机6;所述原料箱2的上端开设有送料口,并连接有送料管道7,所述送料管道7的前端固定有灌装口5;所述基座1上端设有转动盘10和夹持口9,转动电机6通过转动轴16与基座1上端的转动盘10同轴连接,转动盘10上开设有贯穿转动盘10上下两端的夹持口9;所述夹持口9下方基座1的上方之间设有传送带4。
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在于,首先,将牛初乳粉原料加入基座1内的原料箱2 内;然后,通过送料管道7将牛初乳粉原料输送至基座1上端的灌装口处,通过灌装口,将牛初乳粉原料加入转动盘10上的夹持口9内夹持的罐装瓶17中;最后,通过释放夹持的加满牛初乳粉原料的罐装瓶17,使得罐装瓶17掉落在传送带4上,传输至下一道工序加工处。
24.所述转动电机6的转动轴16与基座1的上表面为嵌入式连接;所述转动盘10 包括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第一转盘101和第二转盘102通过连接件11连接,转动轴16上端与第一转盘101同轴连接。通过第一转盘101将基座1内转动电机6的转动动力转化并传输给基座1上端的第二转盘102。所述转动电机6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圈数可定性,方便控制第二转盘102每次转动都能衔接夹持口9上方正对灌装口。进而减少人为控制夹持口9转动距离与上方的灌装口是否正对的工序。
25.所述第二转盘102上设有罐装夹持口9,所述夹持口9内侧壁设有夹持板12,夹持板12通过弹簧13与夹持口9内侧壁连接。夹持板12和弹簧13的设置目的是为夹持口9内夹持的罐装瓶17提供一定的夹持力,弹簧13的总弹力,即夹持口9 的夹持罐装瓶17的夹持力,夹持
力小于等于罐装瓶17装满牛初乳粉原料的重力,确保转满或者未装满的罐装瓶17能够顺利的掉落至传送带4上。
26.所述夹持口9均匀的分布在第二转盘102上,确保伺服电机每次转动位置一定,提高罐装过程可控性。每个夹持口9内侧壁安装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夹持板12,每个夹持板12通过两个弹簧13与夹持口9内侧壁连接,夹持板12通过弹簧13在夹持口9内构成弹性连接。确保夹持口9内夹持板12的夹持力度均匀性,防止部分夹持板12力度过大导致罐装瓶17破碎或者受力不均匀罐装原料没有完成即下落。影响整个罐装生成线成品重量均匀度,进而影响整个罐装机的罐装质量。
27.所述灌装口下方正对第二转盘102前端的夹持口9,便于流入夹持口9内夹持的罐装瓶17的牛初乳粉原料不会洒落。第二转盘102前端的夹持口9下方和基座1 上表面之间设有传送带4,且传送带4传输方向与送料管道7送料方向水平方向上垂直。传送带4的设置减少罐装完成的罐装瓶17的运输。
28.所述送料管道7的外侧套接有气泵15,且气泵15安装在基座1的上表面。通过气泵15为送料管道7提供运输牛初乳粉原料的动力。
29.所述基座1的原料箱2侧面上开设有补料口14。通过补料口14为原料箱2内快速添加牛初乳粉原料。
3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结构,减少人为手动操作,全程无需人员手动接触牛初乳粉原料,通过送料管道7、转动盘10和夹持口9等结构即可实现牛初乳粉的原料罐装。
32.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牛初乳粉生产用灌装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结构及其设计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