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1166发布日期:2022-08-20 03: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卷材出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液晶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显像行业中均会使用偏光片卷材,其中,在智能手机行业内,由于手机的屏幕较小,所以手机上的偏光片卷材需要采用小型偏光片。
3.其中,偏光片卷材在模切中,在经过模切机模切后形成贴合手机的小型偏光片,由于偏光片卷材一般采用偏光片上表面粘贴有保护膜,下表面粘贴有离型膜,这样可以使得模切过程中成型的偏光片不滞留。通常情况下偏光片卷材会经过模切和分离两个过程,由于不同规格的偏光片卷材的硬度不同,当偏光片卷材偏软时,分离偏光片卷材容易产生偏光片受力不足而难以分离的情况。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偏光片卷材在分离过程中难以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偏光片卷材切割后分离,本技术提供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
6.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包括模切机、机架、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分离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模切后的偏光片,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用于分离偏光片,所述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分离后偏光片;所述支撑机构、调节机构、分离机构和收卷机构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用于对偏光片进行收卷,偏光片朝着所述收卷辊方向运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分离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当偏光片模切部分的两侧分别抵压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时,所述分离机构抵压于偏光片,偏光片模切部分被分离。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光片在运输过程中,偏光片的底部抵压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然后在分离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偏光片模切部分被分离出来,而且在分离机构抵压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对偏光片起到支撑的作用。假设没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作用时,分离机构难以抵压于偏光片。
8.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调节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与偏光片移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支撑件滑移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槽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偏光片的规格不同,所以偏光片的坚硬程度不同,当偏光片偏软时,需要支撑得更加稳定,那么就需要调节第一支撑件支撑接触面积,通过第一调节件调节作用,从而调节支撑接触面积满足支撑条件。
10.可选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分离件和分离安装架,所述第一分离件连接于所
述分离安装架,所述分离安装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分离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分离件相对于所述分离安装架竖向移动,所述第一分离件用于驱使偏光片模切部分分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安装架的作用使得第一分离件在分离过程中更加趋向稳定,减少第一分离件发生水平位移。当第一分离件发生水平位移后,在下一层分离过程中,容易出现分离效果不佳的情况。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分离件抵压于偏光片的一侧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抵压偏光片。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件可以采用缓冲海绵,由于偏光片的产品需要表面光滑无划痕,所以通过缓冲件能够减少偏光片表面被划伤的情况。
14.可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用于运输模切后的小型偏光片,所述运输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件的下方,所述运输带的运输方向与偏光片运输方向具有水平夹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分离后的偏光片卷材需要回收,小型偏光片也需要回收,但回收的方式不同,所以通过设置运输带将小型偏光片运输,且运输带的运输方式与偏光片卷材的运输方式不同,从而维持小型偏光片的运输质量。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距位于所述运输带的竖向投影之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模切后的小型偏光片能够稳定的掉落至运输带上,维持小型偏光片的收料情况。
18.可选的,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调节组件和调节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辊的位置,所述调节辊连接于所述调节组件,所述调节辊设置于所述收卷辊的一侧,偏光片包袱设置于所述收卷辊与调节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调节辊与收卷辊的位置来调节偏光片卷材的张紧程度,使得偏光片在被下压分离时更顺利。
20.可选的,所述收卷辊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两组,所述收卷辊穿设于两组所述限位件,两组所述限位件滑移连接于所述收卷辊,偏光片从两组所述限位件之间的间距穿过。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偏光片卷材在模切过程中先后受到传输方向的阻力和竖向的压力,所以可能会影响偏光片在最后收卷时候的位置,导致回收偏光片时出现偏移。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偏光片在运输过程中,偏光片的底部抵压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然后在分离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偏光片模切部分被分离出来,而且在分离机构抵压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对偏光片起到支撑的作用。假设没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作用时,分离机构难以抵压于偏光片。
