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284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中小型注塑机上用的气体自动顶出机构,特别适用于对壳类、 盘类零件等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
背景技术
注塑机利用的是塑料的热物理性质,物料在注塑机内经塑化,熔融和均化,完成塑 化过程,再在型腔中进行保压、冷却和固化定型,最后通过顶出装置将定型好的制品从模具 顶出落下,完成整个注塑产品的制造工艺。常规注塑机一般包括机架、油路系统、控制机构、 合模装置、锁模装置、顶出装置以及注射装置等部件。在制作表面要求光滑、无顶杆痕迹的薄壳注塑产品时,注塑厂家往往采用人工手 动操作的气体顶出机构作为顶出装置,完全靠工人自行按压气管来控制压缩空气的出入。 这种操作方式还较原始,不仅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不利用实现产品的全 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注塑 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通过注塑机本身的控制面板,结合注塑机内的中子接口,实现压缩 气体流量及时间的准确控制,能有效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杂质、水、油等有害物质,同时机构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 体顶出机构,包括箱体及固定于箱体内部的油缸、连杆机构、气水油分离器和气体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该油缸的进出油嘴经油管与注塑机上的两个中子接口相连通;所述 箱体内设有气体通道,箱体箱壁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气管接入孔和气管输出孔, 所述气体通道内设有控制气体通道通断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油缸内的活塞经连杆机构与该 气体控制阀联动连接;所述气体通道经气体控制阀后,接入气水油分离器的进气端,所述气 水油分离器的输出端接入箱壁上的气管输出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缸用固定螺杆固定于箱体底部;所述气水油分离器和气体 控制阀用固定螺钉分别固定在箱体内远离油缸的一侧。所述气水油分离器可采用型号为SF-50F的市售气水油分离器。所述气体控制阀采用型号J11W-20T球阀,其包括阀体、阀体内部的阀芯及阀芯上 方的密封阀盖。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与油缸内部活塞固定连接的推杆、与所述气体控制阀内部的阀 芯驱动轴铰接的连杆和连接于推杆和连杆之间的连接短杆,其中推杆与连接短杆,连接短 杆和连杆之间均采用连接销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中油缸的出油孔采用软管外接 注塑机上的中子接口,由注塑机上控制面板控制中子动作,从而控制油缸通过推杆带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运动带动气体控制阀的阀芯转动,以实现气体流量的控制,从而使通过阀 芯的压缩空气进入气水油分离器进行气体净化,使洁净气体进入模具行腔,实现气体顶出 任务。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优点是1)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结构紧凑且便于拆装维修,适用 于各种型号的注塑机和模具。2)体积小,可安装在注塑机上也可安装在墙上或放在地上都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实施例中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装配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中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装配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装配后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的装配左视图;图5是油缸和连杆机构气体通道开启示意图;图6是油缸和连杆机构油路气体通道关闭示意图。在图中1、油缸 2、推杆 3、支撑板 4、固定螺杆 5、连接销6、连杆 7、阀体 8、阀盖 9、滤体10、滤芯11、滤体 12、阀芯 13、箱盖 14、箱体15、连接短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由箱体14、 箱盖13及箱体14内部的油缸、连杆机构、J11W-20T型号的球阀作为气体控制阀、型号为 SF-50F的气水油分离器组成。其中油缸用固定螺杆4固定在箱体底部,油缸1内的油腔可 由输送液压油的软管与注塑机上的两个中子接口相联通。气体控制阀由阀芯12、阀体7和 阀盖8组成。气水油分离器由滤体9、滤体11和滤芯10组成。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与油缸内 部活塞铆接固定的推杆2、与所述气体控制阀内部的阀芯驱动轴铰接的连杆6和连接于推 杆2和连杆6之间的连接短杆15,其中推杆2与连接短杆15,连接短杆15和连杆6之间均 采用连接销5连接。连杆6穿过所述气体控制阀内部的阀芯12顶部并与其活动铆接。油 缸1的固定长螺钉用孔轴与一支撑板3连接,且该支撑板3与固定螺杆4螺纹相连。支撑 板3的凸台与阀体7内设置的凹槽间隙卡合。气水油分离器和气体控制阀用固定螺钉分别固定在箱体14远离油缸的一侧。