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专用接入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7431发布日期:2022-08-20 04:4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具有专用接入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具有专用接入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
1.相关申请
2.本技术要求2020年1月6日提交的且标题为“modular conveyor belt with master link assembly[具有主连杆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57,441的优先权,该临时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
本发明涉及动力驱动输送机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输送带,该模块化输送带具有专用接入组件以用于在专用位置处容易分离和重新连接模块化输送带。


背景技术:

[0004]
在各种行业中模块化塑料输送带广泛地用于输送产品。模块化塑料输送带由形成环形环路的一系列链带模块排构成。沿着每一排的相反两端的铰链元件与相继排的铰链元件相交错。插入在交错的铰链元件中的铰链杆在铰链结合处将各排连接在一起形成输送带环形环路,从而允许模块相对于彼此铰接。
[0005]
专用接入组件可以在输送带的整个长度的某些位置使用,以允许操作者容易分离带、进行修理或移除区段、然后重新连接带而无需更换部件或特殊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一种用于输送带的专用接入组件包括能够彼此脱钩和重新钩住的母部件和公部件。该母部件包括接合该公部件中的铰链杆的至少一个开口钩。该专用接入组件有助于在一个或多个专用位置处打开和重新结合该输送带。
[0007]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输送带的专用接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母部分和至少一个公部分,该至少一个母部分具有:主体,该主体在高度上从顶部输送表面延伸到相反的底表面、在宽度上从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并且在长度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至少一个开口钩,该至少一个开口钩从该第一端延伸;以及一系列可铰接的铰链元件,该一系列可铰接的铰链元件从该第二端延伸。该公部分具有:主体,该主体在高度上从顶部输送表面延伸到相反的底表面、在宽度上从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并且在长度上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一系列可铰接的铰链元件,该一系列可铰接的铰链元件从该第一端延伸;以及在该第二端上的一系列链接元件,该一系列链接元件具有用于可释放地接合该开口钩的铰链杆。
[0008]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输送带的专用接入组件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第四模块、第一铰链杆和第二铰链杆。该第一模块形成该输送带的边缘并且包括主体、从第一端延伸的用于连接到标准输送带模块的第一组铰链元件、以及从第二端延伸的第二组铰链元件。该第二模块也形成该输送带的该边缘并且包括主体、从第一端延伸的用于连接到该第二组铰链元件的第三组铰链元件、以及从第二端延伸的开口钩。该第三模块在该第二模块的横向内侧并且包括主体、从第一端延伸的用于连接到该第一模块的第二组铰链元件的第四组铰链元件、以及从第二侧延伸的第五组铰链元件。该第四模块也形成该输送
带的该边缘并且包括主体、从第一端延伸的第六组铰链元件、以及用于连接到标准输送带模块的第七组铰链元件。该第一铰链杆延伸穿过该第二组铰链元件、该第三组铰链元件和该第四组铰链元件以将该第一模块、该第二模块和该第三模块铰接地连接在一起。该第二铰链杆延伸穿过该第五组铰链元件和该第六组铰链元件,使得该开口钩卡扣到该第二铰链杆上以选择性地将该第二模块锁定到该第二铰链杆。该第二模块可以围绕该第一铰链杆枢转以使该第二模块与该第二铰链杆脱离来暴露该第二铰链杆以便进行移除。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采用专用接入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的一部分的等距顶视图;
[0010]
图2是图1的部分在使用专用接入组件打开输送带期间的等距顶视图;
[0011]
图3是图1的部分在分离专用接入组件部件之后的等距顶视图;
