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0336发布日期:2022-03-23 15:10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上料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液晶显示绑定设备行业,从手动设备到半自动设备,发展到现在全自动设备。都是采用常规机械式ic定位送料方式。国内行业设备均采用这一种校正方式,然而该方式往往会导致吸取ic过程有压伤风险。
3.故需要提供一种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其通过设置多轴输送组件,并在z轴方向上设置两级滑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吸取ic过程有压伤风险且ic校正后容易被吸嘴划伤表面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用于定位并上料ic芯片;所述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包括:
6.设备机架;
7.多轴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上;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上的x轴输送组件、与所述x轴输送组件连接的y轴输送组件以及与所述y轴输送组件连接的z轴输送组件;
8.吸取组件,与所述多轴输送组件连接,用于吸取ic芯片;以及,
9.视觉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上,位于所述吸取组件的运动轨迹的下方,用于拍照辅助定位ic芯片;
10.其中,所述z轴输送组件包括:
11.连接板,与所述y轴输送组件连接;
12.第一滑块,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吸取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以及,
13.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顶端;以及,
14.所述吸取组件上设有:
15.连接柱,其一端穿设在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吸取组件的顶端连接;以及,
16.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外围。
1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轴输送组件的侧面设有条形槽;所述y轴输送组件插接在所述条形槽内,与所述x轴输送组件滑动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轴输送组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三棱柱型,其一个端面与所述y轴输送组件连接,另一个端面与所述z轴输送组件连接。
1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取组件包括:
20.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
21.吸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以及,
22.吸嘴,与所述吸杆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杆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嘴为pek防静电材料制成。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块包括:
25.第一块体,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以及,
26.第二块体,位于所述第一块体的一侧;
27.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块体为与所述第二块体的上方;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连接柱以及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第二块体连接;
28.其中,所述第一块体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块体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块体与所述第二块体可拆卸连接;
29.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块可拆卸连接。
3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延伸段以及固定段;所述延伸段横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第一块体的端面形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用于所述第一卡块出入,所述固定段连通在所述延伸段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所述固定段垂直于所述延伸段设置,并位于所述延伸段的下方,从而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卡块。
3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视觉控制组件包括:
32.支撑板,与所述设备机架连接;所述支持板为z型结构,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设备机架连接;以及,
33.相机,穿设在所述第二端部上。
3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长条形的安装孔,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设备机架连接。
3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x轴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驱动器以及固定框体;所述固定框体位于所述驱动器的外围,所述固定框体上设有多个散热窗口。
36.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通过设置多轴输送组件,并在z轴方向上设置两级滑动,在竖直方向上额外增加一级自适应滑动,避免ic芯片收到硬接触导致ic芯片被压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吸取ic过程有压伤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卡块的侧视图。
42.附图标记:设备机架1、x轴输送组件21、驱动器211、固定框体212、y轴输送组件22、
z轴输送组件23、连接板231、第一滑块232、第二卡槽2321、限位板233、第二卡块2331、加强件24、缓冲弹簧311、第一块体312、第一卡槽3121、延伸段3121a、固定段3121b、第二块体313、吸杆32、吸嘴33、支撑板41、安装孔411、相机42。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45.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46.请结合图1、图2,如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47.一种自动ic(微型电子器件)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用于定位并上料ic芯片。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包括:设备机架、多轴输送组件、吸取组件以及视觉控制组件。多轴输送组件设置在设备机架上。多轴输送组件其包括设置在设备机架上的x轴输送组件、与x轴输送组件连接的y轴输送组件以及与y轴输送组件连接的z轴输送组件。吸取组件与多轴输送组件连接,用于吸取ic芯片。视觉控制组件设置在设备机架上,位于吸取组件的运动轨迹的下方,用于拍照辅助定位ic芯片。其中,z轴输送组件包括:连接板、第一滑块以及限位板。连接板与y轴输送组件连接。第一滑块与连接板滑动连接。吸取组件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限位板设置在第一滑块的一侧顶端。吸取组件上设有:连接柱以及缓冲弹簧。连接柱的一端穿设在限位板的底部,另一端与吸取组件的顶端连接。缓冲弹簧设置在连接柱的外围。
48.本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通过设置多轴输送组件,并在z轴方向上设置两级滑动,在竖直方向上额外增加一级自适应滑动(即连接柱与缓冲弹簧结构),避免ic芯片收到硬接触导致ic芯片被压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吸取ic过程有压伤风险的问题。
49.在本实施例中,x轴输送组件的侧面设有条形槽。y轴输送组件插接在条形槽内,与x轴输送组件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插接的形式可以提高x轴输送组件与y轴输送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50.此外,多轴输送组件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为三棱柱型,其一个端面与y轴输送组件连接,另一个端面与z轴输送组件连接。加强件的设置可以提高y轴输送组件与z轴输送组件连接的稳定性。
51.吸取组件包括:连接块、吸杆以及吸嘴。连接块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吸杆的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吸嘴与吸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便于吸嘴的更换,针对不同的ic芯片更换不同的吸嘴,提高了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适用性。
52.其中,吸杆为金属材料制成。吸嘴为pek(聚醚酮)防静电材料制成。pek防静电材料能够避免ic芯片被吸嘴划伤表面。
53.连接块包括:第一块体以及第二块体。第一块体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二块体位于第一块体的一侧。限位板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一块体为与第二块体的上方。限位板通过连接柱以及缓冲弹簧与第二块体连接。其中,第一块体上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块体上设有第一卡块,第一块体与第二块体可拆卸连接。限位板上设有第二卡块,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槽2321,限位板与第一滑块可拆卸连接。可拆卸链接便于缓冲弹簧的更换。
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包括:延伸段以及固定段。延伸段横向延伸且贯穿第一块体的端面形成安装口。安装口用于第一卡块出入。固定段连通在延伸段远离安装口的一端。固定段垂直于延伸段设置,并位于延伸段的下方,从而用于卡住第一卡块。上述卡扣连接提高了第一块体以及第二块体连接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的结构相同,第二卡槽2321与第一卡槽的结构相同。
55.视觉控制组件包括:支撑板以及相机。支撑板与设备机架连接。支持板为z型结构,支撑板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设备机架连接。相机穿设在第二端部上。上述支撑板的设置提高了视觉控制组件的稳定性。
56.其中,第一端部上设有长条形的安装孔,支撑板通过安装孔与设备机架连接。长条形的安装孔的设置可改变支撑板在设备机架上的位置。提高了视觉控制组件的控制范围。
57.x轴输送组件的一端设有驱动器以及固定框体。固定框体位于驱动器的外围,固定框体上设有多个散热窗口。固定框架即可以对启动器起到保护的作用,还能对驱动器起到散热作用。
5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多轴输送组件带动吸取组件吸取ic芯片,并将ic芯片吸至视觉控制组件上拍照定位,然后便对ic芯片进行下料操作。
59.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的使用过程。
60.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通过设置多轴输送组件,并在z轴方向上设置两级滑动,在竖直方向上额外增加一级自适应滑动,避免ic芯片收到硬接触导致ic芯片被压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自动ic视觉校正上料结构多存在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吸取ic过程有压伤风险的问题。
61.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