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增强的打开和重新闭合能力的吸收制品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7458发布日期:2022-06-01 02:2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具有增强的打开和重新闭合能力的吸收制品包装的制作方法
具有增强的打开和重新闭合能力的吸收制品包装
1.本技术是基于申请日为2017年10月27日,优先权日为2016年10月28日,申请号为201780061196.7,发明名称为:“具有增强的打开和重新闭合能力的吸收制品包装”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2.非易碎、可压缩的消费产品诸如一次性吸收制品(例如,尿布和训练裤、一次性成人失禁裤和女性卫生护垫)往往被包装并且零售时(即,放在展示柜和在零售商店出售)在由聚合物膜形成的软包装中销售。此类包装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聚合物膜片材形成,并通过施加热能缝合,热能造成膜的一部分熔化并且沿接缝熔合。
3.在打开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包装并取出需要立即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物品之后,消费者可能希望将剩余未使用的产品供应留在包装中进行储存,直到下一次需要其他的物品。因此,通常期望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形状和结构完整性,以便在打开之后可用作储存未使用产品的容器。另外,并且特别在可能存在高湿度以及大量气载尘埃和污垢颗粒的环境中,可能期望包装不仅保持其形状和结构完整性,而且具有重新闭合能力,使得包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闭合,以有助于保护未使用的产品免受气载污染物的危害。
4.迄今为止,膜包装打开特征部通常不令人十分满意。打开穿孔的各种现有构型尚未提供易于打开的特征部,并且除此之外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在打开期间往往促使包装受到实质性破坏,使其不能令人满意地用作储存容器。迄今为止,一般来讲,尚未证明已知的重新闭合特征部对于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操作的制造商而言是高性价比的。
5.因此,在膜包装打开特征部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7.实施方案1.一种包含多个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包装,所述包装包括:
8.柔性聚合物膜,所述柔性聚合物膜包封并裹住折叠一次性制品的堆叠,从而呈现大致矩形的立方体形状并形成包装,所述包装包括多个面向外的表面,所述表面包括面向第一方向并限定包装宽度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面向第二方向并限定包装长度的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拐角;
9.在所述膜中穿孔或刻痕的路径,所述路径有利于打开所述包装,所述路径延伸第一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包装的整个周长以便在所述包装初次打开之后限定所述包装的可重新闭合的罩结构;和
10.图形标记,所述图形标记靠近穿孔或刻痕的所述路径设置并且延伸第二长度;
11.其中所述第二长度短于所述第一长度;
12.其中所述图形标记沿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包装宽度的一定百分比,沿所述相交拐角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二表面延伸所述包装长度的一定百分比;并且
13.其中所述包装宽度的所述百分比大于所述包装长度的所述百分比。
14.实施方案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包装,穿孔或刻痕的所述路径包含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端点和所述第二端点中的至少一者,并且优选地两者包括撕裂应力分散特征部。
15.实施方案3.根据实施方案1或2所述的包装,其中穿孔或刻痕的所述路径包括切割棱面比为至少0.67:1并且不大于3:1的穿孔的路径。
16.实施方案4.根据实施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穿孔或刻痕的所述路径不横穿角撑板结构。
17.实施方案5.根据实施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膜为多层膜。
18.实施方案6.根据实施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包括邻近所述堆叠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的一者设置的手提把手。
19.实施方案7.根据实施方案6所述的包装,包含从所述第二包装表面延伸的端接缝翅片,其中所述手提把手由所述端接缝翅片的延伸部形成。
20.实施方案8.根据实施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其中所述多个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双折尿布。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次性尿布形式的一次性吸收制品的示例的平面图,面向穿着者的表面面对观察者。
22.图2为图1的尿布的平面图,示出了围绕纵向侧边缘折叠线折叠并且横向向内的侧部。
23.图3a为图2的尿布的平面图,示出了围绕横向折叠线折叠,面向穿着者的表面在内并且面向外的表面在外。
24.图3b为图3a中所示折叠尿布的边缘侧视图。
25.图4a为多个折叠尿布的堆叠的边缘侧视图,诸如图3a和3b中所示的折叠尿布。
26.图4b是图4a的堆叠的透视图。
27.图5a为可形成膜包装的膜袋结构的透视图。
28.图5b为可用于包含一次性吸收制品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
29.图5c为图5b所示的膜包装的另选的透视图。
30.图6a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在一个示例中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构型。
31.图6b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侧视图,在另选的示例中示出了穿孔或刻痕沿示出表面的路径的构型。
