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拉料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526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拉料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拉料杆。
背景技术
在通过注塑方式成型塑胶制品的过程中,塑胶熔料经注塑模具的水口进入至模具型腔内;冷却后,滞留于水口内的塑胶熔料形成水口料,作为塑胶制品注塑成型时的边角料,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往往通过拉料杆来将水口料与塑胶制品分离。对于软胶制品(例如软PVC制品、LDPE制品或者EVA制品等)而言,传统的拉料杆很难将水口料与软胶制品拉开,水口料由于质软很容易从拉料杆脱开,这给注塑模具的脱模过程带来诸多的不便;故而,有必要针对软胶制品设计与之适配的拉料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拉料杆,该拉料杆能够很好地适用于软胶制品,拉料稳定且使用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拉料杆,包括有呈圆柱体状的杆体,杆体的前端部设置有拉料头,拉料头呈前端小后端大的楔形状,拉料头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沿轴向呈环状分布的拉料齿,拉料齿呈锯齿状。其中,所述拉料齿的顶部和根部分别设置有圆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拉料杆,包括有呈圆柱体状的杆体,杆体的前端部设置有拉料头,拉料头呈前端小后端大的楔形状,拉料头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沿轴向呈环状分布的拉料齿,拉料齿呈锯齿状;在该拉料杆拉动软胶制品的水口料时,各拉料齿分别独立地作用于水口料,拉料头多点作用于水口料,作用稳定且水口料很难全部脱离拉料齿;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拉料稳定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I——杆体11——拉料头12——拉料齿13——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001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拉料杆,包括有呈圆柱体状的杆体1,杆体I的前端部设置有拉料头11,拉料头11呈前端小后端大的楔形状,拉料头1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沿轴向呈环状分布的拉料齿12,拉料齿12呈锯齿状。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相应的注塑模具时,拉料杆的后端部卡装于注塑模具,拉料头11延伸至水口内;在注塑模具脱模过程中,各拉料齿12分别独立地作用于水口料,拉料头11多点作用于水口料,作用稳定且水口料很难全部脱离拉料齿12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拉料稳定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另外,拉料齿12的顶部和根部分别设置有圆角13,上述圆角13使得拉料齿12的顶部和根部圆滑过渡,以便于拉料头11脱离水口料。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拉料杆,包括有呈圆柱体状的杆体(I),其特征在于:杆体(I)的前端部设置有拉料头(11),拉料头(11)呈前端小后端大的楔形状,拉料头(1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沿轴向呈环状分布的拉料齿(12),拉料齿(12)呈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料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齿(12)的顶部和根部分别设置有圆角(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拉料杆;该拉料杆包括有呈圆柱体状的杆体,杆体的前端部设置有拉料头,拉料头呈前端小后端大的楔形状,拉料头设置有至少两个且沿轴向呈环状分布的拉料齿,拉料齿呈锯齿状;在该拉料杆拉动软胶制品的水口料时,各拉料齿分别独立地作用于水口料,拉料头多点作用于水口料,作用稳定且水口料很难全部脱离拉料齿;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拉料稳定且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C45/38GK203046164SQ2012204776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杜滨 申请人:东莞市高维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