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7204发布日期:2022-07-13 07:5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打包机。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空瓶在包装时往往采用半自动机器,配合人工手动套袋包装方法进行包装,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打包机,具有包装袋供给系统,所述包装袋供给系统包括:膜口撑开机构、包装膜供给机构、膜口接收机构、拉膜机构和裁断封口机构;膜口撑开机构用于撑开包装膜的膜口;包装膜供给机构用于对所述膜口撑开机构输送包装膜,且使所述膜口撑开机构被套在包装膜内;膜口接收机构用于张开并固定包装膜的膜口;拉膜机构配置在所述膜口撑开机构和膜口接收机构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夹具和至少一个移动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夹具用于夹住所述膜口撑开机构上的包装膜,所述至少一个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夹具往所述膜口接收机构移动;裁断封口机构配置在所述膜口撑开机构和膜口接收机构之间,用于在包装膜被所述拉膜机构拉至设定长度时,对包装膜裁断并封口形成包装袋。
4.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膜口撑开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动态辊组件;
5.至少一个动态辊组件用于安置在包装膜内,且具有至少一个撑开弹片,所述至少一个撑开弹片配置为从包装膜内撑开膜口;
6.所述包装膜供给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保持框架和放膜装置;
7.至少一个保持框架具有至少一个保持辊组件,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动态辊组件和包装膜定位,使所述至少一个撑开弹片一直朝向所述膜口接收机构;
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辊组件可滚动地配置在包装膜外,所述至少一个动态辊组件可滚动地配置在包装膜内。
9.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至少一个保持框架包含有:至少一个纵向调节组件和保持板;保持板装配在所述至少一个纵向调节组件的活动端;
10.其中,所述保持辊组件安装在所述保持板上,所述保持板上设置有横向调节槽,所述保持辊组件被配置为可通过横向调节槽调节与所述包装膜供给机构或放膜装置的距离。
11.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保持辊组件包含有:上辊组和下辊组;
12.所述动态辊组件包含有:前辊、后辊和定位架;
13.所述撑开弹片与所述前辊固定连接;所述前辊和后辊均安装于定位架上,所述前辊和后辊呈水平分布,且所述前辊和后辊之间形成有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其中,所述上辊
组插入所述上定位槽内,所述下辊组插入所述下定位槽内,致使所述前辊、后辊和定位架保持水平位置。
14.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后辊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用于对包装膜的膜内壁导向,所述纵向调节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用于对包装膜的膜外壁导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向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件均位于所述定位架的后方。
15.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撑开弹片呈v型设置,且所述撑开弹片的开口朝向所述膜口接收机构,所述撑开弹片位于所述前辊的端部。
16.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膜口接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保持架和至少一个驱动组件;
17.至少一个保持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涨紧板;至少一个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涨紧板,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涨紧板远离或靠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涨紧板;
1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涨紧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涨紧板呈对置设置;
19.其中,在接收包装袋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涨紧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涨紧板均配置为至少局部进入包装膜内。
20.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第一涨紧板和第二涨紧板上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涨紧板和第二涨紧板的上方,用于将包装袋压在所述第一涨紧板和第二涨紧板的表面。
21.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保持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提升装置,用于提升所述第一涨紧板的高度。
22.例如,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打包机中: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装置顶部配置有至少一个横向调节装置,所述夹具装配在所述至少一个横向调节装置上。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工作效率高,能实现较高度的自动化控制和生产,可以自动化地提供包装袋,与传统的人工套袋的方式相比,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力投入。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全自动打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膜口撑开机构和包装膜供给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膜口撑开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保持辊组件和动态辊组件的分布示意图。
29.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的分布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纵向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膜口接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膜口接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拉膜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保持辊组件和动态辊组件的使用状态图。
37.图中:
38.10、膜口撑开机构;11、动态辊组件;111、撑开弹片;112、前辊;113、后辊;114、定位架;115、上定位槽;116、下定位槽;117、第一导向件;118、第二导向件;
39.20、包装膜供给机构;21、保持框架;211、保持辊组件;212、纵向调节组件;213、保持板;214、横向调节槽;215、上辊组;216、下辊组;22、放膜装置;