32.图7a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在另一个示例中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构型。
33.图7b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侧视图,示出了穿孔或刻痕沿示出表面的路径的构型,并且示出了罩高的测量结果。
34.图8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端点,包括撕裂应力扩散特征部。
35.图9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示出了穿
孔或刻痕的路径的几种可能的构型,并且具有设置在第一位置的手提把手的示例。
36.图10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几种可能的构型,并且具有设置在第一位置的手提把手的另一示例。
37.图11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几种可能的构型,并且具有设置在第二位置的手提把手的另一示例。
38.图12至图14为可用于包含尿布的堆叠(诸如图4所示的堆叠)的膜包装的透视图,示出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几种可能的构型和组合。
39.图15a至图15d为示出了穿孔构型的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
40.图16为示出了穿孔构型的示例的示意性平面图,示出了用于确定切割棱面比的测量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41.定义
[0042]“膜”意指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和厚度(卡尺)的片材结构,其中长度和宽度中的每一者大大超过厚度,也就是说,超过1,000倍或更多,该结构具有一层(单层)或更多各自相邻的层(多层),每一层均为由一种或多种热塑性聚合物树脂(包括它们的共混物)形成的基本上连续的结构。
[0043]“高密度聚乙烯”(hdpe)意指由等于或大于0.941g/cm3的密度限定的一类聚乙烯。
[0044]“低密度聚乙烯”(ldpe)意指由等于或小于0.925g/cm3的密度限定的一类聚乙烯。
[0045]“中等密度聚乙烯”(mdpe)意指由0.926-0.940g/cm3的密度限定的一类聚乙烯。
[0046]
就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吸收裤或女性卫生护垫而言,“横向”及其形式是指与腰部边缘平行的方向和/或垂直于穿着者在穿戴制品时的站立高度的方向。
[0047]“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意指特征在于基本上线性的聚乙烯的一类低密度聚乙烯,其具有大量短支链,通常通过乙烯与较长链烯烃的共聚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结构上不同于常规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因为不存在长链支化。lldpe的线性得自lldpe和ldpe的不同制造工艺。一般来讲,lldpe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由乙烯和此类高级α-烯烃如丁烯、己烯或辛烯的共聚制得。共聚法制备的lldpe聚合物具有比常规ldpe更窄的分子量分布,并且具有与直链结构组合的明显不同的流变性。
[0048]
就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吸收裤或女性卫生护垫而言,“纵向”及其形式是指与腰部边缘垂直的方向和/或平行于穿着者在穿戴制品时的站立高度的方向。
[0049]
就定量形成膜或其层的聚合物树脂组合物的组分的重量分数或重量百分比而言,“主要”(或其形式)意指该组分在组合物的所有组分中构成最大重量分数或重量百分比。
[0050]
包装;包装膜
[0051]
参见图1至图5c,非脆性、可压缩的一次性吸收制品10的零售包装49(诸如例如,一次性尿布、训练裤或成人失禁裤)可以由聚合物膜形成。该膜可为单一层(单层),或可具有两层、三层或更多层(多层)。多层膜可具有例如由第一聚合物形成的外表层和由第二聚合物形成的内表层。(如本文所用,术语“外”和“内”是指该层相对于成品包装的内部和外部的定位;因此,“内层”面向所包含的产品,“外层”面向外并且具有露出供例如零售商店中的购物者查看和触摸的外表面)。
[0052]
图1至图3示出了连续地打开/展开并折叠的、具有前腰部边缘11和后腰部边缘12的一次性尿布的示例。图4a和4b示出了如此示于图1至图3中的多个一次性尿布的堆叠。为了批量包装,在可能的第一步骤中可以让诸如图1所示的多个一次性尿布中的每一者的纵向侧部分围绕纵向侧边缘折叠线20折叠并且横向向内,如通过比较图1和图2可以理解。接着,在第二步骤中,尿布可围绕穿过尿布裆区的横向折叠线22纵向折叠,如通过比较图2和图3可以理解。对于诸如图3a、3b和4中所示的双折构型,制品可以围绕横向折叠线在纵向上折叠一次,并且在一些示例中可以折叠大约一半。对于三折构型(未示出),制品可以围绕两条纵向间隔的横向折叠线在纵向上折叠两次。在一些示例中,三折构型可使制品围绕两条纵向间隔的横向折叠线折叠大约三分之一。
[0053]
无论制品是双折还是三折构型,将折叠的制品(诸如折叠的尿布10)将具有限定折叠制品的至少一个端边缘的单一褶皱鼻30、褶皱鼻角部32以及左侧边缘34和右侧边缘35。(应当理解,在三折示例中,单一褶皱鼻可限定折叠制品的两个端边缘中的每一者。)在诸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一些示例中,折叠鼻30可以靠近制品的裆区(在穿戴期间适于定位在穿着者的腿部之间的制品的中间区域)。折叠制品将具有折叠宽度fw和折叠高度fh,折叠宽度fw被测量为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折叠高度fh被测量为端边缘之间的距离。然后可以将诸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多个折叠制品以相似的取向放置,并且面对面整齐地堆叠在一起以形成诸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堆叠40。在另一个示例(未示出)中,第一组多个折叠制品可具有沿叠堆的一侧取向的褶皱鼻,并且第二组多个折叠制品可以旋转180度以使其褶皱鼻沿堆叠的相对侧取向。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组中的制品和第二组中的制品可以交替次序出现在堆叠中。为了在包装、封装、装运和搁置中节省空间,可将堆叠40沿堆叠方向sd压缩到期望的压缩程度。
[0054]
