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压锁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7585发布日期:2022-04-09 10:1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压锁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气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压锁气器。


背景技术:

2.锁气器适用于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行业输送配料系统中,作为输送干燥粉状物料时锁气或定量给料用,也可用于除尘器及空气予热器的灰斗下出灰,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操作维修方便,是输送、卸料、配料系统中理想的配套件,锁气器由带格室旋转叶轮、机体、及新型摆线针轮减速电动机等部分组成,体积小,工作可靠,密封及耐磨性能好,刚性叶轮给料机工作原理,当叶轮由传动机构驱动在机体内旋转时,上部分离器(或料斗)落下的粉粒物料便由进料口进入叶轮格室,并随着叶轮的转动而被送至卸料口排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能连续定量供料和卸料。
3.现有技术中,部分的锁气器适用于发电厂,在煤块倒入锁气器内时,由于颗粒的大小不一,可能会导致锁气器发生堵塞,从而会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锁气器,可以实现通过拉动推拉杆带动活动板对煤块倒入量的调节,使得煤块不易在锁气器本体内发生堵塞,从而提高了锁气器本体整体的工作效率。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耐压锁气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锁气器本体,所述锁气器本体的上端开凿有进料口,所述锁气器本体的外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锁气器本体的内壁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锁气器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框,所述进料框的外端开凿有一对上下对称的通口,所述进料框通过通口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进料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设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框的外端开凿有穿孔,所述活动板穿过穿孔,并延伸至固定框的外侧,所述进料框的内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下端与活动板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进料框的外侧设有推拉杆,所述进料框的外端开凿有插孔,所述推拉杆穿过插孔,并延伸至进料框的内部,所述进料框的外端与转动板的外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拉杆的外端与进料框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伸缩弹簧,可以实现通过拉动推拉杆带动活动板对煤块倒入量的调节,使得煤块不易在锁气器本体内发生堵塞,从而提高了锁气器本体整体的工作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框的外端开凿有观望口,所述观望口内固定连接有透明板,通过设置有观望口可以使得工作人员清楚的看见进料框内的进料情况,从而来判断进料速度,通过设置有透明板可以使得进料框内部的灰尘不易散落出来,对环境不易造成污染。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外端
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与固定框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滑轮,可以减小活动板与固定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滑动的更加的顺畅。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有抛光层可以使得原料在进入进料框内时不易沾附在转动板的表面,从而减小了堵塞的可能性。
12.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的外端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端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有保护套使得推拉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易发生损坏,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防滑纹,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易发生滑落。
13.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推拉杆的外端紧密接触,通过设置有密封圈可以减小外界的灰尘和水渍进入到进料框的内部,从而提高了进料框的密封性。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拉动推拉杆带动活动板对煤块倒入量的调节,使得煤块不易在锁气器本体内发生堵塞,从而提高了锁气器本体整体的工作效率。
17.(2)进料框的外端开凿有观望口,观望口内固定连接有透明板,通过设置有观望口可以使得工作人员清楚的看见进料框内的进料情况,从而来判断进料速度,通过设置有透明板可以使得进料框内部的灰尘不易散落出来,对环境不易造成污染。
18.(3)活动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滑杆,滑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滑轮与固定框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滑轮,可以减小活动板与固定框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滑动的更加的顺畅。
19.(4)转动板的表面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有抛光层可以使得原料在进入进料框内时不易沾附在转动板的表面,从而减小了堵塞的可能性。
20.(5)推拉杆的外端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外端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有保护套使得推拉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易发生损坏,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防滑纹,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易发生滑落。
21.(6)插孔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推拉杆的外端紧密接触,通过设置有密封圈可以减小外界的灰尘和水渍进入到进料框的内部,从而提高了进料框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气器本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说明:
26.1、底座;2、锁气器本体;3、进料口;4、齿轮;5、旋转叶片;6、进料框;601、透明板;7、通口;8、固定框;9、活动板;901、滑轮;10、转动板;11、推拉杆;1101、保护套;12、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
31.请参阅图1-3,一种耐压锁气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锁气器本体2,锁气器本体2的上端开凿有进料口3,锁气器本体2的外端转动连接有齿轮4,锁气器本体2的内壁设有旋转叶片5,旋转叶片5与齿轮4固定连接,锁气器本体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框6,进料框6的外端开凿有一对上下对称的通口7,进料框6通过通口7与进料口3相连通,进料框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框8,固定框8的内壁设有活动板9,固定框8的外端开凿有穿孔,活动板9穿过穿孔,并延伸至固定框8的外侧,进料框6的内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下端与活动板9的外端转动连接,进料框6的外侧设有推拉杆11,进料框6的外端开凿有插孔,推拉杆11穿过插孔,并延伸至进料框6的内部,进料框6的外端与转动板10的外端转动连接,推拉杆11的外端与进料框6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伸缩弹簧12,可以实现通过拉动推拉杆11带动活动板9对煤块倒入量的调节,使得煤块不易在锁气器本体2内发生堵塞,从而提高了锁气器本体2整体的工作效率。
32.请参阅图1-2,进料框6的外端开凿有观望口,观望口内固定连接有透明板601,通过设置有观望口可以使得工作人员清楚的看见进料框6内的进料情况,从而来判断进料速度,通过设置有透明板601可以使得进料框6内部的灰尘不易散落出来,对环境不易造成污染,活动板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对称的滑杆,滑杆的外端转动连接有滑轮901,滑轮901与固定框8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滑轮901,可以减小活动板9与固定框8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活动板9滑动的更加的顺畅,转动板10的表面设有抛光层,通过设置有抛光层可以使得原料在进入进料框6内时不易沾附在转动板10的表面,从而减小了堵塞的可能性。
33.请参阅图2,推拉杆11的外端套设有保护套1101,保护套1101的外端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有保护套1101使得推拉杆11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易发生损坏,延长了其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有防滑纹,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易发生滑落,插孔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推拉杆11的外端紧密接触,通过设置有密封圈可以减小外界的灰尘和水渍进入到进料框6的内部,从而提高了进料框6的密封性。
34.本实用新型中,当煤块从通口7处进入到进料框6的内部时,驱动装置转动齿轮4运动,使得旋转叶片5开始转动,此时煤块开始供料,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透明板601观看进料框6内的情况,当工作人员发现进料框6内部的煤块有点堵塞时,首先推动推拉杆11
向靠近进料框6的方向运动,使得转动板10运动,在转动板10运动的同时,通过滑轮901的辅助作用下使得活动板9向远离固定框8的一端运动,从而减小进料框6内的煤块进入到锁气器本体2的内部,使得锁气器本体2不易发生堵塞,当锁气器本体2恢复正常后,松开推拉杆11通过伸缩弹簧12的复位作用下,带动活动板9恢复至初始状态,可以实现通过拉动推拉杆11带动活动板9对煤块倒入量的调节,使得煤块不易在锁气器本体2内发生堵塞,从而提高了锁气器本体2整体的工作效率。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