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5553发布日期:2022-09-23 20:5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运输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支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2.通过集装箱运输具有空心部的产品(如整流罩、大型设备壳体、船体、车壳等)或体积较大且具有一定刚性但不可直接堆叠的产品(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大型螺旋桨等)时,如果通过多台集装箱对多个产品分开运输,制造成本及运输成本高,如果通过集装箱多式联运,至少两个产品相互堆叠容易变形影响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装入至少两个产品且产品不会变形的集装箱。
4.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具有载物区的箱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活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第一承载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第二承载部,所述支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支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载物区外,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载物区内且所述第一承载部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上方。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部还具有位于载物区两侧的非载物区,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在所述非载物区内,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载物区。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支座和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承载部通过围绕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所述支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沿纵向延伸,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
°
且小于90
°
,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垂直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斜支撑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壁或侧壁,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所述斜支撑件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顶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件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的中心轴线旋转。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支座并沿平行于所述箱体侧壁的水平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两侧的两个限位销,且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第一转轴背离所述箱体的侧壁的一侧,两个所述限位销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宽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水平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或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两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水平延伸且平行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当所述第一承载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
°
且小于90
°
,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垂直于所述箱体的侧壁。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旋转连接,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
13.或,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旋转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连接;
14.或,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支座上方的锁止件,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承载部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承载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竖轨和高度控制机构,所述竖轨沿纵向延伸,所述支座沿纵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竖轨上;
17.所述高度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第一突伸件、沿纵向延伸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突伸件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支座,且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18.或,所述高度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并位于支座上方的第二突伸件、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突伸件且底端连接于所述支座的弹性件;
19.或,所述高度控制机构包括复数个设置在所述竖轨上并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插孔、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第二插孔、穿过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插销。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沿纵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的固定座,所述支座选择性地安装于一所述固定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的滑轨,所述滑轨沿平行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滑动安装
于所述滑轨,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移动至所述侧壁水平方向的一端,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移动至所述侧壁水平方向的两端之间。
2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侧壁旋转连接,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
