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715发布日期:2018-11-13 22:1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伴随着机械化、电气化和计算机技术的产生,通过建立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的智能工厂,才能够在大规模化的生产成本中生产个性化和客户化的产品。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是重中之重。

现在产品结构复杂性增加,产品空间较小,特别是内部侧面有孔的产品,对应的模具结构也要随之变化,由于加工孔的镶件需要在产品的内部,在模具压模或退模时怎样保证产品的成型效果以及成品率,进而保证模具的自动化量产,对模具的结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现有的模具结构为内滑块与导向块是T槽或燕尾槽滑动配合,但现有模具具有以下缺点:内滑块与导向块滑动配合,稳定性差,导致其磨损严重,产品夹口线较大;由于部件磨损严重,导致模具寿命低。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良好的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在产品的内侧孔的模具的合模和退模过程中,将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是滑动摩擦的阻力的1/40-1/60,这样大大降低了内滑块与导向块之间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产品夹口线,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滚动摩擦小,使得内滑块和导向块的动作更为的轻便、易到位、且到位时间短,这样大大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包括:

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压合时形成用于加工产品的型腔;

所述下模板设有容置所述内滑块机构的容置腔;

所述内滑块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滑移设于所述容置腔的活动镶件,以及斜面接触连接的第一内滑块和导向块;

所述活动镶件设有用于形成产品的内部构造的成型腔;

所述导向块为渐阔结构,包括窄端和宽端,所述窄端的端部贯穿所述活动镶件并伸入所述成型腔;

所述第一内滑块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镶件并伸入所述成型腔,且所述第一内滑块远离所述导向块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加工产品的第一内侧孔的第一子镶件;

所述窄端在其与所述第一内滑块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连接块;

所述第一连接块沿其延展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内滑块;且所述第一连接块轴接有第一转轴;使得所述第一内滑块夹设于所述导向块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

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内滑块沿第一方向开有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滑移的第一槽。

本技术方案中,在产品的内侧孔的模具的合模和退模过程中,将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是滑动摩擦的阻力的1/40-1/60,这样大大降低了内滑块与导向块之间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产品夹口线,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滚动摩擦小,使得内滑块和导向块的动作更为的轻便、易到位、且到位时间短,这样大大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更优的,由于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磨损小,进而使得两者的使用寿命长,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模具的检修时间,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后期维护周期和成本、以及模具因停机维修所导致的机台空闲;更优地,滚动摩擦的噪音小,降低了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滑块机构还包括第二内滑块;所述第二内滑块与所述导向块为斜面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内滑块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镶件并伸入所述成型腔,且所述第二内滑块远离所述导向块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加工产品的第二内侧孔的第二子镶件;所述窄端在其与所述第二内滑块的接触处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沿其延展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内滑块;且所述第二连接块轴接有第二转轴;使得所述第二内滑块夹设于所述导向块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内滑块沿第一方向开有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滑移的第二槽。

本技术方案中,当产品的内侧孔为多个时,同样的,将加工所有的内侧孔的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摩擦均设置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模具的磨损,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镶件为槽状结构,其开口端远离所述成型腔设置;所述内滑块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活动镶件形成限位腔的底板;所述第一内滑块、所述第二内滑块、所述连接块、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均收容于所述限位腔;所述宽端贯穿所述底板后固接于一固定板。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腔来实现对内滑块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使得内滑块的动作更为的精准和到位,从而使得加工出的产品更为接近理想效果,提高产品的质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内滑块与所述第一内滑块相对或相邻设于所述导向块的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根据产品的内侧孔的位置的不同,第一内滑块和第二内滑块的位置可适应性的调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有轴承。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降低转轴的受力和磨损,转轴均通过轴承安装于与其对应的连接块上,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活动镶件远离所述上模板一侧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当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复位弹簧处于伸展状态。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复位弹簧来实现活动镶件的复位,从而实现开模的自动化,且复位弹簧复位动作与模具开模过程可同步进行,缩短了开模流程,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内滑块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活动镶件外侧的后模;所述后模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活动镶件远离所述上模板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抵设部;所述后模靠近所述上模板一侧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抵设部;所述第一抵设部和所述第二抵设部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处于压合状态时,所述第一抵设部和所述第二抵设部处于远离状态;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抵设部和所述第二抵设部处于抵接状态。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抵设部和第二抵设部的相互抵接,可限制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相对位移,确保合模和开模的位移量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与注塑机通讯连接的感应探针;所述感应探针设于所述第二抵设部,并朝向所述第一抵设部设置;当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抵设部抵触于所述感应探针时,所述注塑机将产品于所述活动镶件顶出;当预设时间内所述第一抵设部未抵触于所述感应探针时,所述注塑机将发出警报。