参见图4a和4b,堆叠40具有大致矩形的立方体形式,其堆叠高度sh大约对应于单个折叠制品的折叠高度fh,堆叠宽度sw大约对应于单个折叠制品的折叠宽度fw,并且堆叠长度sl被测量为沿堆叠方向sd从堆叠中的第一制品的第一面向外的侧面36到堆叠中的最后制品的相对的第二面向外的侧面37。堆叠40可具有第一侧面41和相对的第二侧面42,其中的一者或这两者由堆叠中折叠制品的大致对齐的褶皱鼻限定。堆叠40可具有相对的第三侧面43和第四侧面44,其中这两者由堆叠中折叠制品的大致对齐的侧边缘34和35限定。堆叠40可具有相对的第五侧面45和第六侧面46,其中的每一者由在堆叠的每一端处的第一制品的第一面向外的侧面36和最后制品的第二面向外的侧面37中的一者所限定。
[0055]
参见图5a,袋结构47可以由膜原料的单一片材形成,该膜原料的单一片材被合适地折叠以形成袋角撑板52b、53b,然后通过粘结沿部分接合以在相对侧面上形成两个侧缝52a、53a,以形成在第一包装表面50上无接缝的袋结构47,并且在另一端48(例如,角撑板袋结构)处打开。然后,可通过将产品诸如尿布的堆叠40通过开口端48插入来填充袋结构。在第一示例中,尿布的堆叠40可首先插入第一侧面41,使得在插入后包装内部的褶皱鼻邻近第一包装表面50。在另一个示例中,尿布的堆叠40可最后插入第一侧面41(即首先插入第一侧面42),使得在插入后包装内部的褶皱鼻邻近第二包装表面51。如从图5b和图5c中可以理解,随后可通过合适地折叠来关闭与第一包装表面50相对的开口端48以形成闭合角撑板51a,使膜边缘合在一起,并将它们粘结在一起以形成端接缝51b和第二包装表面51。袋结构47和堆叠40的尺寸可通过设计、折叠、堆叠、压缩和包装工艺合适地选择并实现,使得包装
的膜至少沿堆叠方向sd围绕堆叠拉紧,以将单独的尿布10保持在堆叠40内的适当位置,保持堆叠压缩,并且保持堆叠40以及因此包装49的整齐、稳定、大致矩形的立方体形状。由于包装49由柔性聚合物膜形成,当相对于堆叠40的尺寸合适地设定尺寸时,当拉紧包装膜时,或者当任何松散的膜压在堆叠上时,包装49将大致呈现堆叠40的大致矩形的立方体形状和尺寸。当包装膜沿大致与堆叠方向平行的方向围绕堆叠以有助于沿堆叠方向保持堆叠压缩的方式拉紧时,包装将具有大致对应于堆叠长度sl的包装长度pl和大致对应于堆叠宽度sw的包装宽度。如果包装结构的尺寸被设定成邻近包装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中的一者或两者不提供顶部空间(也就是说,在形成包装49之后在邻近堆叠的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的包装膜中不存在空隙),则包装将具有大致对应于堆叠高度sh的包装高度ph。然而,在一些示例中,膜包装结构的尺寸可以被设定成邻近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中的一者或两者提供顶部空间以及对应地空隙膜,诸如可能期望提供具有额外高度和重叠能力的罩结构(如下所述)。
[0056]
参照下文,堆叠40中的折叠尿布的左侧边缘34和右侧边缘35以及堆叠40的对应第三侧面43和第四侧面44将邻近第五包装表面54和/或第六包装表面55。可能期望,堆叠尺寸以及袋构型和尺寸被选择成使得第五包装表面54和第六包装表面55是包装的最大表面或者前“面”和后“面”。在该布置中,当包装的膜围绕堆叠拉紧时,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包装表面52、53、54和55的膜沿大致平行于第一表面50的近似平面的方向处于张紧状态,用来至少部分地保持堆叠40沿堆叠方向sd的任何压缩。
[0057]
在一些示例中,在形成袋结构之前,可以供应预印刷有期望的商业艺术品、图形、商标和/或文字或图形产品信息的膜原料。
[0058]
形成接缝诸如52a、53a和51b中的任一者或全部的粘结体可通过焊接产生。(本文中,“焊接”是指通过施加直接或间接的(例如,超声)热能和压力而实现的膜原料的单独部分之间的结合,热能和压力导致膜的单独部分至少部分地熔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一起熔合,从而形成在不对一个或两个接合部分的其余部分造成实质性破坏的情况下不能被分离的粘结区域、接合点或接缝。)如果袋成形和/或包装机器在膜中形成焊接(焊接通过施加导致膜自身熔合的热能使膜原料自身结合),则可能期望膜原料为多层膜,并且待接触和熔合的层由具有比用于形成另一层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更低的熔融温度的聚合物形成。这使得热能能够施加至足以加热接触中的层并导致其熔合,但不足以导致另一层不期望的熔化和变形的程度,这可导致包装变形和/或移位和/或使膜原料上的印刷失真。
[0059]
多层膜可共成形(诸如通过共挤出),或在另一个示例中,单独层可独立成形并随后在它们形成之后通过使用合适的层合粘合剂层合在一起。在这后一种例子中,所提供的优点是,这些层中的一者在层合之前可在一个侧面上进行印刷。接着,在层合期间可使印刷的侧面面向内(面向其他一层或多层),使得其受到其他一层或多层的保护以免在成品膜产品中发生磨蚀和磨损,从而保持所印刷的图像、图形、文字内容等的完整性。一种合适的多层膜可由一种或多种聚烯烃诸如聚丙烯和聚乙烯形成。在一个示例中,原料膜可具有至少两层,包括第一主要聚乙烯层和第二主要聚丙烯层。在一个示例中,由主要聚丙烯形成的具有第一相对较高熔融温度的层和具有第二相对较低熔融温度的主要聚乙烯层可分别用来形成外层和内层。在另一个示例中,内层可主要由具有相对较低熔融温度的第一类型的聚乙烯形成,并且外层可主要由具有相对较高熔融温度的第二类型的聚乙烯形成。
[0060]
在诸如本文所述的应用中,可能优选多层膜。多层膜可具有针对其赋予膜的特性特别选择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层。例如,一个或两个外表层可由针对例如表面光泽度;可印刷性;光滑感觉;可挠性;低噪音生成(在如由消费者处理和操纵时);相对较低熔融温度和可熔性/可焊性;或这些特性的任何组合选择的组合物形成。一个或两个中间层可由针对例如拉伸强度;硬度;韧性;在混合的回收材料中包含的适宜性;环境友好和/或可持续材料来源性;相对较高的熔体温度;与相邻层的共挤出相容性(使得在共挤出时发生层与层之间的强粘结);或这些特性的任何组合选择的组合物形成。对于其中仅将膜的一侧放置成与自身接触并焊接的膜原料,两层膜可能足够。对于其中膜的两侧都被放置成与自身接触并焊接的膜原料,可能期望具有至少三层,具有可焊接的两个外部表层的膜。应当理解,具有图5b和图5c中所示构型的包装要求膜在两侧上(在角撑板51a、52b和53b处的通常外膜表面上以及在沿接缝51b、52a和53a的所有其他部分的通常内膜表面上)均焊接到其自身。
[0061]
薄膜组合物
[0062]
多层膜可包括第一外部皮肤层、第二外部皮肤层和设置在皮肤层之间的中间层。
[0063]
