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风盖板注塑模具的起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7906发布日期:2022-08-12 22:5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风盖板注塑模具的起吊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盖板注塑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通风盖板注塑模具的起吊设备。


背景技术:

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具有一定的重量,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模具进行搬运。
3.模具往往需要利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装,常用的吊装方法是绑扎吊装,在吊装作业时先在模具预制柱上绑扎钢丝绳,再需搭平台或是爬梯,由操作工人爬高进行解钢丝绳吊索,费时费力,高空作业存在一定危险,并且模具夹持时的稳定性也无法确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通过设置夹持机构,有效节约人工绑绳、搬运的时间,降低作业危险,实现自动夹持模具体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再通过在两组夹板一对立面设置夹框及夹板二,进一步提高模具板夹持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龙门架、卷盘一、卷盘二、电机和绳索,所述卷盘一和卷盘二分别设置在龙门架上端面的左右侧位置,所述卷盘一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转轴的后端贯穿卷盘一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绳索缠绕在卷盘一的外部,且其自由端与卷盘二固定连接,所述龙门架上端面位于卷盘一与卷盘二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滑轨,且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绳索贯穿夹持机构的内部;
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块、长框、滑轮一、滑轮二、夹板一和夹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内部,且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框,所述长框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两侧呈开口状,所述滑槽内部靠近上端位置滑动连接有滑轮一,且绳索套接在滑轮一的外部,所述滑轮一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滑轮二,且滑轮二的两侧均铰接有夹板一,两组所述夹板一呈倾斜对称并延伸至滑槽外部,所述夹板一的下端呈折弯状,两组所述夹板一对立面靠近折弯处的位置均设置有夹框;
7.进一步,所述长框两侧面位于滑槽下端处均设置有抵条,且抵条的远离长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滑动连接在夹板一靠近长框侧所开设的限位槽内部。
8.进一步,所述滑轮二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倒t形结构的推板,且推板贯穿至长框的下端位置。
9.进一步,所述夹框远离夹板一的一侧开设有内槽一,且内槽一由开口处到内部其张口依次变小,所述夹框内部与内槽一连通处开设有内槽二,且内槽二及内槽一的内部均共同活动连接有夹板二。
10.进一步,所述夹板二呈三角锥形结构并依次贯穿内槽一及内槽二的内部,且夹板二的上下端倾斜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夹板二一侧延伸至内槽一的外部,且夹板二延伸至
内槽外部的一侧上下端面均呈平直状。
11.进一步,所述内槽二上下端内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抵球,且抵球滑动连接在卡槽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实现两组夹板下降至地面时,自动张开,以便夹持模具体,以及两组夹板一上升时,两组夹板一靠近,以将模具体自动夹紧的情况,该结构有效节约人工绑绳、搬运的时间,降低作业危险,实现自动夹持模具体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在两组夹板一对立面设置夹框及夹板二,两组夹板二上升,模具板两端分别卡接在夹框内部,并利用夹板二夹紧,进一步提高模具板夹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门架顶部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视图。
20.图中:1、龙门架;2、卷盘一;3、卷盘二;4、电机;5、绳索;6、滑轨;7、夹持机构;71、滑块;72、长框;721、滑槽;73、滑轮一;74、滑轮二;75、夹板一;76、夹框;77、抵条;78、转轮;79、限位槽;8、推板;9、内槽一;91、内槽二;92、夹板二;93、卡槽;94、抵球。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通风盖板注塑模具的起吊设备,包括龙门架1、卷盘一2、卷盘二3、电机4和绳索5,卷盘一2和卷盘二3分别设置在龙门架1上端面的左右侧位置,卷盘一2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转轴的后端贯穿卷盘一2并固定连接有电机4,绳索5缠绕在卷盘一2的外部,且其自由端与卷盘二3固定连接,龙门架1上端面位于卷盘一2与卷盘二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滑轨6,且滑轨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7,绳索5贯穿夹持机构7的内部;在利用该装置起吊盖板注塑模具时,夹持机构7移动在滑轨6内部滑动,并移动至指定位置,夹持机构7与注塑模具上下对应;
