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3802发布日期:2022-05-31 08:2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住宅、酒店、写字楼等建筑的高度及楼层不断增加,电梯的安装和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大。电梯的使用在给人们出入高层建筑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电梯故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所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实施有效的监控,及时排除各种电梯故障隐患,已成为各电梯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3.目前市场上有对电梯钢丝进行张力测量的装置为离线检测或需要在现场安装,且一般都只对单根钢丝绳进行测量,无法准确反映每根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如果对每根钢丝绳都进行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对电梯轿厢载荷检测,一般通过轿厢底部超载开关、钢丝绳绳头板的压力传感器方式或者钢丝绳张力进行检测的,存在测量精度低或测量过程耗时费力的情况;对电梯平衡系数进行检测的方式,一般是砝码加载法或无载测量法,这种方式测量的结果都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如果测量之后轿厢自重或对重某些原因发生改变,而维保人员未能及时检查,也就是说测量之后的实际状态与测量当时的状态是变化的,无论平衡系数变小或变大,都会对电梯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只能反映出维保人员检查时的数据,无法及时对变化的数据做出判断和处理,数据的实时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系统包括若干个端接装置、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云端平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每个端接装置分别固定于各钢丝绳上,所述端接装置包括:螺杆和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弹性元件,每个环形压力传感器套设于每个螺杆上且固定于与每个螺杆相对应的弹性元件上;数据采集装置与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数据传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和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云端平台服务器接收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分析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实时接收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
7.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系统可知,对全部钢丝绳张力进行实时检测,超出阈值时及时报警并停止电梯运行,督促维保人员进行调整或修理,从而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电梯乘客
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也延长了电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成本,提升设备维护效率。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接装置还包括:依次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垫片和分别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两端的橡胶垫,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橡胶垫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接装置还包括弹性内套,所述弹性内套套设于螺杆上且设置于所述弹性元件内。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为钢丝绳、包覆钢丝绳、包覆带、链条或钢带中的任意一种。
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与弹性元件压缩方向一致的螺杆一端上的锥套和与锥套相连的楔形,所述锥套与所述楔形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采集装置中设置有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梯运维人员施工作业时,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用于实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查阅检测数据。
14.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云端平台服务器设置于电梯监控中心或通过网络与电梯监控中心的监控显示屏连接。
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及结合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包括:
16.基于每根钢丝绳上的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根钢丝绳张力;
17.将测量的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云端平台服务器,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将当前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判断当前电梯的运行是否安全。
18.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装置,装置包括:
19.测量模块,用于基于每根钢丝绳上的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根钢丝绳张力;
20.处理模块,用于将测量的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云端平台服务器,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将当前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判断当前电梯的运行是否安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对全部钢丝绳张力、轿厢载荷状态和平衡系数同时进行实时检测,超出阈值时及时报警并停止电梯运行,督促维保人员进行调整或修理,从而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电梯乘客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也延长了电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经济成本,提升设备维护效率;该装置可以实现电梯的多个安全性能实时在线监测,超过设定阈值后,立即向电梯的控制装置传送安全信号,使电梯轿厢不能起动运行,同时通过物理网数据传输模块向监控平台及电梯维保人员实时发出现场实际数值和报警信号;通过钢丝绳的张力、轿厢载荷状态和平衡系数同时监测,实现电梯部分安全性能的实时监测,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提升电梯的运