[0012]
图4是图1的模块化输送带的部分的等距底视图;
[0013]
图5是图2的部分的底视图;
[0014]
图6是图3的部分的底视图;
[0015]
图7是图1的专用接入组件在拆卸期间的等距视图;
[0016]
图8是图7的专用接入组件处于组装位置的等距底视图;
[0017]
图9是图8的组件的侧边缘的详细视图;
[0018]
图10是图8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内部公部分的等距底视图;
[0019]
图11是图8的专用接入组件的母部分的开口钩的详细侧视图;
[0020]
图12是图8的专用接入组件的母部分的一系列开口钩的等距详细视图;
[0021]
图13是图9的侧边缘在专用接入组件的拆卸期间的详细视图;
[0022]
图14是图8的专用接入组件在拆卸期间的侧视图;
[0023]
图15是图8的专用接入组件在打开开口钩之后的侧视图;
[0024]
图16是图9的侧边缘在公部分和母部分分离之后的详细等距视图;
[0025]
图17是专用接入组件的母部分的底部的分解视图,示出了用于将母部分的部件对准的对准突片;
[0026]
图18是图17的对准突片的详细视图;
[0027]
图19是图17的母部分的底部的另一个分解视图,示出了用于将部件对准的对准突片;
[0028]
图20是图19的对准突片的详细视图;
[0029]
图21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闩锁机构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底视图;
[0030]
图22是图21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分解视图;
[0031]
图23是图21的闩锁机构处于自然锁定位置的等距视图;
[0032]
图24示出了处于压下打开位置的图23的闩锁机构;
[0033]
图25示出了图21的专用接入组件处于锁定位置的侧边缘;
[0034]
图26示出了图21的专用接入组件处于锁定位置的另一个侧边缘;
[0035]
图27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图25的侧边缘;
[0036]
图28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图26的侧边缘;
[0037]
图29是图21的专用接入组件处于可打开位置的侧视图;
[0038]
图30是图29的组件的剖视图;
[0039]
图31是图29的专用接入组件在将母部分与公部分解锁之后的侧视图;
[0040]
图32是图31的组件的剖视图;
[0041]
图33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闩锁机构和对准突片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底视图;
[0042]
图34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包括闩锁机构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底视图;
[0043]
图35是图34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分解视图;
[0044]
图36是图34的闩锁机构的等距视图;
[0045]
图37是采用专用接入组件的模块化输送带的一部分的等距底视图,该专用接入组件包括可打开的边缘部分;
[0046]
图38是图37的部分在打开可打开的边缘部分以允许打开输送带期间的等距底视图;
[0047]
图39是图37的专用接入组件的详细底视图;
[0048]
图40是图39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分解底视图;
[0049]
图41是图39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分解顶视图;
[0050]
图42是图39的专用接入组件的闩锁机构的等距视图;
[0051]
图43示出了相对于铰链杆处于锁定位置的图39的闩锁机构和可打开的端部部分;
[0052]
图44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图43的闩锁机构和可打开的端部部分;
[0053]
图45是专用接入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等距视图;
[0054]
图46是图45的专用接入组件的可打开的端部部分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模块化输送带包括专用接入组件以用于在专用位置处容易分离和结合带来进行清洁、修理或移除。以下将关于某些说明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说明性实施例。
[0056]
