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冷急热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3584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急冷急热模具。



背景技术:

急冷急热成型技术又称之为高光无痕注塑,是通过急冷急热设备在注塑前加热模具,令模温快速升高至塑料的玻璃化温度以上,注塑结束后再快速降低模温至顶出温度,是成型过程中模温可变的成型工艺。该成型方式利用了热塑性塑料在高弹态下的固有特性,可有效消除塑料制品的表面缺陷,如(熔合线、收缩痕、气纹等),增强产品表面光泽度,使表面光洁度可达到镜面,彻底解决塑料产品的表面缩水现象。由于成型工艺加热方式可采用电器加热、蒸汽加热和高温热水加热,现较多厂家采用的蒸汽加热方式,采用蒸汽加热的缺点是:一是要配套锅炉,二是蒸汽不可回收利用,而采用高温水加热则无需配套锅炉且高温热水可回收利用,不但减少了设备投资,大大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还有利于环保。利用急冷急热成型技术可以大幅提示塑件外观质量,缩短成型周期以及减小注塑机注射压力,此模具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通讯、汽车、医疗及航空等广大领域,深受业界好评。现有急冷急热成型技术在产品上容易产生熔接痕、流痕、光泽不均匀、产品密度不均匀、表面起泡、缩水等问题,以及需要很大的注射压力和熔融材料凝固成型后因残余应力导致的产品变形等重大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急冷急热模具,其能够解决在产品上容易产生熔接痕、流痕、光泽不均匀、产品密度不均匀、表面起泡、缩水等问题,以及需要很大的注射压力和熔融材料凝固成型后因残余应力导致的产品变形等重大的缺陷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急冷急热模具,其包括前模隔热板、前模面板、前模热流道板、前模板、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后模底板、后模隔热板、前模仁、前模镶件、后模仁、后模镶件、滑块镶件、滑块座、铲基、滑块压板、滑块底部耐磨板、第一圆顶针、第一斜顶、第一斜顶导向块、第一斜顶座、第二斜顶座、第二斜顶导向块、第二斜顶、第二圆顶针、扁顶针、前模定位环、后模定位环、强制拉回、站脚、前模承压块、后模承压块、前模导套、导柱、后模导套、方铁导套、中托司、中托司导套、热流道分流板、热嘴、垫块、热流道射嘴孔、热流道接线盒、热流道接线管道,后模底板与后模隔热板相连,顶针底板位于顶针面板和后模底板之间,方铁位于后模板和顶针面板之间,前模板与后模板相连,前模热流道板位于前模面板和前模板之间,前模隔热板与前模面板相连,前模面板、前模热流道板都与热流道接线盒相连,热流道接线盒与热流道接线管道相连,热流道分流板与热流道接线管道相连,两个热嘴、垫块都安装在热流道接线管道上,前模隔热板、前模面板都与前模定位环相连,热流道分流板、热流道接线管道、前模定位环都与热流道射嘴孔相连,前模板、后模板都与滑块座相连,滑块镶件与滑块座相连,滑块座与铲基相连,滑块座与滑块底部耐磨板相连,滑块压板与滑块底部耐磨板相连,滑块底部耐磨板与后模板相连,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都与两个中托司导套相连,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后模底板、后模隔热板都与两个中托司相连,中托司与中托司导套相连,前模仁与后模仁相连,后模板与两个后模仁相连,前模板与两个前模仁相连,两个前模仁与前模镶件相连,后模仁与后模镶件相连,前模仁、后模仁、后模镶件、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都与第一圆顶针相连,第一圆顶针与热嘴相连,第一斜顶与后模镶件相连,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都与第一斜顶座相连,第一斜顶座与第一斜顶导向块相连,第一斜顶导向块与第一斜顶相连,后模底板、后模隔热板都与两个后模定位环相连,后模定位环与强制拉回相连,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都与第二斜顶座相连,第二斜顶座与第二斜顶导向块相连,第二斜顶导向块与第二斜顶相连,第二斜顶与后模镶件相连,前模仁、后模仁、后模镶件、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都与第二圆顶针相连,第二圆顶针与热嘴相连,后模板、方铁、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后模仁都与扁顶针相连,后模底板、后模隔热板都与方铁导套相连,多个站脚位于方铁导套下方,后模导套与方铁导套相连,前模承压块与后模导套相连,前模承压块与后模承压块相连,导柱与后模导套相连,前模导套与导柱相连。

