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8973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环切粒造粒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造粒系统,属于着色母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环切粒造粒系统,是塑料经挤出后造粒效率最高的造粒设施。其操作过程是,物料先在挤出机中形成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物料从水环切粒装置的模头挤出后,水环切粒装置的旋转刀片将料条切成颗粒状后,立即被冷却水带走沿装置的螺旋结构管道送到水料输送装置、再送入脱水机。水料进入脱水机下部后,在甩干脱水的同时,粒料沿脱水机轴向被提升到脱水机上端,沿切线方向被送入蒸发器,而水流在脱水机内被甩干、过滤,在脱水机下口流入循环水池,冷却后经循环水泵泵入水环切粒装置再用。粒料进入蒸发器后,沿内壁圆的切线方向飞出。由于粒料此时温度仍然较高,在沿蒸发器内壁螺旋下降到底部的同时,粒料表面所带的水分,在蒸发器内同时蒸发。粒料从蒸发器的出料口送至振动筛,由振动筛分筛后,外形合格的粒料,由粒料提升装置送入料斗暂存,等待包装。

现有技术中的水料输送装置是将水和粒料一并进行输送,导致水和粒料在脱水机的下部三分之一处滞留,脱水机下部的排水出现问题,从而增大了脱水机中、上部的脱水负担,脱水后的物料水分含量较高,在下一步的蒸发器中蒸发耗时长、蒸发后水分仍超标,需要采用热风或风冷设备进行进一步地干燥,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色母粒水分超标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色母粒的水环切粒新系统,通过对系统内的水料输送装置的改进,并增设蒸发器,使得经过水环切粒造粒系统后出来的色母粒水分含量在规定范围内,无需再进行干燥处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包括设于挤出机出料端的水环切粒装置、水料输送装置和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料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段和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底板为可拆卸的网状结构;所述除水装置包括脱水机和蒸发器,所述脱水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粒料输送管道连接。

工作流程如下:

挤出机将粉状物料制成熔融状后,安装在挤出机出料端的刀具将物料切成小颗粒,然后在水流的作用下在水料输送装置中进行输送,输送至第二输送段时,水从网状结构的底板漏出,物料则向下继续输送,进入脱水机,物料在脱水机中被脱去表面水分后,进入蒸发器中,进一步进行水分的蒸发,完后进行物料的输送、包装。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包括物料腔以及设于物料腔上部的蒸汽上升通道,所述物料腔和蒸汽上升通道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蒸汽上升通道的高度与蒸发器总高度之比大于1.5: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第一输送段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段的底板为15~20目的不锈钢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脱水机为离心脱水机,所述脱水机的下部设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粒料输送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脱水机的上部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料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段的下方和脱水机的出水口下方设有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与水环切粒装置之间通过循环水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水输送管道连接上设有循环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水料输送装置第二输送段的改进,实现水料中的水快速漏走,物料在部分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输送,然后进入脱水机。可拆卸的网状结构底板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水料在脱水机的下部三分之一处滞留,影响脱水机下部的排水,从而导致产品出来水分含量偏高,还另外需要增设设备进行烘干的问题,并且可拆卸的设置方式,可方便操作工人将其拆下,对卡进底板的小颗粒物料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对蒸发器进行了进一步地改进:将蒸发器的下部物料腔与上部的蒸汽上升通道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发器中水蒸气上升时必须经过一个“Z”字型路线,造成的水分上升路线不顺畅的问题,而圆弧过渡连接则可加快水蒸气的上升,提高蒸发效率。增加圆弧过渡的同时,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蒸汽上升通道的高度进行了提升,高度提升至蒸汽上升通道的高度与蒸发器总高度之比大于1.5:1时,蒸发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原理与烟囱类似,蒸汽再在蒸发器内形成一定的气流,加速蒸汽的排放,实现加快蒸发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段(202)与第一输送段(201)的夹角为30~60°,设置该角度 的设置,具有水料流动速率快、滤水效率最高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段的底板为15~20目的不锈钢筛网,孔隙小会导致水流缓慢,起不到滤水的作用,孔隙太大会导致部分颗粒较小的着色母粒也从孔隙中漏出,15~20目的孔隙大小,既可保证一定量的水及时流走,又可将几乎全部的颗粒状着色母粒留在底板上,经进一步的输送到达脱水机。

