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1454发布日期:2022-07-15 21:10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动葫芦单梁起重机属于起重机械的一种,是一种作循环、间歇运动的机械。电动葫芦单梁起重机包括横梁、小车及控制器;对于小车的运行,两侧极限位置需要考虑。这是由于,小车在运载起吊重物后,其惯性大,目前普遍采用的防撞装置,其冲击大,起吊物晃动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针对危险的极限位置缺乏警示,尤其是过于靠近晃动范围后,需要考虑对其进行降速或限制运行的位置,防止撞击发生,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具有性能可靠,联动控制,辅助以斜坡面制动,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实施的特点。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极限开关、第一减速板、第二极限开关、第二减速板;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设置在主梁上,且设置在行走机构的行程的两侧极限位置的两米内,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设在行走机构的行走工作面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设置在行走机构的行走轨道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的底面贴合行走机构的工作面,朝向行走机构的一侧和底面倾角锐角;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和第二极限开关连接有行走机构的停机开关。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朝向行走机构的一侧工作面上设置有防滑颗粒。
7.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包括基座底板、压护板、拨杆、叉臂、点动开关、活动球;所述的拨杆的两侧设置叉臂,所述的叉臂用于挤压点动开关;所述的拨杆的下端的活动球嵌入在压护板、基座底板内形成球面转动副,且拨杆在无外力干扰下其在重力作用自动摆动至下垂初始位置。
8.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为一个三角形支撑板,且用于支撑的面的倾角小于等于15
°

9.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和主梁之间为焊接或螺栓连接。
10.进一步,所述的主梁为单梁。
11.进一步,所述的行走机构为电动葫芦的行车装置。
12.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和第二极限开关连接有声光报警器。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行走机构的运行轨迹的极限位置上,设置第二极限开关、第一极限开关来联动控制行走机构的运行,并结合声光报警来警示作业,避免晃动撞击,或者急停导致起吊货物发生危险;同时在极限位置上设置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来辅助极限位置停机,主要是增加阻力,利用斜面使其难以突破极限位置,而且受制于起吊的物品,重力作用也在该斜面上存在分力,使其突破极限位置的阻力快速增大,使其防撞击、防冲击,发挥良好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第一减速板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第二减速板的立体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第一极限开关、第二极限开关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的第二极限开关的剖视图;
20.图中:1、主梁2、第一极限开关3、第一减速板4、行走机构5、第二极限开关6、第二减速板11、端梁12、轨道51、基座底板52、压护板53、拨杆54、叉臂55、点动开关531、活动球。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如图1-5所示的一种单梁起重机小车限位机构,包括第一极限开关2、第一减速板3、第二极限开关5、第二减速板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2、第二极限开关5设置在主梁1上,且设置在行走机构4的行程的两侧极限位置的两米内,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2、第二极限开关5设在行走机构4的行走工作面的上方;所述的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设置在行走机构4的行走轨道12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的底面贴合行走机构4的工作面,朝向行走机构4的一侧和底面倾角锐角;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2和第二极限开关5连接有行走机构4的停机开关。
23.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实施要点如下:本实用新型利用在行走机构4的运行轨迹的极限位置上,设置第二极限开关5、第一极限开关2来联动控制行走机构4的运行,并结合声光报警来警示作业,避免晃动撞击,或者急停导致起吊货物发生危险;同时在极限位置上设置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来辅助极限位置停机,主要是增加阻力,利用斜面使其难以突破极限位置,而且受制于起吊的物品,重力作用也在该斜面上存在分力,使其突破极限位置的阻力快速增大,使其防撞击、防冲击,发挥良好的限位作用。
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朝向行走机构4的一侧工作面上设置有防滑颗粒;增大摩擦力,增大阻力,结构简单,同时防止冲击面过于光滑,
使其滑落至轨道外。
2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2、第二极限开关5包括基座底板51、压护板52、拨杆53、叉臂54、点动开关55、活动球531;所述的拨杆53的两侧设置叉臂54,所述的叉臂54用于挤压点动开关55;所述的拨杆53的下端的活动球531嵌入在压护板52、基座底板51内形成球面转动副,且拨杆53在无外力干扰下其在重力作用自动摆动至下垂初始位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该摆动式的出发机构,形成控制开关,来联动避免行走机构4运转至主梁1的工作极限位置外,增加安全性。
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为一个三角形支撑板,且用于支撑的面的倾角小于等于15
°
;技术路线简单,小于15
°
即可得到良好的阻力斜面,同时防止斜面高度过于倾斜,避免上升高度的速度过快,导致其它安全问题。
2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减速板3、第二减速板6和主梁1之间为焊接或螺栓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可以结合现有技术进行充分实施。
2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梁1为单梁;本发明创造尤其适合于单梁式起重机的小车行走限位。
2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行走机构4为电动葫芦的行车装置;本发明创造尤其适合于单梁式起重机的小车行走限位,因此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实施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3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极限开关2和第二极限开关5连接有声光报警器;辅助提示运行的极限位置,使其可以得到相对的可控的安全性。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