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控制奶粉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610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量控制奶粉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特别涉及一种以活动杯的伸缩并带动转盘启闭,而达到奶粉定量取用的奶粉罐。
鉴于正确的冲泡奶粉是育儿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因奶粉计量需注意其准确性,太多或太少皆会影响幼儿消化,因此,一般奶粉计量皆以瓢子由奶粉罐中将奶粉取出,再倒入奶瓶中,并予以逐次计算,该等方式,除了需专注于次数累计外,尚需避免瓢出过程中造成奶粉撒落及不当的接触,实令大多数为人父母者深感困扰。于外出时,不可能将整罐奶粉携带出,而且同样要以瓢子操作,因此,如何能经由简易方式正确定量,且便于携带,实为当今为人父母进所渴求之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该奶粉罐主要是以一设于罐体上的调整环带动活动杯上下,以该活动杯的容量及所设刻度作为定量,并将活动杯旋转,以控制一转盘形成180°的转动,使罐体口开启,从而可使之能由罐体倒出奶粉于该活动杯中,而可直接由活动杯倒入定量的奶粉于奶瓶中,而达到定量取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罐体中央的两侧,设有内凹弧面,以使之在操作过程中,易于握持而不滑动或掉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该奶粉罐由下盖、罐体、转盘、活动杯、调整环及上盖所组成,转盘套于罐体上,并使其内缘凸环卡于罐体口所环设的凹槽,同时亦使其向下延伸的突耳卡于罐体口的半圆形槽,而可形成180°的活动,调整环套设于罐体的螺纹部分,并于该调整环上方夹设一活动杯,且该活动杯的垂直凸耳卡设于转盘的外突耳,藉调整环转动,使活动杯形成上下位移,以作为定量,且藉活动杯旋转以控制转盘的半圆形开口与罐体半圆孔重叠而形成开启状态,以使奶粉能进入活动杯内定量空间。然后可打开活动杯顶上的上盖倒出定量的奶粉。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该奶粉罐包含罐体和罐盖,其特征是,所述罐体,为中空体,其底部为供置入奶粉的开口状,且外缘环设有螺纹,并以一下盖紧密旋合,于中央适当位置两侧分别设有以供手部握持的内凹的弧面,上方为较小直径的圆筒状,并于该圆筒状部分设有多条螺纹,圆筒状部分顶端的罐口则为一略呈弧形凸面的圆盘,且于该圆盘上设有一半圆形开口,并于该开口侧设有略低的凹槽;所述罐盖包含调整环,转盘,活动杯,和上盖。
所述调整环,套设于罐体的较小直径圆筒状部分,该调整环为设有缺口的环状体,其内缘下方设有螺纹,上方具有环设的凹槽,以供夹设活动杯,并可沿罐体圆筒状部分的螺纹而上下移动,其外缘上方具有以便于手部握持的多条垂直凹槽,下方则环设一凹槽,该凹槽内套设一不锈钢圈,以防止其由罐体脱落;所述转盘为套设于罐体上方,呈圆盘状,其表面设有与圆盘相同的半圆形开口,并于该开口的相对侧设有垂直的外突耳,且于该外突耳下方延伸一突耳,使之能卡合于开口的凹槽,构成转动时定位;
所述活动杯为一中空贯穿体,其底部设有一突环,该突环夹设于调整环内缘上的凹槽,且表面一侧设有垂直突耳,使该突耳的内缘凹面能卡合于转盘的垂直外突耳,以控制转盘转动,中央适当部分两侧分别设有一止挡肋,且呈不同方向的倾斜状;所述上盖的内缘设有一沟槽,并于该沟槽上设有与活动杯止挡肋等长但不同倾斜方向的卡肋,以使上盖套合于活动杯旋紧时,能因该止挡肋及卡肋之相互卡合而紧固,以防止上盖脱落。
藉由上述构件组合的奶粉罐,经由调整环的转动,可带动活动杯向上移动,使活动杯内部与罐体间形成的奶粉容置空间改变,再藉由活动杯的旋动,使转盘转动180°后,形成转盘与罐体圆盘的开口重叠,使之能由罐体内将奶粉倒至活动杯内,再经由转动活动杯将转盘转回原点,以关闭罐体出口使奶粉能自活动杯上方出口倒出,而达到定量控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主要特点及其新颖性,将于配合附图以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活动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的上盖与活动杯的结合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
