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上料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693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上料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上料工装,特点是包括上工装板、下工装板和多组定位组件,每组定位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在上工装板上,下工装板与每组定位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上工装板上开有多个与模具上的模孔对应的上安装孔,下工装板上开有与上安装孔对应的多个下安装孔,下工装板可沿着定位组件前后移动使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对齐或错开;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一次性同步上料,不仅操作简单,并且工人在操作的空闲时间即可完成上料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辅助上料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料工装,尤其是一种辅助上料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结构中包含外管和内管的衬套类零件产品,在需要使用一个模具同时生产多个产品时,一般在机器开模后将加工完成的上一批次衬套类零件产品从模具中取出,由人工将待加工的下一批次衬套类零件产品逐一摆放到模具上对应的模孔里,费时费力,且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并且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辅助上料工装。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包括上工装板、下工装板和多组定位组件,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工装板上,所述的下工装板与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开有多个与模具上的模孔对应的上安装孔,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开有与所述的上安装孔相对应的多个下安装孔,所述的下工装板可沿着所述的定位组件前后移动使所述的上安装孔与所述的下安装孔对齐或错开。
[0005]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螺钉、支撑柱和定位柱,所述的上工装板通过所述的螺钉与所述的下工装板连接,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开有与所述的螺钉配合的螺孔,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开有导向槽,所述的螺钉穿过所述的螺孔及所述的导向槽,所述的支撑柱与所述的定位柱均螺接在所述的螺钉上,所述的定位柱的上部嵌设在所述的支撑柱内,所述的支撑柱位于所述的上工装板与所述的下工装板之间,所述的定位柱位于所述的下工装板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与所述的定位柱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槽位置相应的环形卡槽。每组定位组件上螺钉、支撑柱和定位柱的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先将螺钉和支撑柱安装好,再移动下工装板使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相互错开;将待加工的衬套类产品的嵌件放在上安装孔内,在机器开模将上一批次衬套类零件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后再使上安装孔位于模孔的正上方与模孔一一对应;然后再安装定位柱,将定位柱螺接于螺钉的底端,定位柱的上部嵌设在支撑柱内,定位效果好;最后移动下工装板使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一一对齐,使嵌件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滑落至对应的模孔内。
[0006]所述的导向槽的长度与沿所述的下工装板的移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下安装孔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下工装板在环形卡槽与导向槽相互配合下移动,当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对齐时,放置在上工装板上的嵌件可一次性掉入模孔中。
[0007]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拉手。设置的把手与拉手能使工人在移动下工装板时更好的配合用力,便于操作。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组定位组件将上工装板和下工装板连接,多组定位组件对上工装板和下工装板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使用时只需先移动下工装板使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一一错开,再将待加工的衬套类产品的嵌件放在上安装孔内,由下工装板托住嵌件,在机器开模将上一批次衬套类零件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后,使上安装孔位于模孔的正上方与模孔一一对应,再移动下工装板使上安装孔与下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一一对齐,这样位于上安装孔内的衬套类产品的嵌件在重力作用下从位于上安装孔正下方的下安装孔内一一滑落至对应的模孔内,实现一次性同步上料,不仅操作简单,并且工人在操作的空闲时间即可完成上料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10]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包括上工装板2、下工装板I和四组定位组件,上工装板2上固定设置有把手21,下工装板I上固定设置有拉手11,每组定位组件包括螺钉3、支撑柱4和定位柱5,上工装板2通过螺钉3与下工装板I连接,上工装板2上开有与螺钉3配合的螺孔,下工装板I上开有导向槽6,螺钉3穿过螺孔及导向槽6,支撑柱4与定位柱5均螺接在螺钉3上,支撑柱4位于上工装板2与下工装板I之间,定位柱5位于下工装板I的底部,支撑柱4与定位柱5之间设置有与导向槽6位置相应的环形卡槽7,下工装板I通过环形卡槽7与导向槽6的相互配合前后移动,上工装板2上开有多个与模具上的模孔对应的上安装孔22,下工装板I上开有与上安装孔22相对应的多个下安装孔12,导向槽6的长度与沿下工装板I的移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下安装孔12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相等,当下工装板I位于移动的方向上的一端时,上安装孔22与下安装孔12错开,当下工装板I移动至移动方向上的另一端时,上安装孔22与下安装孔12对齐。
[0014]实际操作时,工人先将螺钉3和支撑柱4安装好,再移动下工装板I使上安装孔22与下安装孔12相互错开;将待加工的衬套类产品的嵌件放在上安装孔22内并由下工装板I托住,在机器开模将上一批次衬套类产品从模具中取出后,将模具平放在工作台上,再移动辅助上料工装使上安装孔22位于模具中的模孔正上方且与模孔一一对应,然后再安装定位柱5,将定位柱5螺接于螺钉3的底端,定位柱5的上部嵌设在支撑柱4内,定位效果好;最后移动下工装板I使上安装孔22与下安装孔12因受到定位柱5的定位作用而在竖直方向一一对齐,使嵌件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滑落至对应的模孔内,完成了一次性同步上料。
【权利要求】
1.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工装板、下工装板和多组定位组件,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工装板上,所述的下工装板与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开有多个与模具上的模孔对应的上安装孔,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开有与所述的上安装孔相对应的多个下安装孔,所述的下工装板可沿着多组所述的定位组件前后移动使所述的上安装孔与所述的下安装孔对齐或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螺钉、支撑柱和定位柱,所述的上工装板通过所述的螺钉与所述的下工装板连接,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开有与所述的螺钉配合的螺孔,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开有导向槽,所述的螺钉穿过所述的螺孔及所述的导向槽,所述的支撑柱与所述的定位柱均螺接在所述的螺钉上,所述的定位柱的上部嵌设在所述的支撑柱内,所述的支撑柱位于所述的上工装板与所述的下工装板之间,所述的定位柱位于所述的下工装板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柱与所述的定位柱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槽位置相应的环形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的长度与沿所述的下工装板的移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下安装孔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工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的下工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拉手。
【文档编号】B29C31/00GK203600469SQ20132073164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王海, 马远德, 杨兴才 申请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