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138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升降平台是建筑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用具,但升降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升降平台在升高后,它的稳定性会变差,人员在上面作业时稍有不慎就会出行安全事故。为了保证人员在使用升降平台进行高空作业时的安全,涉及一种能够在升高后也能保持稳定性的新型升降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升降梯的四周设置有四根辅助支撑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升高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充分保证了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防护栏、控制柜、平台、升降梯、液压支撑柱1、底座、液压支撑柱I1、后车轮、前车轮和梯子,升降梯的四周设置有四根辅助支撑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升高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充分保证了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
[0005]控制柜上设置有升降梯上升键、升降梯下降键、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I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I,升降梯上升键和升降梯下降键设置在控制柜顶面的右端。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设置在控制柜顶面的中间,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I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I设置在控制柜顶面的左端。
[0006]升降梯包括梯腿、铰链1、铰链I1、液压杆1、铰链III和铰链IV,铰链I连接梯腿,铰链II固定在液压杆I的上端,并且与梯腿相连接。铰链III固定在液压杆I的下端,并且与梯腿相连接,铰链IV安装在梯腿上,并且位于梯腿的中间。
[0007]液压支撑柱I包括液压杆II和支撑块I,支撑块I固定在液压杆II的下端。
[0008]液压支撑柱II包括液压杆III和支撑块II,支撑块II固定在液压杆III的下端。
[0009]防护栏焊接固定在平台的上端,控制柜安装在平台上,并且位于平台的右端。升降梯通过铰链I与平台相连接,并且位于平台的下端,液压支撑柱I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平台四个角的底端,底座通过铰链I与升降梯相连接,并且位于升降梯的下端。液压支撑柱II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底座四个角的底端。后车轮安装在底座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的右端,前车轮安装在底座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的左端。梯子固定在防护栏上,并且位于防护栏的左端。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所述的防护栏的材料为Q235钢。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所述的后车轮和前车轮的材料为橡胶。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所述的后车轮为万向轮,前车轮为定向轮。
[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升降梯的四周设置有四根辅助支撑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升高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充分保证了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A处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0019]图中:防护栏I ;控制柜2 ;升降梯上升键2-1 ;升降梯下降键2-2 ;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2-3 ;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2-4 ;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I2-5 ;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I2-6 ;平台3 ;升降梯4 ;梯腿4-1 ;铰链14-2 ;铰链II4-3 ;液压杆14-4 ;铰链III4-5 ;铰链IV4-6 ;液压支撑柱15 ;液压杆II5-1 ;支撑块15-2 ;底座6 ;液压支撑柱117 ;液压杆II17-1 ;支撑块II7-2 ;后车轮8 ;前车轮9 ;梯子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一:
[0021]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防护栏1、控制柜2、平台3、升降梯4、液压支撑柱15、底座6、液压支撑柱II7、后车轮8、前车轮9和梯子10,升降梯的四周设置有四根辅助支撑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升高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充分保证了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
[0022]控制柜2上设置有升降梯上升键2-1、升降梯下降键2-2、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2-3、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2-4、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I2-5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12-6,升降梯上升键2-1和升降梯下降键2-2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右端,用于控制升降平台的上升和下降。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2-3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2-4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中间,用于控制液压支撑柱15的伸出和收缩,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高处时的稳定性,液压支撑柱伸出键II2-5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I2-6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左端,用于控制液压支撑柱117的伸出和收缩,保证底座6的稳定性。