本技术方案中,为便于本模具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本模具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无人总控化,提高模具生产过程中工作效率、无人化生产,可通过监测设备对设备的开模是否到位、产品成型是否成功等进行监控,从而实现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板对应所述后模的位置设有前模;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模具合模或开模过程中的定位、导向以及限位等的精准把控,可通过需要合模和开模操作的前模和后模设置定位组件,且确保成型腔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组件。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模具合模或开模过程中的定位、导向以及限位等的精准把控,可通过需要合模和开模操作的前模和后模设置定位组件,且确保型腔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产品的内侧孔的模具的合模和退模过程中,将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是滑动摩擦的阻力的1/40-1/60,这样大大降低了内滑块与导向块之间的磨损,大大降低了产品夹口线,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滚动摩擦小,使得内滑块和导向块的动作更为的轻便、易到位、且到位时间短,这样大大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更优的,由于内滑块和导向块之间的磨损小,进而使得两者的使用寿命长,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以及模具的检修时间,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后期维护周期和成本、以及模具因停机维修所导致的机台空闲;更优地,滚动摩擦的噪音小,降低了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2、本实用新型中,为便于本模具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本模具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无人总控化,提高模具生产过程中工作效率、无人化生产,可通过监测设备对设备的开模是否到位、产品成型是否成功等进行监控,从而实现人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3、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在开模时内滑块自动后退,合模时内滑块复位并压紧,可以达到模具自动化生产。而且滚动摩擦结构的设置增加了模具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模具寿命,适合模具自动化和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模具可生产的产品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模具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模具中的下模板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模具中的上模板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模具的内滑块机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生产图1中的产品的内滑块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模具的后模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中的8-1是内滑块机构处于合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中的8-2是内滑块机构处于开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固定板,2.上模板,21.导向槽,3.下模板,31.导向柱,4.模脚,5.下固定板,6.定位环,7.浇口套,8.产品,9.第一内侧孔,10.第二内侧孔,11.后模,111.定位块,112.第二抵设部,113.收容腔,12.活动镶件,121.第一抵设部,122.成型腔,13.线路,14.前模,141.定位槽,15.螺丝,16.导向块,17.连接块,18.第一转轴,19.第一内滑块,191.第一子镶件,20.第二内滑块,201.第二转轴,21.复位弹簧,22.底板,23.固定板,24.感应探针,25.轴承,26.第一槽,27.第一斜面,28.第二斜面,29.第三斜面,30.上方向,31.左方向,32.右方向,33.