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856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直角开门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角开门电梯。
【背景技术】
[0002]通常轿厢导轨位于轿厢的两侧,所以轿厢架一般都是平行于门机的,如图1所示(该图示出了门机Al、导轨A2、轿厢架A3、轿厢A4),其中轿厢架是固定和支撑轿厢及其附件的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下梁、斜拉条和轿底架等组成。在轿厢架的四个角上设置四个与轿厢导轨充分啮合的导靴,与导轨配合起到导向作用,如图2所示(该图示出了下梁A5、轿底架A6、斜拉条八7、立柱八8、上梁A9、导靴A10)。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角开门电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该轿厢部分的轿厢(B4)包括:
[0006]设置有门机(BI)的前侧部;
[0007]设置有门机的左侧部,所述前侧部与左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分;
[0008]后侧部;
[0009]右侧部,所述后侧部与右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部分;
[0010]所述前侧部、右侧部、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后侧部、右侧部以及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护而成轿厢,该轿厢的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外部形成一个供导轨安装就位的导轨装配空间;
[0011 ] 安装轿厢的轿厢架(B3),其包括:
[0012]由上梁(B9)、下梁(B5)、立柱(B8)共同构成的框架件,该框架件的立柱与第一、第二倾斜部分相邻,所述立柱安装有导轨(B2);
[0013]设于下梁之上的轿底架(B6);
[0014]设于上梁之上的副上梁(B9'),该副上梁的两个端部通过拉结件拉结于轿底架;
[0015]进一步,所述副上梁呈菱形结构。
[0016]进一步,所述拉结件采用连杆(BO),该连杆下端部固定于轿底架,上端部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1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梯可实现垂直方向的开启作业,便于特殊场所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背景技术】中普通轿厢布局图。
[0019]图2为【背景技术】中轿厢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直角开门电梯布局图。
[0021]图4为对角式轿厢架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A1、门机;A2、导轨;A3、轿厢架;A4、轿厢;A5、下梁;A6、轿底架;A7、斜拉条;A8、立柱;A9、上梁;A10、导靴;
[0023]B1、门机;B2、导轨;B3、轿厢架;B4、轿厢;B5、下梁;B6、轿底架;B8、立柱;B9、上梁;B9'、副上梁;BO、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3、图4所示,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该轿厢部分的轿厢B4是一个由前侧部、后侧部、右侧部、左侧部、顶部、底部共同维护而成的箱体结构(将图3的下部界定为轿厢的前侧,对应的是左边则界定为轿厢的左侧,后部界定为轿厢的后侧,右侧界定为轿厢的右侧),而前侧部、右侧部设置有开启结构。
[0026]其中,设置有门机BI的前侧部,该门机BI设置有与其配合且安装于前侧部的轿门结构,该轿门采用对开方式。
[0027]设置有门机的左侧部与设置有门机BI的前侧部相互垂直,分布于两个不同侧部的门开启方向正好也相互垂直,所述前侧部与左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分,由于设置了该第一倾斜部分,从而在轿厢的左前方形成了一个空间,该空间在轿厢安装通道中便于相应的导轨结构进行装配。
[0028]该轿厢具有后侧部、右侧部,所述后侧部与右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部分,该第二倾斜部分使得轿厢形成了一个位于其右后方的一个空间,该空间在轿厢安装通道中便于相应的导轨结构进行装配。
[0029]所述前侧部、右侧部、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后侧部、右侧部以及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护而成轿厢,该轿厢的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外部形成一个供导轨安装就位的导轨装配空间,在图3中,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分布于轿厢的两个对角方向。
[0030]安装轿厢的轿厢架B3,其包括:由上梁B9、下梁B5、立柱B8共同构成的钢结构框架件,该框架件的立柱与第一、第二倾斜部分相邻,所述立柱安装有导轨B2,传统的导轨是分布于诸如图1的左右侧方向,而本案将导轨分布于轿厢的两个对角线方向上,从而实现直角开门结构。
[0031]该轿厢架具有设于下梁之上的轿底架B6、设于上梁之上的副上梁B9',诸如菱形结构的副上梁,该副上梁的两个端部通过拉结件拉结于轿底架,具体而言,所述拉结件采用连杆B0,该连杆下端部固定于轿底架,上端部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其特征在于,该轿厢部分的轿厢(B4)包括: 设置有门机(BI)的前侧部; 设置有门机的左侧部,所述前侧部与左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分; 后侧部; 右侧部,所述后侧部与右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部分; 所述前侧部、右侧部、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后侧部、右侧部以及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护而成轿厢,该轿厢的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外部形成一个供导轨安装就位的导轨装配空间; 安装轿厢的轿厢架(B3),其包括: 由上梁(B9)、下梁(B5)、立柱(B8)共同构成的框架件,该框架件的立柱与第一、第二倾斜部分相邻,所述立柱安装有导轨(B2); 设于下梁之上的轿底架(B6); 设于上梁之上的副上梁(B9'),该副上梁的两个端部通过拉结件拉结于轿底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上梁呈菱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采用连杆(BO),该连杆下端部固定于轿底架,上端部通过螺栓结构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角开门电梯,其包括轿厢部分,该轿厢部分的轿厢包括:设置有门机的前侧部;设置有门机的左侧部,前侧部与左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分;后侧部;右侧部,后侧部与右侧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倾斜部分;前侧部、右侧部、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后侧部、右侧部以及顶部和底部共同围护而成轿厢,该轿厢的第一、第二倾斜部分外部形成一个供导轨安装就位的导轨装配空间;安装轿厢的轿厢架,其是由上梁、下梁、立柱共同构成的框架件,框架件的立柱与第一、第二倾斜部分相邻,立柱安装有导轨;设于下梁之上的轿底架;设于上梁之上的副上梁,该副上梁的两个端部通过拉结件拉结于轿底架。该电梯可实现垂直方向的开启作业,便于特殊场所的安装使用。
【IPC分类】B66B11-02, B66B13-30
【公开号】CN204588393
【申请号】CN201520139060
【发明人】蔡慧云, 陈祥华, 孙顺明, 夏世豹
【申请人】上海长江斯迈普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