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6173发布日期:2022-04-16 18:3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板加工制造中的运输机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实现门板首、尾边对调的门板输送调转装置。


背景技术:

2.本技术人的申请日为2020年2月13日的在先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0168739.4提供的一种门板用纵横调转机,包括:一个固定的具有一圆形轨道的底座;设于所述圆形轨道上的可绕所述圆形轨道的中心旋转的调转支架;和用于驱动所述调转支架旋转的驱动马达。
3.该机器虽然可以快速实现门板首、尾边对调,但除了将常用的调转传送轨道改成调转支架外,尚需另外设置圆形轨迹及驱动马达,结构相对复杂,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快速实现门板首、尾边对调的门板输送调转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门板输送调转装置,包括:一用于将门板沿第一方向输送的第一传送线;一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传送线输出的门板且将所述门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输送的第二传送线;所述第一传送线的下游段和所述第二传送线相交,并于相交处定义了一个相交区域;在所述相交区域,所述第一传送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可发生上下方向相对位置变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送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可择一工作;所述门板输送调转装置还包括一个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的下游段所形成的夹角区域内的阻挡部分。
6.由上述方案可见,阻挡部分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延长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的下游段所形成的夹角区域内,即位于第二传送线下游且远离门板进入的那一侧(也就是第二传送线的对应第一传送线下游的那一侧),可以对由第一传送线进入第二传送线的门板的传送线外的一端进行阻挡,从而形成以该阻挡部分为支点,以第二传送线对门板的沿传送方向的摩擦力,形成旋转门板的力矩。正因为所有的摩擦力均朝向下游侧,而阻挡部分又设在传送线以外即力臂相对较长,故旋转力矩大,能在传送过程中短时间内让门板旋转。
7.又由于第一和第二传送线可由已有的纵横调转传送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在上述特定的位置设置阻挡部分即可,无需对已有结构进行较大改动,且由于阻挡部分设置在传送线以外且可由橡胶轮甚至是固定柱来实现,继而整个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大大降低。
8.此外,由于阻挡部分设于传送线之外,其对传送线上不需要调转的板件不进行阻挡,继而提高了第二传送线的通用性,即第二传送线依然可以传送无需调转的板件。
9.总之,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带来了多重技术效果。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及其效果,将在后面进行阐述。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2.图2为构成本发明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第一传送线的传送皮带的安装示意图;
13.图3为以俯视的角度给出的,门板在刚要进入本发明门板输送调转装置时的示意图;
14.图4为以俯视的角度给出的,门板在刚进入本发明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第一传送线不久时的示意图;
15.图5为以俯视的角度给出的,门板在第二传送线上、刚到达阻挡部分的示意图;
16.图6为以俯视的角度给出的,门板在第二传送线上,在第一阻挡部分阻挡后,第二阻挡部分阻挡前的示意图;
17.图7为以俯视的角度给出的,门板在第二传送线上,在第二阻挡部分阻挡后,完成了调转而被送出前的示意图
18.图3至7以时间次序完整地示出了门板在传送过程中实现首、尾边对调的整个过程。
