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7896发布日期:2022-06-07 21:3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存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当今,不论是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还是在科研勘探采集过程中,都需要对水质、土壤和空气等进行取样检测,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
3.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在现有实验检测技术中,需要对取样后的土壤进行分类存放,目前科研人员多采用一次性密封袋或试管来存放土壤样品,虽然采样便捷,但是既不利于科研人员在勘探过程中随身携带,会导致行程负担,还不利于运输过程中样品的完好保存,会造成样品散乱,影响内部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巧、保存完好的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包括存放格板机构,所述存放格板机构包括第一存放格板组件和第二存放格板组件;
6.所述第一存放格板组件包括下壳体、上台沿、第一分格栅和多个连接盒体,所述上台沿固定在所述下壳体的顶端,所述第一分格栅固定在所述上台沿的内框壁面,多个所述连接盒体分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分格栅的底端;
7.所述第二存放格板组件包括上壳体、凸缘台和第二分格栅,所述凸缘台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分格栅固定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并将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空间均分成多个第二容纳腔,所述下壳体可滑动嵌套安装在所述上壳体的外部,并抵触至所述凸缘台的上台面,所述连接盒体的底部可嵌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顶口。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格栅各分格槽的内部与各所述连接盒体的内部连通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内部分别插入有装盛土壤样品的分类盒,所述分类盒的内部滑动塞入有压板。
9.进一步地,所述压板采用透明塑料材质,所述压板的顶面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侧面上分布有防滑条,所述凹槽的内壁底面上可标注有样品标签。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盒体的底面固定有柔性垫块,所述柔性垫块的截面大小与所述凹槽的截面大小相同,随着所述连接盒体的底部滑动嵌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顶口时,所
述柔性垫块抵入所述凹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上台沿的底面四角分别安装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上开通有定位孔,所述上壳体的四角分别开通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上固定有定位凸点,所述空心管滑动嵌套安装在所述支柱的外部,所述定位凸点和通孔匹配卡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存放盒机构,所述存放盒机构包括盒体、盖体和调节背带,所述盒体的内侧壁面下端固定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存放格板机构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盒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分隔板的下方放置有多个冰袋,且所述盒体的内壁底面设有海绵锡纸层,所述盖体铰接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盖体的内壁顶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可抵触至所述上台沿的顶面,所述盒体的两侧安装有勾环,所述调节背带连接至所述勾环。
13.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壳体侧壁内开设有腔室,所述盒体的内壁面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连通至所述腔室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还均匀分布在所述分隔板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两层存放格板,上层存放格板组件滑动嵌套安装在下层存放格板的上方,上层对下层起到密封保存作用,下层对上层起到支撑防护作用,不仅增加了一次性容纳土壤样品的数量,还提高了区分、取放土壤样品的便捷程度。
16.本实用新型中,将存放格板机构放置在存放盒机构的内部,既便于科研人员在勘探采集过程中随身携带,又提高对土壤样品的固定保存效果,防止在输送或行动过程中造成样品土壤的散乱,同时在盒体内部设置冷气流通结构,加强对土壤样品的冷藏保存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存放盒机构剖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存放格板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存放格板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存放格板组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存放格板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类盒拆分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柱与空心管匹配示意图。
