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特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19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特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特瓶新结构。
保特瓶的使用在当今社会已十分普通,但是也随之带来一些问题1、由于其形状单调,缺乏变化和新趣,又无法拼迭在一起,因此,一般在瓶中所装饮料用完之后即无其他用途;2、由于其体积大,回收价格低,减低了消费者收存的意愿,因而无法确实达到回收的目的,不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特瓶新结构,使之能够互相结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各种形状的整体,便于携带、收存和再次利用,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为任何形状的瓶体,瓶体周边分别设有互相配合且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卡扣元件,在瓶体一端上则设有向外凸出的瓶颈,瓶颈的周边设有凸体,另一端设有一个向瓶内凹入且与瓶颈形状配合的凹陷空间,凹陷空间在与凸体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凹入的嵌槽。
第一卡扣元件可为横向的凸条;第二卡扣元件可为嵌槽;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贯瓶体的贯穿孔,贯穿孔中可穿设一根带体,带体一端设有穿套在瓶体贯穿孔中的中空管体,另一端设有一个恰可插套在中空管体中的套管,套管与中空管体上设有可互相卡扣的卡扣件;卡扣件可为凹槽和凸环;瓶体上设有一个可固定在腰带上的嵌板,嵌板上设有可与瓶体上的第一卡扣元件或第二卡扣元件配合的卡扣部;嵌板的卡扣部可为一个凸条;瓶体周边上盖合有略较瓶体长度长的固定元件,固定元件一面上设有可与第一卡扣元件或第二卡扣元件配合的嵌扣部;固定元件嵌扣部可为凹槽;固定元件嵌扣部可为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保特瓶可以任意结合固定在一起,便于携带、收存和再次利用,有利于环保。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水壶用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在腰上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固定元件组合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壁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固定元件结合在一起形成木筏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固定元件结合在一起形成隔墙时的示意图。
图中10瓶体、11第一卡扣元件、12第二卡扣元件、13瓶颈、131瓶口、132凸体、133瓶盖、14凹陷空间、141凹口、142嵌槽、15贯穿孔、20带体、21中空管体、22套管、23卡扣件、30嵌板、31卡扣部、40固定元件、41嵌扣部、50盖体、60填充体、70喷头、80喷嘴。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保特瓶新结构,瓶体10可为任何形状(本实施例为一矩形体),瓶体10周边分别设有互相配合且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卡扣元件11和12(本实施例分别为横向凸条及嵌块),在瓶体10上端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瓶颈13,瓶颈13上设有向上延伸且逐渐向内缩合的瓶口131,瓶口131上盖合有瓶盖133,瓶颈13的周边设有凸体132,瓶体10底端设有一个向瓶内凹入且与瓶颈13形状配合的凹陷空间14,凹陷空间14上设有一个恰可容纳瓶盖133的凹口141,且凹陷空间14在与凸体13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凹入的嵌槽142,以使一个瓶体10的瓶颈13恰可穿套在另一个瓶体10的凹陷空间14中,同时通过嵌槽142与凸体132的互相嵌扣,使互相套接在一起的瓶体10不致脱离,此外,在瓶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贯瓶体10的贯穿孔15。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将一个瓶体10的第一卡扣元件11与另一瓶体10的第二卡扣元件12卡扣在一起,以使两个瓶体10紧密结合在一起,用同样的方法就能使若干个瓶体10排列组合在一起,以使瓶体10可再次利用,而有利于环保。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瓶体10上设有一根与之配合的带体20,带体20一端设有一个穿套在瓶体10贯穿孔15中的中空管体21,另一端则设有一个恰可插套在中空管体21中的套管22,套管22与中空管体21上并设有可互相卡接的卡扣件23(本实施例为凹槽及凸环),以便使用时,可将带体20一端的中空管体21穿套在瓶体10的贯穿孔15中,再将带体20另一端的套管22插套在中空管体21的自由端上后,借卡扣件23的扣合,使中空管体21与套管22固定在一个贯穿孔15中,进而使带体20与瓶体10结合在一起,让使用者将瓶体10当作水壶使用。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瓶体10上设有可与之配合的嵌板30,嵌板30可固定在腰带上,且嵌板30上设有可与第一卡扣元件11或第二卡扣元件12配合的卡扣件31(本实施例为一凸体),以便使用时,可先将嵌板30固定在腰带上,再将嵌板30具有卡扣31的一面向外,以使瓶体10可借第二卡扣元件11或第二卡扣元件12与卡扣部31的嵌扣,而与嵌板30结合,进而可悬挂在使用者腰上,以方便取拿。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瓶体10周边上设有固定元件40(本实施例为一个略较瓶体10长度长的板体),固定元件40一面上设有可与第一卡扣元件11或第二卡扣元件12配合的嵌扣41(本实施例为凹槽或凸条),另在瓶体10两端分别设有可盖合在瓶颈13上的盖体50及恰可塞入凹陷空间14中的填充体60。

图1和图6所示,当欲将瓶体10悬挂在壁上时,可先将固定元件40先固定在壁上,再将固定元件40具有嵌扣部41的一面向外,以使瓶体10可借第一卡扣元件11或第二卡扣元件12与嵌扣部41的卡合,而吊挂在固定元件40上,进而可悬吊在壁上;更进一步,可将瓶体10上的瓶盖133取下,而将喷头70或喷嘴80安装在瓶口131上,以便使用者仅需按压喷头70或喷嘴80即可将瓶体10中所装的液体挤压出来,使用上非常方便。
如图7和图8所示,亦可将复数个瓶体10及固定元件40搭配组合,排列成排筏或隔板墙。
权利要求1.一种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具有可为任何形状的瓶体,瓶体周边分别设有互相配合且相邻的第一和第二卡扣元件,在瓶体一端上则设有向外凸出的瓶颈,瓶颈的周边设有凸体,另一端设有一个向瓶内凹入且与瓶颈形状配合的凹陷空间,凹陷空间在与凸体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凹入的嵌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扣元件可为横向的凸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第二卡扣元件可为嵌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横贯瓶体的贯穿孔,贯穿孔中可穿设一根带体,带体一端设有穿套在瓶体贯穿孔中的中空管体,另一端设有一个恰可插套在中空管体中的套管,套管与中空管体上设有可互相卡扣的卡扣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卡扣件可为凹槽和凸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瓶体上设有一个可固定在腰带上的嵌板,嵌板上设有可与瓶体上的第一卡扣元件或第二卡扣元件配合的卡扣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嵌板的卡扣部可为一个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瓶体周边上盖合有略较瓶体长度长的固定元件,固定元件一面上设有可与第一卡扣元件或第二卡扣元件配合的嵌扣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嵌扣部可为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特瓶,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嵌扣部可为凸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特瓶,在瓶体表面上设有可互相配合的第一和第二卡扣元件,而在瓶体一端设有一向内延伸的凹陷空间,其形状恰与瓶体向外凸出的瓶颈形状相同,使用时,既可借各瓶体上的第一和第二卡扣元件的相互嵌扣使若干瓶体排列结合在一起,亦可借凹陷空间与瓶颈的互相卡扣使各瓶体互相串接在一起,以组成各种不同形状的整体。既有利于瓶体的再次利用,也有利于环保。
文档编号B65D25/22GK2324081SQ9820154
公开日1999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5日
发明者牛佩珊 申请人:牛佩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