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吊装自卸扣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7884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的底部两端与水平部210的两端接触压紧,弹簧400受力被挤压。而当偏心轮吊扣100转动时,弹簧400的反作用力使得U型上扣件300向上运动继续顶住偏心轮吊扣100,U型上扣件300的底部与水平部210分离,此时偏心轮吊扣100的底部到第二连接轴222的距离增加。同时,第一连接轴221、第二连接轴222的设置使得弹簧400的下端不会直接抵住水平部210,第二连接轴222的顶部靠近圆柱形空腔320的底部,从而使形成的限位腔600内的工作缆绳500不容易与弹簧400接触,避免了对弹簧400产生破坏,最终损坏该高空吊装自卸扣。
[0032]在使用该自卸扣吊装重物时,工作缆绳500悬挂重物后直接与T型吊扣200的水平部210接触,并且工作缆绳500承受重物的重力主要施加在T型吊扣200上,因此,T型吊扣200需要良好的抗拉强度。本实施例中,水平部210与竖直部220 —体成型。这样使得T型吊扣200相比焊接等其他方式具有更强的抗拉强度,结构也更稳定,从而在吊装重物时不易被损坏而造成安全事故。
[0033]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偏心轮吊扣100包括偏心轮部110、吊扣部120,偏心轮部110与吊扣部120—体成型,可以更好的满足拉伸强度的需要。偏心轮部110与竖直部220转动连接,吊扣部120的上部开有一椭圆形的吊孔130,吊孔130与吊扣部120的边缘有一定的距离,在满足方便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抗拉强度。偏心轮吊扣100竖直时,可偏心轮部的底部可以作用于U型上扣件的顶部,通过与竖直部220的连接使U型上扣件300的底部抵住T型吊扣200的水平部210的两端,形成限位腔600并使限位腔600稳固,从而可以限制住工作缆绳500。而偏心轮吊扣100偏转时,偏心轮部110的底部远离T型吊扣200,使U型上扣件300在弹簧400弹力的作用下与偏心轮部110的底部继续抵紧,而此时U型上扣件300的底部逐渐与水平部210分离,使工作缆绳500可从限位腔600中释放脱落。吊扣部120是用于与起重机的吊钩连接的部分,而设置的吊孔130可以实现与吊钩的稳固安全的连接。吊孔130可以与吊钩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绳索等其他方式与吊钩连接。
[0034]进一步地,参考附图3,附图4,本实施例中,竖直部220设置有转轴700,转轴700垂直于竖直部220且与竖直部220的顶端一体成型,由于吊装重物时,转轴700要承受整个重物的重量,因此,一体成型使自卸扣安全性更高,并且转轴700还应更具承重量的大小具有一定大小的直径,偏心轮部110上开有一轴孔140,轴孔140固定连接有一轴承800,轴承800的内圈的内径与转轴700的直径匹配。转轴700与轴承800的内圈固定连接,通过将轴承800的内孔加工成多边形,再将转轴700与轴承800的连接部分加工成匹配的多边形,配合固定后,再通过焊接对连接处加固。通过转轴700与轴承800的配合使得偏心轮部110能够很好地与竖直部220发生转动,并且结构简单,转动摩擦力小,转动方便。
[0035]重物在空中被吊往高处时,会发生一定的晃动,这可能会造成该自卸扣的偏心轮部110处的轴承800处轴向的位移,从而破坏该自卸扣的结构。因此,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转轴700穿出轴孔140且套设有卡环900。卡环900固定于转轴700伸出轴孔140的一端,其作用锁紧转轴700与轴承800,使转轴700与轴承800之间相卡紧,不易在重物晃动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位移,从而造成该自卸扣结构上的破坏。
[003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偏心轮吊扣100偏转时,U型上扣件300与偏心轮部110的接触部位到旋转点的垂直距离减小。该设置使得U型上扣件300可以在偏心轮吊扣100偏转时,在弹簧40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与水平部210分离,形成供工作缆绳500脱落的开口,并且根据工作缆绳500的直径大小设计偏心轮部110的旋转点的位置,使得其偏转后,形成的开口可供工作缆绳500脱落。
[0037]偏心轮吊扣100在转动过程中与U型上扣件300之间是刚性接触,因此,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磨损,进一步地,偏心轮吊扣100与U型上扣件300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橡胶垫片(图未示)。该橡胶垫片粘连于U型上扣件300接触部位的表面且不影响偏心轮吊扣100的正常转动。这样可以使二者之间为柔性接触,减小了磨损,从而延长了该自卸扣的使用寿命。
[003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T型吊扣200、U型上扣件300、偏心轮吊扣100均由合金钢制成。合金钢指的是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铁碳合金。根据添加元素的不同,并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在高空吊装过程中,自卸扣需要承受很大的重量,因此,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的合金钢制成的T型吊扣200、U型上扣件300、偏心轮吊扣100可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能够承受很大的重量而不易损坏。
[0039]此外,本实施例中,该高空吊装自卸扣的规格尺寸是可变化的,可根据起吊吨位设计其规格尺寸。
[004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1]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主权项】
1.一种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轮吊扣、T型吊扣、U型上扣件,所述T型吊扣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的中点,所述U型上扣件倒立设置且顶部设置一通孔,所述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偏心轮吊扣绕水平轴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U型上扣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始终抵住所述偏心轮吊扣的外壁,所述偏心轮吊扣竖直时,所述U型上扣件与所述水平部接触形成两个供工作缆绳穿过的限位腔,所述偏心轮吊扣偏转时,所述U型上扣件与所述水平部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端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圆柱形空腔的大小与所述弹簧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包括与所述通孔大小匹配的第一连接轴、与所述水平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一体成型且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直径,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住第二连接轴,另一端顶住所述圆柱形空腔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竖直部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吊扣包括偏心轮部、吊扣部,所述偏心轮部与所述竖直部转动连接,所述吊扣部设置有椭圆形的吊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偏心轮部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孔与所述转轴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穿出轴孔且套设有卡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吊扣偏转时,所述U型上扣件与所述偏心轮吊扣的接触部位到旋转点的垂直距离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吊扣与所述U型上扣件的接触部位设置有橡胶垫片。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吊装自卸扣,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吊扣、U型上扣件、偏心轮吊扣均由合金钢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吊装自卸扣,包括偏心轮吊扣、T型吊扣、U型上扣件,所述T型吊扣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部的中点,所述U型上扣件倒立设置且顶部设置一通孔,所述竖直部远离水平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偏心轮吊扣绕水平轴转动连接,所述竖直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U型上扣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力下始终抵住所述偏心轮吊扣的外壁,所述偏心轮吊扣竖直时,所述U型上扣件与所述水平部接触形成两个供工作缆绳穿过的限位腔,所述偏心轮吊扣偏转时,所述U型上扣件与所述水平部分离。该自卸扣主要用于吊装顶部无工作平面时的吊装,改善了现有的吊扣存在的吊卸速度慢,安全性低的问题。
【IPC分类】B66C1/12
【公开号】CN204847761
【申请号】CN201520623742
【发明人】石君豪, 王乐, 任萍
【申请人】新疆善成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