在 箱体14远离油缸的对立面开气管接入孔,气体软管直接接入气体通道内阀体7的气嘴,并 从阀体7另一侧的气嘴接出后,通过气体通道联接气水油分离器滤体9的入口气嘴,再用气 体软管从气水油分离器的滤体11出口气嘴接出,经过箱体14的箱壁上设置的气管输出孔 与注塑机上模具的气嘴相连,实现压缩气体输送。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中油缸的出油孔A和B采用软 管外接注塑机上的中子接口,由注塑机上控制面板控制中子动作,从而控制油缸通过推杆2带动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中的连接短杆15通过用连接销联接到推杆2。油缸1通过固定螺 杆4固定在箱体14内,油缸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与活塞固定铆接的推杆2和连杆机构转变 为连杆6的转动,连杆6穿过阀芯12顶部并与其活动铆接,使得连杆6的转动转变为阀芯 12在阀体7内的转动,阀体7根据连杆6的转动行程开槽,由于阀体7的槽宽限制了连杆6 的运动范围,因此,可以控制阀芯12的小角度转动来达到控制压缩空气进气量的目的。油缸及连杆机构的动作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参看图5,此时注塑机面板控制中子从油管B处通入液压油,推动油缸活 塞退回,则活塞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连杆6,连杆6向左摆动,摆到如图5所示极限位置,带动 阀芯12向左运动,使得阀芯12内的气体通道开启,压缩空气从气体软管C处通过阀芯12、 阀体7和与气体控制阀连接的气体软管作为的气体通道进入气水油分离器,再经过气水油 分离器内滤体9、滤芯10和滤体11和箱体箱壁上的气管输出孔D处进入模具型腔,将制品 顶出。第二步参看图6,此时注塑机面板控制中子从油管A处通入液压油,推动油缸活 塞前进,则活塞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连杆6,连杆6向右摆动,摆到如图6所示极限位置,带动 阀芯12向右运动,使得阀芯12内的气体通道关闭,压缩空气不再进入气水油分离器,注塑 机动作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阀芯12可采用限位机构控制转动角度,根据现有技术的常规做法,可提出以下两 种实施例第一种由阀体7和阀盖8组成,其中阀体7上加工出扇形凹槽,由凹槽限制连杆 6的转动角度,也就限制了阀芯12的转动角度。第二种参看图5和图6,由固定的推杆2、连接短杆15和连杆6和连接销5组成 双摇杆机构,由连接短杆15的长度决定了连杆6的转动角度,也就限制了阀芯12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充分利用注塑机的优点,实现由注塑微电脑控制其运作,结合模具实现 自动顶出后,利用机械手将顶出的产品送入流水线进行包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包括箱体及固定于箱体内部的油缸、连杆机构、气体控制阀和气水油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油缸(1)的进出油嘴经油管与注塑机上的两个中子接口相连通;所述箱体(14)内设有气体通道,箱体箱壁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气管接入孔和气管输出孔,所述气体通道内设有控制气体通道通断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油缸(1)内的活塞经连杆机构与该气体控制阀联动连接;所述气体通道经气体控制阀后,接入气水油分离器的进气端,所述气水油分离器的输出端接入箱壁上的气管输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油缸(1)用固 定螺杆(4)固定于箱体底部;所述气水油分离器和气体控制阀用固定螺钉分别固定在箱体 (14)内远离油缸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气水油分离 器采用型号为SF-50F的气水油分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气体 控制阀采用型号J11W-20T球阀,包括阀体(7)、阀体(7)内的阀芯(12)及阀芯(12)上方的 密封阀盖(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杆结构包 括与油缸内部活塞固定连接的推杆(2)、与所述气体控制阀内部的阀芯驱动轴铰接的连杆 (6)和连接于推杆⑵和连杆(6)之间的连接短杆(15),其中推杆⑵与连接短杆(15),连 接短杆(15)和连杆(6)之间均采用连接销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自动气体顶出机构,包括箱体及固定于箱体内部的油缸、连杆机构、气体控制阀和气水油分离器,所述油缸的进出油嘴经油管与注塑机上的两个中子接口相连通;所述箱体内设有气体通道,箱体箱壁开设有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气管接入孔和气管输出孔,所述气体通道内设有控制气体通道通断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油缸内的活塞经连杆机构与该气体控制阀联动连接;所述气体通道经气体控制阀后,接入气水油分离器的进气端,所述气水油分离器的输出端接入箱壁上的气管输出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塑机本身的控制面板控制注塑机内中子接口,实现压缩气体流量及时间的准确控制,有效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
文档编号B29C45/43GK201573325SQ201020032098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煜, 夏卿坤, 王光耀, 肖燕芳, 许世波 申请人:刘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