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1269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
(二)
【背景技术】
[0002]茶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品。各种茶叶更是琳琅满目。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讲茶叶通过茶叶盒存放。但是,茶叶易吸潮,吸潮以后不但口味改变更容易引起霉变。喝了伤身体,扔了可惜。专门的企业对付吸潮有很多办法。但是一家一户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安装那些大型除湿除潮设备,因此,家庭茶叶的储存非常重要。此外,现有茶叶盒开口较大,每次饮茶倾倒茶叶时,总是不小心就会倒多,重新放回不卫生,全部使用又太浪费。
(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方便实用、防潮、保证茶叶味道及品质、方便去除茶叶碎渣、避免泡茶口感差、密封性好的茶叶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包括一筒体,在筒体内部的底部设有一第一腔室,在第一腔室上方的左侧设有一第二腔室,在与第二腔室左侧壁相对应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一开口,一与第二腔室相配合的抽拉盒通过开口活动插装在筒体的第二腔室内,在第二腔室右侧壁上设有一第一滤网,所述抽拉盒的右侧壁开放设置;在第一腔室右侧上方设有一与第二腔室底部相齐平的第二滤网,在第二滤网上方的右侧设有一第三腔室,在第三腔室左侧的筒体内部的上部设有一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设有一隔板,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于筒体的内侧壁相连,第三腔室的底部和第四腔室底部的右侧相连通;在第三腔室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一筒盖,所述第一筒盖的左侧与筒体上端面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筒盖紧密盖合设于第三腔室顶部开口处;在第四腔室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二筒盖,所述第二筒盖旋拧于筒体上端;在第一腔室下方的筒体底端设有一第三筒盖,所述第三筒盖旋拧于筒体底端。
[0006]所述筒体为圆柱状筒体。
[0007]与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对的筒体侧壁为透明材质侧壁。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茶叶筒通过第一腔室以及第一腔室上方右侧的第二滤网设置,能保证茶叶内的碎茶的有效过滤,防止倾倒茶叶时,碎渣一同冲泡,保证了茶叶的口感,更符合人们饮茶的需要。通过在第一腔室上方的左侧设置第二腔室,在第二腔室内活动插装一抽拉盒,抽拉盒的右侧壁开放设置,与抽拉盒右侧壁相对的第二腔室右侧壁设有一第二滤网,保证了当在第二腔室内放置干燥剂包或者炭包时,其作用的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同时也不会混入茶叶中导致误倒入杯中。通过在筒体内侧的上部设置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其中间设置隔板,第三腔室的底部和第四腔室底部的右侧相连通,从而保证了第四腔室加入的茶叶持续不断的流入到第三腔室内使用,而当第三腔室顶部的第一筒盖打开时不会使第四腔室内的茶叶暴露,进一步防潮,保障了茶叶品质,同时缩小了倾倒茶叶时的出口,避免倾倒茶叶时一次性到处太多造成的浪费。第四腔室顶部的第二筒盖的设置,与第一筒盖分离设置,方便了添加茶叶,保证了密封性。第一腔室下方的筒体底端设置的第三筒盖,方便了茶叶碎渣的清除。由于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的侧壁为透明材质侧壁,便于人们及时观察茶叶筒的茶叶量,便于及时添加。
(四)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1]图2为图1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抽拉盒拉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筒体,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抽拉盒,5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第三腔室,8第四腔室,9第一筒盖,10第二筒盖,11第三筒盖,12隔板。