23.或,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分离,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第一承载部连接。
2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滑轨沿纵向延伸,所述第一承载部选择性地滑动安装于一所述滑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斜支撑件,至少两个所述滑轨沿纵向分布,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端和所述斜支撑件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轨上,所述斜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滑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斜支撑件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
2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安装结构,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安装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分离于所述安装结构,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2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安装结构沿纵向排布,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选择性地与一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下方的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固定连接,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和所述斜支撑件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复数个沿平行于所述箱体的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安装件,每一所述安装件均具有延伸至所述安装件两端并形成开口的配合槽,所述配合槽用于与所述第一承载部连接。
3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顶部具有开口。
3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部或沿所述第一承载部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当所述支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撑件沿远离所述箱体的侧壁的方向突伸出所述第一承载部。
3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架,且两侧的所述支架之间具有间隔。
3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两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
方向分布。
3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承载部为板体,或所述第一承载部为通过复数个杆体拼接形成的框架。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包括具有两种状态的支架,在避免产品相互堆叠的情形下容纳至少两个产品,避免产品变形,提升了运输效率,减少制造成本及运输成本,并且保证产品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支架的碰撞而损坏。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纵向延伸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3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中一较优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俯视图;
3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水平延伸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3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具有竖轨的第一种集装箱的主视图;
4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具有竖轨的第二种集装箱的主视图;
4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具有竖轨的第三种集装箱的主视图;
42.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固定座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43.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类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个滑轨的集装箱的的主视图;
44.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类实施方式的具有至少两个滑轨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4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类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主视图;
46.图11是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47.其中,10、箱体;11、第二承载部;20、支架;201、第一承载部;202、斜支撑件;203、支座;204、第一转轴;205、第二转轴;206、限位销;207、连接杆;208、锁止件;209、竖轨;210、高度控制机构;2101、第一突伸件;2102、螺杆;2103、第二突伸件;2104、弹性件;2105、插销;211、滑轨;212、安装结构;2121、安装件;213、辅助支撑件;214、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49.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50.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用于运输具有空心部的产品(如整流罩、大型设备壳体、船体、车壳等)或体积较大且具有一定刚性但不可直接堆叠的产品(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大型螺旋桨等)。
51.所述集装箱包括箱体10和支架20。
52.所述箱体10内部具有载物区,需要被运输的产品放置在载物区内。箱体10内形成有第二承载部11,第二承载部11用于承载产品。
53.支架20具有活动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或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的第一承载部201。第一承载部201用于承载产品。支架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支架20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承载部201位于载物区外,支架20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承载部201位于载物区内且第一承载部201在第二承载部11的上方。第一承载部201通过相对箱体10的侧壁活动或通过与箱体10的侧壁拆装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动安装或连接具体是指两个部件相互连接,且其中一部件可相对另一部件活动,活动方式包括滑动和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地安装或连接具体是指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后可以相互拆卸,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卡扣连接、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销连接、通过键连接。