参考图1至图6,模块化输送带100的说明性部分包括一系列铰接地连接的标准输送带模块101,这些输送带模块形成顶部输送表面110并且端部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由驱动装置(诸如链轮)驱动的连续环路。模块化输送带100由一系列排构成,其中每一排由在带的宽度上并排布置(通常呈逐排的砖块铺设图案)的多个模块构成。替代性地,一排可以包括限定带的宽度的单个输送带模块。合适的模块化输送带的示例是例如由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哈拉汉市的英特乐有限责任公司(intralox,llc)制造和出售的那些。带模块常规地通过注射模制热塑性材料(诸如聚丙烯、聚乙烯、乙缩醛、尼龙或复合聚合物,仅举几例)来制成,但可以使用其他材料。
[0057]
每个标准输送带模块101包括在厚度上从顶部输送表面110延伸到相反表面的主体,该相反表面可以包括驱动元件(诸如驱动杆112),用于接合输送机驱动装置,诸如链轮。驱动元件可以替代性地位于模块的侧面上或在另一个合适的位置,或者包括在模块中的被配置成接合驱动装置上的齿的开口或凹腔。标准模块101在宽度上从第一侧延伸到第二侧并且在长度上沿带行进方向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一系列链接元件(被示出为间隔开的铰链元件120)从标准模块主体的每一端纵向向外延伸。在模块主体的一端上的铰链元件
120相对于另一端处的铰链元件120横向偏移。横向相继的铰链元件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被设定成接收输送带中的相邻模块排中的模块的铰链元件,使得铰链元件中的开口对准以形成沿着铰链轴线延伸的铰链通路。横向延伸穿过由交错的铰链元件中的对准的开口形成的铰链通路的铰链杆130将标准模块101彼此连接。
[0058]
铰链元件120允许模块相对于彼此围绕铰链杆130铰接,从而使得输送带能够贴合链轮或其他带引导装置。相继铰链轴线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带节距p,其也是相继驱动元件112之间的距离。每个说明性标准输送带模块101在每一端包括铰接式铰链元件120。
[0059]
模块化输送带100沿着输送机的上载运通路部分输送在模块的输送表面110顶上的物品。带围绕安装在载运通路的每一端上的链轮(或其他反向结构)队列行进,并且沿着该载运通路下方的返回通路返回。这种标准输送带模块101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不限于说明性平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模块的主体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配置,并且不限于说明性实施例。例如,主体可以包括实心、穿孔、“开口网格”、平坦、成形或以其他方式配置的平面结构。
[0060]
在一个或多个选择的位置,专用接入组件200插入在两个标准模块101之间以便为输送带提供专用打开点和/或重新连接点。专用接入组件200包括形成母部分201的一系列配合的母模块和形成公部分的对应公模块202。专用接入组件200被配置成在无需工具的情况下打开和/或闭合。替代性地,单个公模块和/或单个母模块可以跨越输送带的宽度。
[006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用接入组件200的颜色可以与标准模块的颜色不同和/或专用接入组件可以包含标记,诸如标志、文字或其他标记物,指示专用接入组件200是打开和/或闭合输送带100的优选位置和/或提供用于打开和/或闭合输送带的指令。
[0062]
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专用接入组件200可以通过将母模块201和公模块202相对于彼此对准到分离取向(在图2和图5中示出)、然后将公模块201和母模块202彼此脱钩以打开输送带来打开输送带,如图3和图6所示。说明性公模块和母模块被配置成只有在处于成角度位置时才能够脱钩和重新钩住。
[0063]
参考图7至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用接入组件200包括形成输送带的一排的一系列母模块201。替代性地,单个母模块201可以跨越输送带的宽度。母模块各自包括主体、在主体的第一端上的用于以可铰接方式连接到标准模块101(或一系列标准模块)的标准铰链元件220、以及在第二端上的一系列开口钩230,该主体具有形成顶部输送表面的一部分的顶表面210、具有从其延伸的驱动元件212的相反的底表面211。母模块201与形成输送带的另一排的一系列公模块202配合以形成输送带的专用打开和闭合点。替代性地,单个公模块可以跨越输送带的宽度。公模块202包括主体、在主体的第一端上的用于与母模块的开口钩230配合的公连接元件240、以及在第二端上的用于连接到标准模块101上的标准铰链元件120的标准铰链元件222,该主体具有形成顶部输送表面的一部分的顶表面215、包括驱动元件213的相反的底表面216。母模块驱动元件212和公模块驱动元件213的节距与标准模块的节距相等,使得专用接入组件200以与标准模块相同的方式接合输送机驱动装置。
