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4520发布日期:2019-03-22 23: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鞋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鞋的注塑成型方法是将pvc或tpr等热塑性材料通过注塑机注射成型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包括合模、射胶、保压、冷却、脱模、制品取出,具体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再开模取出成形品。

目前的注塑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具座和上模仁,下模具包括下模具座和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一般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在上模具座和下模具座上,下模具上侧设有阻挡块,上模具座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插入有螺栓,螺栓与阻挡块相对抵持在所述上模仁的两侧,以实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精准定位,上下模具盖合时中间形成了模腔,注塑模具上设有连通模腔的进料管道,以供受热融化的材料射入模腔。现有的注塑模具虽然提高了注塑成型的工件的精度,但是产品冷却成型后,由于模腔在塑形过程中需要保持高压,因此上、下模具在高压作用下压得紧密严实,所以不易脱模,容易造成成品作废,降低成品率,也加大了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不适合大批量化生产制造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所述易脱模的模具装置结构简单,脱模迅速,有效提升注塑成型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化生产制造使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可升降的设于下模具的上方;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模具座、固定于上模具座上的上模仁和鞋楦,所述上模仁上开设有鞋帮模腔,所述鞋楦能够置于所述鞋帮模腔内,所述上模仁上设有连通鞋帮模腔的上注料口;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具座和固定于下模具座上的下模仁,所述下模仁开设有鞋底模腔,所述下模仁上设有连通鞋底模腔的下注料口;

所述上模仁位于鞋帮模腔的上方位置设有伸缩空腔;所述鞋楦上设有制动杆,所述制动杆能够上下移动的穿设于所述伸缩空腔内;所述伸缩空腔内制动杆的端头上固定连接设有制动板;所述上模具座上设有伸缩底座,所述伸缩底座上穿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入所述伸缩空腔内并与所述制动板连接;所述上模具座上还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的加压端与所述伸缩空腔相连通;所述伸缩空腔还设有排气阀;

当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时,上模具座向上升起,加压装置对伸缩空腔进行加压,制动板会在伸缩空腔内受压下降,鞋楦会脱离鞋帮模腔;当上模具和下模具闭合时,伸缩空腔的排气阀排气,制动板不受压,上模具座向下降,直接推动鞋楦相对上模具座向上,鞋楦可置于鞋帮模腔内,鞋帮模腔、鞋楦和鞋底模腔形成鞋腔。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中底板,所述中底板可拆卸的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所述中底板装载时,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时,中底板能够隔离所述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所述中底板拆卸时,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时,所述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相连通。

使用时,若进行单色鞋制备,直接拆卸中底板,上下模具直接合模,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相连通,进行注料操作,鞋帮和鞋面能够直接硫化一体成型,直接获得单色鞋;若进行双色鞋制备,先将中底板装载,中底板隔离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使得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分别为独立的腔体,则分别通过上注料口、下注料口进行鞋帮模腔、鞋底模腔的注料,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鞋帮坯体和鞋底坯体,随后,将中底板拆卸,使得上下模具重新合模,鞋帮模腔、鞋底模腔相通,鞋帮坯体和鞋底坯体能够进一步硫化一体,则能够实现双色鞋的制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模具架,所述模具架上设有定位连接杆,所述上模具座、下模具座穿设于所述定位连接杆上;所述模具架上还设有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的执行端与所述上模具座连接,所述压合气缸能够推动上模具座沿着所述定位连接杆上下移动。模具架上的定位连接杆能够为上下模具之间提供准确的定位校准,实现上下模具的准确合模。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铁板、热电偶和加热控制板,所述加热板、热电偶通过铁板固定于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的侧壁上,所述热电偶与加热控制板连接,所述加热板受控于加热控制板。加热板直接设于上下模仁的侧壁上,即直接对上下模仁进行加热,提升模具加热速率,提升模具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的执行端与所述下模具的鞋底模腔相连通。抽真空装置仅与鞋底模腔相连通,则合模时,抽真空装置对鞋帮模腔、鞋楦和鞋底模腔形成的鞋腔形成由上至下的流向抽真空,抽真空方向单向一致,提升注入材料与鞋腔之间由上至下的贴合压力,有利于鞋底花纹的清晰复制,尤其是鞋底的多层立体花纹的复制。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控制总机,所述控制总机用于集成控制。采用集成控制方式,提升模具控制自动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易脱模的模具装置,在开模过程中,鞋楦和上模仁之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结合加压装置的气压推动,鞋楦能够快速的由鞋腔中冲出,能够实现快速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采取气压制动脱模,弹性作用,受力均匀,脱模质量高,避免现有刚性作用脱模造成成品不良的问题;而且直接通过气压加压对鞋楦实现控制,操作简单,无需多余外置配件,省略多余外置配件的损耗,省略外置配件的制作成本,有利于大批量化生产制造使用。因此,所述易脱模的模具装置结构简单,脱模迅速,有效提升注塑成型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化生产制造使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易脱模的模具装置,包括模具架1、上模具2、下模具3和控制总机4。

