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用于调节开松长度和纱线回拉的成圈器的捻接器以及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655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具有用于调节开松长度和纱线回拉的成圈器的捻接器以及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捻接上纱线和下纱线的捻接器,包括:捻接通道;捻接通道上方的上纱线夹子和上切割装置和捻接通道下方的下纱线夹子和下切割装置;上开松管和下开松管,分别在捻接通道与上或下切割装置之间,和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分别在捻接通道与上切割装置之间或与下切割装置之间,以在由上切割装置或下切割装置切割前在上纱线或下纱线中形成开松线圈,从而在上开松管或下开松管中调节上纱线或下纱线的开松长度,为了在上纱线或下纱线中形成回拉线圈以将在上开松管或下开松管中开松的上纱线或下纱线的纱线端部回拉至捻接通道中,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设在上纱线和下纱线的纱线运行路径之间。本发明也涉及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
【专利说明】
具有用于调节开松长度和纱线回拉的成圈器的捻接器以及卷 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捻接两个纱线端部(如卷绕机的卷绕位的上纱线和下纱线的 端部)的捻接器。然而,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卷绕位和具有这种捻接器的卷绕机。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地,例如在断线或筒子更换之后捻接器例如在卷绕机的卷绕位中用于连接卷 绕位的上纱线和下纱线。在此,在捻接之前纱线端部在所谓的开松管中被制备,其中至少单 根纱线(其中所述线由单根纱线构成)在纱线端部处的捻转被开松。随后,纱线端部被回拉, 直至其在捻接器的捻接通道中充分搭接,之后执行实际的捻接过程用以进行纱线连接。在 此,在现代捻接器中,开松和捻接通常借助压缩空气实施。
[0003] 为了最佳的捻接结果,为此必须根据纱线类型仔细地选择捻接器的部件和其工作 参数。此外,在此一方面重要的是所谓的开松长度,即在该长度上两个待连接的纱线的端部 在开松管中被开松,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在捻接通道中出现被开松的纱线端部的搭接,其通 过回拉长度来确定,即通过纱线在开松其纱线端部之后被回拉的长度来确定。在此为了确 保尽可能高的柔韧性,因此现代捻接器拥有所述卷绕位的相应能调节的工作机构,用以确 定所述开松长度和回拉长度。
[0004] 原则上期望的并且对于一些纱也可能的是,这两种功能统一成唯一的工作机构, 即所谓的馈送器,其分别位于关于纱线端部与所述捻接通道对置的一侧上,然而该解决方 案具有极大的缺点:该缺点使得其不能被用于许多纱线类型。这在此通过产生其功能方式 对于上纱线而言变得明显,其中捻接通道基本上竖直地走向并且上纱线来自在捻接通道之 上的卷取筒。对于下的情况是镜像的。
[0005] 上纱线结合其引入捻接通道中被位于捻接通道之上的上纱线夹子夹紧并且被置 入位于捻接通道之下的下切割装置中。因此,上馈送器在上纱线切割之前横向移入纱线走 向中并且由此形成在捻接通道与上纱线夹子之间的线圈,该线圈在此应被称作开松线圈。 在通过下切割装置切割上纱线之后,由此形成的上纱线端部被吸入下开松管中。在更粗的 纱线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所需的开松线圈,以便将纱线端部直接引入开松管的吸入区域中。
[0006] 通过移回馈送器而使得开松线圈被再次开松,并且纱线端部因此更深地吸入开松 管中,由此调节开松长度。在纱线端部开松之后,馈送器又沿着线圈方向移动并且由此形成 所谓的回拉线圈,通过该回拉线圈的形成,纱线端部首先从开松管中拉出并且接着拉回到 捻接通道中。
