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738发布日期:2022-09-23 20:1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配套自动络筒机使用的自动插纱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


背景技术:

2.自动络筒机是集机、电、仪、气一体化的高水平的最新一代纺织机械产品。其作用是将管纱绕成无结筒纱、并在卷绕过程中去除纱疵。传统的自动络筒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工人将管纱逐个放入工位,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需要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来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提升产品质量。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一款一种自动插纱机器人装置,并于2020年4月17日提交了专利申请(公告号:cn212076007u),该装置包括框架组件,由其上的液压提升小车、进料口组件、进料翻斗组件、垂直爬升输送机和横移转轮漏斗部件将纱管传输;在横移转轮漏斗部件后下方设有大端吸纱组件;框架组件头部设有纱管传送平台组件,由大端吸纱组件将纱管传输到纱管传送平台组件,纱管传送平台组件上方设有负压吸线找头组件,纱管传送平台组件下方设有负压系统组件;在框架组件上设有投梭机械手部件。但是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仍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纱管在输送过程中,部分纱管的线头会缠绕在纱管上导致很难找到线头,这会给后续工作人员的接线造成麻烦,因此其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将纱线打断形成线头的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包括有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出风板,所述的出风板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剪线架,所述的剪线架上设置有剪线口,所述的剪线架内设置有剪切组件,所述的支架的下方设置有转盘,所述的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上压头,所述的上压头设置于所述定位柱运行轨迹的上方。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8.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柱与所述转盘转动配合,所述的定位柱的下部分别连接有齿轮,所述的齿轮的运行轨迹旁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的转动驱动装置上连接有驱动齿轮,当定位柱移动至转动驱动装置位置,其下部的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由于出风口是定向出风,所吹出的风可能会被纱管挡住,通过定位柱的转动,使纱管发生转动,能够保证末端的纱线被风吹入剪线架的剪线口内。
9.作为改进,所述的剪切组件包括有剪切支架、剪切驱动装置、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所述的第一剪片固定于所述剪切支架上,所述的第二剪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剪切支架上,
并由所述剪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由第一剪片和第二剪片构成剪刀结构,由剪切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剪片运动,配合固定设置的第一剪片完成剪线动作。
10.作为改进,所述的剪切驱动装置上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的第二剪片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的连接块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
11.作为改进,所述的剪线架上设置有吸风口,所述的吸风口与所述剪线口相通。设置吸风口,通过吸风口产生吸力,配合出风口的吹风,能够使纱线更有效地进入剪线架的剪线口内。
12.作为改进,所述的剪线架在剪线口处设置有向内收缩的导向板。
13.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柱的上端设置有锥形部。锥形部的设置,能够使纱管下落时,准确套于定位柱上。
14.作为改进,所述的上压头连接于升降装置上,所述的升降装置安装于升降支架上。
15.作为改进,所述的上压头内设置有锥面。设置锥面,使上压头压住纱管时,能够进行自动对中,避免纱管倾斜。
