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546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包装盒包括有侧面和底面围合组成一中空的盒体,盒体在包装组装成形时需要将围合在一起的侧面及底面通过粘合等组合起来,使其从方便收藏运输的平面状态变为立体状态,这样在组合过程中就需要通过拼接组合后再粘结固定,这样就增加了加工工序,包装操作繁琐,拆装后重复使用率低,生产成本高,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结构,盒体和盒盖均为一体成型的平面片体以方便收折,使用时能方便自行拆解和组装形成立体盒形,结构稳固,美观耐用且环保。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包装盒结构,包括两盒单元形成盒体和盒盖,盒盖盖合在盒体上方,各盒单元包括底板连同四个围合的侧板一体成型,四个侧板包括两纵侧板和两横侧板,纵侧板和横侧板分别从底板四周外侧延伸出,各纵侧板、横侧板分别包括呈对称的在中部对折的内侧边板及外侧边板,内侧边板从底板外侧延伸出,相邻的侧板之间连接有可收折的连接板,连接板包括从两相邻内侧边板外侧延伸出的可对收的两内折片,各内侧边板向上折立,其中一组侧板的外侧边板向下收折时将收折的连接板夹靠盖合于内,相邻的纵侧板和横侧板连接组合。
[0006]进一步,各侧板的外侧边板外延伸一可向外折的内底边,侧板折立时,内底边外折后位于抵靠在各侧板内侧位于底板上方。
[0007]进一步,其中一组侧板的外侧边板的两侧边向外延伸形成一对应内折片形状的耳片,耳片在外侧边板折立起时翻折位于内折片前方,折叠后的内折片及耳片位于外侧边板后侧,耳片下方设置一定位间隙,位于耳片前方的外侧边板下方形成有一可嵌入定位间隙中的定位片。
[0008]进一步,定位间隙为在耳片的下方形成一缺口,定位片插入缺口形成的定位间隙中。
[0009]进一步,定位间隙为在耳片与外侧边板连接处下方设置一段开口线,定位片插入该开口线中定位。
[0010]进一步,外侧边板下方的定位片插入耳片下方的缺口定位,相邻的外侧边板外侧的内底边两端设有供定位片所在外侧边下方的内底边插置的缺段。
[0011]进一步,耳片下方设置开口线向外侧边板底边延伸形成一 L形开口,相邻的外侧边板外侧的定位片及下方内底边插入定位至L形开口中。
[0012]进一步,两内折片中部相交折线上方形成一弧形缺口,相交折线下端开设一段开口线。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结构,作为盒体和盒盖的盒单元采用一体成型平面片状体,收折为平面状方便收藏,简单操作后就可组装为立体盒形使用,自行拆解和组装方便,避免了结构分散和需要粘接固定的问题,盒体及盒盖展开后外形美观饱满,连接稳固耐用,且能重复利用,实现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包括盒体和盒盖);
[0015]图2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拆解后平展开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组装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组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盒结构,其包括两个组合的盒单元,盒单元采用硬质纸片材质制作,配套为包装盒时,其中一盒单元作为盒体1,另一盒单元作为盒盖2,使用时盒盖2盖合在盒体I上方。作为盒体I和盒盖2的盒单元结构相同,式样上可做适当调整,本实施例图示中以盒盖2结构作为说明。
[0021]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盒盖2包括一底板21和四个用于形成一中空部的侧板,底板21连同侧板一体成型,侧板包括两纵侧板22和两横侧板23,两纵侧板22和两横侧板23围合形成矩形的侧面板,再连同下方的底板21构成一上方敞口的盒体。为方便盒单元收起时能平铺成平面状以方便收藏和运输,在使用时直接展开组合形成立体盒体,如图3至图5所示,纵侧板22和横侧板23分别从底板21四周外侧延伸出。其中,各纵侧板22、横侧板23分别包括呈对称的在中部对折的两侧边板,各侧板中,位于内侧的连接在底板21外的内侧边板可沿着底板21的外侧边向上折起,而位于外侧的外侧边板则沿着中部对折线向内折使两侧边板贴合,从而各侧边板折后立起形成盒单元的四面立体侧板,如图4所示。如图3,纵侧板22包括内侧边板221和外侧边板222,横侧板23包括内侧板231和外侧板232。
[0022]为使各侧边能够通过折叠组合后定位,无须通过粘接,也能方便进行展收使用及重复利用,相邻的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将两侧板连接定位,连接板3设在两位于底板21外侧的侧边板之间,连接板3包括呈对称在中部对折的内折片31,两内折片31沿中部折线32对折后贴合时两相邻的内侧板221、231靠合,如图5所示。如图3所示,连接板3包括从两相邻侧边板221、231外侧延伸出的内折片31,可在两内折片31中部相交折线32上方形成一弧形缺口 33,在折线32下端开设一小段开口线321,从而使连接板3在收折时留有缓冲空间,内折时不易隆起或折损。
[0023]当需要将各侧板折立形成盒单元时,只需将各内侧板221、231沿着底板21的外侧边向上折起,外侧的外侧边板222、232则沿着侧板中部对折线向内折使两侧边板贴合,因在相邻的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中两内折片31折叠贴靠时,外侧边板222、232向内收折时将收靠后的连接板3包住并盖合,收折后的连接板3夹在折立起的纵侧板22和横侧板23中部,位于外侧边板和内侧边板之间。
[0024]从而连接板3夹在纵侧板22或横侧板23中,夹靠定位的同时也将相邻的纵侧板22和横侧板连接起来。
[0025]为令各侧板折立起时更立体,折叠使位于盒体内侧的外侧边板222、232稳固定位,各侧板的外侧边板222、232外还延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