[0007] DE4005752A1在其描述现有技术时详细讨论了馈送器的双重功能,该馈送器在此 称作"现有技术的拉圈器"。因此在开松线圈的开松中(因吸入开松管中),在捻接通道中并 排的上纱线和下纱线必须彼此滑过,以便能够将其纱线端部更深地吸入开松管中。在不带 平滑的表面的纱线(即起毛的、粗糙的以及毛绒的纱线)情况下此时存在如下危险:从纱线 表面伸出的纤维在相互移动时彼此勾住。由此形成提高的摩擦力,其防止纱线端部不受阻 碍地被抽吸到开松管中。但这会导致,相应不同的纱线长度吸入到开松管中并且因此也开 松,即形成不同的开松长度,其因此导致不均匀的并且由此不令人满意的捻接连接。
[0008] 因此,DE4005752A1中提出了将这两种功能(调节开松长度和回拉长度)分离,并且 分配至卷绕位的不同的工作机构。对馈送器("现有技术的拉圈器")在此保持获得在纱线端 部开松之后长期分配给其的机械的纱线回拉,而对于开松线圈的形成而言,新的拉圈器建 议在捻接通道的相应与馈送器对置的侧上。在对上纱线的上面详细描述的情况下,也就是 说开松线圈不再在捻接通道之上形成而是在捻接通道之下形成,更确切地说在捻接通道与 下开松管之间形成。通过将开松线圈从捻接通道的对置的两侧设置到相同的侧(如相关的 开松管),上纱线和下纱线在开松线圈开松时不必在捻接通道中彼此滑过,而是两个纱线可 以在没有相互接触的情况下彼此独立地更深地吸入其相应的开松管中,这使得其开松长度 可以精确和可重复地调节。
[0009] 用于形成开松线圈的独立的拉圈器的构思因此也由DE4420979A1提出,其有助于 针对那里所述的成圈器的该工作机构的推广。DE4005752A1针对拉圈器具体分别提出固定 在升降气缸上的拉钩用于纱线接合,其中升降气缸可以利用压缩空气、以液压方式、以机电 方式或通过调节马达来操作。这将DE4420979A1概述到其他线圈形成原理并且补充了成圈 器作为旋转翼和气动抽吸嘴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0] 用于开松线圈的独立拉圈器因此解决了开松和回拉长度的可重复调节的基本问 题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令人满意,这还意味着除了馈送器的附加部件。这还由此加剧了 :对其 操作所需的调节件也倍增。

【发明内容】

[0011]基于此背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不太复杂的并且由此也成本更低廉的解决 方案来调节开松和回拉长度,而不妨碍其可重复性。
[0012] 该任务通过用于捻接上纱线和下纱线的捻接器来解决,包括:
[0013] -捻接通道,
[0014] -在捻接通道上方的上纱线夹子和上切割装置和在捻接通道下方的下纱线夹子和 下切割装置,
[0015] -上开松管和下开松管,它们分别在捻接通道与上切割装置或下切割装置之间,
[0016] -以及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它们分别在捻接通道与上切割装置或下切割装置之 间,用于在通过上切割装置或下切割装置进行切割之前在上纱线或下纱线中形成相应的开 松线圈,用以在上开松管或下开松管中调节上纱线或下纱线的相应的开松长度,
[0017] 其特征在于,
[0018] -为了在上纱线或下纱线中形成相应的回拉线圈以将分别在上开松管或下开松管 中被开松的上纱线或下纱线的纱线端部回拉至所述捻接通道中,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以可 运动的方式被设置在上纱线和下纱线的纱线运行路径之间。
[0019] 在该解决方案中,发明人出乎意料地认识到,还可能的是,将针对开松长度和回拉 长度进行调节的两个功能统一到唯一的工作机构中,并且由此克服了现有技术在此方面的 不足。与以前的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并在上面提到的馈送器的工作方式相比,对此重要的 是,该工作机构(在此因其与DE4420979A1的实施方式的较大的结构相似性而也被称作成圈 器)并不总是作用在同一纱线上而是相继地作用在两个纱线上。以前的现有技术的相应的 馈送器在一根纱线中不仅形成开松线圈而且形成回拉线圈,而根据本发明的成圈器首先在 一根纱线中形成开松线圈,随后在另一根纱线中形成回拉线圈。这样,例如上成圈器首先在 下纱线中形成开松线圈,之后在上纱线中形成回拉线圈。为了实现这个,已证明为有利的是 在下纱线和上纱线的纱线运行路径之间设置成圈器。这样一来,成圈器尤其通过沿着一根 纱线的方向的运动在夹带下形成开松线圈,以及随后通过沿着另一根纱线的方向运动在夹 带下形成回拉线圈。