[0064]
在排的侧边缘处,母部分201和公部分202具有增厚区段251、252、253、254,该增厚区段在高度上从顶表面210、215延伸到与驱动元件212、213的底表面共延的底表面。专用接入组件的公部分202包括在增厚边缘252、254前面的圆滑表面255,该圆滑表面被配置成邻接母部分201的增厚边缘251、253上的成形后表面256。当模块相对于彼此平坦时,如图8和
图9所示,表面255、256之间的干涉作用会防止公排201和母排202向一起塌缩。
[0065]
在说明性实施例中,外侧开口钩230o比该系列中的内部开口钩230更厚,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66]
公连接元件240包括相对于开口钩230偏移的成形链接元件和延伸穿过成形链接元件240的对准开口的被捕获杆242。说明性被捕获杆是不锈钢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公部分202的增厚侧边缘252、254将被捕获杆242捕获在排内。替代性地,杆242可以与公连接元件240一体地形成。
[0067]
图10是一系列公模块202的中间部分的底视图,示出了成形链接元件240。每个说明性成形链接元件240包括渐缩圆滑端243,该渐缩圆滑端被配置成邻接母模块201的在开口钩230(在图9和图12中示出)之间的成形端边缘262。圆滑端243防止公排和母排向一起塌缩。成形链接元件240的底部244凹陷以提供间隙来将开口钩230与被捕获杆242脱离。
[0068]
参考图11和图12,开口钩230被配置成在公模块202的成形链接元件240之间的空间中钩到被捕获杆242上。开口钩230具有圆滑座231,该圆滑座的大小和尺寸被设定成安置被捕获杆242并且当被捕获杆242安置在开口钩230中时,允许模块相对于彼此铰接。通向座231的开口232的大小被设定成使得被捕获杆242可以以相对于顶表面210的特定角度(被示出为约45
°
)进入和离开该座。成角度的壁233形成将杆242引导到座231中的表面。
[0069]
当公部分201和母部分202相对于彼此成角度时,如图13和图14所示,使用者可以手动地将开口钩230与被捕获杆242脱离以打开带,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说明性实施例中,模块被配置成在模块相对于彼此弯曲约90
°
时允许脱离,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选择的角度,母部分201的成形边缘256、262经过公部分202的圆滑边缘243、255,从而允许排向一起塌缩并且使得使用者能够将母部分201与公部分202脱钩。当成形边缘256、262经过在铰链元件240的底部上的圆滑表面255、243与切口表面244之间的过渡处的释放点246时,排可以向一起塌缩以使得开口钩230能够从被捕获杆242脱离。公部分和母部分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成形以确定使部分201、202可以脱离的角度,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说明性形状和角度。
[0070]
参考图17至图20,一系列说明性母模块201包括第一侧模块201a、中间模块201b和第二侧模块201c。母模块可以包括对准突片280、282,这些对准突片接合对应的凹部281、283以便将模块对准来形成排。公部分202还可以包括使用对准突片或另一对准特征连接的一系列模块。说明性对准特征可以在输送带的其他区域中实现,但不限于在专用接入组件中使用。
[0071]
参考图21,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输送带的专用接入组件300包括联接到一系列公模块302的一系列母模块301以及一个或多个闩锁机构370,该一个或多个闩锁机构用于选择性地阻挡开口钩330(被示出为外侧开口钩330o)中的至少一者的开口,以将开口钩锁定到被捕获铰链杆342上来防止模块的分离。一系列说明性公模块302与图1至图20所示的系列202相同,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开口钩330也是与上述母部分201的开口钩230有相同的大小、形状、配置和布局。
[0072]
参考图22,一系列说明性母模块301包括第一侧模块301a、中间模块301b和第二侧模块301c。一系列对准的支柱380从每个模块的底表面延伸以便接收对准杆382来将模块301a、301b、301c结合在一起、保持它们对准并且形成输送带的完整排。
[0073]
在图23和图24中详细示出的说明性闩锁机构370包括弹簧夹,该弹簧夹安装在两