行可靠性,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6.图4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10-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10-端接装置,111-螺杆,112-橡胶垫,113-弹性内套,114-弹性元件,115-垫片,116-螺母,120-环形压力传感器,130-数据采集装置,140-数据传输装置,150-云端平台服务器,160-移动终端,20-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装置,210-测量模块,220-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9.目前运行的电梯,都是由电梯维护保养人员按照固定周期、固定项目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护。根据现行的维保规则,电梯钢丝绳张力一般是每个季度进行检查,而且存在因电梯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差异导致对现场实际设备状态检查的差异,经常出现未检、漏检或错检的情况。
30.电梯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与受力是否均匀有直接关系,因为电梯钢丝绳受力不均匀,无论受力小或受力大,都会导致钢丝绳磨损程度不一,当单根或数根与平均值偏差过大时,又会造成曳引轮磨损不一致,最终导致钢丝绳和曳引轮报废。只要其中任何一根钢丝绳报废,都应同时更换所有的钢丝绳,这样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不及时更换,对电梯的安全运行会埋下一定事故隐患。
3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可以实现对每根钢丝绳张力、轿厢载荷状态和平衡系数的实时监测。请参阅图1和图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包括:若干个端接装置110、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120、数据采集装置130、数据传输装置140、云端平台服务器150和移动终端160;每个端接装置110分别固定于各钢丝绳上,所述端接装置110包括:螺杆111和套设于所述螺杆111上的弹性元件114,每个环形压力传感器120套设于每个螺杆111上且固定于与每个螺杆111相对应的弹性元件114上;数据采集装置130与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120连接,用于采集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数据传输装置140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30和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150连接,用于将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150;云端平台服务器150接收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分析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移动终端160与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150连接,用于实时接收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
32.具体地,端接装置110包括:螺杆111、套设于所述螺杆111上的弹性元件114、依次套设于所述螺杆111上的螺母116、垫片115和分别位于所述弹性元件114两端的橡胶垫112,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一端通过所述垫片115与所述螺母116连接,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另一端通过橡胶垫112与所述弹性元件114连接。
33.将环形压力传感器120通过橡胶垫112直接固定在钢丝绳的端接装置110即弹性元
件114上,使得钢丝绳的张力大小可以通过弹簧压力直接反映出来,钢丝绳张力越大弹簧的压缩行程也越大,反之则小,从而测量方式更加简便和直观。
3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端接装置110还包括弹性内套113,所述弹性内套113套设于螺杆111上且设置于所述弹性元件114内。
35.详细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4为弹簧。电梯轿厢的自重、对重自重、钢丝绳自重等固定重量,以及轿厢内部的载荷(实时变动重量),全部通过钢丝绳传递到端接装置110装置的弹簧,通过测量弹簧的受力值,能够反映出钢丝绳的受力,也就是钢丝绳的张力。通过测量钢丝绳的张力,可以直接反映电梯整体部件的受力情况,轿厢内部载荷越大,钢丝绳张力越大。
36.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系统还包括: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为钢丝绳、包覆钢丝绳、包覆带、链条或钢带中的任意一种。
3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端接装置110还包括:设置在与弹性元件114压缩方向一致的螺杆111一端上的锥套和与锥套相连的楔形,所述锥套与所述楔形之间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
38.螺杆111的沿着弹性元件114压缩的方向的一端连接电梯的悬挂装置,弹性元件114套设于螺杆111上且弹性元件114的两端分别与上橡胶垫112和下橡胶垫112连接,其中,上橡胶垫112套设于螺杆111上且与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一端连接,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另一端通过垫片115与套设于螺杆111上的螺母116连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螺母116包括锁紧螺母116和调节螺母116,其中靠近螺杆111端部的螺母116为调节螺母116。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采用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有益效果包括几点:(1)无需电梯钢丝绳专用型传感器,使得成本更低,适用范围更广;并且安装方便,直接套在弹簧与锁紧螺母116之间即可;每根钢丝绳上均有一个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钢丝绳的实际、实时张力数据,可以同时对比;(2)设计为环形压力传感器120,可以不受电梯端接装置110装置产品形式的影响。电梯的端接装置110装置包含浇筑型、自锁型、鸡心环套型和组合式、一体式等多种形式,本发明是将传感器套在端接装置110的丝杆周围,并固定在端接装置110压缩弹簧与锁紧螺母116之间,不受任何端接装置110装置产品形式的限制;(3)设计为环形压力传感器120,可以不受电梯悬挂装置产品形式的影响。因为电梯悬挂装置包含钢丝绳、包覆钢丝绳、包覆带或者链条等多种形式。而本发明通过端接装置110的压缩弹簧来测量的,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悬挂装置,其受力大小最终都以弹簧压缩行程的长度反馈的;(4)设计为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结合软件算法可以同时测量并实时反馈钢丝绳张力、轿厢载荷状态和平衡系数等多个数据,无需安装多个单独功能的检测装置,更具有高的经济性价比。
