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机的双片材出料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11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吹塑机的双片材出料模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双片材出料模头,用于吹制码垛货物的托盘。



背景技术:

前述的吹塑机是加工中空塑料制品的装备,中空塑料制品如用于罐装医药化工原料、油品、各类助剂、各种溶剂、添加剂乃至危化品之类的包装容器,以及各种托盘(也称栈板)。由于吹塑机的吹塑机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CN202062631U(三层塑料容器成型机)、CN201941151U(塑料容器全自动中空成型机)以及CN202162995U(大型吹塑料容器全自动中空成型机),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前述的模头同样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见诸,如CN102825765B(IBC内胆吹塑机专用储料缸模头)和CN104191594A(一种双层挤出吹塑机模头)以及CN101898414A(用在吹塑机上的吹塑模头),等等。

前述的托盘的结构及其功用可参见并非限于的如下中国专利文献:CN102009774、CN102407967B、CN103253442B、CN103552737B和CN105253423A。

已有技术对托盘的成形过程是:熔融的塑料由出料模头引出,在吹塑机的左右模架上的模具合模后由吹胀机构吹胀成型,开模后得到托盘。在前述过程中,由于出料模头引出的料坯的横截面形状呈椭圆形的筒状体,因而成形出的托盘对货物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在吹胀机构吹胀之前先将金属支撑件如矩形管或类似的骨架部件植入料坯内,再合模吹胀成形,这样得到的托盘可以显著提升承载能力。但是,如果熔融的塑料坯体(业界习惯称熔坯)为腰形桶状体,那么毫无疑问无法将支撑件植入其内。正是据于该技术障碍,目前业界只能以增加料坯的厚度和/或层数来改善托盘的货物承载强度,但是实践证明这是治表而非治本之举,因为盲目增强料坯的厚度或层数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导致成本增加而有失经济性,再一方面对托盘承载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在实际的使用中因易出现变形、塌陷之类的情形而只能弃旧换新,增加了使用托盘者的成本。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反复探索与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推演,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熔融的塑料坯体以形成两枚熔坯片材的形态引出而藉以满足在吹胀成形机构吹胀成形前植入支撑件要求的吹塑机的双片材出料模头。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吹塑机的双片材出料模头,包括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配合的一对模头导板,在该对模头导板的中部上方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注料孔,该注料孔贯穿模头导板的厚度方向,在一对模头导板的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注料孔的下方的位置各构成有一中心导流块,在对应于中心导流块的两侧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分流块;一模头内芯,该模头内芯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模头导板之间并且与一对模头导板相配合,在该模头内芯上开设有模头内芯导料腔,该模头内芯导料腔与所述的注料孔相对应,并且该模头内芯的两侧与一对模头导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头内芯导料流道;一连接座,该连接座在对应于一对模头导板的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该连接座的中部区域构成为连接座腔;一展览内芯和一模芯,展览内芯对应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设置,该展览内芯构成有一模芯配合腔,模芯对应于模芯配合腔设置并且在该模芯的长度方向的顶部间隔固定有拉杆座,在该拉杆座上连接有拉杆的下端,而拉杆的上端穿过所述的模头内芯;对应于展览内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的各一个模套,所述展览内芯的外壁与模套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展料内芯导料流道,而所述模芯的外壁与模套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与展览内芯导料流道相通的模芯出料流道;对应于所述连接座的四周下方设置的过渡板,该过渡板与连接座固定,所述模套与过渡板固定,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过渡内芯和一分流内芯,过渡内芯位于分流内芯的上方并且在对应于连接座的连接座腔的位置与所述模头内芯的底部固定,该过渡内芯的外壁与连接座腔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料流道,该导料流道与所述的模头内芯导料流道相通,分流内芯位于过渡内芯与所述的展览内芯之间,在该分流内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分流刃口并且在分流内芯的两端各构成有一分流三角,所述的展览内芯与分流内芯固定,所述导料流道与分流内芯的分流槽相通,所述拉杆的上端在依次穿过分流内芯和过渡内芯后穿过所述模头内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心导流块的形状呈T字形,藉由该T字形的形状而使中心导流块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分流块探入窝,所述分流块与该分流块探入窝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流块的形状呈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同时对应于所述连接座和过渡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配设有一加热器,该加热器由加热器压板限定,加热器压板的上部与连接座固定,中部与过渡板固定,而下部与所述模套固定。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套的长度方向的外壁上设置有模套加热器,该模套加热器由模套加热器压板限定,该模套加热器压板与模套固定。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模套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并且在朝向所述模芯的一侧延伸有出料流道调节板,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与出料流道调节板连接。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包括丝杆螺母、丝杆和限位压板,限位压板覆盖在丝杆螺母上,而丝杆螺母由丝杆螺母固定螺钉与模套固定,丝杆与丝杆螺母旋配,该丝杆的基部探出限位压板,而丝杆的末端朝着所述出料流道调节板的方向伸展并且连接有一丝杆螺钉,该丝杆螺钉通过销轴螺钉与出料流道调节板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分流内芯并且在该分流内芯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分流刃口,因而由分流刃口将由导料流道导入的横截面形状呈椭圆形的熔塎坯顺着熔坯流出方向分成两片并由模芯出料流道引出,从而满足在吹胀成形机构吹胀成形前植入支撑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彼此面对面设置的并且相互配合的一对模头导板1,在该对模头导板1的中部上方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注料孔11,该注料孔11贯穿模头导板1的厚度方向,在一对模头导板1的面对面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注料孔11的下方的位置各构成有一中心导流块12,在对应于中心导流块12的两侧的位置各构成有形状呈三角形的一分流块13;示出了一模头内芯2,该模头内芯2设置在前述的一对模头导板1之间并且与一对模头导板1的导板腔14相配合,在该模头内芯2上开设有模头内芯导料腔21,该模头内芯导料腔21与前述的注料孔11相对应,并且该模头内芯2的两侧与一对模头导板1之间的空间即与导板腔14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模头内芯导料流道22;示出了一连接座3,该连接座3对应于一对模头导板1的长度方向的底部设置,该连接座3的中部区域构成为连接座腔31;一展览内芯4和一模芯5,展览内芯4对应于前述连接座3的下方设置,该展览内芯4构成有一模芯配合腔41,模芯5对应于模芯配合腔41设置并且在该模芯5的长度方向的顶部间隔固定有拉杆座51,在该拉杆座51上通过拉杆座固定螺钉512连接有拉杆511的下端,而拉杆511的上端穿过前述的模头内芯2,在使用状态下与提升气缸(图中未示出)连接;对应于展览内芯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的各一个模套6,前述展览内芯4的外壁与模套6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展料内芯导料流道42,而前述模芯5的外壁与模套6的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与展览内芯导料流道42相通的模芯出料流道52;示出了对应于前述连接座3的下方设置的过渡板7,该过渡板7通过螺钉与前述连接座3固定,前述模套6与过渡板7固定。在图中示出了开设于过渡板7上的过渡板固定螺孔71和开设在模套6上的模套螺孔64,由螺钉641将模套6与过渡板7固定,由过渡板固定螺钉711在对应于过渡板固定螺孔71的位置将过渡板7与模套6固定。

