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3539发布日期:2022-07-29 21:1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在太阳能电池小批量研发试验中,将硅片从花篮中上下料时,往往由人工完成。由操作者手持特殊材质的镊子手动夹取硅片,或是操作者戴上丁晴或pe手套手动拿取硅片进行上下料。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无法避免的,所使用镊子夹取硅片的力度,及戴上手套手动取放硅片的角度不好把握,易在硅片上留下印记。更有甚者,存在硅片被刮伤的风险,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极大降低了硅片的光能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用于在转运硅片的过程中规避硅片被刮伤的风险,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硅片光能转换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包括第一轨道、支撑架、升降组件和承载组件,第一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升降组件随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驱动承载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硅片由承载组件承载,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驱动承载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硅片随着承载组件同步沿第二方向滑动,实现了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第一轨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架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升降组件随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由此表明,升降组件能够随着支撑架在第一轨道上沿第一方向滑动,而承载组件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因此,承载有硅片的承载组件能够随着支撑架在第一轨道上沿第一方向滑动,实现了硅片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能够实现硅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不需使用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硅片的上下料,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工上下硅片过程中刮伤硅片的风险,使得硅片光能转换效率提升。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组件包括丝杠滑块副,丝杠滑块副用于带动承载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丝杠滑块副包括丝杠和滑块,丝杠沿第二方向延伸,丝杠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丝杠所具有的第二端穿过支撑架,且丝杠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丝杠的第一端凸出支撑架的上表面,滑块与丝杠配合,滑块与承载组件固定连接。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丝杠滑块副包括丝杠和滑块,滑块与丝杠配合,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的直线移动。承载组件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通过承载组件同步带动硅片往复移动,摩擦阻力较小,运动灵敏度高,易于较为精确的控制滑块的移动距离。丝杠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丝杠所具有的第二端穿过支撑架,且丝杠的第一端凸出支撑架的上表面。支撑架为丝杠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丝杠的第一端凸
出支撑架的上表面,便于丝杠与动力机构连接,为丝杠的转动提供动力。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二轨道和手轮,第二轨道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轨道穿过滑块,滑块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手轮固定设置在丝杠所具有的第一端,手轮上沿手轮周向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第一刻度线用于指示手轮转动的周向方向的长度。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第二轨道穿过滑块,且滑块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轨道,滑块与丝杠配合,滑块在丝杠的旋转作用带动下沿着第二方向滑动的同时,沿着第二轨道滑动。设置的第二轨道有效避免滑块随着丝杠旋转,使得承载组件不至于偏离第一方向,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硅片的转移。手轮固定设置在丝杠所具有的第一端,通过转动手轮,同步带动丝杠转动,便于对丝杠实现转动操作。手轮上沿手轮周向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第一刻度线用于指示手轮转动的周向方向的长度,有利于操作者间接获取硅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和承载臂,承载板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承载臂固定设置在承载板远离滑块的一侧。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承载板固定设置在滑块上,承载臂固定设置在承载板上,使得承载板和承载臂能够随着滑块同步移动。承载臂固定设置在承载板远离滑块的一侧,为承载臂承载硅片留出硅片放置空间,防止丝杠和支撑架对承载臂承载硅片造成干扰。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用于限制丝杠转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硅片在花篮中的放置位置不同,使用定位组件限制丝杠转动,从而使得硅片沿第二方向在丝杠上的位置限定,便于操作人员从花篮中上下硅片。