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6347发布日期:2022-06-04 18:1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2.制丝线有部分带式输送机在生产时会出现打滑现象,影响生产线的连续运行,造成停机断料故障的出现,形成原因主要有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与驱动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下降、输送带跑偏、运行环境潮湿、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包角或摩擦系数太小等。
3.其中,输送带与驱动滚筒间的摩擦力下降是不便于检测的,也无相关的检测仪器,只有靠人工观察后,定期调整输送带,但是经常调整输送带,就是增加输送带所受到的张力,此操作又会加速输送带的老化,一旦输送带断裂,维修工作量较大,耗时较长,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保证生产效率,方便高效的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包括输送带机墙板、主动滚筒、托辊及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主动滚筒及托辊上,还包括设置于托辊端部的张紧部件及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与张紧部件电性连接控制张紧部件的运动,所述张紧部件包括安装支架和气动组件,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输送带机墙板且其包括容纳气动组件移动的轨道,所述气动组件安装于轨道内且与托辊传动连接带动托辊移动实现张紧。
7.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为u型轨道,所述张紧部件包括两组且设置于托辊端部位置,所述气动组件通过连接螺栓与u形轨道的封闭端连接且可向u型轨道的开口端移动。u型轨道沿水平方向布置且其开口端朝向主动滚筒,气动组件用于控制托辊的移动以实现输送带的张紧功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通过调整托辊的位置改变输送带与托辊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输送带打滑的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气动组件包括向u型轨道的开口端依次设置的张紧弹簧、气缸和滑动轴承,所述张紧弹簧套于连接螺栓外且两端分别连接u型轨道和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轴承连接带动滑动轴承沿u型轨道滑动,所述滑动轴承与托辊传动连接。优选气缸与连接螺栓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气动组件通过张紧弹簧沿u型轨道移动以调节输送带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出现打滑现象,利用检测部分检测信号传递至气缸的进气电磁阀,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使气缸的活塞杆移动,进而带动托辊移动,可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方便高效。
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两个信号检测器,两个所述信号检测器分别设置于主动滚筒附近和输送带的输出端附近。设置于主动滚筒附近的信号检测器用于检测主动滚筒的运行速度,而安装于输送带输出端附近的信号检测器用于检测此处输送带的带速,通
过比对两个信号检测器检测到的速度得出偏差,当偏差达到设定值时,触发气缸的进气电磁阀,气动组件工作实现输送带的张紧,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自动张紧输送带,保证生产效率。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保证生产效率,方便高效。将带式输送机原有的托辊改为可移动式结构,通过张紧部件的移动调整托辊的位置,进而实现对输送带摩擦力的调整,方便高效,避免因输送带打滑产生物料堵塞的故障,保证制丝线生产的连续性以及在线成品烟丝质量的稳定性;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主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速度差值,当速度差值达到设定范围时控制张紧部件运动实现输送带的张紧,防止出现打滑现象,无需人为检测调整,检测精度高,调整准确,方便高效;张紧部件通过气动组件沿轨道的移动带动托辊的移动实现张紧,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13.其中,1-连接螺栓,2-张紧弹簧,3-气缸,4-滑动轴承,5-安装支架,6-输送带机墙板,7-托辊,8-信号检测器,9-主动滚筒,10-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7.图中所示的新型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装置,包括输送带机墙板6、主动滚筒9、托辊7及输送带10,输送带10套设在主动滚筒9及托辊7上,还包括设置于托辊7端部的张紧部件及检测部件,检测部件与张紧部件电性连接控制张紧部件的运动,张紧部件包括安装支架5和气动组件,安装支架5可拆卸地安装于输送带机墙板6且其包括容纳气动组件移动的轨道,气动组件安装于轨道内且与托辊7传动连接带动托辊7移动实现张紧。将带式输送机原有的托辊改为可移动式结构,通过张紧部件的移动调整托辊的位置,进而实现对输送带摩擦力的调整,方便高效,避免因输送带打滑产生物料堵塞的故障,保证制丝线生产的连续性以及在线成品烟丝质量的稳定性;检测部件用于检测主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速度差值,当速度差值达到设定范围时控制张紧部件运动实现输送带的张紧,防止出现打滑现象,无需人为检测调整,检测精度高,调整准确,方便高效;张紧部件通过气动组件沿轨道的移动带动托辊的移动实现张紧,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保证生产效率,方便高效。
18.作为优选,轨道为u型轨道,张紧部件包括两组且设置于托辊7端部位置,气动组件通过连接螺栓1与u形轨道的封闭端连接且可向u型轨道的开口端移动。u型轨道沿水平方向
布置且其开口端朝向主动滚筒,气动组件用于控制托辊的移动以实现输送带的张紧功能,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通过调整托辊的位置改变输送带与托辊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输送带打滑的效果。
19.作为优选,气动组件包括向u型轨道的开口端依次设置的张紧弹簧2、气缸3和滑动轴承4,张紧弹簧2套于连接螺栓1外且两端分别连接u型轨道和气缸3,气缸3的活塞杆与滑动轴承4连接带动滑动轴承4沿u型轨道滑动,滑动轴承4与托辊7传动连接。优选气缸与连接螺栓之间设置有张紧弹簧,气动组件通过张紧弹簧沿u型轨道移动以调节输送带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出现打滑现象,利用检测部分检测信号传递至气缸的进气电磁阀,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使气缸的活塞杆移动,进而带动托辊移动,可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方便高效。
20.作为优选,检测部件包括两个信号检测器8,两个信号检测器8分别设置于主动滚筒9附近和输送带10的输出端附近。设置于主动滚筒附近的信号检测器用于检测主动滚筒的运行速度,而安装于输送带输出端附近的信号检测器用于检测此处输送带的带速,通过比对两个信号检测器检测到的速度得出偏差,当偏差达到设定值时,触发气缸的进气电磁阀,气动组件工作实现输送带的张紧,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自动张紧输送带,保证生产效率。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