继续见图1和图2,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的一过渡内芯8和一分流内芯9,过渡内芯8位于分流内芯9的上方并且在对应于连接座3的连接座腔31的位置通过模头内芯固定螺钉82与前述模头内芯2的底部固定,该过渡内芯8的外壁与连接座腔31的腔壁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料流道81,该导料流道81与前述的模头内芯导料流道22相通,分流内芯9位于过渡内芯8与前述的展览内芯4之间,在该分流内芯9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分流刃口91并且在分流内芯9的两端各构成有一分流三角92,前述的展览内芯4通过展览内芯固定螺钉43与分流内芯9固定,前述导料流道81与分流内芯9的分流槽93(图1示)相通,前述拉杆511的上端在依次穿过分流内芯9和过渡内芯8后进而穿过前述模头内芯2。

由图1所示,前述的中心导流块12的形状呈T字形,藉由该T字形的形状而使中心导流块12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分流块探入窝121,前述分流块12与该分流块探入窝121相对应。

熔融的塑料即塑料熔体自注塑孔11引入,抵达中心导流块12的中心导流块导料槽122,由中心导流块导料槽122以一分为二(分成两路)的状态引至一对分流块13,进而由一对分流块13下引,在一对分流块13下引的过程中,因导流块导流槽122将料体现一分两,又因一对分流块3将料体现二分四,四分八,因而形成圈板料向下流动,直至由模头内芯导料流道22向导料流道81的方向导引。

由图2所示,在同时对应于前述连接座3和过渡板7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各配设有一加热器10(也可称加热板,以下同),该加热器10由加热器压板101限定,加热器压板101的上部由螺钉与连接座3固定,中部由螺钉与过渡板7固定,而下部同样由螺钉与前述模套6固定。同样的道理,在前述模套6的长度方向的外壁上设置有模套加热器61,该模套加热器61由模套加热器压板611限定,该模套加热器压板611通过螺钉与模套6固定。

请重点参见图2,在前述模套6的长度方向的下部间隔设置有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62,并且在朝向前述模芯5的一侧延伸有出料流道调节板63,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62与出料流道调节板63连接。

前述的出料流道调节板调整装置62包括丝杆螺母621、丝杆622和限位压板623,限位压板623覆盖在丝杆螺母621上,而丝杆螺母621由丝杆螺母固定螺钉6211与模套6固定,丝杆622与丝杆螺母621旋配,该丝杆622的基部探出限位压板623,而丝杆的末端朝着前述出料流道调节板63的方向伸展并且连接有一丝杆螺钉6221,该丝杆螺钉6221通过销轴螺钉62211与出料流道调节板63连接。

当熔坯从导料流道81抵达分流内芯9时,由分流内芯9的分流刃口91的原先为腰形筒状体的熔坯分成或称肢解成对称的两片并从分流槽93依次经展览内芯导料流道42和模芯出料流道52引出至吹塑机的模具内。由于熔坯为两片结构,因而能在吹胀成形机构吹胀成形之前向两片熔坯之间放入支撑件如金属方管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