[0023]升降梯4包括梯腿4-1、铰链14-2、铰链114-3、液压杆14_4、铰链III4-5和铰链IV4-6,铰链14-2连接梯腿4-1,铰链II4-3固定在液压杆14-4的上端,并且与梯腿4_1相连接。铰链III4-5固定在液压杆14-4的下端,并且与梯腿4-1相连接,铰链IV4-6安装在梯腿4-1上,并且位于梯腿4-1的中间。液压杆14-4伸出时升降梯4上升,液压杆14-4收缩时,升降梯4下降。
[0024]液压支撑柱15包括液压杆II5-1和支撑块15_2,支撑块15_2固定在液压杆II5-1的下端。
[0025]液压支撑柱117包括液压杆III7-1和支撑块117-2,支撑块II7-2固定在液压杆III7-1的下端。
[0026]防护栏I焊接固定在平台3的上端,防护栏I能够保护人员的安全,控制柜2安装在平台3上,并且位于平台3的右端,方便人员在平台3上进行控制。升降梯4通过铰链14-2与平台3相连接,并且位于平台3的下端,液压支撑柱15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平台3四个角的底端,液压支撑柱15能够稳定平台3,底座6通过铰链14-2与升降梯4相连接,并且位于升降梯4的下端。液压支撑柱117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底座6四个角的底端,液压支撑柱117能够稳定底座6。后车轮8安装在底座6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6的右端,前车轮9安装在底座6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6的左端。梯子10固定在防护栏I上,并且位于防护栏I的左端,方便人员上下平台3。
[0027]【具体实施方式】二:
[0028]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防护栏I的材料为Q235钢,Q235钢的焊接性能好,易于进行焊接。
[0029]【具体实施方式】三:
[0030]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后车轮8和前车轮9的材料为橡胶,橡胶的弹性好,能够有效地减震,橡胶的耐磨性好,能适应建筑行业现场的恶劣环境。
[0031]【具体实施方式】四:
[0032]下面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后车轮8为万向轮,前车轮9为定向轮,万向轮与定向轮配合使用,转弯灵活,移动便捷。
[0033]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包括防护栏(1)、控制柜(2)、平台(3)、升降梯(4)、液压支撑柱1(5)、底座(6)、液压支撑柱II (7)、后车轮(8)、前车轮(9)和梯子(10),其特征在于:控制柜(2)上设置有升降梯上升键(2-1)、升降梯下降键(2-2)、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2-3)、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2-4)、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1(2-5)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II (2-6),升降梯上升键(2-1)和升降梯下降键(2-2)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右端;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2-3)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2-4)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中间,液压支撑柱伸出键11(2-5)和液压支撑柱收缩键11(2-6)设置在控制柜(2)顶面的左端; 升降梯(4)包括梯腿(4-1)、铰链I (4-2)、铰链II (4-3)、液压杆I (4-4)、铰链III (4-5)和铰链IV(4-6),铰链I (4-2)连接梯腿(4-1),铰链II (4-3)固定在液压杆I (4_4)的上端,并且与梯腿(4-1)相连接;铰链111(4-5)固定在液压杆1(4-4)的下端,并且与梯腿(4_1)相连接,铰链IV(4-6)安装在梯腿(4-1)上,并且位于梯腿(4-1)的中间; 液压支撑柱I (5)包括液压杆II (5-1)和支撑块I (5-2),支撑块I (5_2)固定在液压杆11(5-1)的下端; 液压支撑柱II (7)包括液压杆III (7-1)和支撑块II (7-2),支撑块II (7-2)固定在液压杆III (7-1)的下端; 防护栏(1)焊接固定在平台(3)的上端,控制柜(2)安装在平台(3)上,并且位于平台(3)的右端;升降梯⑷通过铰链1(4-2)与平台(3)相连接,并且位于平台(3)的下端,液压支撑柱1(5)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平台(3)四个角的底端,底座(6)通过铰链1(4-2)与升降梯⑷相连接,并且位于升降梯⑷的下端;液压支撑柱11(7)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底座(6)四个角的底端;后车轮(8)安装在底座(6)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6)的右端,前车轮(9)安装在底座(6)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6)的左端;梯子(10)固定在防护栏(1)上,并且位于防护栏(1)的左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1)的材料为Q235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8)和前车轮(9)的材料为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8)为万向轮,前车轮(9)为定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安全升降平台,具体为防护栏焊接固定在平台的上端,控制柜安装在平台右端。升降梯通过铰链I与平台相连接,并且位于平台的下端,液压支撑柱I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平台四个角的下端,底座通过铰链I与升降梯相连接,并且位于升降梯的下端。液压支撑柱II有四个,分别固定在底座四个角的下端。后车轮安装在底座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的右端,前车轮安装在底座的下端,并且位于底座的左端。梯子固定在防护栏上,并且位于防护栏的左端。升降梯的四周设置有四根辅助支撑的支撑柱,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升高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充分保证了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率。
【IPC分类】B66F7/08, B66F7/28, B66F17/00
【公开号】CN204981019
【申请号】CN201520490495
【发明人】刘世勇
【申请人】刘世勇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