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膜复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8804发布日期:2022-04-21 23: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PI膜复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i膜复卷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i膜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i膜复卷装置。


背景技术:

2.pi膜,聚酰亚胺薄膜的简称,是性能优异的薄膜类绝缘材料,随着it业、平板显示业、光伏业等的兴起及蓬勃发展,pi膜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终端中。pi膜复卷就是对pi膜原卷材重新绕卷,避免pi膜卷材过于松弛影响后续加工。现有的复卷装置对pi膜复卷时,进行张力调节后不能实现限位,调节后的pi膜有移位风险,导致调节机构不稳定,影响成品质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pi膜复卷装置,有效实现pi膜张力调节,改善成品质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膜复卷装置,能够根据pi膜所受张力情况,对张力辊的位置进行调节和限位,防止张力辊使用过程中在pi膜的压力作用下发生移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有效实现对pi膜受到张力的调节,提高pi膜复卷后各层间隙的均匀性,改善成品质量,便于后续加工;其包括:
4.机体,所述机体顶端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顶端依次连接有放卷辊、张力辊和收卷辊,所述控制箱内连接有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张力辊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与调节机构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顶端两侧,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转轴底端均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布置于所述控制箱内部。
6.优选的,所述控制箱顶端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张力辊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内并且延伸至所述控制箱内。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输出轴和连杆,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于所述控制箱内壁顶端,所述输出轴竖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和张力辊转轴连接。
8.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以输出轴中心为圆心设置。
9.优选的,所述张力辊内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槽、滑块、限位杆和限位盘,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连杆长度方向,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靠近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顶端,所述限位盘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箱内壁顶端,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限位盘卡接。
11.优选的,所述滑块内连接有磁块,所述滑槽远离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通电后与磁块相吸引。
12.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13.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开设于所述控制箱内壁顶端;
14.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开设于所述控制箱内壁底端;
15.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缠绕于所述控制箱内壁侧端,所述冷却管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
16.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壁,所述第一活塞左侧腔体填充热胀气体,所述第一活塞右侧腔体与冷却管连通;
17.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所述第二活塞左侧与所述第二腔体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活塞右侧腔体与冷却管连通;
18.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控制箱外部,所述散热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右侧和第二活塞右侧腔体连通。
19.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箱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机体;2.控制箱;3.放卷辊;4.张力辊;5.收卷辊;21. 弧形滑槽;51.第一电机;61.第二电机;62.输出轴;63.连杆;71.滑槽;72.滑块;73.限位杆;74.限位盘;75.弹簧;76.磁块;77.电磁块;81.第一腔体;82.第二腔体;83.冷却管;84.第一活塞;85.第二活塞; 86.散热管;87.单向阀;8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9.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i膜复卷装置,包括:
30.机体1,所述机体1顶端连接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顶端依次连接有放卷辊3、张力辊4和收卷辊5,所述控制箱2内连接有调节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张力辊4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与调节机构连接。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3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i膜复卷装置,使用时,将pi膜依次缠绕过放卷辊3、张力辊4和收卷辊5,转动放卷辊3将pi膜进行放卷,然后根据pi膜张力情况,启动调节机构,对pi膜
受到张力进行调节,同时通过限位机构对张力辊4进行限位,转动收卷辊5,将张紧后的pi膜缠绕在收卷辊5上。
3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i膜复卷装置,能够根据pi膜所受张力情况,对张力辊4的位置进行调节和限位,防止张力辊4使用过程中在 pi膜的压力作用下发生移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有效实现对pi 膜受到张力的调节,提高pi膜复卷后各层间隙的均匀性,改善成品质量,便于后续加工。
