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套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2968发布日期:2018-07-24 20:3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加装热缩性套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套管机。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后,需在导线和接线端子的连接区域加装包覆一段绝缘的热缩性套管。现有的加装方式是,先人工剪切长度适合的热缩性套管;接着,人工将已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的自由端穿过热缩性套管,使热缩性套管相对移动至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区域(或称待包覆区);然后,将已套热缩性套管的接线端子和导线移至加热装置(例如加热风筒、或者打火机)的加热区域,以对热缩性套管进行加热,从而使热缩性套管受热收缩将待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区域紧密包覆,起保护和绝缘作用。

其虽然能基本实现热缩性套管的加装工作,但现有的这种加装方式,整个过程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存在效率低、加装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端子套管机,旨在提高加装热缩性套管的效率并降低加装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套管机,包括:

机架;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位于机架顶部的转动体以及用于驱动转动体绕自身的垂向中心线水平转动的驱动装置;

多个定位座,多个所述定位座以绕转动体的中心线分布的方式装于转动体的边缘,并可随转动体至少在上料工位、加装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运动,定位座远离所述中心线的一侧开设有供热缩性套管伸入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装有对热缩性套管和接线端子伸入定位孔的深度进行限定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

上料机构,装于机架上,用于在上料工位处将热缩性套管料带的前端送入定位孔并与第一定位件相抵;

切料机构,装于机架上,用于在上料工位处,将热缩性套管料带伸入定位孔的部分切断;以及

加热装置,用于在加装工位处对已穿入接线端子的热缩性套管进行加热,并使热缩性套管受热收缩以将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区域包覆。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多个定位座以绕转动体的中心线分布的方式装于转动体的边缘,并在机架对应上料工位和加装工位的位置设置有上料机构和切料机构以及加热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先通过上料机构将热缩性套管的前端输送至与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件相抵;接着,通过切料机构在定位孔外将热缩性套管料带切断,使热缩性套管料带插于定位孔内的部分形成所需长度的热缩性套管,并在转动体的带动下,随定位座向加装工位转动;当热缩性套管随定位座转动至加装工位时,人工或者机械手在加装工位处,将已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穿过热缩性套管并使接线端子的端部与第二定位件相抵;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热缩性套管进行加热,以使热缩性套管受热收缩并将接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区域紧密包覆;最后,在下料工位处,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将加装了热缩性套管的导线和端子从定位孔取出,完成一次接线端子加装热缩性套管的工作,并如此重复,整个加装过程主要通过机械部件自动完成,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加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套管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3为图1的B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以及定位座等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部分的放大详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上料机构以及端子导向机构等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套管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6所示,该端子套管机包括机架1、旋转机构2、多个定位座3、上料机构4、切料机构5和加热装置6。

其中,旋转机构2包括位于机架1顶部的转动体21以及用于驱动转动体21绕自身的垂向中心线水平转动的驱动装置22。具体地,所述转动体21可以为圆盘状或者架状等,如图1所示为圆盘的情况,所述中心线为圆盘的轴线,定位座3绕圆盘的轴线均匀分布。驱动装置22为装于机架1上的电机或者旋转气缸,电机或者旋转气缸的旋转轴直接或者通过联接件与转动体21连接,电机或者旋转气缸的旋转轴转动时,可驱动转动体21转动。电机优选步进电机,以准确控制转动体21的转动角度。

多个所述定位座3以绕转动体21的中心线分布的方式装于转动体21的边缘,并可随转动体21至少在上料工位200、加装工位300和下料工位400之间运动,定位座3远离所述中心线的一侧开设有供热缩性套管101伸入的定位孔31,定位孔31内装有对热缩性套管101和接线端子伸入定位孔31的深度进行限定的第一定位件32和第二定位件33。应当说明的是,下料工位一般位于加装工位的下游,以提供热缩性套管101冷却的时间,当然,在不需要冷却而不影响包覆效果的情况下,下料工位400也可以与加装工位300重合,即加装后,直接将包覆有热缩性套管101的导线和接线端子从定位孔31抽出。

上料机构4装于机架1上,用于在上料工位处将热缩性套管料带100的前端送入定位孔31并与第一定位件32相抵。

切料机构5,装于机架1上,用于在上料工位处,将热缩性套管料带100伸入定位孔31的部分切断,使热缩性套管料带100插于定位孔31内的部分与其余部分分离,以形成所需长度的热缩性套管101,并在转动体21的带动下,随定位座3向加装工位300转动。当热缩性套管101随定位座3转动至加装工位300时,人工或者机械手在加装工位300处,将已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穿过热缩性套管101并使接线端子的端部与第二定位件33相抵,以使热缩性套管101将导线和接线端子的连接区域包围。