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文本中,为了便于描述,上、下、左、和右是指描述的附图的上、下、左和右,并不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8所示,一种具有内滑块机构的模具,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模板2和下模板3压合时形成用于加工产品的型腔;下模板3设有容置内滑块机构的容置腔;内滑块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滑移设于容置腔的活动镶件12,以及斜面接触连接的第一内滑块19和导向块16;活动镶件12设有用于形成产品的内部构造的成型腔122;导向块16为渐阔结构,包括窄端和宽端,窄端的端部贯穿活动镶件12并伸入成型腔122;第一内滑块19的一端贯穿活动镶件12并伸入成型腔122,且第一内滑块19远离导向块16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加工产品的第一内侧孔9的第一子镶件191;窄端在其与第一内滑块19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沿其延展方向贯穿第一内滑块19;且第一连接块轴接有第一转轴18;使得第一内滑块19夹设于导向块16和第一转轴18之间;第一转轴18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内滑块19沿第一方向开有用于第一连接块滑移的第一槽2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内滑块19与导向块16之间的摩擦由现有的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第一内滑块19在滑移过程中的阻力,进而降低了第一内滑块19和导向块16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由于滚动摩擦的阻力小,使得滑块的滑动与复位操作更为的易于实现且快速,进而节约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和8所示,当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合模状态时,由于活动镶件12受到上模板2向下的压力,使得活动镶件12延展导向块16朝下方移动,进而活动镶件12带动第一内滑块19沿导向块16的斜面朝下方一起移动,同时由于第一内滑块19与导向块16是斜面接触连接,且导向块16为渐阔结构,导致在第一内滑块19朝下移动的同时,第一转轴18和导向块16的斜面会致使第一子镶件191朝向右侧移动,进而在注塑后形成产品的第一内侧孔9的加工;当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开模状态时,此时,上模板2远离下模板3,活动镶件12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带着第一内滑块19朝上移动,由于第一转轴18和导向块16的斜面的作用,导致第一子镶件191朝左侧移动,从而脱离第一内侧孔9,从而使得产品停留在活动镶件12上,等待取走。可见在上模板2和下模板3合模或开模的过程中,第一内滑块19在上升和下降、左移或右移的过程中,与导向块16之间的摩擦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内滑块19与第一转轴18的滚动摩擦上。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内滑块机构还包括第二内滑块20;第二内滑块20与导向块16为斜面接触连接;第二内滑块20的一端贯穿活动镶件12并伸入成型腔122,且第二内滑块20远离导向块16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加工产品的第二内侧孔10的第二子镶件;窄端在其与第二内滑块20的接触处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沿其延展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内滑块20;且第二连接块轴接有第二转轴201;使得第二内滑块20夹设于导向块16和第二转轴201之间;第二转轴201的轴线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内滑块19沿第一方向开有用于第二连接块滑移的第二槽。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内滑块(即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的数量以及位置的设置与其加工的产品是对应的,当产品只需要加工一个内侧孔(即第一内侧孔9和第二内侧孔10),则与导向块16斜面接触连接的导向块16只有一个,当产品需要加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内侧孔时,则与导向块16斜面接触连接的导向块16与内侧孔的数量对应,值得说明的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侧孔在同一平面时,则此时的内滑块可只为一个,而用于加工内侧孔的子镶件(即第一子镶件191和第二子镶件)的数量可为同时设置在内滑块上的两个子镶件,但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可见,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为相邻设置,也可为相对设置,当第一内滑块19与第二内滑块20相对设置时,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为一个连接块17,该连接块17依次贯穿第一内滑块19、导向块16、第二内滑块20,并与导向块16固接,具体情况根据其加工的产品的内侧孔的位置、数量有关。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活动镶件12为槽状结构,其开口端远离成型腔122设置;内滑块机构还包括与活动镶件12形成限位腔的底板22;第一内滑块19、第二内滑块20、连接块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201均收容于限位腔;宽端贯穿底板22后通过螺丝15(或螺栓、铆钉等)固接于一固定板23。使得在活动镶件12在滑移过程中,会带动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一起沿导向块16的延展方向移动,同时,由于导向块16与第一内滑块19、第二内滑块20均为斜面接触连接,因此,第一内滑块19、第二内滑块20在上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左右移动,从而实现内侧孔的加工,并于加工后退出内侧孔,以便产品的取走。