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位组件包括限制块和手柄,限制块上开有锁紧孔和锁紧槽,锁紧槽与锁紧孔连通,丝杠所具有的第二端穿过锁紧孔,锁紧槽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手柄穿过限制块,手柄与限制块螺纹连接。旋转手柄时,锁紧槽所具有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变化,以将丝杠限制或自由转动。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支撑座和底板,支撑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支撑座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第一轨道固定设置在底板上,底板的前端凸出于第一轨道用于放置花篮。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支撑架通过支撑座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第一轨道固定设置在底板上,设置的支撑座和底板使得设备的稳定性增强,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支撑架、支撑座、第一轨道和底板之间为分体式设置,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特别是在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时,只需对单个零部件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更换,节约材料成本。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第二刻度线用于识别滑块在丝杠上的位置。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第一指针和第二指针,第一指针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用于指示第一刻度线。第二指针固定在滑块上,用于指示第二刻度线。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便于操作者获取硅片在丝杠上的位置和硅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和第三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承载板上与承载臂的同一侧。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
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的两端,用于限制支撑座在第一轨道上移动的最终位置。第三限位件设置在底板上,用于限制花篮在底板上的位置。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承载板上与承载臂的同一侧,当承载臂上承载有硅片时,硅片所具有的靠近承载板的一端与第一限位件贴合,避免硅片从承载臂上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的两端,即在第一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支撑座在第一轨道上移动的最终位置,防止支撑座从第一轨道上脱轨滑落,使得设备的可靠性增强。底板上设置第三限位件,用于限制花篮在底板上的位置,使得每次放置花篮时,花篮在底板上的位置固定,无需再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轮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制块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的示意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轨道的示意图;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花篮的主视示意图。
41.附图标记:
42.1—第一轨道,2—支撑架,21—上翼板部,
43.211—第二通孔,212—第三通孔,22—本体,
44.23—下翼板部,231—第四通孔,3—升降组件,
45.31—丝杠,311—第一段,312—第二段,
46.313—第三段,32—滑块,321—第一通孔,
47.322—第一螺纹孔,323—第三螺纹孔,33—第二轨道,
48.34—手轮,341—第二螺纹孔,35—第一指针,
49.36—第二指针,37—把手,4—承载组件,
50.41—承载板,42—承载臂,5—定位组件,
51.51—限制块,511—锁紧孔,512—锁紧槽,
52.513—第四螺纹孔,52—手柄,6—支撑座,
53.7—底板,8—第一限位件,9—第二限位件,
54.10—第三限位件,11—支撑板,12—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5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5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0.随着全球可持续绿色能源的加速发展,根据我国战略规划,常规能源也在向绿色能源加速转型。光伏发电作为绿色能源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的一种,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大力发展,硅片作为光伏发电的一种基础材料,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61.目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在小批量研发试验中,硅片从花篮中上下料时,由操作者手持特殊材质的镊子手动夹取硅片,或是操作者戴上丁晴或pe手套手动拿取硅片进行上下料。上述两种方法,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所使用镊子夹取硅片的力度,戴上手套手动取放硅片的角度和垂直度都不好把握,易在硅片上留下印记。更有甚者,存在硅片被刮伤的风险,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极大的降低了硅片光能转换效率,这是工艺实施过程中不想发生的事情。
62.如何降低甚至避免硅片由于使用工具不当或其它因素带来的缺陷,一直没有比较
好的办法。在流水线作业的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全自动化设备进行物料的转移,无需人工。考虑到研发试验都是小批量,需要控制成本,购买全套自动化设备价格较为昂贵。
63.鉴于此,在太阳能电池小批量研发试验中,针对现有技术从花篮中上下硅片存在的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设备能够在转运硅片的过程中规避硅片被刮伤的风险,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硅片光能转换效率。