40.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数据采集装置130中设置有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140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数据采集装置130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才可以使得采集到的钢丝绳拉力、轿厢载荷和平衡系数等测量数据基于无线通信模块与数据传输装置140之间的通信通道进行传输。可选地,无线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无线通信模块、wifi无线通信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或者zigbee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任一种。
41.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电梯运维人员施工作业时,所述环形压力传感器120的输出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160连接,用于实现通过所述移动终端160查阅检测数据。
42.具体地,在使用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进行检测时,需要选择确定好检测位置以对检测装置进行安装,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好检测位置,一般情况下,检测轿厢侧端接装置110,确定端接装置110的编号即按端接装置110的顺序确定即可;(2)将端接装置110的每个开口销卸下,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轿厢和对重得到可靠支撑或悬挂后,拆卸绳头组合的两个螺母116;(3)将环形压力传感器120装在弹簧和垫片115上;(4)安装两个固定螺母116,并且相互锁紧,最后安装螺杆111上的开口销。
43.根据对上述检测过程的描述可知,环形压力传感器120是可以在需要进行测量时实时进行安装的,也可以长期固定使用,环形压力传感器120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实现同时检测多根钢丝绳的拉力、轿厢载荷和平衡系数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44.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云端平台服务器150设置于电梯监控中心或通过网络与电梯监控中心的监控显示屏连接。
45.云端平台服务器150具有大型运算分析能力,在云端平台服务器150内预设多个与电梯运行安全参数的计算公式及其对应的正常预设阈值,当云端平台服务器150接收到基于数据传输装置140传输的各钢丝绳对应的拉力检测数据,基于预存的计算公式,计算分析当前各钢丝绳对应的安全参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内。为了将结果可视化,基于云端平台服务器150,设计一信息化监测系统,可视化地将各种参数计算结果展示出来。
46.可选地,将该云端平台服务器150与移动终端160相连接,使得移动终端160可以实时接收电梯监测结果,移动终端160由电梯运维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手持或者固定于电梯某一地点,实现电梯运维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实时在线查看和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是否安全,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响应故障速度。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60可以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在此并不做限制。
47.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可以实现对钢丝绳张力、轿厢载荷和平衡系数同时的测量。
48.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通过钢丝绳张力的测量,可以实时监测每根钢丝绳的张力变化,以及每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差,每根钢丝绳与全部钢丝绳的平均张力值偏差超过5%时,在下一次运行前,即刻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电梯不能起动运行。
49.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通过钢丝绳张力的测量,可以实时监测轿厢内实际载荷,一旦达到额定载荷的95%-100%时发出满载信号,提醒乘客已满载;达到额定载荷105-110%及以上时发出超载信号,同时向系统和移动终端160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电梯不能关门,不能起动运行。
50.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10,通过钢丝绳张力的测量,可以实时监测电梯平衡系数的变化,一旦小于40%或大于50%时,在下一次运行前,即刻发出报警信号,控制电梯不能起动运行。
51.请参阅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方法,方法应用于上述的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1和步骤s12。
52.步骤s11:基于每根钢丝绳上的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根钢丝绳张力;
53.步骤s12:将测量的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云端平台服务器,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将当前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判断当前电梯的运行是否安全。
54.下面相对该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方法的具体执行流程做详细的说明。
55.步骤s11:基于每根钢丝绳上的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根钢丝绳张力。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对每根钢丝绳上安装一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拉力变化情况。基于每根钢丝绳的拉力实时变化情况,可以判定电梯钢丝绳是否存在故障。