(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6]如附图1-4所示,该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包括一筒体1,在筒体1内部的底部设有一第一腔室2,在第一腔室2上方的左侧设有一第二腔室3,在与第二腔室3左侧壁相对应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一开口,一与第二腔室3相配合的抽拉盒4通过开口活动插装在筒体1的第二腔室3内,在第二腔室3右侧壁上设有一第一滤网5,所述抽拉盒4的右侧壁开放设置;在第一腔室2右侧上方设有一与第二腔室3底部相齐平的第二滤网6,在第二滤网6上方的筒体1右侧设有一第三腔室7,在第三腔室7左侧的筒体1上部设有一第四腔室8,第三腔室7和第四腔室8之间设有一隔板12,隔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筒体1的内侧壁相连,第三腔室7的底部和第四腔室8底部的右侧相连通;在第三腔室7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一筒盖9,所述第一筒盖9的左侧与筒体上端面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筒盖9紧密盖合设于第三腔室7顶部开口处;在第四腔室8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二筒盖10,所述第二筒盖10旋拧于筒体上端;在第一腔室2下方的筒体底端设有一第三筒盖11,所述第三筒盖11旋拧于筒体底端。
[0017]所述筒体1为圆柱状筒体。
[0018]与第三腔室7和第四腔室8相对的筒体侧壁为透明材质侧壁
[0019]使用时,打开第二筒盖10,将茶叶放入第四腔室内8,关闭第二筒盖10,由于第四腔室8与第三腔室7相连通,进入第四腔室8底部的茶叶会自动流入第三腔室7内,在第三腔室7内的茶叶碎渣会通过第二滤网6自动落入第一腔室内2,避免由第三腔室7内倒出的茶叶渣较多影响引用的口感。打开抽拉盒4,在抽拉盒4内放入干燥剂包或炭包等用于吸附吸潮的用品包,将抽拉盒4拉入第二腔室3内关紧,由于第二腔室2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一滤网5,抽拉盒的右侧壁开放设置,能防止干燥剂包或炭包与茶叶混合,而且保证了抽拉盒4内的干燥剂包或炭包能够充分的进行筒体1内茶叶的吸潮或吸附作用的发挥。打开第一筒盖9,可通过第一筒盖9下的第三腔室7开口将茶叶倒出,由于第一筒盖9和第三腔室7的开放面积有限,能避免筒体1内茶叶长时间暴露造成的发潮,而且也方便的控制了茶叶倒取量,避免开口较大倾倒出较多茶叶,造成浪费。
[0020]间隔一定时间,可打开第三筒盖11对第一腔室2内的茶叶残渣进行清理。
[0021]透明材质的第三腔室7和第四腔室8,能方便查看茶叶量,便于随时更换茶叶。
[002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其特征是:包括一筒体,在筒体内部的底部设有一第一腔室,在第一腔室上方的左侧设有一第二腔室,在与第二腔室左侧壁相对应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一开口,一与第二腔室相配合的抽拉盒通过开口活动插装在筒体的第二腔室内,在第二腔室右侧壁上设有一第一滤网,所述抽拉盒的右侧壁开放设置;在第一腔室右侧上方设有一与第二腔室底部相齐平的第二滤网,在第二滤网上方的右侧设有一第三腔室,在第三腔室左侧的筒体上部设有一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设有一隔板,隔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筒体的内侧壁相连,第三腔室的底部和第四腔室底部的右侧相连通;在第三腔室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一筒盖,所述第一筒盖的左侧与筒体上端面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筒盖紧密盖合设于第三腔室顶部开口处;在第四腔室顶部的筒体上端设有一第二筒盖,所述第二筒盖旋拧于筒体上端;在第一腔室下方的筒体底端设有一第三筒盖,所述第三筒盖旋抒于筒体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其特征是:所述筒体为圆柱状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其特征是:与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相对的筒体侧壁为透明材质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实用的茶叶筒。该方便实用的茶叶筒包括筒体,在筒体内部底部设第一腔室,在第一腔室上方左侧设第二腔室,在与第二腔室左侧壁相对的筒体侧壁上设开口,一抽拉盒通过开口活动插装在第二腔室内,在第二腔室右侧壁上设第一滤网,抽拉盒右侧壁开放设置;在第一腔室右侧上方设第二滤网,在第二滤网上方右侧设第三腔室,在第三腔室左侧设第四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间设隔板,第三腔室底部和第四腔室底部右侧相通;在第三腔室顶部筒体上端设第一筒盖;在第四腔室顶部筒体上端设第二筒盖;在第一腔室下方筒体底端设第三筒盖。该方便实用的茶叶筒结构合理、防潮、方便去除茶叶碎渣。
【IPC分类】B65D25/02, B65D25/04
【公开号】CN205131917
【申请号】CN201520970939
【发明人】张乾坤
【申请人】张乾坤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