(5)本实用新型中的脱水机为离心脱水机,在将物料表面水分脱去的同时,还可对物料进行提升,以尽快与脱出的水进行分离,并且通过脱水机的提升,物料可从上部进入蒸发器,物料在蒸发器中向下运动,水蒸气向上运动,二者逆运动,可提高蒸发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水料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段的下方和脱水机的出水口下方设有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与水环切粒装置之间通过循环水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循环水输送管道连接上设有循环水泵。从网状结构的底板滤下的水以及从脱水机中脱出的水,经循环水池收集后,通过循环水输送管道输送至水环切粒装置处,用于颗粒物料的冷却和水流输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料输送装置的第二输送段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环切粒装置,2-水料输送装置,201-第一输送段,202-第二输送段,2021-底板,3-除水装置,301-脱水机,302-蒸发器,3021-物料腔,3022-蒸汽上升通道,4-粒料输送管道,5-出水口,6-循环水池,7-循环水输送管道,8-循环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如图1所述,包括设于挤出机出料端的水环切粒装置1、水料输送装置2和除水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料输送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段201和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段202,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底板2021为可拆卸的网状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除水装置3包括脱水机301和蒸发器302,所述脱水机301与所述蒸发器302之间通过粒料输送管道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脱水机为离心脱水机,蒸发器为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结构如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底板的可拆卸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可拆卸方式,本实施例采用在底板的两侧设置卡扣,通过卡扣与所述第二输送段的主体进行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挤出机出料端的水环切粒装置1、水料输送装置2和除水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料输送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段201和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段202,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底板2021为可拆卸的网状结构;所述除水装置3包括脱水机301和蒸发器302,所述脱水机301与所述蒸发器302之间通过粒料输送管道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述蒸发器302包括物料腔3021以及设于物料腔上部的蒸汽上升通道3022,如图4所示,所述物料腔3021和蒸汽上升通道302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蒸汽上升通道3022的高度为蒸发器302总高度的1.5倍,如图2所示。通过对蒸发器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除水效果较实施例1更佳。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段202与第一输送段201的夹角为30°。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生产着色母粒的水环切粒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挤出机出料端的水环切粒装置1、水料输送装置2和除水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料输送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输送段201和向下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段202,所述第二输送段202的底板2021为可拆卸的网状结构;所述除水装置3包括脱水机301和蒸发器302,所述脱水机301与所述蒸发器302之间通过粒料输送管道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述蒸发器302包括物料腔3021以及设于物料腔上部的蒸汽上升通道3022,所述物料腔3021和蒸汽上升通道3022之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蒸汽上升通道3022的高度为蒸发器302总高度的1.6倍,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段202与第一输送段201的夹角为600。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段202的底板2021为15目的不锈钢筛网。

本实施例的脱水机为离心脱水机,本实施例的离心脱水机的脱料筒内设有能够将物料提升的螺旋提升机构,物料在离心脱水的同时,被旋转的螺旋形叶片提升至粒料输送管道处,带螺旋提升机构的脱水机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脱水机301的下部设有出水口5。

本实施例中的粒料输送管道4分别连接所述脱水机301的上部与所述蒸发器302的上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料输送装置2的第二输送段202的下方和脱水机301的出水口5下方设有循环水池6,所述循环水池6与水环切粒装置1之间通过循环水输送管道7连接,所述循环水输送管道7连接上设有循环水泵8。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送段202与第一输送段201的夹角为450,为最优的角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