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00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现今的3D打印机只有一个传动机构,在打印三维模型时出料缓慢,普通的小型3D打印机打印一个模型需要36-72h,造成打印时间较长,不能高效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在顶端设置2个传动机构,使其能够进行x轴和y轴的移动,在底部设置一个可进行z轴移动的承载板,多个机构同时进行工作,缩短了三维打印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包括控制平台、固定架、承载板、打印机构、供料机构,所述控制平台两侧可拆卸的设置有两个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架两端内侧面均设置有y轴导轨,每个所述y轴导轨上均驱动设置有滑槽,横向的两个所述滑槽之间均设置有x轴导轨,两个所述x轴导轨上均驱动设置有所述打印机构,所述控制平台上纵向设置有z轴导轨,所述z 轴导轨上驱动设置有所述承载板。

具体的,所述打印机构、滑槽和承载板内均设置有驱动装置,并且都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平台连接。

具体的,所述供料机构通过供料管与所述打印机构上端连接。

具体的,两个所述打印机构下端均设置有打印头。

具体的,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右侧设置有小风扇,所述小风扇的出风口向着所述承载板。

具体的,所述承载板的矩形平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传动机构更加节省打印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控制平台1、z轴导轨11、导线12、固定架2、y轴导轨21、滑槽22、x 轴导轨23、小风扇24、承载板3、打印机构4、打印头41、供料机构5、供料管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3所示:

一种双传动机构3D打印机,包括控制平台1、固定架2、承载板3、打印机构4、供料机构5,控制平台1两侧可拆卸的设置有两个固定架2,两个固定架2平行设置。

优选的,本案例的每个固定架2两端内侧面均设置有y轴导轨21,每个y轴导轨21 上均驱动设置有滑槽22,滑槽22内部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导线12与控制平台1连接,控制平台1输出信号,通过导线12到达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滑槽22在y轴导轨21上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的,本案例的横向的两个所述滑槽22之间均设置有x轴导轨23,两个x轴导轨 23上均驱动设置有打印机构4,打印机构4内部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导线12与控制平台1连接,控制平台1输出信号,通过导线12到达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打印机构4在 x轴导轨23上进行左右移动。

优选的,本案例的控制平台1上纵向设置有z轴导轨11,z轴导轨11上驱动设置有承载板3,承载板3内部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导线12与控制平台1连接,控制平台1输出信号,通过导线12到达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承载板3在z轴导轨11上进行前后移动。

优选的,本案例的供料机构5通过供料管51与打印机构4上端连接,供料机构5通过供料管51将粉体材料输送到打印机构4中。

优选的,本案例的两个打印机构4下端均设置有打印头41,料体通过打印头41喷出,在控制平台1的控制作用下,两个打印机构4在x轴导轨23上做左右移动,滑槽22在y轴导轨21上做上下移动,承载板3在z轴导轨11上做前后移动,通过三个部件的协调移动,实现了精准打印,从而在承载板3表面形成三维物体。

优选的,本案例的固定架2的右侧设置有小风扇24,小风扇24的出风口向着承载板3,小风扇8起到散热左右。

优选的,本案例的承载板3设置为矩形平面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