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76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L架运输车升降技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L架运输车升降技术中的台车大多数都无法与生产线的高度保持同步,一般的做法为人工搬运和液压升降,人工搬运浪费人力、增加成本且存在人身安全隐患;液压升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漏油问题。如果针对不同生产线采用不同高度的台车则会出现由于冗杂类别带来的材料和管理成本的上升。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缺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身安全隐患、洁净无污染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包括机架、导向轴座、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导柱和气缸,机架通过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与两根导柱固定连接,在两根导柱上安装有导向轴座,在导向轴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推车导向轮和右侧推车导向轮,在导向轴座的中部设置有一气缸支架,在气缸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气缸。
[0005]在气缸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四个推车勾手。
[0006]在下安装板和导向轴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
[0007]在气缸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滚轮。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采用气缸伸缩和勾手来完成L架推车的举升和下降,针对不同生产线只需调节气缸上磁环开关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同一辆台车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使用相比于人工搬运和液压升降,具有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身安全隐患、洁净无污染等优点,该机构实现了推车的通用和互换。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_机架;2_导向轴座;3_上安装板;4_下安装板;5-导柱;6-气缸;7-左侧推车导向轮;8_右侧推车导向轮;9_气缸支架;10_推车勾手;11_垫块;12_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12]如图1所示,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包括机架1、导向轴座2、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导柱5和气缸6,机架I通过上安装板3和下安装板4与两根导柱5固定连接,在两根导柱5上安装有导向轴座2,在导向轴座2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推车导向轮7和右侧推车导向轮8,在导向轴座2的中部设置有一气缸支架9,在气缸支架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在气缸支架9的侧面设置有四个推车勾手10,在下安装板4和导向轴座2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11,在气缸支架9的底部设置有一滚轮12。
[0013]本实用新型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动作程序为:首选让装满PCB板的L架推车到达指定位置,然后推车勾手10勾住L架推车,将L架推车举升到指定高度,之后再将L架推入生产设备内,待L架上的PCB板全部进入生产线后,再将L架推入之前的L架推车内,完成整个动作过程。导向轴座2用以导向左侧推车导向轮7和右侧推车导向轮8,整个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运动依靠气缸6的伸缩实现。
[0014]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包括机架、导向轴座、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导柱和气缸,所述机架通过所述上安装板和所述下安装板与两根所述导柱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导柱上安装有所述导向轴座,在所述导向轴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推车导向轮和右侧推车导向轮,在所述导向轴座的中部设置有一气缸支架,在所述气缸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所述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四个推车勾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安装板和所述导向轴座之间设置有多个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一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车高度适配机构,其包括机架、导向轴座、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导柱和气缸,机架通过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与两根导柱固定连接,在两根导柱上安装有导向轴座,在导向轴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推车导向轮和右侧推车导向轮,在导向轴座的中部设置有一气缸支架,在气缸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本实用新型的台车高度适配机构采用气缸伸缩和勾手来完成L架推车的举升和下降,针对不同生产线只需调节气缸上磁环开关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同一辆台车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台车高度适配机构的使用相比于人工搬运和液压升降,具有节约人工成本、降低人身安全隐患、洁净无污染等优点,该机构实现了推车的通用和互换。
【IPC分类】B66F7-28, B66F7-08
【公开号】CN204607504
【申请号】CN201520245869
【发明人】杨强, 廖玉红, 李玉佳
【申请人】上海凯思尔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