16.作为改进,所述的出风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出气管的接头。接头的设置,方便出气管的连接。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结构简单、紧凑,纱管从上游机构下落至转盘的定位柱上,转盘转动带动纱管移动,当纱管移动至上压头下方时,上压头下降对纱管进行限位,出风板上的出风口向纱管吹风,而将末端纱线吹入剪线架的剪线口内,最终由剪切组件将纱线剪断形成线头,为后续的生产做好准备,从而完成纱线打断操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21.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22.图4是图1中剪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剪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本实用新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25.支架1、出风板11、接头12、剪线架2、剪线口2a、吸风口2b、导向板21、转盘3、定位柱31、锥形部31a、齿轮32、转动驱动装置33、驱动齿轮34、上压头4、锥面4a、升降装置41、升降支架42、剪切支架51、剪切驱动装置52、第一剪片53、第二剪片54、延伸部54a、连接块55、纱管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动插纱装置的纱线打断机构,包括有支架1,所述的支架1上固定有出风板11,所述的出风板11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的支架1上固定有剪线架2,所述的剪线架2上设置有剪线口2a,所述的剪线架2内设置有剪切组件,所述的支架1的下方设置有转盘3,所述的转盘3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31,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有能够升降的上压
头4,所述的上压头4设置于所述定位柱31运行轨迹的上方。
28.所述的定位柱31与所述转盘3转动配合,所述的定位柱31的下部分别连接有齿轮32,所述的齿轮32的运行轨迹旁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33,所述的转动驱动装置33上连接有驱动齿轮34,当定位柱31移动至转动驱动装置33位置,其下部的齿轮32与所述驱动齿轮34相啮合。
29.本实施例中,转盘3由电机(图中未画出)驱动转动,驱动装置33为电机,驱动装置33安装于安装架(图中未画出)上。转盘3上设置有5个定位柱31,当电机带动转盘3转动时,定位柱31绕转盘3的中心点做公转运动,驱动装置33带动驱动齿轮34转动,当定位柱31经过驱动装置33时,定位柱31下部的齿轮32与驱动齿轮34相啮合,并由驱动齿轮34带动转动,从而使定位柱31产生自转。由于出风口是定向出风,所吹出的风可能会被纱管6挡住,通过定位柱31的转动,使纱管6发生转动,能够保证末端的纱线被风吹入剪线架2的剪线口2a内,从而保证纱线被打断。
30.所述的剪切组件包括有剪切支架51、剪切驱动装置52、第一剪片53和第二剪片54,所述的第一剪片53固定于所述剪切支架51上,所述的第二剪片54转动连接于所述剪切支架51上,并由所述剪切驱动装置52驱动转动。
31.所述的剪切驱动装置52上连接有连接块55,所述的第二剪片54上设置有延伸部54a,所述的连接块55与所述延伸部54a相连接。
32.剪切组件中,由第一剪片53和第二剪片54构成剪刀结构,由剪切驱动装置52带动连接块55运动,再由连接块55通过延伸部54a带动第二剪片54运动,第二剪片54配合固定设置的第一剪片53完成剪线动作。
33.所述的剪线架2上设置有吸风口2b,所述的吸风口2b与所述剪线口2a相通。吸风口2b与抽风装置相连接而形成吸力,在吹风口进行吹风的同时,吸风口2b通过抽风而形成吸力,进一步为纱线进入剪线架2的剪线口2a产生助力。
34.所述的剪线架2在剪线口处设置有向内收缩的导向板21。导向板21的设置,同样是为了帮助纱线进入剪线架2的剪线口2a。
35.所述的定位柱31的上端设置有锥形部31a。锥形部31a的设置,能够使纱管6下落时,准确套于定位柱31上。
36.所述的上压头4连接于升降装置41上,所述的升降装置41安装于升降支架42上。上述的升降装置41为伸缩气缸。
37.所述的上压头4内设置有锥面4a。锥面4a的设置,使上压头4压住纱管6时,能够进行自动对中,避免纱管6倾斜。
38.所述的出风板1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出气管的接头12。本实施例中,通过出气管与接头12相连,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吹气装置(如吹风机)相连接,通过吹气装置产生吹风效果。
39.工作原理:
40.纱管6从上游机构落下时(大头朝下),纱管6的大头套于转盘3的定位柱31上,纱管6竖立于转盘3上,随着转盘3的转动带动纱管6移动,当纱管6移动到上压头4下方时,定位柱31下部的齿轮32与转动驱动装置33上连接的驱动齿轮34相啮合,上压头4在升降装置41的带动下向下降而“压”住纱管6,防止在吹线过程中纱管6放生倾斜。
41.转动驱动装置33启动带动驱动齿轮34转动,由驱动齿轮34带动齿轮32转动,进而带动定位柱31转动,从而使纱管6转动,出风板11出风将纱管6上末端的纱线吹入剪线架2的剪线口2a内,纱线的线头由于缠绕在纱管6上,末端的纱线被吹起后呈弓形,剪切组件工作将纱线剪断,从而完成纱线打断操作。
42.作为拓展,剪线架2内可以设置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有纱线进入剪线架2的剪线口2a内时,剪切组件工作。
43.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