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8575发布日期:2022-04-13 22:0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一种垃圾桶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桶。
2.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垃圾桶的种类众多、结构也都较为简单,垃圾桶包括桶体,桶体用以安放垃圾袋;但由于垃圾袋在安放的过程中、其袋体不易张开,从而用户需手动整理垃圾袋;上述整理垃圾袋过程费时费力、给用户带来不便。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垃圾桶。
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该桶体的内腔用于安放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中设有通道,通道由桶体内腔的局部位置向桶体外延伸,所述桶体中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抽气装置使垃圾袋安放过程变得方便快捷。
5.在本发明中,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室,气室由通道及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的单向阀而形成,所述单向阀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进气阀设于内腔一侧、出气阀设于桶外一侧;所述气室至少局部为软胶材料或者弹性材料制成,抽气时所述气室通过挤压和挤压后复位的操作可促使气室由内腔侧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抽气装置可实现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
6.在本发明中,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室,气室由通道及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的单向阀而形成,所述单向阀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进气阀设于内腔一侧、出气阀设于桶外一侧;所述气室中安装有活塞件,抽气时所述活塞件在气室内的移动可促使气室由内腔侧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抽气装置同样可实现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的目的。
7.在本发明中,所述活塞件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可通过手动推动操作或者电动结构推动操作。上述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
8.在本发明中,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叶轮,叶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通道中,所述叶轮的转动可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抽气装置同样可实现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的目的。
9.在本发明中,所述叶轮通过电动驱转,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电机结构,电机结构以连接叶轮,抽气时所述电机结构驱动以带动叶轮的转动。上述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
10.在本发明中,所述叶轮通过手动驱转,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螺杆,螺杆与叶轮连接,抽气时所述螺杆的移动以驱使叶轮的转动。上述抽气装置同样可实现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的目的。
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发明所述桶体中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垃圾桶结构简单、且抽气装置使垃圾袋安放于桶体的过程变得方便、快捷。
12.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3.图2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4.图3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5.图4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6.图5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6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7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8是本发明垃圾桶的抽气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垃圾桶,包括桶体1、该桶体的内腔用于安放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中设有通道2,通道由桶体内腔1-1的局部位置向桶体外延伸,所述桶体中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
22.在实施例中,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室3,气室由通道及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的单向阀而形成,所述单向阀扣接于通道或者通过连接件19固定于通道,所述单向阀包括进气阀4和出气阀5,所述进气阀设于内腔一侧、出气阀设于桶外一侧;所述气室至少局部为软胶材料或者弹性材料制成,抽气时所述气室通过挤压和挤压后复位的操作可促使气室由内腔侧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所述气室局部位置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弹性材料制成的部分为弹性腔体6,弹性腔体外露于桶体,弹性腔体通过螺纹连接于桶体、且其腔体与通道形成气室。所述垃圾桶还包括外盖18,外盖上部设有挂钩,挂钩可挂设于桶体侧壁,所述外盖上设有槽孔,外盖通过槽孔可辅助抽气装置定位。
23.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垃圾袋安放时用户将垃圾袋放于桶体内腔、且将袋口套设于桶体口部,再是对弹性腔体挤压后回弹的操作可使气室由桶体内腔侧进气阀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阀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
24.由于本发明所述桶体中安装有抽气装置,抽气装置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上述垃圾桶结构简单、且抽气装置使垃圾袋安放于桶体的过程方便、快捷。
25.本发明结合图3和图4给出了第二种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室,气室由通道及通道两侧分别设有的单向阀而形成,所述单向阀包括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进气阀设于内腔一侧、出气阀设于桶外一侧;所述气室中安装有活塞件7,抽气时所述活塞件在气室内的移动可促使气室由内腔侧进气阀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阀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所述活塞件连接有活塞杆8,所述活塞件与活塞杆的连接方式众多、可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活塞杆可通过手动推动操作或者电动结构推动操作。 所述活塞杆通过手动推动操作时,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件连接、另一端外露于桶体,从而活塞杆通过在气室中的移动可促使气室由内腔侧进气、后经桶外侧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限位一20和限位二21,所述限位一设于通道,限位一用于防止活塞移动时脱离气室,所述限位二设于气室,限位二为活塞件
在通道内移动时的挡位;所述抽气装置类似于气筒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所述电动推动操作的结构较多,比如电机通电后可驱使活塞杆在气室中移动或者气缸通电后可驱使活塞杆在气室中的移动;上述电动推动操作的结构只是现有技术中的两种。
26.本发明结合图5至图8给出了第三种、第四种抽气装置,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叶轮9,叶轮可转动的安装于通道中,所述叶轮的转动可通过通道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从而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所述桶体的通道位置设有叶轮安装座,所述叶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通道中的横梁12,横梁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结构固定于通道。所述叶轮通过电动驱转,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电机结构,电机结构以连接叶轮,抽气时所述电机结构驱动以带动叶轮的转动;现有技术中电动驱转叶轮的例子较多,比如电机结构包括电机15,电机通过电线外接有电源开关16,所述叶轮连接于电机的转轴,工作时打开电源开关使电机驱动,从而转轴带动叶轮转动;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叶轮罩17,叶轮罩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叶轮罩连接通道,叶轮罩使叶轮转动操作更安全;所述电机驱转只是其中一种。所述叶轮通过手动驱转,叶轮与安装座间设有轴承11,叶轮通过轴承可相对安装座转动,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螺杆10,所述叶轮中设有穿孔,所述螺杆一端穿过叶轮孔,抽气时螺杆相对叶轮的移动可驱使叶轮转动,所述螺杆与叶轮间还设有驱动结构13,所述螺杆移动以驱动叶轮的转动的结构较多,例如专利号:201110188805.x所述螺旋杆件与传动件的驱动结构,螺杆可驱动叶轮单向转动,从而叶轮以抽取所述内腔内的空气,使安放于桶体的垃圾袋吸附于桶体的内腔壁上;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叶轮罩b14,叶轮罩b上设有多个排气孔,叶轮罩b套设于通道,所述螺杆另一端与叶轮罩b固定连接,从而叶轮罩b相对通道的上下移动可使螺杆驱使叶轮转动。
27.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个案,任何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替换或各实施例间的组合均应理解为未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