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13558发布日期:2022-07-12 16:5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日益增大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睡眠障碍已经给越来越多的人群带来困扰,而安静的睡眠环境对于睡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使用防噪耳塞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3.但是,现有的防噪耳塞大多是两个独立的软质胶塞,因而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丢失。所以,在两个耳塞之间设置连接线可以有效的克服这个问题。但是,在进行带线的防噪耳塞进行加工时,为了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避免对连接的线体造成折断,大多将其缠绕于如附图4所示的位于椭圆形所包围的一组销钉上,其待缠绕的形状并非为规则的圆形,因而,如何实现对连接的线体的规则和快速的缠绕仍是影响加工效率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其能将线体进行快速和规则的缠绕。
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包括:可旋转的导线轴,在所述导线轴上设置有供线体穿出的第一线体穿出口;线头穿出件,从所述导线轴的通孔穿出的线体从所述线头穿出件被引出,所述线头穿出件上具有供线体穿出的第二线体穿出口,所述第一线体穿出口和第二线体穿出口的轴向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通过将第一线体穿出口和第二线体穿出口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并利用导线轴旋转带动线头穿出件的旋转,由此将线体卷绕于由两个销钉组成的非圆形的区域,因而,快速实现对防噪耳塞加工和包装过程中的绕线操作。
6.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导线轴旋转的驱动部。
7.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线轴的中部设置有供待绕的线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线体穿出口设置在第一通孔的末端,在所述线头穿出件中部设置有供线体穿出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呈与第一通孔相互平行的方向设置。
8.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线头穿出件上还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穿线口,所述穿线口靠近所述第一线体穿出口设置。因而,便于通过穿线口将线体从线头穿出件上穿出,方便操作。
9.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线轴和所述线头穿出件连接。同时,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形成导线轴与线头穿出件之间的设置间距。
10.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调节槽,所述导线轴和线头穿出件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对调节槽的固定设置进行调节。
11.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导线轴的旋转圈数进行感应的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包
括设置于所述导线轴上的识别件,和对着所述识别件设置的感应探头。因而,可通过感应探头对识别件的识别次数确定绕线机构的绕线圈数。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导线轴上。
13.更进一步的,所述识别件包括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上设置有能相互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能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螺栓进行固定。
14.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导线轴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的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与所述导线轴连接。因而,通过调节部能够对导线轴的三维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给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的使用提供极大便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连接件的第二调节架与线头穿出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卷绕线体的固定销轴的示意图。
19.图中:
20.1、导线轴;11、第一通孔;12、第一线体穿出口;13、连接头;131、固定孔;2、连接件;21、第一调节架;22、第二调节架;23、调节槽;3、线头穿出件;31、第二通孔;32、第二线体穿出口;33、穿线口;4、驱动部;41、驱动电机;42、第一皮带轮;43、输送皮带;44、第二皮带轮;51、识别件;511、第一环体;512、第二环体;52、感应探头;6、安装架;61、安装板;7、调节部;71、第一滑板;72、第一丝杆;73、第一固定板;75、第一手轮;76、第二安装板;77、第二滑板;79、第三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2.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防噪耳塞加工的绕线机构,其包括:导线轴1、连接件2、线头穿出件3和用于带动导线轴1旋转的驱动部4。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用于将线体缠绕于如图4所示的椭圆形所包围的区域中的由两个销钉柱组成的区域,也即,绕线的区域为非标准圆形的区域。连接件2用于将导向轴和线头穿出件3进行连接和固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线轴1整体呈空心的管状,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供待绕的线体穿过的第一通孔11,第一线体穿出口12设置在第一通孔11的末端,待缠绕的线体从导线轴1中部穿过。线头穿出件3整体呈管状,在其中部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供线体穿出的第二通孔31,在线头穿出件3上设置有供线体穿出的第二线体穿出口32。第二通孔31呈与第一通孔11相互平行的方向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线体经过第一通孔11后经过第一线体穿出口12进入线头穿出件3的第二通孔31,并从第二线头穿出口穿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导线轴1相互平行且具有一定间距的线头穿出件3,并将线体从线头穿出件3引出,并利用导线轴1旋转带动线头穿出件3的旋转,并形成以导线轴1为圆心,导线轴1