[0020] 因此,本发明利用如下事实:即在现有技术中,成圈器和馈送器的运动在时间上相 继地进行并且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和馈送器分别相邻,这能够实现其组合成唯一的工作机 构。然而,该认知只是针对发明人而言实现了而对目前现有技术而言是未知的。由此,发明 人令人意外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需求并且实现如本发明的任务所要求的那样包括其调节 件在内的组件的省去。
[0021] 类似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成圈器,在此也有利的是,在开松管与捻接通道之间形 成开松线圈。于是在纱线易弯曲和/或开松管与切割装置紧邻时,纱线首先仅在对应于切割 装置与开松管之间的距离的长度上被吸入并且其他的纱线可以在开松管的吸入作用下通 过开松线圈的被引导的开松受控地引导到开松管中。在纱线不易弯曲并且在开松管与切割 装置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这些纱线在切割之后并不直接被吸入,而是成圈器必须首先还将 开松线圈增大到直至纱线端部到达开松管的吸入区域中并且纱线则与其上的纱线端部一 起在随后开松线圈被开松的情况下被吸入。但在所有情况下,开松长度精确地通过在切割 装置与开松管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切割之前形成的开松线圈的大小来确定。
[0022] 由于对于最佳的纱线端部开松而言本来有利的是,可以将纱线与其上的纱线端部 一起吸入开松管中,因此与纱线类型无关地在切割装置与开松管之间仅形成了较小的距 离,因为开松长度足够灵活,也仅通过在切割之前形成的开松线圈的大小来调节。这也简化 了对开松线圈的形成的控制并且对于所有纱线类型都适用。
[0023] 在开松线圈分别形成在开松管与捻接通道之间的实施方式中,也就是说,在任何 情况下都避免了紧接切割之后直接吸入不必要大的纱线长度。还要补充的是,如刚刚所述, 通过切割装置和开松管紧邻布置,则完全防止了线圈吸入开松管中并且由此完全避免了在 开松管中纱线在线圈的弯曲点处的不希望出现的弱化。
[0024] 以可代替的优选的方式,开松线圈形成在捻接通道位于开松管与切割装置之间一 侧上。由此可以利用将开松管紧邻设置在捻接通道上的优点,由此满足需要地制备好的开 松的纱线端部需要直至返回到捻接通道中的受到较少影响的较短路径。
[0025]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此为了简化图示,通常谈及上纱线和下纱线以及上部件和 下部件,由此也隐含地认定捻接通道的基本上竖直的取向。这如所述地仅用于简化图示并 且不应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的普遍性。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清楚的是,在 本发明中仅围绕两个任意取向的纱线利用捻接器的部件的对应地协调的取向进行捻接连 接。同样,在下文中通常谈及两个成圈器的相同的特定实施方式,这是在实践中合理的解决 方案。但同样,本发明延伸到这两个成圈器的彼此不同的实施方式,这是因为成圈器由于其 彼此独立而基本上可以彼此任意组合。
[0026] 成圈器在此在结构上类似于现有技术地构成,如在DE 4005752A1或DE4420979A1 中公开的那样。明显出现的区别仅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成圈器必须相继地作用到两个纱线 上,其不是仅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必须具有针对其中一根纱线的接触机构而且必须具有针 对两根纱线的接触机构。但这可以从现有技术中简单地通过将成圈器安置在纱线与这里已 知的接触机构的相应的镜像部之间来改进。
[0027]因此例如考虑类似于DE4005752A1的拉圈器,其代替在一个端部上的拉钩现在在 必要时对应延长的升降气缸的每个端部上设有各一个拉钩。但也可考虑的是DE4420979A1 中的旋转翼,但现在它必须能够不仅沿着一根纱线的方向而且也沿着另一根纱线的反向枢 转。如DE4420979A1的抽吸嘴的气动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抽吸嘴要么朝向两根纱线设计,要 么其数目必须翻倍。为了吸入限定长度的柔性的纱线,为此还补充合适的止挡(例如为在抽 吸嘴之前的细网格形式),其防止无限定地吸入纱线。开松线圈的大小例如要么固定地通过 管嘴形状(例如长形的抽吸槽的长度)来确定,要么通过例如抽吸嘴的横向于纱线走向可改 变的位置来确定。