2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盒体;101、环形挡板;102、分隔板;103、透气孔;104、腔室;105、海绵锡纸层;106、冰袋;107、勾环;2、盖体;201、凸台;3、调节背带;4、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01、下壳体;402、上台沿;403、第一分格栅;404、第一容纳腔;405、连接盒体;406、柔性垫块;407、空心管;408、定位孔;5、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01、上壳体;502、凸缘台;503、第二分格栅;504、第二容纳腔;505、通孔;506、支柱;507、定位凸点;6、分类盒;7、压板;701、凹槽;702、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参见图1-图7。
29.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环评用土壤分类存放装置,包括存放格板机构,所述存放格板机构包括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和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
30.所述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包括下壳体401、上台沿402、第一分格栅403和多个连接盒体405,所述上台沿402固定在所述下壳体401的顶端,所述第一分格栅403固定在所述上台沿402的内框壁面,多个所述连接盒体405分别间隔固定在所述第一分格栅403的底端;
31.所述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包括上壳体501、凸缘台502和第二分格栅503,所述凸缘台502固定在所述上壳体501的底部,所述第二分格栅503固定在所述上壳体501的内部,并将所述上壳体501的内部空间均分成多个第二容纳腔504,所述下壳体401可滑动嵌套安装在所述上壳体501的外部,并抵触至所述凸缘台502的上台面,所述连接盒体405的底部可嵌入所述第二容纳腔504的顶口。
3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两层存放格板,上层存放格板组件滑动嵌套安装在下层存放格板的上方,上层对下层起到密封保存作用,下层对上层起到支撑防护作用,不仅增加了一次性容纳土壤样品的数量,还提高了区分、取放土壤样品的便捷程度。
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格栅403各分格槽的内部与各所述连接盒体405的内部连通形成第一容纳腔404,所述第一容纳腔404和第二容纳腔504的内部分别插入有装盛土壤样品的分类盒6,所述分类盒6的内部滑动塞入有压板7。这样设计,利用分格栅将所述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或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的内部空间等分,并在其内插接可盛接土壤样品的所述分类盒6,提高了一次性容纳土壤样品的数量,按照科研人员的实际操作需求,所述分类盒6可取出也可滞留于容纳腔内,利用所述压板7塞进所述分类盒6内,对土壤样品进行压实和密封,防止样品泄漏或碎屑溢出。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板7采用透明塑料材质,所述压板7的顶面中心开设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的内壁侧面上分布有防滑条702,所述凹槽701的内壁底面上可标注有样品标签。这样设计,所述压板7的截面与所述分类盒6的内壁面截面相吻合,透过透明的所述压板7可直接观察到所述分类盒6内的不同样品,所述防滑条702增大取出所述压板7的摩擦
力和轻松程度,在所述凹槽701的内壁底面上标注标签增强区分便捷性。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盒体405的底面固定有柔性垫块406,所述柔性垫块406的截面大小与所述凹槽701的截面大小相同,随着所述连接盒体405的底部滑动嵌入所述第二容纳腔504的顶口时,所述柔性垫块406抵入所述凹槽701内。这样设计,上层所述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滑动嵌套安装在下层所述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的外部时,上层所述连接盒体405压入下层所述第二容纳腔504内,增强对下层的密封保存效果,所述柔性垫块406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防止上层对下层的过度挤压而造成损坏。
3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40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上台沿402的底面四角分别安装有空心管407,所述空心管407上开通有定位孔408,所述上壳体501的四角分别开通有通孔505,所述通孔505内安装有支柱506,所述支柱506上固定有定位凸点507,所述空心管407滑动嵌套安装在所述支柱506的外部,所述定位凸点507和通孔505匹配卡接。这样设计,所述定位凸点507在所述支柱506上呈自上而下结构间隔分布,使得所述空心管407可沿着所述支柱506上下滑动升降调节或固定,以及调整所述第一存放格板组件4和第二存放格板组件5之间的间距。
37.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存放盒机构,所述存放盒机构包括盒体1、盖体2和调节背带3,所述盒体1的内侧壁面下端固定有环形挡板101,所述环形挡板101上安装有分隔板102,所述存放格板机构放置在所述分隔板102上,所述盒体1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分隔板102的下方放置有多个冰袋106,且所述盒体1的内壁底面设有海绵锡纸层105,所述盖体2铰接在所述盒体1上,所述盖体2的内壁顶面设有凸台201,所述凸台201可抵触至所述上台沿402的顶面,所述盒体1的两侧安装有勾环107,所述调节背带3连接至所述勾环107。这样设计,将所述存放格板机构放置在所述存放盒机构的内部,既便于科研人员在勘探采集过程中随身携带,又提高对土壤样品的固定保存效果,防止在输送或行动过程中造成样品土壤的散乱。
3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的壳体侧壁内开设有腔室104,所述盒体1的内壁面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连通至所述腔室104的透气孔103,所述透气孔103还均匀分布在所述分隔板102上。这样设计,取下所述分隔板102,将所述冰袋106可替换的放置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冰袋106散发的冷气沿着所述透气孔103渗出所述分隔板102和腔室104,使得冷气遍布所述盒体1内部,提高对土壤样品的冷藏保存效果。
39.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