6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移物料的设备,包括第一轨道1、支撑架2、升降组件3和承载组件4,第一轨道1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架2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1,升降组件3随动的设置在支撑架2上。承载组件4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驱动承载组件4沿第二方向滑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65.如图1和图2所示,实际应用时,硅片由承载组件4承载,承载组件4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驱动承载组件4沿第二方向滑动,硅片随着承载组件4同步沿第二方向滑动,实现了硅片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第一轨道1沿第一方向延伸,支撑架2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1,升降组件3随动的设置在支撑架2上,由此表明,升降组件3能够随着支撑架2在第一轨道1上沿第一方向滑动,而承载组件4固定连接于升降组件3,因此,承载有硅片的承载组件4能够随着支撑架2在第一轨道1上沿第一方向滑动,实现了硅片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能够实现硅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移动,不需使用人工操作,即可实现硅片的上下料,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工上下硅片过程中刮伤硅片的风险,使得硅片光能转换效率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能够带动硅片实现硅片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完成从花篮中上下硅片的动作。
6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升降组件3包括丝杠滑块副,丝杠滑块副用于带动承载组件4沿第二方向滑动。丝杠滑块副包括丝杠31和滑块32,滑块32与丝杠31配合,将丝杠31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滑块32的直线移动。承载组件4与滑块32固定连接,滑块32通过承载组件4同步带动硅片上下往复移动。丝杠31与滑块32配合,摩擦阻力较小,运动灵敏度高,易于较为精确的控制滑块32的移动距离。当然,此处只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列出,实际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齿轮齿条副驱动承载组件4沿第二方向滑动。
67.如图1和图2所示,丝杠31沿第二方向延伸,丝杠3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图6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杠3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丝杠31设计为台阶轴结构,丝杠31包括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其中第一端为第一段311远离第二段312的一端,第二端为第三段313远离第二段312的一端,在第二段312上开设有螺纹。第一段311、第二段312和第三段313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图8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架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支撑架2包括板状结构的本体22和设置在本体22同一侧两端的翼板部。翼板部为上翼板部21和下翼板部23,上翼板部21上开有与丝杠31第一段311相配合的第三通孔212,下翼板部23上开有与丝杠31第三段313相配合的第四通孔231。上翼板部21和下翼板部23与本体2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不作具体限定。丝杠31所具有的第二端穿过支撑架2的翼板部,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安装操作时,丝杠31所具有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
三通孔212和第四通孔231。第三通孔212的孔径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应能保证丝杠31的第一段311和第二段312顺利穿过。支撑架2为丝杠3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丝杠31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丝杠31的第一端凸出支撑架2的上表面,便于丝杠31与动力机构连接,为丝杠31的转动提供动力。滑块32与丝杠31配合,滑块32内开有与丝杠31第二段312相配合的螺纹,使得滑块32能够在丝杠31的旋转作用下,沿着第二方向滑动。承载组件4与滑块32固定连接,滑块32滑动的同时,同步带动承载组件4运动,实现硅片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6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升降组件3还包括第二轨道33和手轮34,第二轨道33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轨道33穿过滑块32,滑块32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轨道33。滑块32与丝杠31配合,滑块32在丝杠31的旋转作用带动下沿着第二方向滑动的同时,沿着第二轨道33滑动。设置的第二轨道33能够有效避免滑块32随着丝杠31旋转,使得承载组件4不至于偏离第一方向,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制硅片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轨道33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图7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轨道33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32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二轨道33为圆柱杆。