个适当地间隔开的支柱380之间的对准杆382上。图23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弹簧夹,并且图24示出了处于打开、解锁位置的弹簧夹。弹簧夹370自然地偏置到图23的锁定位置。弹簧夹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对准杆382的开口372,弹簧夹370可以在该对准杆上旋转。主体终止于用于选择性地阻挡开口钩330o的开口的末端374和接触模块主体的底表面的基部376。被示出为叶片弹簧的偏置机构378在开口372与末端374之间延伸。叶片弹簧378具有从弹簧夹的主体延伸并平行于该主体的上展伸部(span)、在开口372附近的弯曲部、以及覆盖模块主体的底表面的底展伸部。叶片弹簧378使末端374远离模块主体的底表面偏置,而基部376防止弹簧夹在对准杆382上过度旋转。弹簧夹的主体可以被向下推动,从而压缩偏置机构。
[0074]
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自然位置,弹簧夹370阻挡对应的开口钩330o,从而将铰链杆342锁定在适当位置。为了将母部分301与公部分302分离,使用者在排的每一侧处按压弹簧夹370以打开钩330o,如图27和图28所示。然后,使用者使母部分301和公部分302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如上所述并且在图29和图30中示出,使排向一起塌缩并且将母部分301与公部分302脱钩,如图31和图32所示。弹簧夹370在其上没有力的情况下返回到其自然位置。母部分301可以夹回到公部分302上以闭合输送带,其中铰链杆342在弹簧夹370上推动的动作会自动地打开开口钩330。
[0075]
如图3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专用接入组件400的母部分401包括具有弹簧夹470的边缘模块401a、401c以及至少一个中间模块401b,该至少一个中间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突片480或其他对准特征,以便将中间模块401b与边缘模块401a、401c对准。说明性中间模块401b还包括在底表面上的横向延伸的驱动元件412,以用于驱动包括专用接入组件400的输送带。说明性公部分402类似于上述公部分202、302,并且母部分的其他特征类似于上述母部分302的特征。
[0076]
参考图34,在另一实施例中,专用接入组件500包括配合的母部分501和公部分502以及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包括扭力杆580和安装在扭力杆580上的杠杆570。扭力杆580将杠杆570偏置到锁定位置,从而挡住外侧开口钩530o以防止母部分501和公部分502的脱离。
[0077]
如图35所示,母部分501可以包括一系列对准的模块,这些对准的模块包括连接以形成输送带的一排的端部模块501a、501c和中间模块501b。每个端部模块501a、501c包括扭力杆580,该扭力杆在模块501a、501c的中间可旋转地安装在对准的支柱582和基部支柱583中并在其间延伸。对准杆584在中间模块501b和边缘模块501a、501c的内侧上延伸穿过对准支柱585并进入基部支柱583,以将该一系列模块连接和对准在一起,以便形成输送带的完整排。可以替代性地使用其他对准机构,诸如对准突片。
[0078]
扭力杆580和相关联的扭力杠杆57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形状和配置。在图36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扭力杆580具有接收在扭力杠杆570的方形开口571中的方形安装端591,使得扭力杆580的旋转也使扭力杠杆570旋转。基部端592包括成形突起593,该成形突起被接收在基部支柱383中并且将扭力杠杆570偏置到锁定位置,其中杠杆570的末端572将铰链杆捕获在开口钩中。
[0079]
图37和图38示出了在一系列标准模块101之间采用专用接入组件600的输送带106的另一实施例,该专用接入组件用于在第一排与第二排之间的专用位置处打开和闭合输送带。说明性专用接入组件600包括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该可打开的边缘部分被配置成旋
转并卡扣到将输送带的两排连接在一起的铰链杆642上和与其脱离接合,以便允许铰链杆642的移除和两排的分离。专用组件600可以替代性地包括两非标准模块排(或两排的部分)。
[0080]
图39是形成输送带106的专用打开和/或闭合点的专用接入组件600的底视图。专用接入组件600在输送带的侧边缘处跨越输送带的三排。第一边缘模块610使用铰链杆以可铰接的方式连接到输送带中的其他标准模块,如先前所述。第一边缘模块610的第一端经由标准铰链杆640连接到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第一边缘模块610的第一端还连接到内部输送带模块620,该内部输送带模块经由标准铰链杆640与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对准并从其内插。内部模块620和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经由可移除的铰链杆642连接到第二边缘模块611。专用接入组件600进一步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锁定到可移除的铰链杆642的闩锁机构670。