这些层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基体聚合物。基体聚合物可包括聚烯烃,尤其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乙烯共聚体和具有至少一种烯属组分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任何混合物。某些聚烯烃可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等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同立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共聚物、抗冲改性聚丙烯共聚物、以及其它聚烯烃,它们描述于pct专利申请wo 99/20664、wo 2006/047374和wo 2008/086539中。其他基体聚合物也可以是合适的,诸如聚酯、尼龙、聚羟基链烷酸酯(或pha)、它们的共聚物以及任何前述物质的组合。此外,聚烯烃塑性体和弹性体也可用于形成多层聚合物膜。此类合适的聚烯烃塑性体和弹性体的示例描述于美国专利6,258,308;美国专利公布2010/0159167a1;以及pct专利申请wo 2006/047374和wo 2006/017518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此类聚烯烃塑性体和/或弹性体可构成多层聚合物膜的至多25体积%。其它可用的聚合物包括聚-α-烯烃,如pct专利申请wo 99/20664和其中所述参考文献中描述的那些。
[0064]
在一些示例中,表层中的一者或两者可由主要mdpe、ldpe或lldpe,更优选地lldpe形成。由主要lldpe形成的表层可能是特别优选的,因为它赋予表层可焊性、相对低熔融温度、可印刷性(与当前可商购获得的印刷油墨的相容性)、平滑表面光洁度、低噪音以及柔软和柔韧感觉的优良组合。在一些示例中,中间层可由主要hpde、mdpe或ldpe,更优选地mdpe形成。
[0065]
由主要mdpe形成的中间层可以是特别优选的,其中一个或多个表层主要由lldpe形成,因为它赋予中间层相对较高熔融温度、与表层的共挤出相容性、柔韧性、韧性和拉伸强度的优良组合。
[0066]
在另选的示例中,中间层可部分地或主要地由不同于聚乙烯的热塑性聚合物形成,诸如如上所述的任何聚合物,或在例如美国专利9,169,366和5,261,899;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5/03433748;2015/0104627;和2012/0237746中鉴定为适用于中间层的任何聚合物,包括如后三种出版物中所述的具有生物基内容物的生物聚合物或聚合物,诸如但不限于聚乳酸和热塑性淀粉。另外,中间层可包括上述类型中任一种的回收热塑性聚合物。
[0067]
为了实现聚合物使用的经济性和膜的拉伸强度的最大化之间的平衡,可能期望膜
的总厚度在40μm至100μm,更优选地50μm至90μm,并且甚至更优选地60μm至80μm的范围内。为了实现聚合物使用的经济性、拉伸强度和可焊性之间的平衡,可能期望如本文所述的三层膜具有各自构成膜重量的15%至35%的第一表层和第二表层,以及构成膜重量的30%至70%的中间层。
[0068]
接合层
[0069]
如本文设想的多层膜可包括设置在其他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层。当邻接层的聚合物不可以其他方式混溶或相容时,接合层可能是必要的,以便在挤出期间彼此粘结。例如,可认为具有高聚乳酸含量的在聚乙烯表层与中间层之间的接合层是期望的。因此,例如,在具有三个主要层(两个表层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层)的多层膜中,接合层可以布置在中间层与表层中的每一者之间。接合层可包括一种或多种官能化聚烯烃。在一些示例中,接合层可包含按接合层的重量计5%、10%、20%、30%、40%或45%至55%、60%、70%、80%、90%或100%的一种或多种官能化聚烯烃。接合层可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官能化聚烯烃组成。
[0070]
例如,由于聚乳酸(pla)和聚烯烃之间显著的极性差异,这些组分的共混物通常产生具有较差物理特性的不相容的体系。主要聚乙烯表层夹入包括pla的中间层的多层膜也可包括介于表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接合层。这种特别的多层结构可提供md和/或cd拉伸特性,该拉伸特性对于当前由聚乙烯制成同时掺入可再生原料(pla)的产品是有用的。这一布置还可使得由于刚度的改善而能够降低规格(即厚度降低或基重降低),这可用于促进可持续性和/或用于成本节约。
[0071]
接合层可包含官能化聚烯烃,官能化聚烯烃具有由与中间层的pla相容的一个或多个官能团提供的极性组分和由与相邻表层的一种或多种聚烯烃相容的烯烃提供的非极性组分。极性组分可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官能团提供并且非极性组分可由烯烃提供。烯烃组分通常可由任何直链或支链的α-烯烃单体、低聚物或衍生自烯烃单体的聚合物(包括共聚物)形成。α-烯烃单体通常具有2至14个碳原子,并且优选地2至6个碳原子。合适的单体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2-甲基-l-丙烯、3-甲基-l-戊烯、4-甲基-l-戊烯,以及5-甲基-l-己烯。聚烯烃的示例包括均聚物和共聚物两者,即聚乙烯和乙烯共聚物诸如epdm、聚丙烯、丙烯共聚物以及聚甲基戊烯聚合物。
[0072]
烯烃共聚物可包括少量的非烯属单体,诸如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二烯、或丙烯酸类和非丙烯酸类单体。可使用多种已知的技术将官能团结合到聚合物主链中。例如,可将包含官能团的单体接枝到聚烯烃主链上以形成接枝共聚物。此类接枝技术是本领域熟知的并描述于例如美国专利5,179,164。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使包含官能团的单体与烯烃单体共聚,以形成嵌段或无规共聚物。无论结合方式如何,增容剂的官能团可为向分子提供极性链段的任何基团,诸如羧基基团、酸酐基团、酰胺基团、酰亚胺基团、羧酸酯基、环氧基、氨基基团、异氰酸酯基、具有噁唑啉环的基团、羟基基团等等。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也尤其适用于本发明中。此类改性的聚烯烃通常通过将马来酸酐接枝到聚合物主链材料上来形成。此类马来酸化的聚烯烃可以名称fusabond购自杜邦公司(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诸如p系列(化学改性的聚丙烯)、e系列(化学改性的聚乙烯)、c系列(化学改性的乙烯-醋酸乙烯酯)、a系列(化学改性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或n系列(化学改性的乙烯-丙烯、乙烯-丙烯二烯单体(“epdm”)或乙烯-辛烯)。另选地,马来酸化的聚烯烃
也可以名称polybond购自科聚亚公司(chemtura corp.)并且以名称eastman g系列和amplifytm gr功能聚合物(马来酸酐接枝的聚烯烃)购自伊士曼化学公司(eastman chemical company)。其他示例包括可购自法国科伦布的阿科玛公司(arkema,columbes,france)的lotader ax8900(聚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和lotader tx 8030(聚乙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0073]
