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3809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机构,特别是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中心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美国NRM公司开发的Autoform型(A型)、美国Mcneil公司开发的Bag-O-Matic型(B型)、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开发的Rolling in Bladder型(RIB型)、德国Her-Bert公司开发的AuBo型(C型),以上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必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升降,从而结构高度上需增加相应的高度来满足中心机构的安装,有部分硫化机采用脱胎装置来来降低底座高度,但却增加了硫化机的生产成本,且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它减少了下环水缸升降所需的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中心棒、中心管、上环活塞、上环缸体、下环缸体和下环活塞,上环缸体为圆柱形密闭壳体,中心管竖直设置在上环缸体内并且中心管下端固定在上环缸体下端,中心棒为上端封闭的管体,中心棒套设在中心管外侧并且中心棒上端穿过上环缸体上端面并且滑动设置在上环缸体上端面上,上环活塞滑动套设在中心管外侧并且能够沿着中心管外壁上下滑动,上环活塞上端固定在中心棒下端,中心棒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环活塞侧面开有连通上环缸体内腔体和中心棒与中心管间隙的循环通孔,上环缸体下端开有上环升进水口和上环降进水口,上环升进水口与上环活塞下侧上环缸体内腔连通,上环降进水口与中心管下端连通,下环缸体套设在上环缸体外侧,下环活塞套设并固定在上环缸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缸体上端套设有环座,中心棒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活塞杆支架,活塞杆竖直设置并且上端固定在活塞杆支架下侧,环座上设置有活塞杆导套,活塞杆导套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活塞杆滑动设置在活塞杆导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环缸体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缸盖和下缸盖,上缸盖和下缸盖可拆卸设置在下环缸体上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上环缸体下端设置有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上环水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方案,从而成功的减少了下环水缸升降所需的高度,该中心机构可推动双层双模硫化机的发展,解决了双层硫化机高度方向的限制,在整体高度上节省了一个上环水缸的高度,活用缸筒与活塞杆的相似性,使得整个结构在空间上十分紧凑,同时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上环底部,方便快捷且定位更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包含中心棒1、中心管2、上环活塞3、上环缸体4、下环缸体5和下环活塞6,上环缸体4为圆柱形密闭壳体,中心管2竖直设置在上环缸体4内并且中心管2下端固定在上环缸体4下端,中心棒1为上端封闭的管体,中心棒1套设在中心管2外侧并且中心棒1上端穿过上环缸体4上端面并且滑动设置在上环缸体4上端面上,上环活塞3滑动套设在中心管2外侧并且能够沿着中心管2外壁上下滑动,上环活塞3上端固定在中心棒1下端,中心棒1内壁与中心管2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环活塞3侧面开有连通上环缸体4内腔体和中心棒1与中心管2间隙的循环通孔7,上环缸体4下端开有上环升进水口8和上环降进水口9,上环升进水口8与上环活塞3下侧上环缸体4内腔连通,上环降进水口9与中心管2下端连通,下环缸体5套设在上环缸体4外侧,下环活塞6套设并固定在上环缸体5外侧。

上环缸体4上端套设有环座10,中心棒1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活塞杆支架11,活塞杆12竖直设置并且上端固定在活塞杆支架11下侧,环座10上设置有活塞杆导套13,活塞杆导套13下端设置有进气口14,活塞杆12滑动设置在活塞杆导套13内。下环缸体5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缸盖15和下缸盖16,上缸盖15和下缸盖16可拆卸设置在下环缸体5上下端。上环缸体4下端设置有位移传感器17。

本实用新型的上环水缸缸筒做下环水缸活塞杆的中心机构使用的时候,上环降时,水流从底部上环降进水口9进入,沿着中心管2上升,溢出后,沿着中心棒1和中心管2之间间隙向下流,然后经过循环通孔7水流流出进入到上环缸体4内腔中,从而推动上环活塞3带动中心棒1下降;上环升时,水流从底部上环升进水口8进入上环活塞3下侧上环缸体4内腔从而驱动上环活塞3带动中心棒1上升。上环水缸进出水口均在底端,使得上环水缸软管在升降过程不会与下环水缸的管路产生缠绕等现象。

下环升降部分,将上环缸体4做下环水缸的活塞杆,下环活塞结构采用两半式,中间加装胀紧套,由紧固件锁死,从而可以保证活塞能够完全固定在上环缸体上。下环缸体上下缸盖均采用可拆卸式的缸盖,保证结构安装的方便,结构安装至硫化机上时,可以在硫化机底座上焊接一个固定上缸盖或下缸盖的结构,从而固定下环缸体的位置,下环缸体分别从上下两缸盖进出水,驱动整个上环水缸上下移动。完成轮胎生产需要的上环升降及下环升降的工艺流程。满足轮胎生产要求。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