40.30、膜口接收机构;31、保持架;311、第一涨紧板;312、提升装置;32、驱动组件;321、第二涨紧板;33、支架;34、压紧装置;
41.40、拉膜机构;41、夹具;42、移动装置;421、高度调节装置; 422、横向调节装置;423、定位夹板;
42.50、裁断封口机构;
43.60、包装膜。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5.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和相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实施例
48.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打包机,具有包装袋供给系统,包装袋供给系统包括:膜口撑开机构10、包装膜供给机构20、膜口接收机构30、拉膜机构40和裁断封口机构50;拉膜机构40配置在膜口撑开机构10和膜口接收机构30之间,且拉膜机构40具有夹具41和移动装置42;裁断封口机构50配置在膜口撑开机构10和膜口接收机构之间。
49.如图2、3、4、5、6、7和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膜口撑开机构10包含有动态辊组件11;动态辊组具有撑开弹片111;包装膜供给机构20包含有保持框架21和放膜装置22;保持框架21具有保持辊组件211;使用时保持辊组件211可滚动地配置在包装膜60外,动态辊组件11可滚动地配置在包装膜60内。
50.其中,保持框架21包含有纵向调节组件212和保持板213;保持板213装配在纵向调节组件212的活动端;其中,保持板213上设置有横向调节槽214,保持辊组件211可通过横向调节槽214调节与包装膜供给机构20或放膜装置22的距离,保持辊组件211与保持板 213螺栓连接。
51.其中,保持辊组件211包含有上辊组215和下辊组216;动态辊组件11包含有前辊112、后辊113和定位架114;撑开弹片111与前辊112固定连接;前辊112和后辊113均安装于定位架114上,前辊 112和后辊113呈水平分布,且前辊112和后辊113之间形成有上定位槽115和下定位槽116;其中,上辊组215插入上定位槽115内,下辊组216插入下定位槽116内,致使前辊112、后辊113和定位架 114保持水平位置。
52.撑开弹片111呈v型设置,且撑开弹片111的开口朝向膜口接收机构30,撑开弹片111位于前辊112的端部。
53.如图8、9和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膜口接收机构30包括保持架31和驱动组件32;保持架31具有第一涨紧板311;驱动组件32的输出端具有第二涨紧板321;其中,第一涨紧板311和第二涨紧板321呈对置设置,通过配置有驱动组件32,可以驱动第二涨紧板 321远离第一涨紧板311,进而使得包装袋的袋口被第一涨紧板311 和第二涨紧板321张开并涨紧;同时在未接收包装袋时,驱动组件 32可以驱动第二涨紧板321复位,使得第二涨紧板321靠向第一涨紧板311,有利于第一涨紧板311和第二涨紧板321更容易地从包装袋的袋口插入包装袋内;示例性地,驱动组件32可以采用电动伸缩杆、气缸和液压缸等可伸缩的产品。
54.其中,在接收包装袋时,第一涨紧板311和第二涨紧板321局部进入包装膜内。第一涨紧板311和第二涨紧板321上均设置有支架 33,支架33上设置有压紧装置34,压紧装置34位于该局部的上方,压紧装置34在工作时可以将包装袋压在该局部的表面。
55.如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持架31上设置有提升装置 312,通过配置有提升装置312,可以根据瓶子的高度调节第一涨紧板的位置,实现调节包装袋的袋口张开的大小,灵活性高,对多种不同高度的瓶子适用性好。
56.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装置42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421,高度调节装置421顶部配置有横向调节装置422,夹具41 装配在横向调节装置422上,可以根据撑开弹片111的开口调节夹具 41的位置,灵活性好,可以适配多种开口大小不同的撑开弹片111。示例性地,移动装置42可以采用电动导轨和输送机等可控性高的产品。
57.如图5和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辊113上设置有第一导向件117,在使用时第一导向件117对包装膜的膜内壁导向,纵向调节组件212上设置有第二导向件118,在使用时第二导向件118用于对包装膜的膜外壁导向,第一导向件117和第二导向件118均位于定位架114的后方。示例性地,第一导向件包含有导向轮和连接板,连接板与后辊113螺栓连接,连接板与导向轮转动连接,第二导向件包含有转动架和第一滚筒,转动架和第一滚筒转动连接,转动架和纵向调节组件固定连接,第一滚筒在导向轮的一侧。通过设置有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可以对包装膜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包装膜输送时更加稳定,提升整个结构中的可靠性。
58.如图3和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调节组件212包含有丝杆、与丝杆相配对的丝杆副以及导向轴,保持板213与导向轴滑动连接,丝杆上固定设置有拧轮,通过拧动拧轮能够调节保持板213的位置,便捷性好,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纵向调节组件212将上辊组215和
下辊组216远离动态辊组件11,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拆卸动态辊组件 11。
59.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辊组215具有一个上辊,下辊组216具有两个下辊。示例性地,上辊、下辊、前辊112和后辊113 均包含有辊轴和第二滚筒,辊轴和第二滚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撑开弹片111与前辊112的辊轴螺栓连接,第一导向件117与后辊113的辊轴固定。
60.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调节装置422上配置有与夹具配合使用的定位夹板423,定位夹板423位于夹具41的一侧,其中,定位夹板423的高于第二涨紧板321复位后与第一涨紧板311 之间的总高度,在使用时,包装袋被夹在定位夹板423和夹具41之间,由于定位夹板423高于第二涨紧板321复位后与第一涨紧板311 之间的总高度,使得在复位状态下的第二涨紧板321和第一涨紧板 311更容易的插入到包装袋内。示例性地,高度调节装置421和横向调节装置422可以采用电动伸缩杆、气缸和液压缸等可实现伸缩、升降和横移等的产品,夹具可以采用液压缸和伺服气缸等。
61.在一些实施例中,裁断封口机构50包含有裁剪机(未图示)和热压机(未图示),裁剪机裁断包装膜后启动热压机对包装膜的裁断端热压处理,使得包装膜的裁断端封口形成包装袋。
62.下面将结合全自动打包机中的控制装置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中包装袋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63.工作时:
64.1)将动态辊组件放置在包装膜供给机构上的包装膜内;
65.2)采用上辊组和下辊组对动态辊组件和包装膜定位,此时,撑开弹片撑开包装膜的膜口;
66.3)控制装置控制移动装置使得夹具进入到被撑开弹片撑开的膜口内,随后控制装置启动夹具夹住包装膜,并由移动机构带动夹具往具有膜口接收机构方向位移,同时控制装置启动包装膜供给机构放膜;
67.4)一旦控制装置接收到设定的行程信号后,控制装置停止移动装置工作,随后采用热压机和裁剪机对包装膜进行热压封口和裁剪处理,使得包装膜形成包装袋,其中,行程信号的生成可以采用传感、伺服类型的移动装置或行程开关等提供;
68.5)控制装置继续控制移动装置往膜口接收机构方向位移,一旦再次达到设定的行程信号后,控制装置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涨紧板远离第一涨紧板,使得包装袋的袋口被第一涨紧板和第二涨紧板,随后控制装置控制压紧装置将包装袋压紧,完成供袋。
69.推瓶机构在设定时将空瓶经过第二涨紧板推入到包装袋内。
7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7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任何元件、动作或指令都不应解释为关键或必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