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8526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公开整体涉及柔性包装,并且具体地讲,涉及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柔性包装。
【背景技术】
[0002]柔性膜包装用于储存和运送产品是本领域所熟知的。这些柔性膜包装可提供具有气密密封的轻质包装。部分或大致的气密密封使得此类柔性膜包装可用于储存多种食物产品,包括例如薄脆饼干、口香糖、巧克力、曲奇饼干、奶酪三明治、饼干、糖果、肉制品和水果蔬菜干,仅举几例。另外,此类柔性膜包装可用于非食物应用,诸如医疗、制药或工业包装应用。取决于产品,这些柔性膜包装中的一些还可容纳结构支撑件,诸如框架或托盘,而其他柔性膜包装可仅容纳待包装产品。
[0003]一种类型的柔性膜包装由围绕产品成形或裹包的单个材料卷材形成。这些“行进式裹包(flowirap) ”型包装(即,使用单个材料卷材水平或竖直形成的包装)是通过用材料卷材包封或裹包产品并且用材料卷材的两个边缘部分形成纵向密封部(诸如鳍状密封部、底密封部或搭接密封部)来形成的。可接着在卷材中形成一对端密封部以形成包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形成由超过一个材料卷材形成并且具有许多侧密封的包装。因为这些类型的包装可提供气密密封的外壳,所以它们适用于包装需要保护以防水分、氧气和环境大气污染的食物产品和其他产品。
[0004]柔性膜包装具有优于其他容器的许多优点。例如,柔性膜包装可以比刚性容器低得多的成本来制造,并且重量可轻得多,这导致运输成本降低。另外,由于是由柔性膜构成的,所以此类包装不需要与刚性容器相同量的储存空间,这可对于杂货店、药商和其他在此类包装中储备此类产品的人员尤其有利。
[0005]虽然这些包装非常适合于包装和运送,但消费者有时难以打开这些包装并触及包装的内容物。例如,消费者经常通过抓住包装的两个壁并且将这两个壁远离彼此拉开来打开此类包装。尤其是当一些消费者已经尽力牢牢抓住包装壁或使包装密封部破裂而未成功时,消费者会用剪刀剪开包装的柔性膜来打开包装。然而,这两种打开方法通常都不能再密封或容易地再闭合。
[0006]在其他构型中,将开启特征结构(诸如撕裂起始特征结构)加入到膜中。消费者还已经注意到这些撕裂起始特征结构中的一些所具有的缺陷。例如,一些撕裂起始特征结构提供不可靠的撕裂传播并且在包装形成期间需要准确对齐才可用。这些撕裂起始特征结构通常也不能再密封或容易地再闭合。
[0007]可加入到可再密封或可再闭合的包装中的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包括位于包装表面上的无粘合剂或粘合剂消减拉动凸舌,其设置在远离包装端密封部或侧密封部的一距离处。例如,可再密封的包装可具有带有无粘合剂部分的密封层或标签,该无粘合剂部分可由消费者用手抓住并提起,从而提供对包装内容物的触及。许多消费者未能特别快速地辨认包装表面上的无粘合剂或粘合剂消减抓握部分,因而此类包装有时在包装端密封部或侧密封部附近包括注意事项,指示消费者不要拉破端密封部或侧密封部,而取代地在包装表面上找到抓握部分来打开可再密封的开口。
【附图说明】
[0008]图1包括处于闭合构型的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透视图;
[0009]图1A包括图1的包装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0010]图2包括处于部分打开构型的图1的包装的透视图;
[0011]图3包括处于打开构型的图1的包装的透视图;
[0012]图4包括图1的包装的端视图;
[0013]图5包括层压件的外部部分(outer port1n)的顶部示意图;
[0014]图6包括层压件的外部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15]图7包括层压件的内部部分(inner port1n)的顶部示意图;
[0016]图8包括层压件的外部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17]图9包括图1的包装在线9-9处的截面;
[0018]图10包括图3的包装在线10-10处的截面;
[0019]图11包括图7的层压件在线11-11处的截面;
[0020]图12包括图7的层压件在线12-12处的截面;
[0021]图13包括具有包装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顶视图;
[0022]图14包括图13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0023]图15包括处于打开构型的图13的包装;
[0024]图16至图17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5]图18至图20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6]图21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外部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27]图22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外部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28]图23至图25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9]图26包括可构造为形成图23的包装的层压件的顶部示意图;
[0030]图27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31]图28至图30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2]图31包括可构造为形成图28的包装的层压件的顶部示意图;
[0033]图32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34]图33至图35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35]图36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36]图37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37]图38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38]图39至图40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39]图41至图42包括形成为包装的图39至图40的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透视图;
[0040]图43至图44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41]图45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42]图46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43]图47至图49包括形成为包装的图46的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透视图;
[0044]图50至图52包括替代性层压件构型的顶部示意图;
[0045]图53至图54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顶部示意图;
[0046]图55包括被构造为形成图53至图54的包装的层压件的一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47]图56至图57包括具有开启特征结构的包装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
[0048]图58包括图56和图57的包装的一部分的顶部示意图;
