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向滚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2811发布日期:2022-09-21 01:1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斜向滚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底部弹性摩擦组件实现末端传动输送的新型斜向滚筒输送装置,属于物流仓储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商、快递和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分拣与输送设备已基本替代人工作业模式,通常使用的理货机能够实现现场快速输送与排序整理,进而根据客户收发货区域与运输方式等具体分类情况进行货物分拣作业。
3.斜向滚筒输送装置是较为常见的理货设备,是配合输送线使用而适用于包裹、周转箱的靠边或居中整理作业。
4.现有的斜向滚筒输送装置普遍地采用底部摩擦带或o带的传动形式,并且在滚筒输送线的两端分别增加由辅助o带匹配末端滚筒压槽的驱动结构。目前物流作业现场要求输送线能够应对多种类、多尺寸包裹或周转箱的快速输送需求,现有结构的底部摩擦带因安装空间较为深入和狭小而不便于检修与维护,且输送线两端的o带传动结构易发生夹货或动力传动不足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中转场设备运行效率和分拣作业的自动理货能力。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向滚筒输送装置,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滚筒输送线两端底部的弹性摩擦传动机构,以期实现设备现场维护便利性和提高输送线末端动力传输效率、不易夹货的设计目的。
7.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斜向滚筒输送装置包括设备框架、以及安装于设备框架的动力源、若干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动力源通过多楔带传动连接于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设备框架的端部设置有数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每一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设置于相邻2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之间的底部、并与每一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相紧抵;至少一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紧抵于由多楔带传动连接的一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所述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沿设备框架的垂向具有弹性形变的余量。
8.进一步地,所述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包括两端轴设于摩擦轮固定座中的摩擦轮,摩擦轮固定座具有垂向的浮动槽,摩擦轮的两侧轴端贯穿浮动槽并可沿浮动槽垂向滑动;两组导向轴分别穿入摩擦轮固定座并垂向地连接于摩擦轮的两侧轴端,在每一组导向轴上套设有一组弹性体,弹性体的一端固定于导向轴,弹性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
9.进一步地,在摩擦轮固定座12的底部垂向地焊接一调节螺杆组件,调节螺杆组件贯穿调节板并在调节板垂向两侧分别螺接有一组螺母加以固定。
10.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备框架的两侧设置有设备侧挡板、以及位于底部的防护网。
11.综上内容,本技术所述的斜向滚筒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2.1、针对现有滚筒输送线两端的传动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结构,摩擦轮组与滚筒紧密压合、摩擦传动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输送线末端动力传输比,从整体上提高分拣输送与理货效率。
13.2、基于本技术提出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结构,输送线末端与框架之间的间隙得以进一步消除,较小或较薄的包裹不易掉入而出现夹货现象。
14.3、本技术整体结构更为简单、且运行噪声更小。
15.4、本技术提出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结构,易于安装调试且便于在现场从外部直接进行检修与维护,作业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16.现结合以下附图进一步地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发明构思。
17.图1是本技术所述斜向滚筒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如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19.图3是设备框架的侧向示意图;
20.图4是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21.图5是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在上述附图中,设备框架1,动力源2,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设备侧挡板5,防护网6,滚筒安装框架7,动力源安装框架8,设备支腿9,多楔带10,摩擦轮11,摩擦轮固定座12,弹性体13,导向轴14,调节板15,调节螺杆组件16,浮动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斜向滚筒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设备框架1、以及安装于设备框架1的动力源2、若干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两侧的设备侧挡板5、以及位于设备框架1两侧底部的防护网6。
24.其中,设备框架1由滚筒安装框架7和设备支腿9连接组成,在滚筒安装框架7的底部安装有动力源安装框架8,动力源2安装固定于动力源安装框架8。
25.动力源2可选择电机或电动滚筒等多种结构形式,动力源2通过位于滚筒安装框架7两侧的两组多楔带10分别传动连接于若干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的两端,从而由动力源2驱动若干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同时运行,由通过滚筒向包裹或周转箱提供输送动力。
26.全部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组成了滚筒输送线主体,用以在其上沿不同方向进行包裹或周转箱的分拣输送与单向理货。
27.设备侧挡板5位于输送线的两侧,从而对输送的货物进行约束以防止货物掉落。
28.防护网6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对驱动和传动部件进行防护,以及承接从输送线漏出的较小或较薄包裹。
29.位于设备框架1两端的数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受到安装与运行空间的限制而无法由动力源2来驱动。因此,本技术提出如下设计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以解决无法使用多楔带10进行传动的部分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的输送动力传递问题。
30.具体地,在设备框架1的端部设置有数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每一组底部弹
性摩擦传动组件4设置于相邻2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之间的底部、并与每一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相紧抵;
31.至少一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紧抵于由多楔带10传动连接的一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当多楔带10传动数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同步转动时,至少一组有动力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通过与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之间的摩擦,能够将多楔带10的传动力间接地传输至位于设备两端无动力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从而完成输送线整体的动力传递;
32.所述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沿设备框架1的垂向具有弹性形变的余量。
33.更为细化的设计方案是,所述的底部弹性摩擦传动组件4包括两端轴设于摩擦轮固定座12中的摩擦轮11,摩擦轮固定座12安装固定于滚筒安装框架7,摩擦轮固定座12具有垂向的浮动槽17,摩擦轮11的两侧轴端贯穿浮动槽17并可沿浮动槽17垂向滑动;
34.两组导向轴14分别穿入摩擦轮固定座12并垂向地连接于摩擦轮11的两侧轴端,在每一组导向轴14上套设有一组弹性体13,弹性体13的一端固定于导向轴14,弹性体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调节板15。
35.另外,可在摩擦轮固定座12的底部垂向地焊接一调节螺杆组件16,调节螺杆组件16贯穿调节板15并在调节板15垂向两侧分别螺接有一组螺母加以固定。
36.由此,摩擦轮11由两组导向轴14承载,弹性体13可选择机械弹簧或气动弹簧,通过弹性体13在导向轴14与调节板15之间的形变弹力,从而实现摩擦轮11在浮动槽17中升降浮动。
37.由于摩擦轮11同时与相邻的两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紧抵接触,在动力源2的驱动与多楔带10的传动下,位于输送线末端的可压缩轴无动力辊筒3通过摩擦轮11的中间传输而实现同步运行,通过与输送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滚筒布置方式完成斜向滚筒输送装置上的包裹或周转箱的居中、靠边理货作业。
38.综上内容,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优选方案。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据此得到启示,而直接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其他替代结构。由此得到的其他结构特征,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