在一些方面中,接合层可为如美国专利8,114,522中所公开的树脂组合物。这种树脂组合物包括改性的po树脂和萜烯树脂。另选地,它包括聚乳酸树脂、改性的聚烯烃树脂以及氢化石油树脂。这些组合物适用作外层和芯层之间的接合层。
[0074]
在一些示例中,可通过将官能化聚烯烃掺入外层中的一个或两个中而将外层和接合层基本上合并为一个外层。在这些情况下,多层膜可包括3个或4个层。在3层膜的情况下,膜可包括:包含聚烯烃和/或官能化聚烯烃的第一外层、一个或多个芯层、以及包含聚烯烃和/或官能化聚烯烃的第二外层)。在4层膜的情况下,膜可包括:包含聚烯烃和/或官能化聚烯烃的第一外层、一个或多个芯层、接合层、以及包含聚烯烃的第二外层。
[0075]
添加剂
[0076]
多层膜的任何层可包含少量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通常,添加剂可包含按层的重量计少于约10%、5%、4%、3%、2%、1%、0.5%、0.1%或0.01%的添加剂。所预期的添加剂类型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香料、染料、颜料、纳米颗粒、防静电剂、填料、以及它们的组合。本文所公开的层可包含单一的添加剂或添加剂的混合物。例如,香料和着色剂(例如颜料和/或染料)均可存在。
[0077]
颜料或染料可以是无机的、有机的、或它们的组合。预期的颜料和染料的具体示例包括颜料黄(c.i.14)、颜料红(c.i.48:3)、颜料蓝(c.i.15:4)、颜料黑(c.i.7)、以及它们的组合。具体的预期染料包括水溶性油墨着色剂如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以及多种溶剂可溶解的染料。示例包括但不限于fd&c蓝1(c.i.42090:2)、d&c红6(c.i.15850)、d&c红7(c.i.15850:1)、d&c红9(c.i.15585:1)、d&c红21(c.i.45380:2)、d&c红22(c.i.45380:3)、d&c红27(c.i.45410:1)、d&c红28(c.i.45410:2)、d&c红30(c.i.73360)、d&c红33(c.i.17200)、d&c红34(c.i.15880:1)和fd&c黄5(c.i.19140:1)、fd&c黄6(c.i.15985:1)、fd&c黄10(c.i.47005:1)、d&c橙5(c.i.45370:2),以及它们的组合。
[0078]
预期的填料包括但不限于无机填料诸如镁、铝、硅和钛的氧化物。这些材料可作为廉价填料或加工助剂加入。可用作填料的其它无机材料包括水合硅酸镁、二氧化钛、碳酸钙、粘土、白垩、氮化硼、石灰石、硅藻土、云母、玻璃、石英和陶瓷。此外,可使用无机盐,包括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磷酸盐。另外,还可将醇酸树脂加入到所述组合物中。醇酸树脂可包含多元醇、多元酸或酸酐、和/或脂肪酸。
[0079]
其它预期的添加剂包括热塑性聚合物的成核剂和澄清剂。适用于例如聚丙烯的具体示例为苯甲酸和衍生物(例如苯甲酸钠和苯甲酸锂),以及高岭土、滑石和甘油锌。二亚苄基山梨醇(dbs)是可使用的澄清剂的示例。可使用的其它成核剂为有机羧酸盐、磷酸钠和金属盐(例如,二苯甲酸铝)。在一个方面,可加入20份每一百万份(20ppm)至20,000ppm,或200ppm至2000ppm,或1000ppm至1500ppm范围内的成核剂或澄清剂。可利用加入成核剂来改善最终组合物的拉伸和冲击性能。
[0080]
其他预期的添加剂包括用于降低膜的两个外表面中的一者或两者上的摩擦系数
的助滑剂,或作为抗粘连剂。用于该目的合适的添加剂可包括但不限于脂肪酰胺,例如芥酸酰胺。
[0081]
添加剂还可包括抗氧化剂,诸如bht和irganox产品,例如irganox 1076和irganox 1010。irganox产品可购自美国新泽西州弗洛勒姆帕克的巴斯夫公司(basf corporation,florham park,nj,usa)。抗氧化剂可有助于通过氧化降低膜的降解,尤其在加工期间。
[0082]
预期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组合,以及它们的组合,诸如例如美国专利3,929,678和4,259,217以及ep 414 549、wo93/08876和wo93/08874中公开的表面活性剂。
[0083]
设想纳米颗粒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的同素异形体、粘土、有机改性粘土、硫酸盐、氮化物、氢氧化物、氧基/氢氧化物、颗粒状水不溶性聚合物、硅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示例包括二氧化硅、炭黑、石墨、石墨烯、富勒烯、膨胀石墨、碳纳米管、滑石、碳酸钙、膨润土、蒙脱石、高岭土、甘油锌、二氧化硅、硅铝酸盐、氮化硼、氮化铝、硫酸钡、硫酸钙、氧化锑、长石、云母、镍、铜、铁、钴、钢、金、银、铂、铝、钙硅石、氧化铝、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锡、氧化铁(fe2o3、fe3o4)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纳米颗粒可增加本文所公开组合物的强度、热稳定性、和/或耐磨性,并且可赋予组合物电性能。
[0084]
预期的抗静电剂包括已知提供防静电有益效果的织物柔软剂。这些可包括具有脂肪酰基的那些织物软化剂,其具有大于20的碘值,诸如n,n-二(牛油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甲基硫酸铵。
[0085]
在具体的方面,填料可包括可再生填料。这些可包括但不限于脂质(例如,氢化大豆油、氢化蓖麻油)、纤维素(例如,棉花、木材、大麻、纸板)、木质素、竹子、稻草、草、洋麻、纤维素纤维、甲壳质、脱乙酰壳多糖、亚麻、角蛋白、藻类填料、天然橡胶、纳米晶淀粉、纳米晶纤维素、胶原蛋白、乳清、谷蛋白、以及它们的组合。
[0086]
用于最大化包装膜不透明度同时提供有效地平衡可焊性、拉伸强度和成本效益的膜的膜层、膜层组合物和颜料添加剂的特定组合在pct申请cn2016/088098中有所描述,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87]
开口特征部
[0088]
参见图6a和图7a,可赋予包含一次性吸收制品(诸如一次性尿布、训练裤或成人失禁裤)的堆叠的膜包装有利于打开包装而不会使包装不期望的变形或破坏的特征部,使得在打开之后打开的包装可用作容器来储存未使用产品的供应。
[0089]
在图6a和图7a所示的示例中,该包装可提供有膜中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路径60可为连续的。(对于本文而言,穿孔或刻痕的“连续”路径为单个、连续、用机械方法产生的部分或完全穿孔的单一路径,单个、连续激光刻痕的部分或完全穿孔的单一路径,或激光刻痕的连续、单一路径,即在大于8mm的连续穿孔或刻痕之间不被一定长度膜的未穿孔/未刻痕部分中断。)
[0090]