加热装置6装于机架1上,用于在加装工位300处对已穿入接线端子500的热缩性套管101进行加热,并使热缩性套管101受热收缩以将接线端子500和导线的连接区域包覆。最后,在下料工位处,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将加装了热缩性套管101的导线和端子从定位孔31取出,完成一次接线端子500加装热缩性套管101的工作,并如此重复,整个加装过程主要通过机械部件自动完成,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加装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6为加热风筒,所述定位座3的顶壁开设有通连定位孔31的气槽34,加热风筒吹出的热风经气槽34进入定位孔31,并对定位孔31内的热缩性套管101进行加热,以使热缩性套管101收缩并将接线端子500和导线的连接区域包覆。可以理解地,所述加热风筒在工作时,吹出的热风的温度为200~500摄氏度,优选40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1装有伸缩气缸61,所述加热风筒直接或者通过连接座62装于伸缩气缸61的活塞杆,并可在伸缩气缸61的活塞杆的驱动下,在位于气槽34上方和远离气槽34的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地,每个定位座3的定位孔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为多个时,可以呈一字型分布,也可以呈矩形分布,每个定位孔31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适应不同外径的热缩性套管101的加装需求,如图2所示为每个定位座3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1,且定位孔31呈矩形分布的情况。定位座3的顶壁和底壁分别开设有与位于上方和下方的定位孔31相通连的所述气槽34。

具体地,所述定位孔31贯穿定位座3靠近转动体21中心线的一侧,第一定位件32为管状结构,其从定位孔31靠近转动体21中心线的一侧插入定位孔31中,且第一定位件32的内径小于热缩性套管101的外径但大于接线端子500的外径,第一定位件32与气槽3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轴向的通槽321,定位座3套设有可沿定位座3在远离所述中心线和靠近所述中心线的位置之间移动的调节滑块9,所述调节滑块9开设有与通槽321相对的限位孔,限位孔中装有经通槽321进入第一定位件32的所述第二定位件33,调节滑块9的侧壁开设第一螺孔91并安装有可拧转至杆端与定位座3相抵的第一限位螺栓(未图示),以将调节滑块9可拆卸锁定于定位座3,使接线端子500可在穿过热缩性套管101至预定深度的时候,被第二定位件33阻挡,以使接线端子500和导线的连接区域刚好被热缩性套管101包围,所述定位座的外壁还开设有与定位孔31相通的第二螺孔35,第二螺孔35装有可拧转至与第一定位件32相抵的第二限位螺栓(未图示),以将第一定位件32可卸固紧于定位孔31内,以限定热缩性套管101的伸入深度。

具体地,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装于机架1上并缠绕有热缩性套管料带100的卷料盘40,位于上料工位处的定位座3和卷料盘40之间的第一导向件41和第二导向件42,以及位于第一导向件41和第二导向件42之间的送料装置,第一导向件41和第二导向件42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件42与上料工位处的定位座3相邻且第二导向孔和定位孔31相对,送料装置包括步进电机45以及上下布置的主动料轮43、从动料轮44,主动料轮43与步进电机45的旋转轴连接,热缩性套管料带100的前端穿过第一导向件41的第一导向孔、主动料轮43和从动料轮44之间和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孔后与相应的定位孔31相对,步进电机45的旋转轴转动时,可驱动主动料轮43带动从动料轮44一同转动,并将热缩性套管料带100的前端送入定位孔31,送入长度可由步进电机45准确控制。

所述切料机构5位于第二导向件42和定位座3之间,其具有多种实施例,例如包括装于机架1上的第一气爪(未图示)以及装于第一气爪上的上切刀51和下切刀52。或者包括装于机架1上的气缸以及由气缸驱动的上切刀51和下切刀52,由于这类切料机构较为常见,这里不再对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检测加装工位300处的定位孔31是否已插入接线端子500的传感器7,当机械手或者人工将已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500插入定位孔31时,会被传感器7所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结果发送给端子套管机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则驱使加热装置6对加装工位300处的热缩性套管101进行加热。具体地,传感器7优选光纤传感器,其装于机架1对应加装工位300的区域。由于光纤传感器为现有技术,并为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不再对光纤传感器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还包括端子导向机构8,端子导向机构8装于机架1上,具有与定位孔31远离所述中心线的一侧相对的导向板81,导向板81具有引导孔810,引导孔810为背向定位孔31一侧直径大,朝向定位孔31一侧直径小的锥孔或者喇叭孔,以在将接线端子500插入定位孔31时,对接线端子500进行引导,并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所述端子导向机构8包括装于机架1上的第二气爪82以及所述导向板81,所述导向板81包括装于第二气爪82上的上板811和下板812,上板811和下板812开设有相对的上引导半孔和下引导半孔,上板811和下板812在第二气爪82的驱动下合拢时,相对的上引导半孔和下引导半孔形成所述引导孔810。

进一步地,下料工位400处装有与高压泵连接的高压气管20,高压气管20的出气口朝向定位座3的气槽34,当加装热缩性套管101的导线和接线端子500被取出后,高压气管20喷出的高压气体可将可能存在于定位孔31内的杂质吹出。

进一步进的,机架1在位于转动体21下方的位置设有出风口朝向定位座3的风筒10,风筒10吹出的常温气流可对定位座3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