57.端接装置包括弹性元件,通过弹性元件的变化情况反映钢丝绳的拉力变化。通过测量对每根悬挂装置的张力暨对端接装置中压缩弹簧的压力,就是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数值。
58.步骤s12:将测量的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云端平台服务器,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将当前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判断当前电梯的运行是否安全。
59.基于云端平台服务器实时获取的各钢丝绳上的实时张力数据,将张力数据处理换算成对应的张力数值fn,n=1,2....;将张力数值进行分析判断,其中,与电梯安全运行相关的安全参数包括:钢丝绳张力值偏差、电梯实际载荷和电梯平衡系数。
60.详细地,计算钢丝绳张力偏差值的计算过程为:
61.先计算张力平均值fi,其计算公式为:
[0062][0063]
悬挂装置中受力最大和最小的数值,与平均张力值fi的偏差fp计算公式为:
[0064][0065]
如果实时测量的数值超过5%时,则立即通过物联网数据传输模块向系统后台发出报警信号,同时通过app提醒电梯维保人员尽快赶赴现场调整钢丝绳张力,直至每根张力尽量接近平均值,且每根悬挂装置张力平均值的偏差均不大于5%时,解除报警。
[0066]
例如,公司办公楼有机房电梯测量,轿厢上梁与对重上梁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时,通过环形传感器测量6根钢丝绳拉力值如下表:
[0067]
钢丝绳序号1#钢丝绳2#钢丝绳3#钢丝绳4#钢丝绳5#钢丝绳6#钢丝绳拉力值(指针)83.5kg82.5kg77.5kg75kg82.5kg78kg
[0068]
钢丝绳从左到右测量:
[0069]
平均数:(83.5+82.5+77.5+75+82.5+78)/6=79.83kg;
[0070]
平均值:(83.5-75)/79.83=0.1=10%;因10%》5%,所以钢丝绳张力偏差超标。钢丝绳张力需调整。
[0071]
基于云端平台服务器实时获取的各钢丝绳上的实时张力数据,计算电梯载荷状态的计算过程为:
[0072]
在系统内设定轿厢额定载荷q的数值,例如800kg、1000kg、3000kg等;
[0073]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0-9%q时,判定为轿厢空载状态;
[0074]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10-39%q时,判定为轿厢轻载状态;
[0075]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40-60%q时,判定为轿厢半载状态;
[0076]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61-89%q时,判定为轿厢重载状态;
[0077]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90-100%q时,判定为轿厢满载状态;
[0078]
当测量轿厢的实际载荷为105-110%q时,判定为轿厢超载状态;
[0079]
当轿厢载荷为满载时,接通电梯控制系统的满载或直驶状态信号,使轿厢进入直驶运行状态,仅执行轿内主令信号,不再应答层站召唤信号,提高电梯运行效率。
[0080]
当轿厢载荷为超载状态时,立即接通电梯控制系统的超载信号,使轿厢不能启动运行,轿门不再关闭或反向开启,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乘客退出直至恢复正常载荷。
[0081]
基于云端平台服务器实时获取的各钢丝绳上的实时张力数据,计算电梯平衡系数的计算过程为:
[0082]
根据电梯平衡系数的定义,其计算公式为:
[0083]
g=(p+q)k
[0084]
式中,g对重重量,p轿厢自重,q轿厢额定载荷,k平衡系数,不论曳引比是1:1还是2:1,轿厢自重和额定载荷,以及对重自重都可以通过悬挂装置的受力反馈在端接装置的弹簧压缩力上,所有通过环形压力传感器,就可以直接测量对重侧悬挂装置的受力f1i和轿厢侧悬挂装置的受力f2i,采用轿厢侧和对重侧重量差。
[0085]
根据前面关于张力测量的描述,可以测量对重侧悬挂装置的平均值f1i和轿厢侧悬挂装置的平均值f2i,也就是两侧悬挂装置张力差可以计算平衡系数,其等效计算公式为:
[0086][0087]
式中:k为平衡系数,n为曳引比,f1i为对重侧悬挂装置张力平均值,f2i轿厢侧悬挂装置张力平均值,q轿厢额定载荷,gn重力加速度9.8m/s2。
[0088]
请参阅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装置20,装置20包括:
[0089]
测量模块210,用于基于每根钢丝绳上的端接装置和环形压力传感器,测量每根钢丝绳张力;
[0090]
处理模块220,用于将测量的每根钢丝绳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传输装置传输至云端平台服务器,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将当前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相比较,判断当前电梯的运行是否安全。
[0091]
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钢丝绳在线监测报警系统、方法及装置,系统包括若干个端接装置、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云端平台服务器和移动终端;每个端接装置分别固定于各钢丝绳上,所述端接装置包括:螺杆和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弹性元件,每个环形压力传感器套设于每个螺杆上且固定于与每个螺杆相对应的弹性元件上;数据采集装置与若干个环形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每个钢丝绳的
张力数据;数据传输装置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和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将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云端平台服务器接收每个钢丝绳的张力数据,分析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是否位于正常范围;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平台服务器连接,用于实时接收与电梯钢丝绳的安全性能参数。
[0092]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0093]
本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0094]
应理解,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0095]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096]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97]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098]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99]
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0100]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01]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