限定路径60的各个穿孔可具有适于在包装膜中沿路径传播撕裂的任何构型。非限制性示例在图15a至图15d中示出。在穿孔的路径60包括多个单独用机械方法产生的穿孔或单独激光刻痕的穿孔的情况下,可能期望该路径具有至少0.67:1并且不大于3:1的切割棱面比。对于本文所设想类型的膜包装,据信在该范围内的切割棱面比在提供易于打开包装和最小化在打开期间膜沿路径的应变变形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并且避免过早、非预期的包
装破裂或打开,并且在消费者零售购买和非预期打开之前,保持包装在装运、处理和其他事件期间的结构完整性。(对于本文而言,穿孔的路径的“切割棱面比”为沿路径方向延伸的穿孔的长度的总和与在连续穿孔之间的膜的未穿孔/未刻痕部分的最小距离的总和之比。)参见例如,其中连续的呈对角倾斜的矩形穿孔的路径的一部分示为沿路径方向pd的图16,“切割棱面比”为(l1+l2+l3):(d1+d2+d3)。
[0091]
在另一个示例中,刻痕路径可包括不完全穿透膜但被构造成促进沿路径整齐撕裂传播的激光刻痕的单一、不中断线,诸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布2015/0266663中所述的,其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92]
为了便于打开和简化制造,可能优选的是,限定罩结构62的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不横穿角撑板(诸如角撑板52b和53b),因为角撑板结构包括不止一层包装膜(例如,三层),使得沿路径整齐撕裂传播更加困难。
[0093]
当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邻近第一包装表面50或第二包装表面51时,可能期望,横穿第三、第四、第五或第六包装表面52、53、54和55中任一者的路径60的任何部分与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的近似平面成45度或更小,更优选地30度或更小,甚至更优选地15度或更小的角度取向,并且最优选地基本上平行取向。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包装表面52、53、54和55的膜将沿基本上平行于该平面的方向处于张紧状态,因为包装包含堆叠并且沿堆叠方向sd保持堆叠压缩。基本上横向于高膜张力方向的表面52、53、54和55中的任一者上的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增加了在消费者期望打开包装取出内容物的时间之前,包装在沿路径60的位置处非预期、过早打开(破裂)的风险。因此,在图6a和图7a所示的示例中,存在于包装表面52、53、54和/或55中的一者上的路径60的所有部分均基本上平行于表面50的近似平面取向。
[0094]
在一些示例中,制造商可以选择在包装膜中形成穿孔或刻痕的非直线或不均匀的直线路径60。在图6b所示的一个示例中,路径60具有从拐角点60a延伸的部分67,其横穿包装拐角至端点64。部分67在第五包装表面54上遵循非直线路径。为了遵守上面段落中反映的原理,建立第一直线a,连接路径60的拐角点60a和端点64。建立第二直线b,平行于沿包装内的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和第三侧面43的平面中的每一者,以及相交线a。然后可以测量在相交线a和b处的角度α,其反映了路径60横穿堆叠方向sd的程度。对于本文而言,测量和确定对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在包装表面上的角度的期望限制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路径构型。为了在前面段落中解释的原因,可能期望角度α为45度或更小,更优选地30度或更小,甚至更优选地15度或更小,并且最优选地大约零。另外,虽然诸如图6b中所示的大于零的角度α可提供在初始打开包装之后相对容易地弹开(由于端点64至相邻包装表面例如包装表面50之间的相对较短的距离引起)的罩结构62,但线a下面的罩结构62的自由边缘部分在打开之后在罩结构内具有较小支撑,使得它们较不安全(即松软的),在某些情况下可认为这与提供令人满意的重新闭合目的相反。
[0095]
为了保持包装在打开后用作未使用产品的容器的实用性,可能期望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围绕包装的周边留下完整的支撑带70,在第三包装表面52、第四包装表面53、第五包装表面54和第六包装表面55中的每一者上延伸。完整的支撑带70为膜材料的未切割、未穿孔带,其沿大致平行于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的平面的支撑平面包围堆叠。为了使包装成为有效的容器,可能期望支撑带70定位成使得包装膜的未穿孔部分围绕并包含其堆叠高度的大约至少一半或更多的堆叠40。因此,可能期望将支撑带70定位在距与堆叠40的第二侧面
42相邻的包装表面50或51堆叠高度(sh)的至少50%,更优选地至少55%,并且甚至更优选地至少60%的支撑带高度bh处。此外,可能优选的是,支撑带70与第一包装表面50和第二包装表面51中的最远表面之间的第三包装表面52、第四包装表面53、第五包装表面54和第六包装表面55的任何部分其中均无在横向于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的近似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穿孔或刻痕的路径,并且最优选地,根本无穿孔。
[0096]
对于本文而言,通过包装内的堆叠40在包装内抵靠与罩结构62相对的第一包装表面50或第二包装表面51被一路推压(不需要对堆叠高度施加任何大幅压缩)来测量支撑带高度bh。随着堆叠被推压到该位置并且包装以其高度垂直放置,支撑带高度bh为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和与罩结构相对的堆叠的第一侧面41或第二侧面42之间的最小可测量距离(在包装如上所述放置的测量期间,相对于顶部开口罩结构,这将靠近明显“底部”)。参见例如图7b。
[0097]
正如指出的那样,可能期望包装具有重新闭合特征部。通过实验和观察消费者行为已经发现,具有三个侧面(各自由第三包装表面52、第四包装表面53、第五包装表面54或第六包装表面55中的一者的一部分形成)和顶部(由第一包装表面50或第二包装表面51中的一者的一部分形成)的开口罩结构62可为供应未使用产品提供有效、易于使用的盖,如图6a和图7a中示出,这可帮助防止气载污染物进入包装。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发现,这些构型内在地促使消费者认为并将它们用作重新闭合装置。在图6a示出的示例中,罩结构62具有由包装表面52、54和55的一部分形成的三个侧面,并且其顶部由第一包装表面50的一部分形成。在图7a示出的示例中,罩结构62由包装表面52、53和54的一部分形成,并且其顶部由第一包装表面50的一部分形成。当消费者完全沿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撕裂包装膜时,形成罩结构。在打开之后,通过使罩结构62返回类似于它在打开之前相对于包装的其余部分占据的位置,罩结构62可以重新闭合。
