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232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注塑机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好几道工序,而现有的注塑机, 在一个工作周期只进行一次注塑,因此注塑机构的工作效率低。尤其 是电动注塑机, 一般采用昂贵的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大部分时间 在等待其它工序的完成,工作效率低。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663123 "全电动注塑机注塑机构",包括射 台、射台底座、机筒、料斗以及注射装置和预塑装置,其中注射装置 包含有注射电机、注射带轮及滚珠丝杠,预塑装置包含有预塑电机、 螺杆及注射轴,且所述的射台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的预塑装置和 注射装置安装在可沿滑轨作直线运动的同一滑座上,而其中注射装置 中与滚珠丝杠作传动配合的螺母固定于射台底座上。该注塑机构在一 个工作周期只能进行一次注塑,因此工作效率非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 构,能够减少注塑机构的等待时间,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包括挤出机构、注射装置和至少两 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通过至少一个分料机构连接各个 模具。假设这些分料机构连接了足够多的模具,注射装置通过分料机 构对一个模具进行注塑,当该模具注塑工序完成,接着进行后续的工 序时,注射装置接着通过分料机构对另一个模具进行注塑, 一个模具 注塑完,分料机构就接通另一个空闲的模具,直到第一个模具完成所 有工序,准备好第二次注塑,分料机构再接通该模具。这样,不论注塑工序的后续的工序有多少,只要将这些分料机构连接足够多的模具, 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时间,周而复始的对这些模具进行注塑,最大限度 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的减少注塑机构等待的时间。
一种方案,所述分料机构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切换杆、和切换杆 数目相同的往复运动机构,壳体内的设有进料孔和至少一个出料孔, 进料孔的入口与注射装置出口连接,每个出料孔的出口均与对应的模 具的入口连接,进料孔的出口、各出料孔的入口均与切换杆相连,切 换杆末端连接往复运动装置,切换杆前端插入壳体内,切换杆上设有 至少一个可接通进料孔出口和相应出料孔的连接孔,各连接孔沿着切
换杆的纵向依次排列。例如,出料孔数目为两个,连接槽数目也为两 个,第一连接孔可接通进料孔的出口和第一个出料孔的入口,第二连 接槽可接通进料孔的出口和第二个出料孔的入口 。
由于往复运动装置带动切换杆来回运动,因此切换杆有两个状态 第一个状态,往复运动装置带动切换杆运动,切换杆上的一个连接槽 运动到正好位于进料孔的出口和一个出料孔的入口之间,接通进料孔 的出口和一个出料孔的入口,注射装置就可以将挤出机构出来的物料 注射到与该出料孔连接的模具内。第二个状态,往复运动装置带动切 换杆运动,切换杆没有连接槽处位于进料孔的出口和各出料孔的入口 之间。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是气缸。
分料机构也可以采用其它往复运动机构,如电机、丝杆、丝杆螺 母组成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丝杆螺母,丝杆固定在电 机输出轴上,丝杆螺母与切换杆相连;或旋转机构,如旋转气缸、电 机等,采用旋转机构时的切换杆的横截面呈圆盘状,切换杆上的连接 槽的数目一般只需一个,并沿圆周方向布置。
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料筒、料筒内的挤出螺杆,料筒出口连接注射 装置。
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末端插入注射筒的注射杆,注射筒侧壁的开口与挤出机构的料筒出口连接。
本发明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有分料机构,因此可 以有效的减少注塑机构的等待时间,和现有普通的注塑机构相比,能 够大幅度提高注塑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注塑机的注塑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B-B向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注塑机的注塑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l-3所示,本实施f列中的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包括挤出机构、 注射装置和4个模具,所述注射装置通过2个分料机构连接各个模具。
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料筒6和料筒6内的挤出螺杆7。 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1、末端插入注射筒1的注射杆2,注射 筒1侧壁的开口与挤出机构的料筒6出口连接。
