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5785发布日期:2022-08-27 02: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纺纱并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


背景技术:

2.混纺纱并线主要时将金属丝和棉丝进行混合缠绕至一起,且常规的同种原材料纱线容易控制涨力,在混纺纱并线时,遇到棉与金属丝并合难度较大,且需要使用涨力器进行调节使用,但现有的涨力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3.现有技术方案:同时作用在同一种涨力器上促使金属丝和棉丝在合并时,难度很大,棉丝的形变量较大而金属的形变量较小,两种材料在生产过程非常易断的难以进行生产,且容易发生棉丝出现堆积松垮的情况。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可调式涨力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同时作用在同一种涨力器上促使金属丝和棉丝在合并时,难度很大,棉丝的形变量较大而金属的形变量较小,两种材料在生产过程非常易断的难以进行生产,且容易发生棉丝出现堆积松垮的情况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设置有稳定支撑作用的底板,并在底板的外表面左侧前后端安装有底架;
7.包括:
8.转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架的外表面右端前后侧,且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棉丝,并且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同时转轴的外表面嵌套有金属丝;
9.塑料盖,连接于所述金属丝的上表面,且塑料盖的上表面连接有蜻蜓,并且塑料盖和蜻蜓依次贯穿通过转轴的外表面,同时转轴的上表面卡合有外表面形状呈圆弧状结构的限位帽,并且限位帽下表面安装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扣,同时限位扣嵌套在蜻蜓的内表面;
10.支撑架一,安装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端,且支撑架一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限位辊一,并且支撑架一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对对称设置的移动块,同时移动块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辊,并且支撑架一的外表面中端设置有定位辊,并将定位辊设置在对称结构的移动块的中端,同时支撑架一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限位辊二;
11.支撑架二,安装于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左端,且支撑架二的上面安装有定位块,以及定位块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倾斜状设置的引流块,并且引流块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导丝块,同时导丝块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导丝槽。
1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有效的金属丝的初始出丝效果的同时,控制其涨力,并配合灯等角度设置的涨力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不同材料的涨力,以及配合收集装置,进行稳定的并线使用。
13.优选的,所述底架通过转板与棉丝和金属丝构成转动结构,且底架关于底板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并且金属丝与转轴构成贯穿结构。
14.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进行对称放置原材料,便于后期进行转动并合使用。
15.优选的,所述金属丝与塑料盖和蜻蜓由下至上依次贴合连接,且塑料盖和蜻蜓均与转轴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并且转轴与外表面上端形状呈圆弧状结构的限位帽构成限位的卡合结构。
16.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便于控制金属丝部分涨力,并进行卡合限位使用,防止脱落。
17.优选的,所述限位帽的内表面形状呈凸起状结构,且限位扣与限位帽下表面端部嵌入式安装设置,并且限位扣与蜻蜓构成限位的嵌套结构。
18.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形成稳定的配合结构,防止出现脱落,防止位置过度调节,可调节装置角度,控制金属丝部分涨力。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一与限位辊一和限位辊二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架一与移动块构成螺纹调节的移动结构,并且移动块与移动辊构成转动结构,同时移动块关于支撑架一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
20.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配合,进行初始支撑材料丝线,以及进行稳定输出材料丝线,并配合居中调节,以及居中组装部件,对丝线形成“s”型缠绕,并控制涨力使用。
21.优选的,所述移动辊关于支撑架一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移动辊中端设置有定位辊,并且支撑架二上表面与定位块、引流块和导丝块形成整体化结构,同时引流块的外表面形状呈倾斜状结构。
22.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调节,便于控制丝线移动的位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该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设置有稳定支撑的转板,进行有效的配合转轴进行组装金属丝,并配合金属丝上表面设置的塑料盖,防止转轴上端嵌套的蜻蜓与金属丝出现直接接触,避免造成金属丝使用时出现损坏,并可控制金属丝一部分的涨力,以及进行稳定的调节金属丝移动的速率,并且配合安装的内表面具有凸起状结构的限位帽,以及限位扣与蜻蜓之间的限位,防止蜻蜓脱落的同时进行稳定的连接;
