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0871发布日期:2018-11-23 20:2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片支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



背景技术:

贴片支架常用于LED灯珠的贴片生产,现有的LED贴片料带1如图1所示,生产所采用的工艺大多数是先在金属料带上镀银,再通过注塑高分子塑胶树脂成型。如图2所示,LED贴片支架的品质要求重点在于支架载体上的LED贴片支架成品的杯底五金部分的镀银反光面3不能有压伤,注塑的塑胶材料4不能有披锋。

为了降低贴片支架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模具要求是排列紧凑,一模多穴。如现有的4014、2835、5730等体积较小LED贴片都是通过一模多穴注塑加工。注塑机的胶料需通过进胶水口板引导后进入前模仁,如此在进胶水口板处会产生较多的注塑余料,注塑余料一般通过机械手夹取后进行回收处理。注塑余料越多,则对注塑机的注塑压力和注塑原料的流动性要求就越高。现有的进胶水口板如图3所示,其产生的注塑余料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在注塑余料时,注塑余料与进胶水口板接合力较大,不便于脱模和注塑余料的夹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目的在于降低贴片支架的注塑成本,节约原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进胶水口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进胶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流道包括主流道,主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凹槽底面中心的横向主流道和与所述横向主流道连通且并排开设的若干纵向主流道;

所述进胶流道还包括与所述纵向主流道连通并且呈栅格状均匀分布的若干分流道,其中,位于所述纵向主流道两端的分流道之间相连通,位于所述纵向主流道中部的部分分流道之间相连通,其余分流道之间互相独立;

所述分流道还均匀的向下开设若干点进胶流道。

优选地,所述若干分流道沿所述纵向主流道等距离均匀开设,并且与每条纵向主流道连通的所述分流道对称开设在所述纵向主流道两侧并且与所述纵向主流道垂直。

优选地,所述点进胶流道包括位于上部的沉孔和位于所述沉孔底部的多个点进胶口。

优选地,所述分流道上开设有四个点进胶流道,每条点进胶流道包括四个点进胶口。

优选地,所述横向主流道为一条,所述纵向主流道为两条,位于所述纵向主流道中部并且互相连通的所述分流道为两组,该两组分流道分别设置于所述横向主流道的两侧,与横向主流道相平行,并且与所述横向主流道之间都相隔有一条分流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贴片支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注塑余料,降低对注塑机的注塑压力要求和注塑胶料的流动性要求,节约原料,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进胶水口板处所产生的注塑余料与进胶水口板之间的接合力可以进一步降低,节省脱膜力,便于脱膜也方便注塑余料的夹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贴片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LED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局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贴片料带;3-镀银反光面;4-塑胶材料;90-脱料块;80-前模仁;60-嘟嘴流道;100-进胶水口板;10-凹槽;11-横向主流道;12-纵向主流道;13-分流道;14-点进胶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的LED贴片料带和现有的LED贴片料带结构相同,如图1、图2所示,贴片料带1上具有LED贴片,LED贴片上具有镀银反光面3,并且贴片上需注塑加工塑胶材料4。

图5所示为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在使用时的装配示意图,进胶水口板上接脱料块90,下接前模仁80。注塑胶料经嘟嘴流道60进入进胶水口板100后,再流入前模仁80中,在贴片料带1上进行注塑。

图4、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贴片支架注塑用进胶水口板。进胶水口板100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底部开设有进胶流道,进胶流道包括主流道和若干呈栅格状的分流道13,主流道包括开设于凹槽10底面中心的一条横向主流道11和与横向主流道11连通的并且并排开设的两条纵向主流道12;

若干均匀分布的分流道13分别与纵向主流道12连通,并且分别位于并排开设的纵向主流道12两端的分流道13之间相连通,位于纵向主流道12中部的部分分流道13之间相连通,其余分流道13之间互相独立。分流道13沿纵向主流道12等距离均匀开设,并且与每条纵向主流道12连通的分流道13对称开设在纵向主流道12两侧并且与纵向主流道12垂直。

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位于纵向主流道12中部并且连通的分流道13有两组,并且分别设置于横向主流道11两侧,同时连通的该分流道13与横向主流道11之间还都相隔有一条分流道13。

每条分流道13均匀的向下开设四个点进胶流道14,点进胶流道14包括位于上部的沉孔和位于所述沉孔底部的四个点进胶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