[0028]作为用于成圈器的调节件,还可以利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原理,如气动式、液压 式、机电式或通过调节马达实现的操作。因此,例如DE4005752A1的利用两侧的挂钩进一步 改进的压缩空气驱动的升降气缸形成具有气动式拉杆的解决方案。通过借助横向于纱线取 向的接触销等推开纱线来替代借助拉钩对纱线的抓取和拉伸相应地得到了可气动操作的 推杆。在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创了许多可代替的解决方案。
[0029] 由于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镜像运动,上成圈器和下成圈器结合成唯一的构件是特 别有利的。因此,这除了极大地简化其构造之外尤其也允许使用共同的调节件,这对于成本 和维护开销有积极的影响。为了连接这两个成圈器在此尤其考虑机械以及气动的解决方 案。
[0030] 该构思的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通过已提及的并且在DE4420979A1中已知的旋转翼 的进一步改进来实现,即将两个成圈器构成为共同的旋转翼,其转动轴线穿过捻接通道的 中心并且垂直于捻接器的存在捻接通道的表面延伸。为了在捻接通道上方和下方形成开松 和回拉线圈,旋转翼仅必须执行围绕其静止位置朝向两侧的旋转运动,该位置可以实现唯 一的振动马达或也可以实现简单的电磁布置。例如为此在横向于旋转轴线延伸的并且围绕 可旋转的联接杆安置的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取向的传动销的两个端部上,纱线在旋转运动时 推开(wegdruecken)并且在此形成期望的线圈。在此,安置在捻接通道侧的位置固定的保持 销一方面可以增强线圈形成,但尤其用于保持捻接通道中的纱线走向不受线圈形成的影 响。这是同时实现两个成圈器的非常简单的具有不复杂的调节件的部件。
[0031] 如果捻接器或其在卷绕位中的周边对于这样单纯的旋转解决方案而言提供并不 充足的空间,则具有共同的调节件连同相对纱线单纯地进行平移运动的接触件的类似解决 方案是可行的。如此一来,例如可以利用已被讨论的推杆或拉杆,其彼此连接并且其独立的 调节件为此被共同的调节件替代。具体而言,为了连接例如轮部段而建议,其旋转轴线穿过 捻接通道的中心并且垂直于存在有捻接通道的捻接器的表面延伸。轮部段在此应理解为这 样的部件,即,其一方面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围绕其旋转轴线旋转,而另一方面在捻接通道上 方或下方具有充分伸展的圆周区段,该圆周区段在旋转运动期间与相对于纱线进行平移运 动的接触件的朝向该区段的一侧保持耦联。具体而言,这样的部件因此例如实施为镜像的 片部段形式。
[0032] 如上面在纯粹旋转解决方案中所讨论的那样,在此实际的调节件是振动旋转马达 或相应简单的电磁布置,其可以使轮部段在两个方向上旋转,旋转运动因此通过传动装置 被转换成接触件相对于纱线的平移运动。作为对这样的传动耦联的例子,轮部段的圆周区 段能够例如被齿化,以便啮合到推杆或拉杆的朝向轮部段的一侧的相应的齿部中。但自然 也可以考虑所有其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的原理,只要结 构空间足够,轮部段也可以实施为整个轮并且尤其实施为整个齿轮。
[0033] 原则上,本发明也包括在控制技术上自主型的成圈器,即不需要外部控制的成圈 器,而是其调节件例如通过存储在成圈器自身中的机械或电子编码的程序来控制。然而这 具有如下缺点:在运动改变(例如通过处理变换)时,基于卷绕位上的另一纱线类型要么更 换整个捻接器,要么至少必须调整自主的成圈器的程序。
[0034] 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具有能够从外部控制的调节件的成圈器,其中这两个成圈 器在此如上描述地也可以共享唯一的共同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因此适宜地要么由卷绕位 计算机要么由卷绕机的中央控制装置来控制,中央控制装置必要时通过卷绕位计算机来获 得。相应地,操作者可以从卷绕位的操作单元或卷绕机的操作单元访问成圈器的工作参数 或者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性,甚至从两者来访问,即查看并且必要时也改变所述参数。