[0049]图59包括图58的替代实施例的顶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依照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例,提供具有有用的易开特征的柔性膜包装以及制备此类包装的方法。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被加入到多种包装型式中,诸如具有纵向密封部(包括鳍状密封部或搭接密封部)的行进式裹包的包装或具有侧部密封部的包装(包括两侧密封袋、三侧密封袋或四侧密封袋)。预期包装开启特征结构设置在邻近包装密封部或在包装密封部,该包装密封部诸如为端密封部、顶密封部、底密封部、侧密封部或纵向密封部,仅举几例。通过一种方式,形成此类包装的柔性膜层压件具有至少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并且至少一个膜层限定被构造为容纳包装产品的内部腔体。在多种构型中,柔性膜包装可为可再闭合或可再密封的。
[005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膜层压件可具有形成为第一端密封部的第一对边缘部分、形成为第二端密封部的第二对边缘部分以及形成为第三纵向密封部(诸如鳍状密封部或搭接密封部)的第三对边缘部分。在其他构型中,柔性膜层压件可被形成为具有侧密封部的包装。
[0052]通过一种方式,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是彼此共同延伸的。通过另一种方式,一个膜层设置在另一个膜层的边缘内,使得这些膜层不彼此共同延伸。例如,第一膜层可在第二膜层的第三边缘部分内延伸,并且还可从第一端密封部延伸到第二端密封部。
[0053]在一种构型中,柔性膜层压件将包括设置在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的至少部分之间的压敏粘合剂或另一种可再密封粘合剂。在一个例子中,可再密封粘合剂可设置在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的整个区域中。在其他构型中,可再密封粘合剂仅设置在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之间的一些区域中,使得可再密封粘合剂可被脉冲式涂覆或图案化施加。取决于所形成的包装,图案化施加工艺可仅设置可再密封粘合剂,或如果包装需要的话,除了可再密封粘合剂之外,其还可设置永久性粘合剂。在其他构型中,包装可在膜层之间仅包括永久性粘合剂或密封剂,其可连续地或在脉冲式或图案化施加工艺中施加。
[0054]另外,柔性膜层压件可具有第一侧、第二侧以及两者间的层压件厚度。如本文所述,当形成为包装时,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二侧通常朝向柔性膜包装的内部腔体被定向。
[0055]如上文指出,包装开启特征结构设置在邻近包装密封部或在包装密封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包装开启特征结构被设置在相对于端密封部的包装主体或内部腔体远侦U。例如,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设置在包装的膜边缘上,超过端密封部。通过一种方式,包装开口设置在位于端密封部之间的包装主体中,并且包装开启特征结构设置在邻近远离包装开口那侧上的端密封部处而不是在包装的主体上。通过另一种方式,包装开启特征结构或其一部分可设置在膜中与将端密封部形成到膜中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在其他构型中,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设置在膜中恰好在包装密封部内侧的包装主体上。还预期,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从超过端密封部延伸到端密封部或从端密封部延伸到包装主体的膜中。另外,在一些构型中,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能从端密封部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
[0056]虽然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可设置在邻近包装密封部或在包装密封部,但在一些包装构型中,端密封部可在包装打开并触及包装内容物时不破裂。例如,在具有设置在包装表面上、位于端密封部之间的开口并且具有设置在其上方的可再密封封口的一个实施例中,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将不使端密封部破裂,而取代地将准许消费者容易地通过提起可再密封封口以暴露开口来打开包装。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包装开启特征结构设置在邻近包装密封部或在包装密封部,并且接着在打开包装时使端密封部破裂。
[0057]为了在柔性膜包装中提供易开特征,可在柔性膜中形成抓握部分。当柔性膜层压件被形成为包装时,抓握部分可设置在邻近所形成的包装密封部或在所形成的包装密封部,该包装密封部诸如端密封部、顶密封部、底密封部、侧密封部或纵向密封部。通过一种方式,抓握部分包括拉动凸舌,该拉动凸舌在包装被闭合时具有第一位置并且在包装被打开时具有第二位置。在一种构型中,当拉动凸舌被设置在第二位置中时,第一膜层的一部分和第二膜层的折翼也通过将抓握部分的拉动凸舌从包装的其余部分向上拉并且提起第一膜层的该部分和第二膜层的折翼以暴露包装开口而从包装的其余部分被向上设置。在其他构型中,当拉动凸舌被向上拉时,第一膜层的一部分被提起以暴露第二膜层中的切口,可通过该切口移除包装内容物。
[0058]抓握部分还可包括由包装边缘(诸如包装的前边缘)限定的相对的抓握凸舌。消费者可抓住拉动凸舌和相对的抓握凸舌,并且将两个片远离彼此拉动以打开包装。如上文指出,包装开启特征结构(包括抓握部分)可相对于包装主体来说形成到膜中,超过端密封部、位于端密封部处或恰好在端密封部内侧。尽管一些构型可使两个抓握部分设置在超过端密封部处或恰好在端密封部内侧,但还预期一个抓握部分可设置在邻近端密封部处并且另一个抓握部分可设置在端密封部处。
[0059]在一个例子中,拉动凸舌部分地由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整个厚度形成的贯穿切痕来限定,使得拉动凸舌具有能够由消费者容易地用手抓握的抓握边缘。另外,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二部分的部分深度的切痕(partial-depth cut)也可限定拉动凸舌的一部分。例如,贯穿切痕可限定拉动凸舌的前边缘,并且穿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一部分的部分深度的切痕可限定拉动凸舌的后边缘。相对的抓握部分也可部分地由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整个厚度形成的贯穿切痕来限定。更具体地讲,在一种构型中,相对的抓握部分包括由包装边缘(诸如包装的前边缘)和贯穿切痕限定的第一膜层的切除或分离部分。
[0060]除了拉动凸舌的后边缘之外,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二部分或区段的部分深度的切痕也可限定进入包装的开口。例如,部分深度的切痕可限定第二膜层的一部分,诸如折翼,其被提起以形成包装开口。在一种方式中,内部分深度的切痕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二部分来形成并且仅部分地延伸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整个厚度。
[0061]除了包装膜的内表面上的部分深度的切痕之外,还可在第一膜层中形成外部分深度的切痕。通过一种方式,外部分深度的切痕从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一侧延伸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第一部分,并且仅部分地延伸通过柔性膜层压件的整个厚度。外部分深度的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