24.2.由于偏光片的规格不同,所以偏光片的坚硬程度不同,当偏光片偏软时,需要支撑得更加稳定,那么就需要调节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支撑接触面积,通过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的调节作用,从而调节支撑接触面积满足支撑条件。
25.3.由于分离后的偏光片卷材需要回收,小型偏光片也需要回收,但回收的方式不同,所以通过设置运输带将小型偏光片运输,且运输带的运输方式与偏光片卷材的运输方式不同,从而维持小型偏光片的运输质量。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模切机;2、机架;3、支撑机构;31、第一支撑件;32、第二支撑件;4、调节机构;41、第一调节件;411、第一调节槽;5、分离机构;51、第一分离件;52、分离安装架;53、分离汽缸;54、缓冲件;6、收卷机构;61、收卷辊;62、限位件;7、运输带;8、调节组件;81、第一调节杆;82、第二调节杆;9、调节辊。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用于便于偏光片卷材切割后分离。
3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偏光片卷材出料装置,包括模切机1、机架2、支撑机构3、调节机构4、分离机构5和收卷机构6。其中,模切机1用于对偏光片进行模切,支撑机构3用于支撑模切后的偏光片,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支撑机构3,分离机构5用于分离偏光片,收卷机构6用于收卷分离后的偏光片。具体的,支撑机构3、调节机构4、分离机构5和收卷机构6均设置于机架2上。
32.参照图1和图2,收卷机构6包括收卷辊61,偏光片包袱设置于收卷辊61上,收卷辊61用于对偏光片进行收卷,使得模切后的偏光片朝向收卷辊61移动。且收卷辊61上设置有限位件62,限位件62设置有两组,收卷辊61穿设于两组限位件62,两组限位件62之间具有间距,偏光片穿设于两组限位件62之间,维持偏光片良好的收卷状态。
33.参照图1和图2,分离机构5包括第一分离件51和分离安装架52,其中,分离安装架5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上,分离安装架52上设置有分离汽缸53,分离汽缸53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分离件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件51采用刚性板,使得第一分离件51能够竖向移动,当偏光片模切部分移动至第一分离件51下方时,第一分离件51在分离汽缸53的作用下抵压于偏光片模切部分,使得小型偏光片被模切下来。为了减少偏光片被刮花的情况,第一分离件5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件54,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54采用缓冲海绵,使得分离机构5在分离过程中,分离力的大小不变且不易于刮花偏光片。
34.参照图1和图2,由于一些偏光片的规格不同,当偏光片的材质较软时,缓冲件54难以将小型偏光片抵压下来,为了提高偏光片分离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分别设置于机架2上,且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分别设置于第一分离件51的两侧,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具有间距,当第一分离件51抵压于偏光片的上表面时,偏光片的下表面抵压于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从而提供支撑力协助第一分离件51驱使小型偏光片分离。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偏光片的下表面被刮花,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采用塑性材料。
35.参照图1和图2,考虑到一些偏光片的软硬程度不同,当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
件32之间的间距过大,且偏光片材质较软时,第一分离件51下压过程中,易于出现偏光片向下凹陷,导致分离效果不佳或导致偏光片其他部位受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调节件41和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41通过螺栓固设于机架2上,第一调节件4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槽411,第一调节槽411的长度方向与偏光片移动方向一致,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均滑移连接于第一调节槽411的槽壁,从而调节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的支撑接触面积。
36.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分离分切后的小型偏光片,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机构5还包括运输带7,其中,运输带7设置于第一分离件51的下方,运输带7的运输方向与偏光片的运输方向具有水平90
°
的夹角,而且,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的间距位于输送带的竖向投影之内,使得第一分离件51抵压于偏光片后小型偏光片掉落至运输带7上。
37.参照图1和图2,为了使得偏光片在下压分离时更加顺利,在本实施例中,收卷机构6还包括调节组件8和调节辊9,其中,调节组件8包括第一调节杆81和第二调节杆82,第一调节杆8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2,第二调节杆82转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杆81,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杆82能够沿第一调节杆81转动,调节辊9连接于第二调节杆82,且偏光片包袱设置于收卷辊61和调节辊9,当调节辊9随着第二调节杆82移动时,偏光片的张紧程度也随之变化,从而使得偏光片在下压分离时更加顺利。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分别设置于机架2上,且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分别设置于第一分离件51的两侧,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具有间距,当第一分离件51抵压于偏光片的上表面时,偏光片的下表面抵压于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从而提供支撑力协助第一分离件51驱使小型偏光片分离。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