25.2.该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设置有稳定支撑涨力装置的支撑架一,并配合限位辊一对支撑架一一侧的材料进行限位处理,用于控制材料初始移动的位置,并在对称设置的移动块连接的移动辊,以及移动辊中端的定位辊上进行“s”型缠绕,有效配合双向调节的螺纹杆,进行控制移动辊和定位辊之间的应力,并将整体装置在支撑架一的外表面中端等角度设置,支撑架一的后端用于控制金属丝的涨力,支撑架一的前端用于控制棉丝的涨力,可配合单独的动力系统进行控制涨力,并配合支撑架二上的定位块和引流块以及导丝块设置的导丝槽进行合并处理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半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蜻蜓半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一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底板;2、底架;3、转板;4、棉丝;5、转轴;6、金属丝;7、塑料盖;8、蜻蜓;9、限位帽;10、限位扣;11、支撑架一;12、限位辊一;13、移动块;14、移动辊;15、定位辊;16、限位辊二;17、支撑架二;18、定位块;19、引流块;20、导丝块;21、导丝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设置有稳定支撑作用的底板1,并在底板1的外表面左侧前后端安装有底架2;
34.包括:
35.转板3,对称设置于底架2的外表面右端前后侧,且转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棉丝4,并且转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转轴5,同时转轴5的外表面嵌套有金属丝6;
36.塑料盖7,连接于金属丝6的上表面,且塑料盖7的上表面连接有蜻蜓8,并且塑料盖7和蜻蜓8依次贯穿通过转轴5的外表面,同时转轴5的上表面卡合有外表面形状呈圆弧状结构的限位帽9,并且限位帽9下表面安装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扣10,同时限位扣10嵌套在蜻蜓8的内表面;
37.底架2通过转板3与棉丝4和金属丝6构成转动结构,且底架2关于底板1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并且金属丝6与转轴5构成贯穿结构。
38.金属丝6与塑料盖7和蜻蜓8由下至上依次贴合连接,且塑料盖7和蜻蜓8均与转轴5构成嵌套的贯穿结构,并且转轴5与外表面上端形状呈圆弧状结构的限位帽9构成限位的卡合结构。
39.限位帽9的内表面形状呈凸起状结构,且限位扣10与限位帽9下表面端部嵌入式安装设置,并且限位扣10与蜻蜓8构成限位的嵌套结构。
40.在使用时,将转板3安装在底板1设置的底架2的上表面,并在前后转板3的上表面放置棉丝4和金属丝6,分别进行贯穿转轴5进行嵌套组装,防止出现脱落,然后进行启动移动辊14后端的电机,带动移动辊14进行转动,并控制棉丝4进行移动,且控制金属丝6通过转轴5贯穿的蜻蜓8设置的通过,进行移动时,并防止金属丝6出现丝线错乱,且金属丝6与蜻蜓8之间设置塑料盖7,进行分隔处理,并配合转轴5外表面顶端卡合的限位帽9,以及限位帽9组装的限位扣10对蜻蜓8的嵌套,形成防脱落使用,以及控制蜻蜓8的角度,进而控制金属丝6出丝时的涨力。
41.支撑架一11,安装于底板1的上表面中端,且支撑架一11的外表面前端设置有限位辊一12,并且支撑架一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对对称设置的移动块13,同时移动块13的外表面连接有移动辊14,并且支撑架一11的外表面中端设置有定位辊15,并将定位辊15设置在对称结构的移动块13的中端,同时支撑架一11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限位辊二16;
42.支撑架二17,安装于底板1的外表面左端,且支撑架二17的上面安装有定位块18,以及定位块18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倾斜状设置的引流块19,并且引流块19的外表面左端设置有导丝块20,同时导丝块20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导丝槽21。
43.支撑架一11与限位辊一12和限位辊二16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架一11与移动块13构成螺纹调节的移动结构,并且移动块13与移动辊14构成转动结构,同时移动块13关于支撑架一11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
44.移动辊14关于支撑架一11的外表面中端对称设置,且对称设置的移动辊14中端设置有定位辊15,并且支撑架二17上表面与定位块18、引流块19和导丝块20形成整体化结构,同时引流块19的外表面形状呈倾斜状结构。
45.在使用时,配合支撑架一11组装的限位辊一12对棉丝4的初始出丝位置进行高度限位,且配合支撑架一11内部设置的移动块13组装的移动辊14,以及对称移动辊14下端设置的定位辊15,进行“s”型缠绕,控制棉丝4的移动位置,并且金属丝6直接通过蜻蜓8进行出丝,并同样配合移动辊14以及定位辊15进行“s”型缠绕,控制涨力调节,以及两种丝线同时配合限位辊二16出丝,并配合支撑架二17安装的定位块18和引流块19,控制出丝的方向,以及配合导丝块20设置的导丝槽21进行合并丝线。
4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混纺纱并线的可调式涨力器时,根据图1-5,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在需要进行工作的位置,在使用时,将转板3安装在底板1设置的底架2的上表面,并在前后转板3的上表面放置棉丝4和金属丝6,分别进行贯穿转轴5进行嵌套组装,防止出现脱落,然后进行启动移动辊14后端的电机,带动移动辊14进行转动,并控制棉丝4进行移动,且控制金属丝6通过转轴5贯穿的蜻蜓8设置的通过,进行移动时,并防止金属丝6出现丝线错乱,且金属丝6与蜻蜓8之间设置塑料盖7,进行分隔处理,并配合转轴5外表面顶端卡合的限位帽9,以及限位帽9组装的限位扣10对蜻蜓8的嵌套,形成防脱落使用,以及控制蜻蜓8的角度,进而控制金属丝6出丝时的涨力,增加装置控制涨力的效果,防止金属丝6使用时出现断裂,接着配合支撑架一11组装的限位辊一12对棉丝4的初始出丝位置进行高度限位,且配合支撑架一11内部设置的移动块13组装的移动辊14,以及对称移动辊14下端设置的定位辊15,进行“s”型缠绕,控制棉丝4的移动位置,并且金属丝6直接通过蜻蜓8进行出丝,并同样配合移动辊14以及定位辊15进行“s”型缠绕,控制涨力调节,以及两种丝线同时配合限位辊二16出丝,并配合支撑架二17安装的定位块18和引流块19,控制出丝的方向,以及配合导丝块20设置的导丝槽21进行合并丝线,提高涨力的调节效果,并进行单独控制,避免装置调节时出现速比配合混乱,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47.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