55.需要装入产品时,支架20在第一状态,在将产品放置在第二承载部11的过程中第一承载部201不会干涉产品的搬运。需要装入下一产品时,支架20切换至第二状态,然后将下一产品放置在第一承载部201上。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包括具有两种状态的支架20,在避免产品相互堆叠的情形下容纳至少两个产品,避免产品变形,提升了运输效率,减少制造成本及运输成本,并且保证产品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受到支架20的碰撞而损坏。
56.具体的,箱体10顶部具有开口,即本实施方式的集装箱为开顶集装箱。当需要将产品装卸产品时,通过起重机从箱体10的顶部开口移动产品。在装入位于下方的产品时,支架20在第一状态,然后将产品从上向下放置在第二承载部11上。在装入位于上方的产品时,支架20在第二状态,然后将产品从上向下放置在第一承载部201上。
57.具体的,第二承载部11可以由箱体10部分的底壁构成,也可以为一固定安装在箱体10的底壁或侧壁的零件。
58.所述箱体10内部还具有位于载物区两侧的非载物区。载物区为供产品放置的空间,非载物区为箱体10内部产品不会进入的空间。载物区和非载物区之间不通过部件分隔。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优实施方式中,箱体10的底壁两侧具有下侧梁,下侧梁的顶部高于箱体10底壁。箱体10内部位于底壁正上方的区域为载物区,箱体10内部位于下侧梁正上方的区域为非载物区。显然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若产品的宽度较小,非载物区还可以包括下侧梁正上方的全部空间及箱体10底壁正上方的部分空间,载物区为箱体10底壁的正上方的其他空间。
60.在上述第一承载部201活动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的实施方式中,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相对箱体10的侧壁活动至非载物区内,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相对箱体10的侧壁活动,使第一承载部201至少部分延伸至载物区。
61.在上述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安装于箱体10的侧壁的实施方式中,支架20在处于第一状态时,可以在箱体10外,也可以放置在非载物区内。
62.所述支架20还包括斜支撑件202,斜支撑件202用以在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支撑第一承载部201,从而提升支架20支撑产品的稳定性。
63.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部201相对箱体10的侧壁旋转。
64.具体的,支架20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0的侧壁上的支座203和设置在支座203上的第一转轴204,第一承载部201连接于第一转轴204,第一承载部201通过围绕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旋转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转轴204旋转连接于支座
203,固定连接于第一承载部201,或,第一转轴204固定连接于支座203,旋转连接于第一承载部201,或,第一转轴204旋转连接于支座203,且旋转连接于第一承载部201。
65.作为优选,支座203具有沿第一转轴204的轴向排布的两部分,第一转轴204为穿过支座203两部分的螺栓,第一承载部201位于支座203的两部分之间并旋转套装于第一转轴204。
66.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沿纵向延伸,也即第一承载部201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与箱体10的侧壁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
°
且小于90
°
,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垂直于箱体10的侧壁,即支架20的第一状态相比第二状态第一承载部201靠拢于箱体10的侧壁。此处所述的侧壁是指与支座203连接的侧壁。
67.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支架20还包括第二转轴205、限位销206。
68.第二转轴205位于第一承载部201下方,并安装于箱体10的底壁或侧壁,且第二转轴205的中心轴线与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斜支撑件202第一承载部201的下方,且斜支撑件202的底端连接于第二转轴205,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固定连接,斜支撑件202可围绕第二转轴205的中心轴线旋转。当第一承载部201水平方向旋转以使支架2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斜支撑件202跟随第一承载部201同步旋转。
69.限位销206用于在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限制第一承载部201移动。具体的,限位销2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销206沿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的水平方向分别位于第一转轴204的两侧。此处所述的侧壁是指与支座203连接的侧壁。例如,支座203设置在箱体10左右方向的一侧壁上,限位销206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第一转轴204的两侧。
70.限位销206位于第一转轴204背离箱体10的侧壁的一侧,两个所述限位销206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01的宽度。以支座203设置在箱体10左右方向的一侧壁上为例进行说明,当第一承载部201水平旋转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限位销206需要分离于支座203,以避免限位销206影响第一承载部201的活动。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向前或向后旋转至与箱体10侧壁靠拢,然后将前侧的限位销206或后侧的限位销206与支座203连接,限位销206与箱体10侧壁分别限制第一承载部201在两个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从而避免在装入下方的产品时第一承载部201转动至载物区内,影响产品的装入。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前后两侧的限位销206均安装在支座203上,两个限位销206限制第一承载部201在两个方向上的旋转运动,从而避免第一承载部201支撑产品时随意晃动,提升了支架20的稳定性。
71.由于第一承载部201需要水平旋转,第一承载部201的宽度无法设置的较大,即第一承载部201为一杆体,因此第一承载部201强度较差。为避免第一承载部201在支撑产品时第一承载部201形变,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优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20还包括两个水平延伸的连接杆207,连接杆207的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连接杆207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207的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分离,连接杆207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杆207的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连接,连接杆207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部201连接,且两个连接杆207分别位于第一承载部201的两侧。