[0098]
通过实验和观察消费者行为,据信罩结构62优选地提供在打开包装之后使用手指快速接近并取出堆叠40中的大多数单独制品,而不需要进一步向下进入包装内部。从观察中,据信消费者更喜欢褶皱鼻靠近开口,因为这样有利于快速触觉识别和抓住单个产品以从堆叠和从包装中取出,从而减少工作量。因此,在图6a所示的示例中(本文中称为“长-短-长”或“lsl”路径60),限定罩的路径60的部分67、68可具有包装长度(pl)的至少60%,更优选地至少65%,甚至更优选地至少70%的堆叠方向路径长度plsd。同时,可能期望罩结构不完全从堆叠的顶部提离,因为这可能会阻碍消费者认为并将罩结构用作重新闭合/覆盖装置。因此,在图6a所示的示例中,限定罩的路径60的部分67、68可具有限制为包装长度(pl)的95%,更优选地90%,并且甚至更优选地85%的堆叠方向路径长度plsd。
[0099]
通过上文提及的实验和观察,据信消费者更喜欢罩结构具有至少最小量的材料以便在以罩方式的包装中抓住并拉回未使用制品的供应。因此,为了使诸如图6a所示的lsl罩结构62具有这样的外观和功能,可能期望结构具有至少40mm,更优选地至少45mm,并且甚至更优选地至少50mm的罩高度hh。
[0100]
图7a示出了路径构型(本文中称为“短-长-短”或“sls”路径60)的示例。堆叠40的整个长度将露出以在打开时沿穿孔或刻痕60的路径进入,但仅露出叠堆的宽度的一部分。由于与上述那些类似的原因,可能期望罩结构62不完全提离堆叠的顶部。因此,在图7a所示的sls示例中,限定罩结构的路径60的一部分可具有堆叠宽度sw的至少25%,更优选地至少
35%,甚至更优选地至少45%的宽度方向路径长度plwd,但不超过75%,更优选地不超过60%,更优选地不超过50%的堆叠宽度sw,并且甚至更优选地不延伸穿过侧缝52a、53a。
[0101]
由于与上述那些类似的原因,为了使诸如图7a所示的sls罩结构62具有这样的外观和功能,可能期望结构具有至少50mm,更优选地至少60mm,并且甚至更优选地至少70mm的罩高度hh。
[0102]
对于本文而言,通过包装内的堆叠40在包装内抵靠与罩结构相对的第一包装表面50或第二包装表面51被一路推压(不需要对堆叠高度施加任何大幅压缩)来测量罩高度hh。随着堆叠被推压到该位置并且包装以其高度垂直放置,罩高度hh为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其中它横穿包装拐角)与堆叠的第一侧面41或第二侧面42的最近侧面之间的最大可测量距离(在包装如上所述放置的测量期间,相对于顶部开口罩结构,这将靠近明显“顶部”)。参见例如图7b。
[0103]
在另一个示例中,包装可包括lsl路径60和sls路径60的组合。因此,参见图6a和图7a,穿孔路径60可从包装表面55上的端点65延伸,如图6a所示,完全延伸横跨包装表面52和54,并且延伸至包装表面53上的端点65,如图7a所示。此类穿孔路径组合可导致两种可能的情境。第一情境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经由lsl路径60创建和使用罩结构62或者经由sls路径60创建和使用罩结构62。当消费者沿组合的lsl路径60和sls路径60撕裂包装时,第二情境产生更大的开口和更柔性的罩结构62。本文设想了其他路径以实现lsl路径和sls路径的组合。第一情境中的穿孔路径60可任选地包括特征部撕裂应力分散特征部,如下文参考图8所述的,或者在打开包装时将撕裂限制到消费者选择lsl路径60或sls路径60的其他特征部。
[0104]
在一些示例中,可能优选的是包装在其内并且在罩结构内包括一些顶部空间。这示于图7b中,示出了在堆叠40的侧面41上方包装内的顶部空间。这导致在打开包装之前在罩结构中有一些空隙膜材料。当重新闭合具有罩结构的包装时,沿包装高度方向提供的该额外材料让消费者方便地抓住额外的材料。另外,沿着包装高度方向的额外膜材料使得消费者能够将罩结构向下拉至堆叠之上,并且向下拉至支撑带70之上并超过支撑带70,并且/或者向下拉至低于包装下部上的路径穿孔或刻痕,易于且方便地使罩结构的一部分膜材料重叠在路径60下方的膜材料上,从而提供更完整的重新闭合和未使用的产品供应在包装内更完整的覆盖。
[0105]
参见图8,为了降低消费者打开包装时经过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的端点64、65撕裂包装膜并且使包装膜变形的可能性,以及/或者降低罩结构62的实用性,可能期望包括靠近一个或两个端点64、65的可触觉感知撕裂应力分散特征部69。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撕裂应力分散特征部69为横向于路径60的方向延伸的半圆形穿孔或切口,其用于分散在端点处聚集的撕裂应力,并且以可能被消费者触觉感知的方式阻碍撕裂传播。应当理解,撕裂应力分散特征部69可具有其他形式,包括横向于路径60的方向延伸的、穿过膜的切口或穿孔的其他形状,添加增强条、带等。
[0106]
应力分散特征部也可沿穿孔或刻痕的路径放置在除端点之外的不同点处。这种方法可实现相对较小的开口和罩结构。例如,一些消费者(例如,为了防护力图最低限度地打开包装的对卫生敏感的消费者,或那些付出最小努力以打开和闭合包装的消费者)利用由lsl路径或组合lsl和sls路径实现的拐角提升。虽然这些路径可实现拐角提升,但使用应力分散特征部可保持开口和对应罩结构的期望尺寸。
[0107]
通过实验和对消费者行为的观察,据信消费者更喜欢最直接地触及堆叠40的一个侧面,即第一侧面41,在该侧面处存在尿布的单一褶皱鼻30。这可能是因为消费者发现通过单一褶皱鼻的触觉感觉最容易从堆叠中快速识别、抓住并取出单一产品项目。相反,通过触摸,堆叠中的单一折叠尿布的多个侧边缘和腰部边缘通常不易与堆叠中的那些相邻尿布区别开。该偏好可能指示,另外偏爱堆叠的所有褶皱鼻仅存在于堆叠的一侧,即,仅侧面41、42中的一者。为了使消费者最容易触及褶皱鼻,可能期望,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及其部分66、67和68设置在通常更靠近包装表面中的一者,例如,表面50、51中与堆叠40中的尿布的单一褶皱鼻邻近的一个表面,从而靠近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并且优选地最靠近褶皱鼻的表面定位罩结构62。
[0108]
当由褶皱鼻30限定时,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通常比相对的第二侧面42更加平整和牢固。为了营销目的,可能优选的是设计包装时期望当包装在零售商店货架上时较大表面54、55中的一者面向外(即,面向走廊)。这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表面中一者的视图,其中较多的表面区域可印有商业艺术品、图形和产品信息。因此,包装和堆叠可被构造成使得当被搁置时具有褶皱鼻的堆叠40的第一侧面41位于包装“底部”处并且形成包装“底部”的形状,并且具有尿布的侧边缘34、35的堆叠的侧面各自邻近较大的表面54、55,当包装位于其“底部”时其将基本上垂直。堆叠40的更牢固、更平整的第一侧面41提供了更牢固、更平整的包装“底部”,这增强了包装稳定地放置在货架上的能力,并且较不容易倾斜和/或翻倒。因此,可能期望更靠近包装的“底部”定位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限定罩结构62,以便限定靠近堆叠的第一侧面的罩结构。可见的文字和图形信息可布置在侧面54和55上,以便显得直立和易读,并且包装被放置成堆叠的第一侧面在底部。