[0035]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也通过具有在前文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捻接器的卷绕位以 及通过具有这种卷绕位的卷绕机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此如刚好介绍的那样通过借助 卷绕位和/或卷绕机计算机控制成圈器来形成。
【附图说明】
[0036] 所有在前面所阐述的实施例和对于本技术领域而言由此得到的变型方案和组合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而在下文中还要参照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和其变型方案中的一 些更为详细地予以阐述。
[0037] 在附图中:
[0038] 图1以立体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构成为旋转翼的成圈器的捻接器的第一 实施方式;
[0039] 图2示意性地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的捻接通道。
[0040] 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 主要在DE4420979A1中获知(并且在那里编号为图2)的图1以立体视图示出了根据 本发明的捻接器8的第一实施方式,其通过相应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的构成为旋转翼24的 成圈器来获得。除了捻接器8之外也示出了 :用于从(未示出的)卷取筒子拾取上纱线V的枢 转嘴16以及抽吸管20,该抽吸管具有抽吸开口 21用于从(未示出的)退绕筒子相应引导下纱 线4〃,所有这些都作为卷绕机的卷绕位的可能的组成部分。同样标明了上纱线4'以及下纱 线4"。
[0042]捻接器8首先具有其常见的组成部分:利用螺栓43固定在空气分配器块42上的捻 接棱柱25,其具有捻接通道26和其捻接空气接头45以及在上方和在下方紧邻的纱线引导板 27 ;分别装入空气分配器块42中的捻接通道26的延长部中的开松管38;在上方和在下方设 置在空气分配器块42上的切割装置32或36,其具有对于在该图中的上切割装置32而言同样 可看到的操作机构33;以及上纱线夹子30和下纱线夹子34,其具有其操作机构31或35。 [0043] DE4420979A1的具有用于形成开松线圈的唯一任务的成圈器在该图中构成为旋转 翼24,该旋转翼具有穿过捻接通道的中心并且垂直于捻接器的包含有捻接通道的表面延伸 的旋转轴线。每个安置在旋转翼24的两个端部上的并且平行于旋转轴线的传动销40为了形 成开松线圈总是始终只相对于其中一根纱线旋转,即例如上传动销40始终只相对于下纱线 4〃旋转。在旋转翼24旋转时,传动销40于是分别拾取与该传动销相关的纱线并且将所述纱 线带到捻接棱柱25中的相应相关的凹进部39中。例如在图1的视图中,上传动销40在沿着顺 时针方向转动时将下纱线4〃向右朝向右上方携带到安置在捻接棱柱25中的凹进部39中。在 此在纱线中,即这里在下纱线4〃中形成的开松线圈还通过如下方式增大:纱线在捻接通道 侧通过位置固定的保持销41被约束。然而,尤其是保持销41安置为使得成圈不改变上纱线 V和下纱线4〃在捻接通道中的走向。
[0044]现在为了将DE4420979A1的旋转翼24进一步改进成根据本发明的成圈器,基本上 只须注意:旋转翼24现在必须能够在两个旋转方向上枢转足够远。为此,一方面需要相应的 驱动器,而另一方面相对于已存在于捻接棱柱25中的凹进部39镜像地设置另外的凹进部 39\附加的凹进部39'在此必须足够深,以便旋转翼24相对于相应的另外的纱线充分旋转, 从而也实现所期望的对纱线的回拉长度。
[0045]在形成开松线圈和通过回转至其起始位置中再次开松以在开松管中完全开松纱 线端部之后,旋转翼除了DE4420979A之外根据本发明还履行其他功能,即通过沿着相应的 另外的方向旋转而将纱线V和4〃回拉到捻接通道26中。例如,为此上传动销40在该附图的 视图中向左旋转并且现在将上纱线V夹带到左上部中安置在捻接棱柱25中的凹进部39', 直至达到对于上纱线V所期望的回拉长度,即其纱线端部在捻接通道26中针对捻接所期望 的位置中。为此,也可以在该侧上安置与保持销41对置的(未示出的(但图2可见))其他的销 钉,以便将线控制在该侧上并且由此一方面增大回拉线圈而另一方面防止在纱线通道26中 的纱线走向受线圈形成的影响。
