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0763发布日期:2022-08-27 01: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料仓,涉及建筑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


背景技术:

2.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建筑垃圾装料仓不具备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排放的功能,需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时,还需使用地磅对车体进行称重来计算,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4.2、现有的建筑垃圾装料仓不具备疏通功能,若建筑垃圾比较潮湿,极易导致装料仓的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排放的功能,解决使用地磅对车体进行称重来计算建筑垃圾的重量比较麻烦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装料仓的内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以达到具备疏通功能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包括存料仓体和称重仓体,所述存料仓体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存料仓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倾斜板,所述存料仓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疏通机构。
8.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固定安装在存料仓体的底部,所述输送筒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输送杆,所述输送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桨。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送筒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输送杆的背面延伸至输送筒的背面与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的顶部延伸至存料仓体的内腔中,所述输送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斗。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电机一,实现对建筑废料进行输送的功能。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称重仓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延伸至出料管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旋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旋转杆、密封板和转轮的配合,实现对出料管进行启闭的功能。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称重仓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倾斜板,所述称重仓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称重传感器,实现对建筑废料进行称重的功能。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疏通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固定安装在隔板的底部,所述固定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固定盒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移动杆。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驱动电机二和凸轮的配合,实现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的功能。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疏通板,所述移动杆靠近固定盒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远离凸轮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盘的一端与固定盒的内腔固定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簧,实现带动移动杆进行复位的功能。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疏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刀片,所述疏通板的侧面开设有疏通孔,所述疏通孔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棱角刀片。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环形刀片、疏通孔和棱角刀片的配合,实现提升疏通板的疏通效果的功能。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采用驱动电机一、输送桨和称重传感器的结合,在进行称重排放时,驱动电机一带动输送杆旋转,通过输送桨将存料仓体内的建筑垃圾从进料仓输送至称重仓体的内腔中,使用者可通过称重传感器对称重仓体内腔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称重,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排放的功能,解决使用地磅对车体进行称重来计算建筑垃圾的重量比较麻烦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采用驱动电机二、凸轮、移动杆和疏通板的结合,若存料仓体内的建筑垃圾出现堵塞,控制驱动电机二启动,驱动电机二运行带动凸轮进行旋转,推动移动杆进行伸长,通过弹簧的弹力,带动移动杆进行收缩,通过疏通板的来回移动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疏通的功能,解决装料仓的内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仓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疏通机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疏通板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存料仓体;2、称重仓体;21、出料管;22、旋转杆;23、密封板;24、转轮;25、第二倾斜板;26、称重传感器;
30.3、隔板;4、第一倾斜板;
31.5、出料机构;51、输送筒;52、输送杆;53、输送桨;54、驱动电机一;55、进料仓;56、出料斗;
32.6、疏通机构;61、固定盒;62、驱动电机二;63、凸轮;64、移动杆;65、连接盘;66、弹簧;67、疏通板;671、环形刀片;672、疏通孔;673、棱角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包括存料仓体1和称重仓体2,存料仓体1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3,存料仓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倾斜板4,存料仓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5,隔板3的底部设置有疏通机构6。
36.出料机构5包括输送筒51,输送筒51固定安装在存料仓体1的底部,输送筒51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有输送杆52,输送杆5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桨53。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第一倾斜板4,减少建筑废料堆积在存料仓体1内腔底部的可能性,便于使用者的日常使用,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38.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输送筒5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54,输送杆52的背面延伸至输送筒51的背面与驱动电机一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送筒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仓55,进料仓55的顶部延伸至存料仓体1的内腔中,输送筒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斗56,采用驱动电机一54、输送桨53和称重传感器26的结合,在进行称重排放时,驱动电机一54带动输送杆52旋转,通过输送桨53将存料仓体1内的建筑垃圾从进料仓55输送至称重仓体2的内腔中,使用者可通过称重传感器26对称重仓体2内腔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称重,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排放的功能,解决使用地磅对车体进行称重来计算建筑垃圾的重量比较麻烦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39.如图1-5所示,优选的,疏通机构6包括固定盒61,固定盒61固定安装在隔板3的底部,固定盒6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62,驱动电机二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63,固定盒61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移动杆64,采用驱动电机二62、凸轮63、移动杆64和疏通板67的结合,若存料仓体1内的建筑垃圾出现堵塞,控制驱动电机二62启动,驱动电机二62运行带动凸轮63进行旋转,推动移动杆64进行伸长,通过弹簧66的弹力,带动移动杆64进行收缩,通过疏通板67的来回移动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疏通的功能,解决装料仓的内部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0.实施例2
41.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称重仓体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旋转杆22,旋转杆22的左侧延伸至出料管21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3,旋转杆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轮24,称重仓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倾斜板25,称重仓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26。
4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第二倾斜板25,减少建筑废料堆积在称重仓体2内腔底部的可能性,通过设有转轮24,转动转轮24,即可通过旋转杆22带动密封板23进行移动,实现控制出料管21启闭的功能,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43.实施例3
44.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移动杆64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疏通板67,移动杆64靠近固定盒61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盒61的内腔
中固定连接有连接盘65,连接盘65远离凸轮63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弹簧66,弹簧66远离连接盘65的一端与固定盒61的内腔固定连接,疏通板6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刀片671,疏通板67的侧面开设有疏通孔672,疏通孔67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棱角刀片673。
4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有环形刀片671和棱角刀片673,在疏通板67移动时,可对建筑废料进行切割,提升疏通的效率,通过设有疏通孔672,减少疏通板67移动时的阻力,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4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建筑废弃物回收用新型装料仓的工作原理。
47.如图1-5所示,在进行称重排放时,启动驱动电机一54,驱动电机一54带动输送杆52旋转,通过输送桨53将存料仓体1内的建筑垃圾从进料仓55输送至称重仓体2的内腔中,使用者可通过称重传感器26对称重仓体2内腔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称重,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称重排放的功能,若存料仓体1内的建筑垃圾出现堵塞,控制驱动电机二62启动,驱动电机二62运行带动凸轮63进行旋转,推动移动杆64进行伸长,通过弹簧66的弹力,带动移动杆64进行收缩,通过疏通板67的来回移动实现对建筑垃圾进行疏通的功能。
4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