23.启动电机4,电机4驱动卷盘一2逆时针转动,卷盘二3固定不动,卷盘一2外部卷收的绳索5放绳,绳索5拉长,夹持机构7包括滑块71、长框72、滑轮一73、滑轮二74、夹板一75和夹框76,滑块71滑动连接在滑轨6的内部,且滑块71下端固定连接有长框72,长框72内部开设有滑槽721,且滑槽721两侧呈开口状,滑槽721内部靠近上端位置滑动连接有滑轮一73,且绳索5套接在滑轮一73的外部,滑轮一73牵扯绳索5的中端并沿着滑槽721内部向下滑动,
滑轮一7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滑轮二74,滑轮一73带动滑轮二74一并向下滑动,且滑轮二74的两侧均铰接有夹板一75,两组夹板一75呈倾斜对称并延伸至滑槽721外部,夹板一75沿着抵条77向下滑动,夹板一75的下端呈折弯状,两组夹板一75对立面靠近折弯处的位置均设置有夹框76,长框72两侧面位于滑槽721下端处均设置有抵条77,且抵条77的远离长框7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轮78,转轮78滑动连接在夹板一75靠近长框72侧所开设的限位槽79内部,转轮78在限位槽79内部滑动,转轮78与夹板一75上下相对运动,随着两组夹板一75向下位移,其两者之间的夹角张开,两组夹板一75之间的距离拉开,直至两组夹板一75下降至地面时,此时两组夹板一75分别位于注塑模具的两侧位置,再利用两组夹框76分别卡接在注塑模具两侧边缘,再次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卷盘一2顺时针转动,绳索5向上卷收,绳索5延伸在外的长度缩短,从而带动滑轮一73、滑轮二74向上滑动,两组夹板一75再次与转轮78上下相对运动,随着两组夹板一75的上移,其两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将模具两侧夹紧并向上移动,再通过滑块71滑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按照上述方式将注塑模具放下,夹持机构7接近地面自动打开,以此方便取出注塑模具;
24.滑轮二7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倒t形结构的推板8,且推板8贯穿至长框72的下端位置,在滑轮一73及滑轮二74向下移动时,推板8受到抵压而向下推动,直至推板8抵压在注塑模具上端中心位置,以此加强模具起吊以及夹持过程中的平衡,提高起吊效率;
25.实施例二:
26.如图3-图4所示,夹框76远离夹板一75的一侧开设有内槽一9,且内槽一9由开口处到内部其张口依次变小,夹框76内部与内槽一9连通处开设有内槽二91,且内槽二91及内槽一9的内部均共同活动连接有夹板二92;夹板二92呈三角锥形结构并依次贯穿内槽一9及内槽二91的内部,利用两组夹框76夹持模具时,模具的两侧边缘处分别插入左右夹板二92的内部,夹板二92张口处开设较大,方便模具体的插入,而随着夹持机构7的上移,两组夹框76之间的距离拉近并分别向模具方向移动,此时,模具体顶触夹板二92向内槽二91内部移动,且夹板二92的上下端倾斜面均开设有卡槽93,夹板二92一侧延伸至内槽一9的外部,且夹板二92延伸至内槽外部的一侧上下端面均呈平直状;内槽二91上下端内表面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抵球94,且抵球94滑动连接在卡槽93内部,由于内槽二91的槽口小于内槽一9的槽口,当夹板二92的夹角端先插入内槽二91的内部时,抵球94沿着卡槽93内部滑动,夹板二92的夹角减小并将模具体边缘处夹紧,以方便对模具的夹持和进一步限定,同理,当夹持机构7下降,两组夹框76之间距离拉开时,自动失去对模具的夹持,该结构操作简单,有效实现起吊时的模具自动夹紧功能,省时省力。
27.工作原理: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控制滑块71在滑轨6内部滑动并将夹持机构7移动至指定位置,夹持机构7与注塑模具上下对应,接着启动电机4,电机4驱动卷盘一2逆时针转动,卷盘二3固定不动,卷盘一2外部卷收的绳索5放绳,绳索5拉长,滑轮一73牵扯绳索5的中端并沿着滑槽721内部向下滑动,滑轮一73带动滑轮二74一并向下滑动,而铰接在滑轮二74两侧的夹板一75沿着抵条77向下滑动,转轮78在限位槽79内部滑动,转轮78与夹板一75上下相对运动,随着两组夹板一75向下位移,其两者之间的夹角张开,两组夹板一75之间的距离拉开,直至两组夹板一75下降至地面时,此时两组夹板一75分别位于注塑模具的两侧位置,再利用两组夹框76分别卡接在注塑模具两侧边缘,再次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卷盘一2顺时
针转动,绳索5向上卷收,绳索5延伸在外的长度缩短,从而带动滑轮一73、滑轮二74向上滑动,两组夹板一75再次与转轮78上下相对运动,随着两组夹板一75的上移,其两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将模具两侧夹紧并向上移动,再通过滑块71滑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按照上述方式将注塑模具放下,夹持机构7接近地面自动打开,以此方便取出注塑模具;在滑轮一73及滑轮二74向下移动时,推板8受到抵压而向下推动,直至推板8抵压在注塑模具上端中心位置,以此加强模具起吊以及夹持过程中的平衡,提高起吊效率;
29.利用两组夹框76夹持模具时,模具的两侧边缘处分别插入左右夹板二92的内部,夹板二92张口处开设较大,方便模具体的插入,而随着夹持机构7的上移,两组夹框76之间的距离拉近并分别向模具方向移动,此时,模具体顶触夹板二92向内槽二91内部移动,由于内槽二91的槽口小于内槽一9的槽口,当夹板二92的夹角端先插入内槽二91的内部时,抵球94沿着卡槽93内部滑动,夹板二92的夹角减小并将模具体边缘处夹紧,以方便对模具的夹持和进一步限定,同理,当夹持机构7下降,两组夹框76之间距离拉开时,自动失去对模具的夹持,该结构操作简单,有效实现起吊时的模具自动夹紧功能,省时省力。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