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模端子预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575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塑模端子预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模和上模,所述两侧放置有端子的基块固定于下模所设的槽A内,端子的一端与连杆端部固定,所述连杆固定于基板,所述下模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穿过基板所设的定位孔,伸入导向套管所设的槽C内,所述导向套管与上模所设的槽B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套管的顶部与槽B的槽底通过弹簧连接。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基板拱起,避免端子在注塑成型的时候发生形变,提高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而且还降低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延长了设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塑模端子预压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模端子预压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同时,电子产品通过对应的接口和连接器可以相互连接,进行数据交换,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在进行各种接口或连接器的制造时,需要将端子与塑胶进行注塑成型,但是由于端子较薄,刚性较差,在端子在塑模中进行注塑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很容易使与端子相连的基板拱起,导致端子产生形变,导致次品的产生;甚至端子还会与设备、模具发生干涉,导致模具磨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模端子预压机构,结构简单,能够在上模和下模闭合之前,预先将基板压住,防止基板拱起,避免端子发生形变,产生次品,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模和上模,所述两侧放置有端子的基块固定于下模所设的槽A内,端子的一端与连杆端部固定,所述连杆固定于基板,所述下模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穿过基板所设的定位孔,伸入导向套管所设的槽C内,所述导向套管与上模所设的槽B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套管的顶部与槽B的槽底通过弹黃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套管顶部设有扩大头,所述槽B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扩大头的直径。
[000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B的槽口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导向套管的直径,小于扩大头的直径。
[000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槽C的槽深等于或大于定位杆的长度。
[000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设有倒入头,所述倒入头为圆锥形或圆台形。
[00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套管的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基板拱起,避免端子在注塑成型的时候发生形变,提高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
[0013]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避免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产生次品,降低了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延长了设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全剖视示意图。[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模I和上模2,所述两侧放置有端子5的基块4固定于下模I所设的槽A3内,端子5的一端与连杆7端部固定,所述连杆7固定于基板6,所述下模I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端部穿过基板6所设的定位孔9,伸入导向套管10所设的槽C13内,所述导向套管10与上模2所设的槽Bll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套管10的顶部与槽Bll的槽底通过弹簧12连接;所述导向套管10顶部设有扩大头15,所述槽BI I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扩大头15的直径(本实施案例中,所述槽BI I的直径等于扩大头15的直径);所述槽Bll的槽口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导向套管10的直径,小于扩大头15的直径(本实施案例中,挡边的直径等于导向套管10的直径,小于扩大头15的直径);槽C13的槽深等于或大于定位杆8的长度(本实施案例中,槽C13的槽深大于定位杆8的长度);所述定位杆8的上端设有倒入头14,所述倒入头14为圆锥形或圆台形(本实施案例中,倒入头14为圆台形);所述导向套管10的直径大于定位孔9的直径。
【权利要求】
1.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模(I)和上模(2),所述两侧放置有端子(5)的基块(4)固定于下模(I)所设的槽A (3)内,端子(5)的一端与连杆(7)端部固定,所述连杆(7)固定于基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I)上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端部穿过基板(6)所设的定位孔(9),伸入导向套管(10)所设的槽C (13)内,所述导向套管(10)与上模(2)所设的槽B (11)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套管(10)的顶部与槽B (11)的槽底通过弹簧(1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管(10)顶部设有扩大头(15),所述槽B (1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扩大头(15)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B(11)的槽口设有挡边,挡边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导向套管(10)的直径,小于扩大头(15)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槽C(13)的槽深等于或大于定位杆(8)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8)的上端设有倒入头(14),所述倒入头(14)为圆锥形或圆台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模端子预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管(10)的直径大于定位孔(9)的直径。
【文档编号】B29C45/14GK203485364SQ201320620058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0日
【发明者】徐任华 申请人:希尔盖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