[0109]
可能期望在包装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标记,这些标记从视觉上、触觉上和/或文字上标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的位置。一个或多个标记可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从视觉上与周围包装印刷形成明显对比的颜色的压印路径标识或跟踪路径60;可触觉感知的标记;文字标记;其他图形标记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标记可包括膜的压花或其他表面纹理,压花或其他表面纹理被构造成提供凸起、可触觉感知的特征部,以显示用于打开的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的存在。在特定示例中,压花可被构造成显示沿着靠近且平行于路径60的线或路径的一个或多个脊。在另一个特定示例中,压花可被构造成显示沿着靠近且平行于路径60的路径的一条或多条缝合线或者一个或多个缝合路径。另外,包装可包括指示或鼓励消费者翻转包装的文字或图形标记,将感知到的“顶部”侧向下并将“底部”侧向上放置,用于打开和/或存储。此外,或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印刷到包装膜上的商业艺术品、图形和文字信息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被构造成具有竖直的外观,而不管当包装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时包装的哪个表面50、51设置在顶部。在一些示例中,印刷材料可被构造成表明,表面50、51中的任一者均可适当地被视为包装的“顶部”。
[0110]
可触觉感知的标记和/或图形标记的特性可显著变化。标记可延伸一定长度,该长度小于、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穿孔或刻痕的路径长度。在一个示例中,采用可触觉感知标记和图形标记的组合,其中这两种类型的标记的长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图形标记可包括在不破坏包装艺术品的总体视觉印象的第一长度处,并且可触觉感知的标记被包括在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处。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它们各自的延伸长度之外,两种类型标记的定位在包装表面的一者或多者上可以变化。例如,图形标记可主要存在于侧表面(例如,第三
包装表面或第四包装表面中的一者)上,并任选地部分存在于相邻侧表面(例如,第五包装表面和第六包装表面中的一者和包装拐角)上,而可触觉感知的标记主要存在于主包装表面(例如,第五包装表面和第六包装表面中的一者)上。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注意到指示穿孔或刻痕的路径位于何处的图形标记,以帮助消费者开始打开包装过程,然后消费者可利用可触觉感知的标记以将持续打开过程引导至期望的最大程度。通过策略性地定位图形标记,与用于营销和教育目的主包装表面相关的艺术品不会被图形标记过度破坏。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包装可包括包含品牌和营销元素的第一图形以及突出穿孔或刻痕的路径的第二图形,其中第二图形不与品牌和营销元素相交。
[0111]
标记的其他特性可能各不相同。例如,图形标记可具有不同的颜色、色调和/或尺寸。可触觉感知的标记可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压花深度)、强度、频率等。此类特性可以随步骤改变而变化或以梯度模式逐渐相似。
[0112]
虽然本公开目前为止重点在于包括穿孔或刻痕路径的包装形式,但替代形式可采用机械紧固装置,以沿sls、lsl或组合sls和lsl路径同时打开和重新闭合包装。合适的机械紧固装置的示例包括拉链和槽舌式闭合件。
[0113]
参见图9至图11,尤其对于较大的包装49,可能期望包装包括手提把手80。在一个示例中,手提把手80可由聚合物膜的条带形成。在一个更特定的示例中,条带的长尺寸可沿堆叠方向sd取向。条带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机制粘结到包装或包装膜的部分上。在图10所示的另一个示例中,手提把手80可由从包装延伸的翅片51c自端接缝51的延伸部形成。端接缝翅片51c可具有通过其制成的柄部切口81,提供手提把手80。
[0114]
同样如图9至图14所示,设想了穿孔或刻痕的路径60的各种构型和定位,并且可包括多个并且以任何组合。然而,如上所述,可能期望包装包括至少一个路径60构型和定位,该路径60构型和定位限定靠近由褶皱鼻限定的包装内堆叠40的侧面41或42的罩结构。因此,如果堆叠的第一侧面41由褶皱鼻限定并且在图9至图14所示的示例中朝下,则可能期望路径60构型限定靠近包装底部的罩结构。
[0115]
***
[0116]
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精确数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述值以及围绕该值功能上等同的范围。
[0117]
除非明确排除或换句话讲有所限制,否则将本文引用的每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或相关专利或申请,全文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对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作为与本发明的任何所公开或本文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现有技术的认可,或不是对其自身或与任何一个或多个参考文献的组合提出、建议或公开任何此类发明的认可。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献中相同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
[0118]
虽然已举例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个其它变化和修改。因此,本文旨在于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此类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