[0046] 旋转翼24的驱动在此可以如在DE4420979A1中描述的那样通过安置在旋转翼24的 周边上的驱动单元实现。在此情况下,上传动销和下传动销40在旋转翼24的端部处通过在 其周边处基本上圆线形(kreislinienfbrmig )的结构彼此连接,于是驱动单元親合到该结构上。 然而可替选地,直接作用到旋转轴的驱动方案也是可行的。
[0047]图2示意性地以捻接通道的俯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在该附 图处也再次要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作用方式。与图1不同,捻接棱柱25在此以圆形构成,由 此省去了凹进部39、39\此外,保持销40直接通过简单的联接杆连接,该布置也可以一体式 地构成。为了不妨碍纱线V、4〃被引入捻接棱柱25以及其稍后滑出,为此例如可以在旋转轴 线的区域中和在其上方和下方允许在捻接棱柱25与空气分配器块42之间有间隙并且将联 接杆安置在其中。但作为替代,在圆形的捻接棱柱25中相对简单地构成的圆形环连接(类似 于DE4420979A1)是可行的。
[0048]图2的部分(a)至(b)因此示出了旋转翼24和纱线V、4〃从将纱线置入捻接棱柱25 开始到刚要开始实际的捻接过程的最重要的阶段。在部分(a)中,纱线V、4〃刚好被置入捻 接棱柱25的捻接通道26中以及纱线夹子30、34和切割装置36、32中。旋转翼24在其初始位置 中。
[0049] 在部分(b)中,旋转翼24围绕其旋转轴线24'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中其传动销 40使得纱线4\4〃围绕保持销41弯曲以形成开松线圈50。为此,由封闭在其中的纱线夹子 30、34分别将保持在筒子侧的纱线4\4〃穿过仍敞开的切割装置36、32向回引导。在此,部件 的几何布置以及转动运动的大小设计为,使得纱线V、4〃在形成开松线圈50之后位于开松 管38的吸入区域中。现在,切割装置36、32关闭并且由此形成纱线V、4〃的待预处理的纱线 端部,其中最迟在该时刻中压缩空气施加到开松管38上,由此纱线V、4〃不能再离开吸入区 域。
[0050] 柔韧的纱线V、4〃的纱线端部于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直接地(必要时首先在形成线 圈的情况下)被吸入到开松管38中。而干扰性纱线现在只有当其位于切割装置36、32足够近 时才直接地并且与其纱线端部一起被吸入开松管38中。否则的话,旋转翼24通过增大开松 线圈50将纱线V、4〃足够远地回拉,直至其纱线端部到达开松管38的相应的吸入区域中,随 后则与其上的纱线端部一起被吸入开松管中。但也为了将柔韧的纱线始终与其上的纱线端 部一起吸入开松管38中并且简化所述过程,因此始终推荐的是开松管38和切割装置36、32 的紧邻布置,其中开松长度于是基本上通过开松线圈50的大小来确定。
[0051]在将纱线V、4〃的纱线端部吸入开松管38中之后,旋转翼24沿着逆时针方向又向 回枢转到其初始位置中,其中开松线圈50被开松并且纱线端部更深地吸入到开松管38中并 且在此被开松到其期望的长度。图2的部分(c)示出了旋转翼24回到其初始位置的情况并且 以其整个开松长度吸入开松管38中的纱线V、4〃。
[0052]在进行纱线端部开松之后,旋转翼24现在继续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为了形 成回拉线圈51,其传动销40现在使相应的另外的纱线V、4〃围绕保持销41'弯曲。在此,通过 还始终关闭的纱线夹子30、34分别在筒子侧保持的纱线4〃的纱线端部朝着捻接棱柱25 回拉。图2的部分(d)示出了在完全的纱线回拉之后的情况,其中纱线V、4〃的被开松的区域 46\46〃位于捻接通道26中并且可以实施实际的捻接过程,在其结束之后旋转翼24又进入 其初始位置中并且纱线V、4〃通常从捻接棱柱25被释放。
[0053]除了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还可以基本上自由地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实施许多其他变型方案,其都属于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范围。这样,例如通过相应 地通过在联接杆的端部处的齿轮部段和相应带齿的推杆替换传动销40,实现将联接杆的旋 转运动转换成推杆的平移运动。