72.或者,连接杆207的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活动连接,连接杆207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207的另一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分离,且将连接杆207活动至靠拢箱体10的侧壁。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杆207活动,使其另一端与靠近第一承载部20,并与第一承载部20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优选为旋转连接,连接杆207可以水平旋转,也可以上下旋转。
73.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杆207与第一承载部201同时支撑产品,提升了支架20的稳定性。当支架20需要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或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207从第一承载部201和箱体10的侧壁上拆卸。
74.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中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水平延伸且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也即第一承载部201上下旋转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一承载部20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与箱体10的侧壁的夹角范围为大于0
°
且小于90
°
,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垂直于箱体10的侧壁。即支架20的第一状态相比第二状态第一承载部201靠拢于箱体10的侧壁。此处所述的侧壁是指与支座203连接的侧壁。
75.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旋转连接,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201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运动至靠近第一承载部201,并与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此时斜支撑件202支撑第一承载部201。当支架20需要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时,斜支撑件202从第一承载部201拆下,并且将斜支撑件202旋转以与箱体10的侧壁靠拢,以避免斜支撑件202影响第一承载部201的旋转。斜支撑件202旋转的方向可以为水平,也可以为上下。
76.或,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第一承载部201旋转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连接。当支架20需要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切换时,斜支撑件202与从箱体10的侧壁拆下,并且将斜支撑件202相对第一承载部201旋转,以避免斜支撑件202影响第一承载部201的旋转。
77.或,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箱体10的侧壁、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箱体的侧壁10、第一承载部201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箱体10的侧壁、第一承载部201连接。
78.第一承载部201可以通过向上旋转使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也可以通过向下旋转使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
79.如果需要将第一承载部201向上旋转使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为防止在装入下方的产品过程中第一承载部201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0还包括位于支座203上方的锁止件208,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止件208与第一承载部201配合以固定第一承载部201。
80.具体的,锁止件208可以通过销、紧固件、卡扣等方式与第一承载部201配合。
81.进一步的,第一承载部201为板体,或第一承载部201为通过复数个杆体拼接形成的框架,以提升第一承载部201的强度。
82.支座203固定安装在箱体10侧壁上。或者,支座203沿纵向滑动安装在箱体10侧壁上以调整第一承载部201的位置,使集装箱适应不同高度的产品,其具体方案如下:
83.如图4至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支架20还包括竖轨209和高度控制机构210,竖轨209沿纵向延伸,支座203沿纵向滑动安装在竖轨209上。
84.高度控制机构210用于控制支座203的高度。
85.如图4所示,高度控制机构210包括安装在箱体10的侧壁上的第一突伸件2101、沿纵向延伸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突伸件2101上的螺杆2102,螺杆2102穿过支座203,且支座203上设置有与螺杆2102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螺杆2102,使支座203纵向移动,从而控制第一承载部201的高度。
86.如图5所示,或,高度控制机构210包括安装在箱体10的侧壁上并位于支座203上方的第二突伸件2103、顶端连接于第二突伸件2103且底端连接于支座203的弹性件2104。所述弹性件2104为弹簧、空气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零件。
87.如图6所示,或,高度控制机构210包括复数个设置在竖轨209上并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插孔、设置在支座203上的第二插孔、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插销2105。
88.作为优选,斜支撑件202的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连接,底端滑动安装在竖轨209上。
89.如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类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支架20还包括至少两个沿纵向固定安装在箱体10侧壁上的固定座214,支座203选择性地安装于一固定座214。固定座214上设置有槽,支座203插接在槽内。由于具有至少两个固定座214,支座203和第一承载部201可根据产品的高度调整纵向上的位置。在本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可以沿纵向延伸,此时斜支撑座202的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固定连接,箱体10的侧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第二转轴205连接的结构。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也可以沿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的水平方向延伸,斜支撑座202的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旋转连接,箱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复数个用于与斜支撑座202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的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类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部201通过相对侧壁滑动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90.支架20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0的侧壁的滑轨211,滑轨211沿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一承载部201滑动安装于滑轨211,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移动至侧壁水平方向的一端,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移动至侧壁水平方向的两端之间。