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卷辊3和收卷辊5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箱2顶端两侧,所述放卷辊3和收卷辊5转轴底端均连接有第一电机 51,所述第一电机51布置于所述控制箱2内部。
3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36.放卷辊3和收卷辊5转轴均连接有第一电机51,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51驱动放卷辊3和收卷辊5转动,实现pi膜的放卷和收卷,保持装置的持续运行。
37.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2顶端开设有弧形滑槽21,所述张力辊4转轴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槽21内并且延伸至所述控制箱2内。
3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39.张力辊4转轴能够在弧形滑槽21内滑动,调节张力辊4与放卷辊3之间的距离,改变pi膜经过张力辊4的角度,从而对pi膜受到张力进行调节,提高pi膜各层间隙的均匀性。
40.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41.第二电机61、输出轴62和连杆63,所述第二电机61连接于所述控制箱2内壁顶端,所述输出轴62竖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61输出端,所述连杆63两端分别与所述输出轴62和张力辊4转轴连接。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滑槽21以输出轴62中心为圆心设置。
4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44.调节机构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驱动输出轴62 转动,输出轴62通过连杆63带动张力辊4转轴转动,张力辊4以输出轴62为中心在弧形滑槽21内滑动,连杆63的设置延长了张力辊 4的转动半径,扩大了张力辊4的调节范围。调节机构有效实现了对张力辊4与放卷辊3之间距离的调节,改变pi膜经过张力辊4的角度,从而对pi膜受到张力进行调节,提高pi膜复卷后各层间隙的均匀性,改善成品质量。
4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辊4内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4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47.在张力辊4内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张力辊4所受的压力进行检测,pi膜所受张力与张力辊4所受压力成正比,从而得到pi膜张力,实现对pi膜张力的实时监测,为调节机构的使用提供依据。
48.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49.滑槽71、滑块72、限位杆73和限位盘74,所述滑槽71开设于所述连杆63长度方向,所述滑块7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71内,所述滑块72与滑槽71靠近所述输出轴62的一端连接有弹簧75,所述限位杆73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72顶端,所述限位盘74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箱2内壁顶端,所述限位杆73另一端与限位盘74卡接。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72内连接有磁块76,所述滑槽71 远离所述输出轴62的
一端连接有电磁块77,所述电磁块77通电后与磁块76相吸引。
5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52.限位机构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61正转,随着张力辊4转轴和连杆63的转动,滑块72在滑槽71内滑动,弹簧75将滑块72拉紧,滑块72带动限位杆73另一端在限位盘74外侧滑动,当调节到预设位置后,限位杆73与限位盘74卡接,防止连杆63转动移位,当张力辊4需要反向转动时,对电磁块77通电产生磁性,电磁块77吸引滑块72内的磁块76,滑块72向远离限位盘74方向移动,使限位杆 73与限位盘74脱离卡接,启动第二电机61带动连杆63反向转动即可。通过限位机构的使用,在张力辊4调节到预设位置后,通过限位杆73和限位盘74的卡接,对连杆63进行限位,进而对张力辊4限位,防止张力辊4使用过程中在pi膜的压力作用下发生移位,提高调节机构的稳定性,通过磁力作用对限位进行解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53.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2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54.第一腔体81,所述第一腔体81开设于所述控制箱2内壁顶端;
55.第二腔体82,所述第二腔体82开设于所述控制箱2内壁底端;
56.冷却管83,所述冷却管83缠绕于所述控制箱2内壁侧端,所述冷却管83连通第一腔体81和第二腔体82设置;
57.第一活塞84,所述第一活塞8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腔体81内壁,所述第一活塞84左侧腔体填充热胀气体,所述第一活塞84右侧腔体与冷却管83连通;
58.第二活塞85,所述第二活塞8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体82内壁,所述第二活塞85左侧与所述第二腔体82内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8,所述第二活塞85右侧腔体与冷却管83连通;
59.散热管86,所述散热管86设置于所述控制箱2外部,所述散热管8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84右侧和第二活塞85右侧腔体连通。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86与第一腔体81和第二腔体82 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87。
6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62.控制箱2使用时,由于第一电机51、第二电机61工作发热,会使控制箱2发热,因此在控制箱2内设置散热装置,当控制箱2内温度升高时,第一腔体81内的热胀气体膨胀,推动第一活塞84向右滑动,推动冷却液从第一活塞84右侧腔体经过冷却管83向第二活塞 85左侧腔体内移动,冷却液推动第二活塞85向右侧移动,将复位弹簧88压缩,散热管86与第二腔体82连通,冷却液通过单向阀87后进入散热管86,冷却液在散热管86中将热量散发至控制箱2外部,然后通过散热管86回到第一腔体81内,通过冷却液的运动将热量导出,对控制箱2进行降温,当控制箱2内温度降低,热胀气体体积减小,对冷却液的压力降低,在复位弹簧88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活塞 85复位,散热管86与第二腔体82不再连通,通过冷却液推动第一活塞84复位,实现一个散热循环。在控制箱2内设置散热装置,通过冷却液的循环运动,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能够根据控制箱2内的温度情况自动实现循环,避免电机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发生故障,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和可靠性。
6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
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