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见图1和图3,门板输送调转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将门板沿y方向即第一方向输送的第一传送线10;一个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传送线10输出的门板且将所述门板沿x方向,即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输送的第二传送线20。
21.第一传送线10包括多个彼此平行设置的传送皮带1,第二传送线20包括多个彼此平行、旋转轴线沿y方向布置的传送辊2。传送皮带1和传送辊2间隔设置,相互平行,这样两者可上下相对运动,互不干涉。以俯视的角度观察,传送皮带1比传送辊2要长一些,传送皮带1传送方向上的终点与传送辊20的一个轴向端,即图3中沿x方向看传送辊20的左侧端,基本平齐,而传送皮带1传送方向上的起点超出传送辊2的另一个轴向端,即图3中沿x方向看传送辊20的右侧端,一段距离,这样,能方便传送皮带1将门扇以预定姿势送入第二传送线20。
22.这样,第一传送线10的下游段和第二传送线20相交。也就是说,第一传送线的传送轨迹的下游段在上下方向上或者说以俯视的角度来看,是与第二传送线20是重叠的。换句话说,这个重叠区域,既是第一传送线10传送门板所能到达的范围,也是第二传送线传送门板所能达到的范围。
23.在这个相交区域,为保证门板有序运输,第一传送线10和第二传送线20可发生上下方向相对位置变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传送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线可择一工作。
24.传送皮带1和传送辊2均设于轨道框架22之上。任一传送辊22通过两端的l型支架可旋转地设于轨道框架22。参见图2,任一传送皮带1的驱动端12由一个共同的驱动轴4驱动。驱动轴4通过支架5固定于轨道框架22之上。传送皮带1的非驱动端由气鼓顶杆3支撑,可上下移动。传送皮带1具有长圆形运动轨道6,其上方的部分与被传送物接触,定义了传送方向,该图中,非驱动端为起点,驱动端为终点。当气鼓顶杆3升起时,传送皮带1将高于传送辊2,也就是说,在相交区域,门板此时会与传送皮带1接触。当气鼓顶杆3缩回时,传送皮带1将
矮于传送辊2,也就是说,在相交区域,门板此时会与传送辊2接触。通过这个方式,第一传送线10和第二传送线20可择一工作。
25.回到图1,门板输送调转装置还包括设于第一传送线10沿y方向的延长线位置且位于第二传送线一旁的固定平台30,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支撑、防止门板在传送线上意外滑落。
26.接着,介绍本发明的核心部分,即阻挡部分40,其设于第一传送线10的延长线和第二传送线20的下游段所形成的夹角区域内。阻挡部分40的主要功能是使厚重的门板在大的旋转力矩的作用下快速旋转。阻挡部分40包括第一橡胶轮41和第二橡胶轮42。橡胶轮可以降低门板碰撞时的冲击。最佳的是,该两橡胶轮均为可旋转地装于固定轴上的活动轮,这样可以跟随门板旋转,使门板旋转更顺畅。
27.第一橡胶轮41离第1传送线10和第二传送线20的垂直距离分别是x1和y1(图3),第二橡胶轮42离第1传送线10和第二传送线20的垂直距离分别是x2和y2,y1大于y2,x1小于x2(图4)。这样可以保证首先由第一橡胶轮41对门板产生大的扭矩,实现门板大的旋转,继而由第二橡胶轮42产生的小的扭矩,对门的角度进一步修正。
28.下面描述本发明门板输送调转装置的工作过程。图3至7以时间次序完整地示出了门板在传送过程中实现首、尾边对调的整个过程。
29.参见图3和4,门板50以短边51为首边,短边53为尾边,以长边52平行于y方向的姿势进入第一传送线10。在传送皮带的承运下,进入两传送线的相交区域,直至首边51到达既定位置。于该位置,门板首边51在y方向上稍微超过第一橡胶轮41,门板的重心位于第二传送线20上。该位置可由碰触开关或者检测感应器来实现。
30.在到达既定位置后,传送皮带1下降,门板50转由传送辊2来传送,即第二传送线开始工作。门板50在传送辊2的传送下,沿x方向向下游运动,这时,长边52为领先边,继而达到长边52与第一橡胶轮41接触的位置,如图5所示。
31.随后,由于传送线20给门板50位于传送线内的部分以朝向传送方向下游侧(图中朝左方向)的摩擦力,而第一橡胶轮41对门板远离传送线的一端进行阻挡,门板随即旋转,并同时向前运动,如图6所示。
32.门板继续向前运动,继而与第二橡胶轮42相碰,门板50继续旋转并同时向前运动,最后,短边53变成首边,处于领先位置。门板长边52基本与传送线20的侧边平齐,继而被送出。
33.容易想到的是,上述的传送皮带1可由传送链替代,所述传送辊2可可由传送轮替代。此外,也可以是,传送辊2发生上下方向的位置变动,而传送皮带1在上下方向上不动。
34.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