所述每个分料机构均包括壳体5、切换杆3、往复运动机构,本实 施例中往复运动机构是气缸4。壳体5内的设有进料孔501和两个出 料孔502、 503,进料孔501的入口与注射装置的注射筒l出口连接, 出料孔502的出口与一个模具8的入口连接,出料孔503的出口与另 一个模具8的入口连接,进料孔501的出口、出料孔502的入口均与 切换杆3相连,切换杆3末端连接气缸4,切换杆3前端插入壳体5 内,切换杆3上设有可接通进料孔501出口和出料孔502的连接孔301 、 可接通进料孔501出口和出料孔503的连接孔302,连接孔301、 302 沿着切换杆3的纵向依次排列。
由于气缸4带动切换杆3来回运动,因此切换杆3有三个状态 第一个状态,气缸4带动切换杆3向前运动(即往壳体5内的方向运 动),切换杆3上的第一个连接槽302运动到正好位于进料孔501的出口和第一个出料孔503的入口之间,接通进料孔501的出口和第一个 出料孔503的入口,注射装置就可以将挤出机构出来的物料注射到与 第一个出料孔503连接的模具8内。第二个状态,气缸4带动切换杆 3向后运动(即往壳体5外的方向运动),切换杆3上的第二个连接槽 301运动到正好位于进料孔501的出口和第二个出料孔502的入口之 间,接通进料孔501的出口和第二个出料孔502的入口,注射装置就 可以将挤出机构出来的物料注射到与第二个出料孔502连接的模具8 内。第三个状态,气缸4带动切换杆3运动,切换杆3没有连接孔处 位于进料孔501的出口和各出料孔的入口之间。这时另一个切换杆3 可以接着依次接通另两个模具,然后堵住另两个模具,完成一个循环。 接着,这个切换杆3又重新开始依次接通这两个模具,这样周而复始, 就将注塑机的注塑效率提高了四倍。如果一个工作周期可以完成更多 的注塑工序,就可以提高更多倍,这是由注塑工序所需的时间和工作 周期决定的, 一般来说,对于现有普通的注塑机构,四个模具比较合 适,如果采用注塑速度更快的注塑机构,可以增加模具的数量,进一 步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和实施例l的区 别在于分料机构的往复运动机构采用旋转气缸4',切换杆3的横截 面呈圆盘状,切换杆3上只有一个连接槽,并沿圆周方向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 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均为本发明权 利要求范围所覆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包括挤出机构、注射装置和至少两个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通过至少一个分料机构连接各个模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料机构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切换杆、和切换杆数目相同的往复运 动机构,壳体内的设有进料孔和至少一个出料孔,进料孔的入口与注 射装置出口连接,每个出料孔的出口均与对应的模具的入口连接,进 料孔的出口、各出料孔的入口均与切换杆相连,切换杆末端连接往复 运动装置,切换杆前端插入壳体内,切换杆上设有可接通进料孔出口 和相应出料孔的连接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连接槽的数目与出料孔数目相同,并且各连接孔沿着切换杆的纵向 依次排列。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往复运动机构是气缸。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丝杆螺母,丝杆固定在电机输出轴 上,丝杆螺母与切换杆相连。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往复运动机构为旋转机构,切换杆的横截面呈圆盘状,切换杆上的 连接槽沿圆周方向布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旋转气缸为旋转气缸或电机。
8、 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构包括料筒、料筒内的挤出螺杆,料筒出口连 接注射装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筒、末端插入注射筒的注射杆,注射筒侧壁的开 口与挤出机构的料筒出口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注塑机的注塑机构,包括挤出机构、注射装置和至少两个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射装置通过至少一个分料机构连接各个模具。分料机构包括壳体、至少一个切换杆、和切换杆数目相同的往复运动机构,壳体内的设有进料孔和至少一个出料孔,进料孔的入口与注射装置出口连接,每个出料孔的出口均与对应的模具的入口连接,进料孔的出口、各出料孔的入口均与切换杆相连,切换杆末端连接往复运动装置,切换杆前端插入壳体内,切换杆上设有与出料孔数目相同的可接通进料孔出口和相应出料孔的连接槽。由于设有分料机构,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少注塑机构的等待时间,能够大幅度提高注塑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文档编号B29C45/22GK101249710SQ20081002724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日
发明者朱俊毅, 汤曙光 申请人:朱俊毅;汤曙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