[0081]
图40和图41是专用接入组件600的部件的分解视图。说明性第一边缘模块610从内侧边缘612延伸到增厚的外侧边缘613,具有平坦的顶部输送表面614和相反的底表面,驱动元件615从该底表面延伸。被配置成与标准输送带模块上的一系列标准铰链元件相交错并连接的一系列标准铰链元件616从第一端延伸。一系列铰链元件617从第二端延伸,该一系列铰链元件被配置成接合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上的铰链元件606。
[0082]
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包括顶部输送表面602和相反的底表面,驱动元件605从该底表面延伸。可铰接的铰链元件606从第一端延伸并且接合第一边缘模块601的铰链元件617,其中铰链杆640延伸穿过由铰链元件617、606形成的对准通路。增厚的外侧边缘603包括在底表面中、在第二端处的凹部607,该凹部形成用于捕获铰链杆642的凹腔。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还包括在第二端处的开口钩608,该开口钩被配置成钩到铰链杆642上以将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锁定到第二边缘模块611并且捕获铰链杆642。说明性开口钩608卡扣配合成与铰链杆642接合和脱离接合。凹部607与开口钩608对准。增厚的外侧边缘603与驱动元件605间隔开并且包括突起609以用于接合闩锁机构670,如下所述。
[0083]
第二边缘模块611包括用于将第二边缘模块611连接到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和内部模块620的铰链元件619、增厚的外侧边缘623以及用于连接到输送带106的标准铰链模块的铰链元件624。
[0084]
内部模块620包括顶部输送表面622和驱动元件625从其延伸的相反的底表面、被配置成与铰链元件617和606对准并经由铰链杆640连接的第一组铰链元件626,以及被配置成与第二边缘模块的开口钩608、凹腔607和铰链元件619对准的第二组铰链元件627。铰链杆642延伸穿过由交错的铰链元件627、619、开口钩608和凹腔607形成的对准通路。
[0085]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由与其他带模块610、611、620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可以由金属或另一种耐久材料形成,而其他带模块可以是塑料。
[0086]
闩锁机构670被配置成将可打开的边缘模块601锁到铰链杆642上。闩锁机构670可以打开以允许可打开的边缘模块601围绕第一铰链杆640旋转并与第二铰链杆642脱离接合,如图38所示。在非闩锁位置,铰链杆642被暴露并且可以容易移除,从而将输送带106的用铰链杆642保持在一起的两排分离。在图42中详细地示出的说明性闩锁机构670包括主体671,该主体具有在第一端处的铰链元件672以便通过将闩锁机构安装在铰链杆640上来将
闩锁机构整合到专用接入组件600中。主体671包括偏置机构(被示出为弹簧673),并且终止于末端674。主体671的底表面中的凹部675安置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的突起609。
[0087]
如图43所示,在锁定位置,闩锁机构670的末端674将铰链杆642锁定到捕获凹腔607和开口钩608内。弹簧673将末端674偏置到锁定位置,从而防止铰链杆642退出。铰链元件672和凹部675保持闩锁机构670相对于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0的位置。
[0088]
为了打开采用专用接入组件600的输送带106,使用者将末端674压靠在偏置机构673上,以允许使用者将可打开的边缘部分601围绕铰链杆640旋转并与铰链杆642脱离接合。因而暴露的铰链杆642可以从输送带移除以打开输送带。相反,使用者可以通过将铰链杆642压靠在末端674上以将末端674压靠在偏置机构673上并且将铰链杆642推入凹腔607和开口钩608的座中来将可打开的边缘模块601锁定到铰链杆642上。
[0089]
在图45和图4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专用接入组件700中的可打开的边缘模块701省略了单独的闩锁机构。相反,开口钩708和/或捕获凹腔707之间的卡扣配合接合将可打开的边缘模块701锁定在适当位置。在图45和图46的实施例中,可打开的边缘模块701上的驱动元件705延伸到增厚的侧边缘703。使用者可以手动地将可打开的边缘推至与开口钩708和捕获凹腔707脱离接合以暴露铰链杆742来进行移除。
[0090]
已经关于某些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