图1和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定量控制奶粉罐大致设有一呈中空状的罐体1,该罐体1的底部开口可供置入奶粉,且其外缘环设有螺环11,而可以一下盖2紧密旋合,罐体1中央两侧分别设有内凹弧面12,以供手部握持,上方为较小直径的圆筒状,且其表面设有多条螺纹13,其顶端的罐口则为一略呈弧形凸面的圆盘14,其一侧具有占据1/2圆周的凹槽142。一设有半圆形开口41及外突耳42的转盘4套合于该罐口,并因转盘4下方所延伸的突耳43套设于凹槽142,而能使转盘4沿罐口形成180°的转动,从而可使转盘4的开口41与罐口的开口141能作重叠与否,因而构成罐口开启或开闭状态;一调整环3设于罐体1的较小直径部分,该调整环3的外缘上方具有多条垂直凹槽31,以便于手握旋动,下方为环设凹槽32,供一不锈钢圈321套设,以防止其脱落,该调整环3的内缘下方设有螺纹33,使其能沿罐体1的螺纹13转动而上下移位,上方则为环设的凹槽34,以供夹设一活动杯5下方的突耳51,以推动该活动杯5上下移动;活动杯5为一中空贯穿体,其一侧设有垂直突耳52,该突耳52内缘的凹面能卡合于转盘4的外突耳42,而能控制转盘4的转动,活动杯5的上方开口的底部设有一止档肋53,以供上盖6能沿其紧密衔合。
请参阅图3,由图中可看出,所述奶粉罐在操作时,可转动调整环3,使其能沿罐体1的螺纹13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所夹设的活动杯5亦向上移动,使活动杯5与罐体1间形成容置奶粉的空间得以增大,再将活动杯5转动,因其突耳52的内凹面与转盘4的外突耳42卡合,而使转盘4转动,又因转盘下方处伸突耳43在罐口的凹槽142滑动,使转盘4在转动180°后,形成开口41、142重叠,所以能将罐体内的奶粉倒出至活动杯5内,再将转盘4转回原点,以开关出口141,使奶粉能由活动杯5上方出口倒出。
请同时参阅图4和5,活动杯中央适当位置两侧设有一呈斜状的止挡肋53,且上盖6的内缘设有一沟槽61,并于该沟槽61上设一与活动杯5的止挡肋53等长但不同倾斜方向的卡肋611,使上盖6于旋紧时,能因该止挡肋53及卡肋611相互卡合而紧固,并可带动活动杯5转动,以关闭罐体出口,且可防止上盖6脱落。
综以上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奶粉罐由于活动杯和转盘相互带动,使奶粉能经由简易的转动,而能自罐体定量倒出取用,除了携带方便外,且具备定量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该奶粉罐包含罐体和罐盖,其特征是,所述罐体,为中空体,其底部为供置入奶粉的开口状,且外缘环设有螺纹,并以一下盖紧密旋合,于中央适当位置两侧分别设有以供手部握持的内凹的弧面,上方为较小直径的圆筒状,并于该圆筒状部分设有多条螺纹,圆筒状部分顶端的罐口则为一略呈弧形凸面的圆盘,且于该圆盘上设有一半圆形开口,并于该开口侧设有略低的凹槽;所述罐盖包含调整环,转盘,活动杯,和上盖,所述调整环,套设于罐体的较小直径圆筒状部分,该调整环为设有缺口的环状体,其内缘下方设有螺纹,上方具有环设的凹槽,以供夹设活动杯,并可沿罐体圆筒状部分的螺纹而上下移动,其外缘上方具有以便于手部握持的多条垂直凹槽,下方则环设一凹槽,该凹槽内套设一不锈钢圈,以防止其由罐体脱落;所述转盘为套设于罐体上方,呈圆盘状,其表面设有与圆盘相同的半圆形开口,并于该开口的相对侧设有垂直的外突耳,且于该外突耳下方延伸一突耳,使之能卡合于开口的凹槽,构成转动时定位;所述活动杯为一中空贯穿体,其底部设有一突环,该突环夹设于调整环内缘上的凹槽,且表面一侧设有垂直突耳,使该突耳的内缘凹面能卡合于转盘的垂直外突耳,以控制转盘转动,中央适当部分两侧分别设有一止挡肋,且呈不同方向的倾斜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定量控制奶粉罐,其特征是,上盖的内缘设有一沟槽,并于该沟槽上设有与活动杯止挡肋等长但不同倾斜方向的卡肋,以使上盖套合于活动杯旋紧时,能因该止挡肋及卡肋之相互卡合而紧固,以防止上盖脱落。
专利摘要一种定量控制奶粉罐由下盖、罐体、转盘、活动杯、调整环及上盖所组成,转盘套于罐体上,其向下延伸的突耳卡于罐体口的半圆形槽,调整环套设于罐体的螺纹部分,并于该调整环上方夹设一活动杯,且该活动杯的垂直凸耳卡设于转盘的外突耳,藉调整环转动,使活动杯形成上下位移,以作为定量,且藉活动杯旋转以控制转盘的半圆形开口与罐体半圆孔重叠而形成开启状态,以使奶粉能进入活动杯内定量空间。
文档编号B65D83/00GK2219272SQ9422387
公开日1996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1日
发明者田林玉梅 申请人:田林玉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