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5226发布日期:2019-01-22 19:2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管件加工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提高工作效率与增加工作质量的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



背景技术:

习知的管件开口密封工法,是将管件一支一支顺序的送入封口机中,再由该封口机对准该管件的开口进行加热,使该开口的材料融解后流动而遮盖该开口,然后材料凝结而完成该开口的密封,最后将封口后的该管件移出该封口机,即可进行下一段的工作流程。

由于管件开口密封工法实为简单易成的技术,只要控制好工作温度和封口形状,就能顺利达成工作的要求,得到良好的管件成品。而温度与形状的控制,以现有技术而言,都是可以轻易达成要求的技术,在实务上并不困难。

然而,采取单一管件进行封口的作业模式,其工作效率不佳,不适合大量生产,造成工作成本增加;而且每支管件在封口时,其温度、压力都可能略有误差,当工作次数增加,其误差量也会增加,造成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影响实用性。

为此,较为有效的管件开口密封工法,是采取复数管件同时封口的工作方式,其首先准备有一作业平台,以将复数的管件排列固定在该作业平台上,然后取得一模板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该模板接触复数该管件的管口,并持续加压以完成该管口的密封作业。

不过,前述的复数管件工作方法虽然效率较佳,但仍存有缺点有待加以改进,因为考虑工作便利性,该作业平台的尺寸有其限制,而其上的复数管件排列密度必须宽松,其管件与管件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因为封口工作必须加热融解管件开口,若是相邻管件距离过短,很可能使两支管件在工作时意外黏合,轻则损失少量管件,重则中断工作,影响整个制程。

因此,前述的复数管件工作方法虽较单一管件的封口优良,但因为一次封口的管件数量不多,效率不易彰显;若是将作业平台范围扩大,则为了一次取放大范围的管件,必须重新设计夹具与整条生产线的配置,恐将大幅提高成本,且良率不易控制。

有鉴于此,前述方法显然不是改善管件开口密封的优良工法,为求最佳的工作结果,有必要寻找其它适合的技术。

为此,发明人考虑习知技术的缺失,乃着手加以改良,秉持追求最佳质量产品的要求,凭借在业界多年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经由长期的研发与实作,终能完成本件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其大幅增加单位面积数量的管件开口密封作业,进而提高整个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作成本。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其进一步提高生产良率,让每支管件都可以维持良好的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其包括有一模板,该模板表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模穴,该三个模穴呈正三角形排列,并使该模板在该三个模穴所形成的该正三角形中心凸伸有一隔针。

藉由该隔针的设计,该模板在对该管件进行该开口的密封时,会将该开口附近的该管件材料融解,此时由于该隔针的设计,相邻的该管件之间不会发生接触,使任意二相邻的该管件之间可以保持最短的距离,使每块该模板的工作范围内同时密封最多的该管件,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前述结构的工作步骤,首先将与该模板内的该模穴数量相等的该管件呈正三角形排列放置;

然后,对该模穴进行加热;

接着,将该模板对正该管件上方,使各该模穴一一对准相对应的各该管件,然后加压该模板,使该模穴融解该开口以进行密封;

最后,移开该模板,使该开口冷却完成密封。

更进一步,加热该模穴时,可让该模穴的内部温度高于模穴开口端温度,使该管件开始进入该模穴开口端时,仅会进行初步加热而不致融解,待该管件的该开口完全深入该模穴后,该开口温度可立即达成融解而形成密封。

又为求加速作业,可在该开口加热密封成型后,移开该加热用的该模板,并利用另一结构相同但未加热的冷却模板罩盖该管件以加速冷却。

该冷却用的该冷却模板于工作前会先行冷却、冰冻以进行降温。

较佳方式,该模穴数量与配合的该管件数量设置有三个以上并呈复数个正三角形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且该模板在每一该正三角形的中心分别凸伸有一该隔针,使所有该模穴之间均可以设置有该隔针以进行间隔。

最佳方式,该模穴与配合的该管件最佳是以复数个该正三角形组合形成的正六角形进行排列配置,因为正六角形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最多数量的该模穴设置。

又,该模穴为半球状造型,使该开口在融解后受到该模穴导引而向内集中成型,不会流到该模穴外部,维持外观的稳定性。

而该模穴是以钻孔产生,该隔针则由钻孔时产生的废料自然集中形成,因此生产相当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与管件加工时的相对位置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与管件的加工动作图;

图4a为图4的a部份以显示模穴、隔针、管件工作时的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板结构与管件的加工完成图;以及

图6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61-64步骤

1模板

2模穴

21模穴开口端

3隔针

4管件

4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及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密封管件开口的模板,其包括有一模板1,该模板1表面至少设置有三个模穴2,使各该模穴2分别相对一管件4的开口41进行密封。

该三个模穴2呈正三角形排列,特征在于各模穴2之间的距离相等;而该模板1在该三个模穴2所形成的该正三角形中心凸伸有一隔针3,该隔针3的目的在于阻隔相邻的该管件4,以确保相邻的该管件4进行该开口41密封时不会互相接触。

利用前述结构,可以清楚看到本发明的优点。该模板1在对该管件4进行该开口41的密封时,会将该开口41附近的该管件4材料融解,此时由于该隔针3的设计,相邻的该管件4之间不会发生接触,故可以分别密封该开口41、冷却而完成工作。如此,任意二相邻的该管件4之间可以保持最短的距离,使每块该模板1的工作范围内同时密封最多的该管件4,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又能减少错误发生。

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经由前述结构,本发明的实施步骤概述如下:

61.将与该模板1内的该模穴2数量相等的该管件4呈正三角形排列放置;

62.对该模穴2进行加热,达到可以融解该管件4材料进行塑型的温度;

63.将该模板1对正该管件4上方,使各该模穴2一一对准相对应的各该管件4进行套置,然后加压该模板1,使该模穴2融解该开口41以进行密封,密封过程中,由于具有该隔针3的阻隔,相邻的该管件4虽然受压也不致互相接触,使各该管件4皆能独立封口,而不会发生相互接触纠缠甚至黏位的意外;

64.移开该模板1,使该开口41冷却完成密封。

前述加热该模穴2时,可让该模穴2的内部温度高于模穴开口端21温度,如此,当该管件4开始进入该模穴开口端21时,仅会进行初步加热而不致融解,待该管件4的该开口41完全深入该模穴2后,该开口41温度可立即达成融解而形成密封,如此可使整个密封作业更为顺利,所形成的该管件4成品也可较为美观。

而步骤63的该开口41加热密封成型后,可将该加热用的该模板1移开,并利用另一结构相同但未加热的冷却模板(图未示)罩盖该管件4,如此可以加速冷却,提高工作产量

当然,前述冷却用的该冷却模板于工作前会先行冷却、冰冻以进行降温。

另外,该模穴2数量与配合的该管件4数量设置有三个以上并呈复数个正三角形的排列方式进行配置,且该模板在每一该正三角形的中心分别凸伸有一该隔针3,使所有该模穴2之间均可以设置有该隔针3以进行间隔。

实际上,该模穴2与配合的该管件4最佳是以复数个该正三角形组合形成的正六角形进行排列配置,因为正六角形可以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最多数量的该模穴2设置,犹如蜂巢结构一般稳定。

又该模穴2为半球状造型,使该开口41在融解后受到该模穴2导引而向内集中成型,不会流到该模穴2外部,维持外观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该模穴2是以钻孔产生,该隔针3则由钻孔时产生的废料自然集中形成,因此无需特别加工即可成为本发明适合的该模板1结构。

上列详细说明系针对本发明之可行实施例之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之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之专利范围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