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3D打印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6955阅读:39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3D打印笔。



背景技术:

3D打印笔主要应用于绘图与造型设计行业,其通过挤出热融的塑料,然后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最后固化成稳定的状态,最终形成想要的造型,但是目前的3D打印笔价格比较昂贵,不适于普遍大众使用,且结构复杂,维修比较困难,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3D打印笔,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将3D打印笔的结构简单化,操作非常便利,同时易于维修,而且价格较低,适合向普通大众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简易3D打印笔,包括笔筒、笔头;其中:笔筒底部设有笔头,中部设有平移开关,顶部设有顶盖,顶盖靠近边缘位置设有通孔,中部设有进料导筒,进料导筒底部与加热腔连通,加热腔内部设有加热丝,底部设有出料导筒,出料导筒的中段设有控制腔,控制腔内部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的中部设有通料孔,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控制腔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控制推杆,且控制推杆依次穿过推孔与笔筒,穿出到笔筒的外侧,且控制推杆与控制板相连接的部位还设有挡环,出料导筒的下段连接到笔头上并与外界连通。

一种简易3D打印笔,其中:加热腔顶部外壁上设有2根导柱,导柱从通孔中穿出到外部,且2根导柱均套有压料弹簧,2根导柱之间设有可以上下活动的压料板,压料板的下表面与压料弹簧固定连接。

一种简易3D打印笔,其中:笔筒中段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3D打印笔的结构简单化,操作非常便利,同时易于维修,而且价格较低,适合向普通大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笔筒1、笔头2、平移开关3、顶盖4、进料导筒5、通孔6、加热腔7、加热丝8、导柱9、压料弹簧10、压料板11、出料导筒12、控制腔13、推孔14、控制推杆15、挡环16、控制板17、通料孔18、复位弹簧19、散热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简易3D打印笔,包括笔筒1、笔头2;其中:笔筒1底部设有笔头2,中部设有平移开关3,顶部设有顶盖4,顶盖4靠近边缘位置设有通孔6,中部设有进料导筒5,进料导筒5底部与加热腔7连通,加热腔7内部设有加热丝8,底部设有出料导筒12,出料导筒12的中段设有控制腔13,控制腔13内部安装有控制板17,控制板17的中部设有通料孔18,一端通过复位弹簧19与控制腔13的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控制推杆15,且控制推杆15依次穿过推孔14与笔筒1,穿出到笔筒1的外侧,且控制推杆15与控制板17相连接的部位还设有挡环16,出料导筒12的下段连接到笔头2上并与外界连通,将3D打印笔的结构简单化,操作非常便利,同时易于维修,而且价格较低,适合向普通大众推广。

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一种简易3D打印笔,其中:加热腔7顶部外壁上设有2根导柱9,导柱9从通孔6中穿出到外部,且2根导柱9均套有压料弹簧10,2根导柱9之间设有可以上下活动的压料板11,压料板11的下表面与压料弹簧10固定连接,易于进料,且进料机构简单紧凑。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请参阅图1,一种简易3D打印笔,其中:笔筒1中段设有散热孔20,便于将笔筒1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过热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首先将压料板11拉起,然后将打印的材料条放入到进料导筒5内,并将压料板11松开,此时,在压料弹簧10的拉力作用下,压料板11对打印的材料条会有一个向下的压力作用,确保材料顺利进给,当材料被压入到加热腔7内时,打开平移开关3,使加热丝8通电,加热丝8产生热量并对材料进行加热,使之达到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材料会从出料导筒12中流出,并进入到控制腔13内,此时,在复位弹簧19的作用下,控制板17之上的通料孔18刚好与出料导筒12对准,因此熔融状态的材料就直接从出料导筒12流出并流到外界,此时,使用者可以挥动打印笔进行绘画,同时,可以用手指按下控制推杆15,控制推杆15就会推动控制板17并压缩复位弹簧19,使通料孔18与出料导筒12错位,进而实现中止进料,便于随时停止作画,当手松开控制推杆15时,通料孔18再次与出料导筒12对准,进料继续,可以继续作画,实现随画随停,操作简单便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