与线头穿出件3之间的间距为半径的旋转路径,由此能够将线体缠绕于附图4所示的两个销钉上,由此完成绕线操作。在使用时,可将导线轴1正对着附图4所示的一个销钉上方。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线轴1呈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一线体穿出口12设置在导线轴1的下端部,第二线体穿出口32设置在线头穿出件3的下端部。因而,不会在导线轴1旋转时发生线体的缠绕。很显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导线轴1的设置方位,并相应的调整第一线体穿出口12和第二线体穿出口32的设置位置。例如,可以将导线轴1设置为呈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设置,并将第一线体穿出口12设置在导线轴1的最末端,相应的,将线头穿出件3靠近第一线体穿出口12设置,第二线体穿出口32设置在线头穿出件3的远离导线轴1的一端即可。
25.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4用于带动导线轴1旋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部4包括驱动电机41和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设置的第一皮带轮42,和与导线轴1同轴设置的第二皮带轮44,第一皮带轮42和第二皮带轮44通过张紧的设置于二者上的输送皮带43传动。很显然,驱动部4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任意结构,只需要确保其能带动导线轴1的旋转即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线头穿出件3上还设置有能与第二通孔31相连通的穿线口33,穿线口33靠近第一线体穿出口12设置。穿线口33的形状可以为跑道状,也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穿线口33的设置数量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件2上设置有调节孔,因而可通过对穿过调节孔的螺栓的位置的调整而实现对导线轴1和线头穿出件3之间的距离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导线轴1的端部设置用于与连接件2连接的连接头13,在连接头13上设置有两组固定孔131。连接件2包括第一调节架21和第二调节架22,第一调节架21和第二调节架22上具有能与固定孔131相连通的调节槽23,调节槽23的开设长度大于两组固定孔131的圆心间距。第二调节架22与线头穿出件3固定连接,因而,可通过对第二调节架22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对线体穿出件与导线轴1的间距进行调整。由此,对导线轴1与线头穿出件3在轴向的间距进行调整,进而,能够满足对不同间距的销钉的绕线要求。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对导线轴1的旋转圈数进行感应的感应部,感应部包括设置于导线轴1上的识别件51,和对着识别件51设置的感应探头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识别件51为套设于导线轴1上的环状识别件51,环状识别件51包括第一环体511和第二环体512,第一环体511和第二环体512上设置有能相互贯通的安装孔,第一环体511和第二环体512能通过穿过安装孔的螺栓进行拆装和固定,由此通过这种结构设计,能实现对识别件51的快速拆装。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识别件51也可以为设置在导线轴1上的识别标记点,通过对识别标记点的识别次数进行采集即可计算绕线的圈数。
29.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还包括对导线轴1进行固定的安装架6和固定安装架6的调节部7。在安装架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板61,在安装板61上设置有与导线轴1匹配设置的轴承,导线轴1穿过安装板61。调节部7能实现对安装板61在x、y、z方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调节部7包括一个与安装架6连接的第一滑板71,穿过第一滑板71的第一丝杆72,与第一滑板71为间隙配合的第一固定板73,和与第一丝杆72连接的第一手轮75。第一固定板73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板71相配合的第一滑槽。通过转动第一手轮75可带动第一滑板71沿着第一
丝杆72的轴向方向移动。类似的,调节部7还包括与第一固定板73固定的第二安装板76,第二安装板76与第二滑板77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滑板77螺纹连接,并呈与第一丝杆72垂直的方向设置,在第二丝杆的作用下,也可以实现对绕线机构在第二丝杆的轴向方向移动。再通过将第二安装板76与第三滑板79固定,因而在穿过第三滑板79的第三丝杆转动时,又可以实现绕线机构在沿着第三丝杆711的轴向方向移动。由此,能实现对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构在空间位置的任意调整。很显然,本实施例仅例举了用手轮进行调节的情形,也可以将第一丝杆72、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711直接与其他驱动机构连接,以便于进行自动化的调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导线轴1的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对线体进行导向的限位头8,限位头8具有与导线轴1的第一通孔11同轴设置的通孔,因而可通过将线体穿过限位头8后再穿入导线轴1而发挥对线体更稳定的导向的作用。
31.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