[0054]此外,出于完整性要指出的是,不定冠词并不排除,用其表示的组件也能以复数存 在。同样的,确定的部件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功能也不能分配到多个可替换的部件, 或者多个所描述的部件的功能不能组成一个唯一的部件。
【主权项】
1. 一种用于捻接上纱线(4〇和下纱线(4〃)的捻接器(8),该捻接器包括: -捻接通道(26), -在所述捻接通道(26)上方的上纱线夹子(30)和上切割装置(32)和在所述捻接通道 (26)下方的下纱线夹子(34)和下切割装置(36), -上开松管和下开松管(38),该上开松管和下开松管(38)分别在捻接通道(26)与上切 害J装置(32)或下切割装置(36)之间,以及 -上成圈器(24)和下成圈器(40),分别在捻接通道(26)与上切割装置(32)之间或与下 切割装置(36)之间,以便在由所述上切割装置(32)或所述下切割装置(36)进行切割之前在 所述上纱线(4〇或所述下纱线(4〃)中形成相应的开松线圈(50),从而在所述上开松管或所 述下开松管(38)中调节上纱线(〇或下纱线(4〃)的相应的开松长度, 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所述上纱线(4〇或所述下纱线(4〃)中形成相应的回拉线圈(51)以将分别在所 述上开松管或所述下开松管(38)中被开松的所述上纱线(4〇或下纱线(4〃)的纱线端部回 拉至所述捻接通道(26)中,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器(40)被设置在分别位于所述 上纱线(V )和所述下纱线(4〃)的纱线运行路径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这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 器(40)被设置为使得其分别在开松管(38)与捻接通道(26)之间形成开松线圈(50)。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圈器和所述下成圈器分 别构成为能够气动操作的推杆或拉杆。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 器(40)为了实施其成圈而彼此连接并且具有共同的调节件。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器 (40)构成为共同的旋转翼(24),所述旋转翼的旋转轴线(2f)穿过所述捻接通道(26)的中 心并且垂直于所述捻接通道(26)所在的所述捻接器(8)的表面延伸。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器 (40)分别构成为推杆或拉杆,它们通过轮部段彼此连接,该轮部段的旋转轴线(2f )穿过所 述捻接通道(26)的中心并且垂直于所述捻接通道(26)所在的所述捻接器(8)的表面延伸。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捻接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成圈器(24)和所述下成圈 器(40)通过各自的一个能够控制的调节件或经由共同的一个能够控制的调节件来用于实 施其成圈。8. -种卷绕位,该卷绕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捻接器(8)和用于控制所述上成圈 器(24)和所述下成圈器(40)的各自的调节件或共同的调节件的卷绕机控制装置。9. 一种卷绕机,该卷绕机具有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捻接器(8)和用于控制所述上成圈 器(24)和所述下成圈器(40)的各自的调节件或共同的调节件的卷绕机控制装置。
【文档编号】B65H69/06GK106044391SQ20161033884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S·斯查顿
【申请人】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