如图10所示,滑块32上开有与丝杠31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322和与第二轨道33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21。如图8所示,上翼板部21和下翼板部23上还均有与第二轨道33相配合的第二通孔211。具体实施时,第二轨道33、第二通孔211和第一螺纹孔322的直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轨道33与支撑架2也可以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69.如图1和图2所示,手轮34固定设置在丝杠31所具有的第一端。通过转动手轮34,同步带动丝杠31转动,便于对丝杠31实现转动操作。手轮34上沿手轮34周向设置有第一刻度线,第一刻度线用于指示手轮34转动的周向方向的长度,具体实施时,可以将第一刻度线所指示的手轮34转动的周向方向的长度设计为等于滑块32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便于操作者获取硅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通过合理设计手轮34上的第一刻度线,转动手轮34时,通过观察第一刻度线的指示,当手轮34在周向方向上转动10cm时,滑块32沿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与手轮34在周向方向上转动的周向长度相同,亦为10cm,操作者能够较为直观的获取硅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手轮34与丝杠31固定连接,丝杠31的第一端伸入手轮34内,在手轮34上开有第二螺纹孔341,第一螺钉旋入第二螺纹孔341后,螺钉的前端顶紧在丝杠31第一段311,使得手轮34固定在丝杠31上。为了便于操作,在手轮34上还设置有把手37,操作者手握把手37,转动手柄52,从而带动丝杠31转动。
70.参见图1、图2和图9,承载组件4包括承载板41和承载臂42,承载板41固定设置在滑块32上。如图10所示,滑块32上开有第三螺纹孔323,承载板41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设置在滑块32上,承载臂42固定设置在承载板41上,且承载臂42位于承载板41的下部,使得承载板41和承载臂42能够随着滑块32同步移动。承载臂42固定设置在承载板41远离滑块32的一侧,为承载臂42承载硅片留出硅片放置空间,防止丝杠31和支撑架2对承载臂42承载硅片造成干扰。具体实施时,为了增强承载臂42承载硅片的稳定性,承载臂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比如三个、四个、五个等,且多个承载臂42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承载臂42。承载板41和承载臂42的材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聚丙烯材质,防止刮伤硅片。
7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用于限
制丝杠31转动。实际情况下,如图18所示,花篮中具有多层放置硅片的卡位,由于硅片在花篮中的放置位置不同,使用定位组件5限制丝杠31转动,从而使得硅片沿第二方向在丝杠31上的位置限定,便于操作人员从花篮中上下硅片。
72.在一些示例中,定位组件5包括限制块51和手柄52,限制块51上开有锁紧孔511和锁紧槽512,锁紧槽512与锁紧孔511连通,丝杠31所具有的第二端穿过锁紧孔511,锁紧槽512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手柄52穿过限制块51,手柄52与限制块51螺纹连接。旋转手柄52时,锁紧槽512所具有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变化,以将丝杠31限制或自由转动。
73.如图4和图5所示,在限制块51上开有中轴线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垂直的第四螺纹孔513,手柄52上开有与第四螺纹孔513相配合的螺纹。丝杠31的第一段311穿过锁紧孔511后,旋转手柄52使得手柄52拧紧在限制块51上,从而使得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变小,最终使限制块51锁定丝杠31,限制丝杠31转动。当需要转动丝杠31时,反方向旋转手柄52,使得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并恢复原状,此时,丝杠31得以自由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手柄52时,锁紧槽512所具有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的间距变化,以将丝杠31限制,此处限制即为将丝杠31锁定,使丝杠31不得自由转动。
74.在一种可选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支撑座6和底板7,支撑座6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的下端,支撑座6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1。第一轨道1固定设置在底板7上,底板7的前端凸出于第一轨道1用于放置花篮。支撑架2通过支撑座6滑动连接于第一轨道1,第一轨道1固定设置在底板7上,设置的支撑座6和底板7使得设备的稳定性增强,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支撑架2、支撑座6、第一轨道1和底板7之间为分体式设置,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特别是在对零部件进行更换时,只需对单个零部件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更换,节约材料成本。具体实施时,底板7的前端用于放置花篮的位置有一定高度,该高度需要根据花篮侧放边沿距离确定,以确保花篮侧放时卡位保持水平。
75.图12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6的结构示意图。图13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轨道1的示意图。图17示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板7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图13和图17所示,第一轨道1上部设置为与支撑座6底部凹槽配合的滑道,在滑道的下方设置凸台结构。凸台与底板7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为了增强设备的稳定性,支撑座6及与支撑座6对应的第一轨道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支撑座6与第一轨道1的尺寸和材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另外,本着节约材料投入的原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支撑座6和第一轨道1,且两个第一轨道1相互平行设置。在实际情况下,支撑架2通过如图11所示的支撑板11与两个支撑座6固定连接,不仅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增强两个支撑座6移动的同步性。