91.具体的,以滑轨211设置在箱体10左右两侧的一壁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承载部201沿前后方向滑动以使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箱体10内部在载物区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非载物区。当需要装入下方的产品时,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在箱体10左右两侧的一壁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当需要装入上方的产品时,将支架20向前移动至箱体10左右两侧的一壁的前端,即与箱体10的前壁靠拢,或者将支架20向后移动至箱体10左右两侧的一壁的后端,即与箱体10的后壁靠拢,从而使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
92.如图8所示,进一步的,滑轨211的数量为一个。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与箱体10的侧壁旋转连接,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旋转斜支
撑件202使斜支撑件202的第二端靠近第一承载部201,并与第一承载部201连接。斜支撑件202旋转所绕的转轴可以沿纵向延伸,也可以沿平行于箱体侧壁的水平方向延伸。
93.或,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箱体10的侧壁、第一承载部201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箱体10的侧壁、第一承载部201分离,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斜支撑件2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箱体10的侧壁、第一承载部201连接。
94.如图9所示,进一步的,至少两个滑轨211沿纵向延伸,第一承载部201选择性地滑动安装于一滑轨211,从而根据不同高度的产品调节第一承载部201在纵向上的位置。
95.进一步的,第一承载部201的一端和斜支撑件202的底端分别滑动安装在相邻的两个滑轨211上,斜支撑件202的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固定连接。在第一承载部201滑动时,斜支撑件202同步滑动。
96.相邻两个滑轨211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承载部201的第一端与斜支撑件202的底端之间的距离相同。当滑轨211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时,第一承载部201和斜支撑件202可以通过安装于不同的滑轨211以调整高度,从而与不同高度的产品相适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相邻两个所述滑轨211之间的距离是指相邻两个滑轨211纵向中心位置处的距离,第一承载部201的第一端与斜支撑件202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是指第一承载部201的第一端的纵向中心位置与斜支撑件202的底端的纵向中心位置的距离。
97.滑轨211具有t形滑槽,第一承载部201的一端和斜支撑件202的底端与t形滑槽形状相匹配。
98.进一步的,第一承载部201为板体,或第一承载部201为通过复数个杆体拼接形成的框架,以提升第一承载部201的强度。
99.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类实施方式中,支架20还包括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的安装结构212,第一承载部201与安装结构212可拆卸地连接。支架20通过安装结构212实现与箱体10侧壁可拆卸地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分离于安装结构212,此时第一承载部201可以放置在非载物区内,也可以放置的箱体10外,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与安装结构212连接。
100.至少两个安装结构212沿纵向分布,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选择性地与一安装结构212连接,从而根据不同高度的产品调整第一承载部201在纵向上的位置。
101.斜支撑件202的顶端与第一承载部201固定连接,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承载部201的第一端和斜支撑件202的底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安装结构212的配合槽配合。
102.若安装结构212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第一承载部201与斜支撑件202通过与不同的安装结构212连接以调整纵向上的位置,从而与不同高度的产品相适应。
103.如图11所示,进一步的,安装结构212包括复数个沿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的方向水平延伸的安装件2121,每一安装件2121均具有延伸至安装件2121两端并形成开口的配合槽。配合槽用于与第一承载部201配合。在上述斜支撑件202也与安装机构212连接的实施方式中,配合槽也用于与斜支撑件202的底端配合。第一承载部201和斜支撑件202可以从安装件2121的开口处插入或移出配合槽,操作简单方便。
104.进一步的,第一承载部201为板体,或第一承载部201为通过复数个杆体拼接形成
的框架,以提升第一承载部201的强度。
105.如图1至图9所示,作为上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支架20还包括辅助支撑件213,辅助支撑件213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承载部201或沿第一承载部201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于第一承载部201,当支架20处于第二状态时,辅助支撑件213沿远离箱体10的侧壁的方向突伸出第一承载部201。
106.辅助支撑件213的作用是使调节支架20的尺寸,从而使支架20可以支撑不同宽度的产品。
107.在上述第一类第一承载部201相对箱体10的侧壁旋转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转轴204的中心轴线水平延伸且平行于箱体10的侧壁,且支架20在第一状态时与第一转轴连接的一端在上,另一端在下,在将支架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辅助支撑件213与第一承载部201拆卸或将辅助支撑件213突伸出第一承载部201的距离缩短,避免第一承载部201旋转时支架20碰撞下方的产品。
108.箱体10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架20,且两侧的支架20之间具有间隔。对于一些呈弧形且下部中空的产品,例如整流罩,下方的产品的顶端可以从两侧的支架20之间穿过,并伸入上方的产品的中空区域,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
109.至少两个支架20沿箱体10的长度方向分布。特别的,在上述具有竖轨209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同支架20的第一承载部201的高度可单独调节,对于一些结构不规整的产品,不同支架20的第一承载部201的高度可根据产品的形状做适应性调整,通过多个第一承载部201可以支撑底部不为平面的产品,从而有效避免产品变形。
110.特别的,在上述第二类第一承载部201能够相对侧壁滑动的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同支架20的第一承载部20可单独通过滑动调节位置,对于一些结构不规整的产品,不同支架20的第一承载部201的位置可根据产品的形状做适应性调整,第一承载部201优选支撑产品容易变形的区域,从而有效避免产品变形。
11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