所述上模具2包括上模具座21、固定于上模具座上的上模仁22和鞋楦23,所述上模仁22上开设有鞋帮模腔,所述鞋楦23能够置于所述鞋帮模腔内,所述上模仁22上设有连通鞋帮模腔的上注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上模仁22位于鞋帮模腔的上方位置设有伸缩空腔24;所述鞋楦23上设有制动杆25,所述制动杆25能够上下移动的穿设于所述伸缩空腔24内;所述伸缩空腔内制动杆25的端头上固定连接设有制动板26;所述上模具座21上设有伸缩底座,所述伸缩底座上穿设有可上下移动的伸缩杆27,所述伸缩杆27的一端穿入所述伸缩空腔内并与所述制动板26连接;所述上模具座21上还设有加压装置28,所述加压装置28的加压端与所述伸缩空腔24相连通;所述伸缩空腔24还设有排气阀(图中未示出)。

所述下模具3包括下模具座31和固定于下模具座上的下模仁32,所述下模仁32开设有鞋底模腔,所述下模仁32上设有连通鞋底模腔的下注料口。

所述模具架1上设有定位连接杆11,所述上模具座21、下模具座31穿设于所述定位连接杆11上,所述上模具座21设于下模具座31的上方;所述模具架1上还设有压合气缸12,所述压合气缸12的执行端与所述上模具座21连接,所述压合气缸12能够推动上模具座21沿着所述定位连接杆11上下移动。

还包括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加热板、铁板、热电偶和加热控制板,所述加热板、热电偶通过铁板固定于所述上模仁、下模仁的侧壁上,所述热电偶与加热控制板连接,所述加热板受控于加热控制板。

还包括抽真空装置6,所述抽真空装置6的执行端与所述下模具的鞋底模腔相连通。

所述加压装置28、排气阀、压合气缸12、加热装置5、抽空装置6均受控于控制总机4。

使用所述易脱模的模具装置可以进行单色鞋制备时:将排气阀打开,伸缩空腔24内无气压作用,推动鞋楦23,将鞋楦23置于上模具的鞋帮模腔内,关闭排气阀,控制总机4控制压合气缸12推动上模具座21向下移动,上模具2和下模具3合模,控制总机4分别控制加热装置5、抽真空装置6对鞋帮模腔、鞋底模腔进行加热、抽真空,对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进行注料硫化;硫化完成后,控制总机4控制压合气缸12拉动上模具座21向上移动,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离开模,同时控制总机4控制加压装置28对伸缩空腔24施加气压,制动板26会在伸缩空腔24内受压下降,则在上模具2上升过程中,鞋楦23相对向下运动脱离上模具的鞋帮模腔,实现脱模,完成单色鞋制作。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中底板7,所述中底板可拆卸的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所述中底板装载时,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中底板能够隔离所述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所述中底板拆卸时,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所述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相连通。

则使用所述易脱模的模具装置可以进行双色鞋制备时:将排气阀打开,伸缩空腔24内无气压作用,推动鞋楦23,将鞋楦23置于上模具的鞋帮模腔内,关闭排气阀,将中底板7装载于上下模具之间,控制总机4控制压合气缸12推动上模具座21向下移动,上模具2和下模具3合模,中底板7隔离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使得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分别为独立的腔体,控制总机4分别控制加热装置5、抽真空装置6对鞋帮模腔、鞋底模腔进行加热、抽真空,对鞋帮模腔和鞋底模腔进行注料,实现不同颜色的鞋帮坯体和鞋底坯体;随后,控制总机4控制压合气缸12拉动上模具座21向上移动,上模具2和下模具3分离,将中底板7拆卸,控制总机4再次控制压合气缸12推动上模具座21向下移动,使得上下模具重新合模,鞋帮模腔、鞋底模腔相通,控制总机4控制加热装置5对鞋帮模腔、鞋底模腔进行加热,鞋帮坯体和鞋底坯体硫化一体;硫化完成后,开模,同时控制总机4控制加压装置28对伸缩空腔24施加气压,制动板26会在伸缩空腔内受压下降,则在上模具2上升过程中,鞋楦23相对向下运动脱离上模具的鞋帮模腔,实现脱模,完成双色鞋制作。

综上所述设计的易脱模的模具装置,结构简单,脱模迅速,有效提升注塑成型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适合大批量化生产制造使用,实用性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