76.在一种可选方式中,支撑架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刻度线,第二刻度线用于识别滑块32在丝杠31上的位置,便于操作者获取硅片在丝杠31上的位置和硅片沿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括如图16所示的第一指针35和如图15所示的第二指针36。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指针35固定在支撑架2的上端,用于指示第一刻度线。第二指针36固定在滑块32上,用于指示第二刻度线。指针的设置,使操作者较为直观的记录和读取数据。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还包
括第一限位件8、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9和第三限位件10,第一限位件8设置在承载板41上与承载臂42的同一侧。当承载臂42上承载有硅片时,硅片所具有的靠近承载板4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件8贴合,避免硅片在承载臂42上偏移甚至滑落,造成硅片擦伤或跌落损坏硅片的现象。至少两个第二限位件9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1的两端,即在第一轨道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限位件9,用于限制支撑座6在第一轨道1上移动的最终位置,防止支撑座6从第一轨道1上脱轨滑落,使得设备的可靠性增强。第三限位件10设置在底板7上,用于限制花篮在底板7上的位置,使得每次放置花篮时,花篮在底板7上的位置固定,无需再进行调节,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实施时,第一限位件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限位件8根据硅片的宽度,分别设置在承载板41的下部两端,防止硅片从承载臂42上脱落,造成硅片损坏或脏污。第一限位件8可以为限位板。第二限位件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二限位件9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轨道1的前后两端,第二限位件9可以为定位销或螺钉。第三限位件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限位件10分别设置在底板7上凸出于第一轨道1部分的两侧,且位于靠近第一轨道1的位置处。第三限位件10为l型限位板,用于限定花篮的位置。应理解,第三限位件10和位于第一轨道1前端的第二限位件9相互配合,在上下硅片时,不仅使花篮在底板7上的放置位置固定,而且,每次推动支撑座6向靠近花篮的方向移动时,最终可以使支撑座6的前端与位于第一轨道1前端的第二限位件9相贴合,即可进行上下硅片工作,防止承载臂42的前端冲撞花篮的同时,无需操作者再次进行定位,提高工作效率。
78.在支撑架2远离承载臂42的一侧,还设置有推杆12,如图2和图14所示,推杆1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推杆12的螺纹端旋进支撑架2,使得推杆12与支撑架2固定连接。推动推杆12时,使支撑架2沿着第一轨道1往复移动。
7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改良为自动化操作。例如,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丝杠31的第一端设置数控电机,由数控电机带动丝杠31旋转,从而带动滑块32沿着第二方向滑动。还可以在支撑架2的远离承载臂42的一侧设置气缸,由气缸推动支撑架2间接带动承载臂42做往复运动。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不作具体限定。
80.下面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移物料的设备的使用方法。应理解,以下描述仅用于理解,不用于具体限定。
81.将花篮侧放在底板7上,且花篮靠近第一轨道1的一端底部紧贴第三限位件10。当需要将位于花篮中某一高度卡位的硅片从花篮中取出时,此时,承载臂42位于花篮外。操作者手握把手37,同时观察第二指针36所指示的支撑架2侧面的第二刻度线的读数,通过把手37带动手柄52、丝杠31转动,使滑块32带动承载臂42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承载臂42位于硅片下方一定距离。此时,旋转手柄52,使得限制块51锁紧槽512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距离缩小,从而锁定丝杠31。然后推动推杆12,推动支撑架2同步带动承载臂42沿着第一方向朝靠近花篮的方向滑动,将承载臂42插进花篮,且位于硅片的正下方。此时,逆向旋转手柄52,使得限制块51锁紧槽512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恢复原状,使限制块51松开丝杠31,此时手轮34可以带动丝杠31自由转动。操作者手握把手37,同时观察第一指针35所指示的手轮34上第一刻度线的读数,使得手轮34转动一定角度后,再次读取第一指针35所指示的手轮34上第一刻度线的读数,两次读数差即为承载臂42上升的高度,从而使承载臂42上升刚好能抬起硅片,再次锁定丝杠31,通过推杆12
拉动支撑架2带动承载有硅片的承载臂42向远离花篮的方向移动,将承载臂42从花篮中拉出。
82.当需要将硅片放置至花篮中某一卡位时,此时,承载臂42位于花篮外。旋转手柄52,使得限制块51上锁紧槽512所具有的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距离变大,直至恢复原状,使限制块51松开丝杠31,此时手轮34可以带动丝杠31自由转动。操作者手握把手37,同时观察第二指针36所指示的支撑架2侧面的第二刻度线的读数,通过把手37带动手柄52、丝杠31转动,使滑块32带动承载臂42沿第二方向移动,使得承载臂42承载的硅片位于该卡位上方一定距离,此时,逆向旋转手柄52,锁定丝杠31。将硅片放置在承载臂42上,硅片紧贴承载板41上的第一限位件8。操作者推动推杆12,推动支撑架2同步带动承载臂42沿着第一方向朝靠近花篮的方向滑动,将承载臂42和硅片插进花篮。再次旋转手柄52使限制块51松开丝杠31,操作者手握把手37,同时观察第一指针35所指示的手轮34上第一刻度线的刻度,使滑块32下降一定高度,从而使硅片由指定卡位承载。再次旋转手柄52使限制块51锁定丝杠31,拉动推杆12,拉动支撑架2同步带动承载臂42沿着第一方向朝远离花篮的方向滑动,从而将承载臂42拉出花篮,完成硅片的放置。
8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