优选地,所述后模板上设有多个圆孔。

优选地,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多个圆孔。

优选地,所述热流道分流板设有多个圆孔。

优选地,所述站脚的形状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扩散焊连接技术,来实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相材料或(包括中间层材料)紧压在一起,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中加热至母材熔点一下温度,对其施加压力使连接界面微观塑性变形达到紧密接触,再经保温、原子相互扩散而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的一种连接工艺来实现急冷急热模具高光无痕注塑技术,这种组合工艺不但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解决单个工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实现模具模芯成型面部位的急速加热和均匀加热,急速冷却和均与冷却的模具急冷急热的结构,解决在产品上容易产生熔接痕、流痕、光泽不均匀、产品密度不均匀、表面起泡、缩水等问题,以及需要很大的注射压力和熔融材料凝固成型后因残余应力导致的产品变形等重大的缺陷问题。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急冷急热结构,包括设定多个加热水道环绕着高光成型面急冷急热的循环交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急冷急热模具包括前模隔热板1、前模面板2、前模热流道板3、前模板4、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后模底板9、后模隔热板10、前模仁100、前模镶件101、后模仁200、后模镶件201、滑块镶件300、滑块座301、铲基302、滑块压板303、滑块底部耐磨板304、第一圆顶针400、第一斜顶401、第一斜顶导向块402、第一斜顶座403、第二斜顶座404、第二斜顶导向块405、第二斜顶406、第二圆顶针407、扁顶针408、前模定位环500、后模定位环501、强制拉回502、站脚503、前模承压块504、后模承压块505、前模导套600、导柱601、后模导套602、方铁导套603、中托司604、中托司导套605、热流道分流板606、热嘴607、垫块608、热流道射嘴孔609、热流道接线盒610、热流道接线管道611,后模底板9与后模隔热板10相连,顶针底板8位于顶针面板7和后模底板9之间,方铁6位于后模板5和顶针面板7之间,前模板4与后模板5相连,前模热流道板3位于前模面板2和前模板4之间,前模隔热板1与前模面板2相连,前模面板2、前模热流道板3都与热流道接线盒610相连,热流道接线盒610与热流道接线管道611相连,热流道分流板606与热流道接线管道611相连,两个热嘴607、垫块608都安装在热流道接线管道611上,前模隔热板1、前模面板2都与前模定位环500相连,热流道分流板606、热流道接线管道611、前模定位环500都与热流道射嘴孔609相连,前模板4、后模板5都与滑块座301相连,滑块镶件300与滑块座301相连,滑块座301与铲基302相连,滑块座301与滑块底部耐磨板304相连,滑块压板303与滑块底部耐磨板304相连,滑块底部耐磨板304与后模板5相连,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都与两个中托司导套605相连,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后模底板9、后模隔热板10都与两个中托司604相连,中托司604与中托司导套605相连,前模仁100与后模仁200相连,后模板5与两个后模仁200相连,前模板4与两个前模仁100相连,两个前模仁100与前模镶件101相连,后模仁200与后模镶件201相连,前模仁100、后模仁200、后模镶件201、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都与第一圆顶针400相连,第一圆顶针400与热嘴607相连,第一斜顶401与后模镶件201相连,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都与第一斜顶座403相连,第一斜顶座403与第一斜顶导向块402相连,第一斜顶导向块402与第一斜顶401相连,后模底板9、后模隔热板10都与两个后模定位环501相连,后模定位环501与强制拉回502相连,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都与第二斜顶座404相连,第二斜顶座404与第二斜顶导向块405相连,第二斜顶导向块405与第二斜顶406相连,第二斜顶406与后模镶件201相连,前模仁100、后模仁200、后模镶件201、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都与第二圆顶针407相连,第二圆顶针407与热嘴607相连,后模板5、方铁6、顶针面板7、顶针底板8、后模仁200都与扁顶针408相连,后模底板9、后模隔热板10都与方铁导套603相连,多个站脚503位于方铁导套603下方,后模导套602与方铁导套603相连,前模承压块504与后模导套602相连,前模承压块504与后模承压块505相连,导柱601与后模导套602相连,前模导套600与导柱601相连。

所述后模板5上设有多个圆孔,这样增强散热功能。

所述前模板4上设有多个圆孔,这样增强散热功能。

所述热流道分流板606设有多个圆孔,这样增强散热功能。

所述站脚503的形状为长方形,这样增加接触面积。

前模隔热板、前模面板、前模固定板、前模热流道板、前模板、后模板、后模支撑方铁1、后模支撑方铁2、顶针面板、顶针底板、第一后模支撑方铁、第二后模支撑方铁、后模固定板、后模隔热板均为模具的模架部分,用于安装固定核心零件,前后模隔热板用于隔离模具的热量流失;前模仁、前模热流道镶件、前模镶件、前模镶件垫板、后模仁、后模镶件、后模流道镶件、后模水路镶件、滑块镶件、滑块座、滑块压板、滑块耐磨板、斜导柱、斜顶、斜顶导向块、斜顶座均为模具的核心零件部分用于成型产品和模具机构动作的实现;前模定位环、后模定位环、后模顶针复位杆、第一支撑柱、顶针、压板、第二支撑柱、顶杆、后模定位环、强回位拉杆、垫块、拉杆、第一定位套、第一导套、第二导套、第三导套、第四导套、第二定位套、中托司、第一中托司套、第二中托司套、热流道器均为模具的辅助零件部分,用于辅助核心零件完成注塑动作时的限位定位产品顶出产品成型注塑、距离感应、行程控制等辅助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急冷急热水路由模架进水口分别进到模仁高光成型部位,在产品注射过程中实现高压高温水的状态下使模具成型部位温度迅速上升达到高温注塑,待注射完成后保压冷却状态下再利用高压冷却水快速降低模具温度,这样的一种水路循环交替方式来实现高光产品注塑。待模具注塑完成后,模具通过注塑机拉开后模部分,同时滑块也被固定在前模的斜导柱拨开后退滑块抽芯完成后,注塑机通过感应开关发出顶出信号时注塑机顶杆往前顶推动顶针板上的顶针与斜顶将产品顶出顺利脱落模具型腔,产品顶出后利用注塑机推动后模板部分完成整套模具合模。在这样一种工作原理下解决了在产品上容易产生熔接痕、流痕、光泽不均匀、产品密度不均匀、表面起泡、缩水等问题,以及需要很大的注射压力和熔融材料凝固成型后因残余应力导致的产品变形等重大的缺陷问题,提高生产效率等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