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099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端子大部分外露部分均是由导电材料制成,故将端子压接至导线上时,需要通过绝缘护套套住端子侧面外露部分,避免短路、触电等情况,传统工序是在端子压接前或压接后通过人手将护套套入,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故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穿护套工序的设备,由于端子压紧及拉护套工序所涉及的导线长度通常较长,如何将成品导线输出且不折弯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包括排出夹持手及排出移动机构,所述排出移动机构包括排出立架、固定于排出立架上的排出电机、排出转臂,所述排出夹持手通过一夹持手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臂上,所述转臂固定于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大致同向,并且排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同步轮机构与夹持手转轴连接,使得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同步同向转动。
[0006]所述同步轮机构为一同步带传动机构,其包括:固定于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同步轮、设置于夹持手转轴上的从动同步轮及设置于主动同步轮与从动同步轮之间的同步皮带。
[0007]所述转臂由第一转臂及第二转臂组成,其中第一转臂滑动插装在第二转臂上,所述第一转臂上开设长形调节槽,所述第一转臂能够通过螺钉/螺栓配合长形调节槽固定在第二转臂上,并通过长形调节槽能够调节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转臂的长度。
[0008]所述排出夹持手包括固定于夹持手转轴下端的夹持座、固定于夹持座上的排出夹持气缸及两组对称设置在夹持座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连杆、第二夹持连杆,所述第一夹持连杆一端与排出夹持气缸的顶杆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杆中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夹持座上,所述第二夹持连杆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指部。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包括排出夹持手及排出移动机构,所述排出移动机构包括排出立架、固定于排出立架上的排出电机、排出转臂,所述排出夹持手通过一夹持手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臂上,所述转臂固定于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大致同向,并且排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同步轮机构与夹持手转轴连接,使得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同步同向转动,工作时,所述排出夹持手夹持导线,排出电机转动带转臂转动一定角度,同时排出电机通过同步轮机构带动排出夹持手转动相同的角度,使得排出夹持手及其夹持的导线相对于排出立架或机架方向不变,保证输出的导线保持同向,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且不会折弯导线,进一步,在导线移动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对导线产生较大的周向力,使得导线不会被甩弯,保证导线的直线度。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臂的分解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出夹持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包括排出夹持手81及排出移动机构,所述排出移动机构包括排出立架82、固定于排出立架82上的排出电机83、排出转臂84,所述排出夹持手81通过一夹持手转轴85转动设置于转臂84上,所述转臂84固定于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上,所述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85大致同向,并且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通过一同步轮机构与夹持手转轴85连接,使得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85同步同向转动。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同步轮机构为一同步带传动机构,当然所述同步轮机构还可采用齿轮机构,同样能够实现同步功能;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同步轮861、设置于夹持手转轴85上的从动同步轮862及设置于主动同步轮861与从动同步轮862之间的同步皮带863。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转臂84由第一转臂841及第二转臂842组成,其中第一转臂841滑动插装在第二转臂842上,所述第一转臂841上开设长形调节槽843,所述第一转臂841能够通过螺钉/螺栓配合长形调节槽843固定在第二转臂842上,并通过长形调节槽843能够调节第一转臂841与第二转臂84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转臂84的长度,满足不同范围的输送要求,且还可通过该结构调节同步皮带863的松紧。
[0017]作为优选的,所述排出夹持手81包括固定于夹持手转轴85下端的夹持座811、固定于夹持座811上的排出夹持气缸812及两组对称设置在夹持座811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连杆813、第二夹持连杆814,所述第一夹持连杆813 —端与排出夹持气缸812的顶杆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连杆813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连杆814 —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杆814中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夹持座811上,所述第二夹持连杆814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指部815 ;当排出夹持气缸812顶杆下移时,排出夹持气缸812通过第一夹持连杆813拉动第二夹持连杆814转动,从而实现两个夹持指部815的闭合夹持动作;利用气缸的夹持结构,在机械领域内应用较为的广泛,如气动手指等,其原理也广为本领域内专业人员所熟知,其原理和动作过程在此不作详述。
[0018]工作时,所述排出夹持手81夹持导线9,排出电机83转动带转臂84转动一定角度,同时排出电机83通过同步轮机构带动排出夹持手81转动相同的角度,使得排出夹持手81及其夹持的导线9相对于排出立架82或机架方向不变,保证输出的导线保持同向,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且不会折弯导线,进一步,在导线移动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对导线产生较大的周向力,使得导线不会被甩弯,保证导线的直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够与拉护套机的其他工序高效配合。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出夹持手(81)及排出移动机构,所述排出移动机构包括排出立架(82)、固定于排出立架(82)上的排出电机(83)、排出转臂(84),所述排出夹持手(81)通过一夹持手转轴(85)转动设置于转臂(84)上,所述转臂(84)固定于排出电机(83 )的输出轴上,所述排出电机(83 )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85 )大致同向,并且排出电机(83 )的输出轴通过一同步轮机构与夹持手转轴(85 )连接,使得排出电机(83 )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85)同步同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轮机构为一同步带传动机构,其包括:固定于排出电机(83)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同步轮(861)、设置于夹持手转轴(85)上的从动同步轮(862)及设置于主动同步轮(861)与从动同步轮(862)之间的同步皮带(8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84)由第一转臂(841)及第二转臂(842)组成,其中第一转臂(841)滑动插装在第二转臂(842)上,所述第一转臂(841)上开设长形调节槽(843),所述第一转臂(841)能够通过螺钉/螺栓配合长形调节槽(843)固定在第二转臂(842)上,并通过长形调节槽(843)能够调节第一转臂(841)与第二转臂(84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转臂(84)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夹持手(81)包括固定于夹持手转轴(85)下端的夹持座(811)、固定于夹持座(811)上的排出夹持气缸(812)及两组对称设置在夹持座(811)上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连杆(813)、第二夹持连杆(814),所述第一夹持连杆(813) —端与排出夹持气缸(812 )的顶杆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连杆(813)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连杆(814) —端铰接,所述第二夹持连杆(814)中部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夹持座(811)上,所述第二夹持连杆(814)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指部(8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护套机的排出机构,包括排出夹持手及排出移动机构,排出移动机构包括排出立架、固定于排出立架上的排出电机、排出转臂,排出夹持手通过夹持手转轴转动设置于转臂上,转臂固定于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上,排出电机的输出轴与夹持手转轴大致同向,并且排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同步轮机构与夹持手转轴连接,工作时,排出夹持手夹持导线,排出电机转动带转臂转动一定角度,同时排出电机通过同步轮机构带动排出夹持手转动相同的角度,使得夹持的导线相对于排出立架或机架方向不变,保证输出的导线同向,不会折弯导线,方便后续工序,且在导线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对导线产生较大的周向力,使得导线不会被甩弯,保证导线的直线度。
【IPC分类】B65H51/18
【公开号】CN205061141
【申请号】CN201520758291
【发明人】赵维, 李永涛, 李业
【申请人】中山市亚泰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