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转轴18和第一连接块之间设有轴承25;第二转轴201和第二连接块之间设有轴承25。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一、二或三的基础上,活动镶件12远离上模板2一侧的底部设有复位弹簧21;当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压合状态时,复位弹簧21处于压缩状态;当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分离状态时,复位弹簧21处于伸展状态。优选地,复位弹簧21为相对设置的至少一对,这样提高活动镶件12复位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选地,活动镶件12与下模板3的容置腔的内壁贴合或稍有间隙均可;优选地,复位弹簧21的一端固接于容置腔的底部内壁,另一端固接于活动镶件12的下部的外侧壁处,且导向块16的宽端通过螺丝15(或螺栓、铆钉等)固接于下模板3,使得活动镶件12可沿其延展方向做往复运动。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或四的基础上,内滑块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活动镶件12外侧的后模11;后模11与下模板3连接;活动镶件12远离上模板2一侧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抵设部121;后模11靠近上模板2一侧的内侧壁设有第二抵设部112;第一抵设部121和第二抵设部112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压合状态时,第一抵设部121和第二抵设部112处于远离状态;上模板2和下模板3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抵设部121和第二抵设部112处于抵接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活动镶件12得成型腔122朝向上模板2设置,且第一抵设部121设于活动镶件12靠近底板22设置,且复位弹簧21与该第一抵设部121连接并设于底板22得外侧,优选地,复位弹簧21与固定板23固接,而固定板23固设于下模板3。优选地,后模11为形成用于收容活动镶件12的收容腔113的框结构,套设于活动镶件12得外部并于下模板3固接,优选地,收容腔113靠近成型腔122一侧得的内壁朝向活动镶件12突起有形成第二抵设部112的凸块,使得活动镶件12在上下移动时,第一抵设部121随着模具合模和开模的过程远离或靠近第二抵设部112;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抵设部112设有与注塑机通讯连接的感应探针24;感应探针24朝向第一抵设部121设置;当预设时间内第一抵设部121抵触于感应探针24时,注塑机将产品于活动镶件12顶出;当预设时间内第一抵设部121未抵触于感应探针24时,注塑机将发出警报。使得工作人员只需在注塑机发出的警报时对模具进行相关的操作,而平时可远程监控模具的加工情况,如录像,或将警报器设置于工作人员的工作区域,使得工作人员可远程监控模具的生产情况,无需进入车间,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在实际应用中,感应探针24可通过无线信号或有线信号传输的方式与注塑机进行信息交互,当其信号传输方式为有线传输时,下模板3的上表面开有用于线路13走线的凹槽。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一、二、三、四或五的基础上,上模板2和下模板3的对应位置设有导向组件,优选地,下模板3的上表面朝向上模板2的方向延展有若干个导向柱31,对应地,上模板2的下表面对应的位置设有数量对应的导向槽21。优选地,上模板2对应后模11的位置设有前模14;前模14和后模11的对应位置设有定位组件。优选地,后模11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朝向前模14的位置设有定位块111,对应地,前模14的四个边角对应地设有同样数量的定位槽141。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上固定板1、模脚4和下固定板5,其中上固定板1设于上模板2的上方,且上固定板1对应型腔的位置设有便于注塑机定位的定位环6,以及用于接通注塑机的浇口套7;模脚4设于下模板3的下方,并设于下固定板5的上方。

示例性地,如图1-8所示,本模具要加工如图1所示的产品8,该产品8的内部相对设有一对内侧孔,即第一内侧孔9和第二内侧孔10。对应的地,本模具的内滑块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且导向块16夹设于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之间,连接块17依次贯穿第一内滑块19、导向块16和第二内滑块20,且连接块17的两端分别轴接有第一转轴18和第二转轴201,第一转轴18和第二转轴201的轴线平行,并与第一方向垂直,导向块16与第一内滑块19的接触处为第二斜面28,导向块16与第二内滑块20的接触处也为第二斜面28,且导向块16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斜面28朝向其窄端倾斜,第一内滑块19与导向块16接触的面为第一斜面27,第二内滑块20与导向块16接触的面为第三斜面29,且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关于导向块16左右对称,优选地,第一内滑块19为阶梯状结构,且靠近导向块16的窄端的第一台阶部与活动镶件12的形成成型腔122的部位对应设置,以防止第一内滑块19伸出成型腔122;靠近导向块16的宽端的第二台阶部的外壁与限位腔的内壁抵接;限位腔左右方向32上的尺寸沿第一方向不变;且第二抵设部112朝向第一抵设部121的位置设有感应探针24。

如图8中的8-1所示,当注塑成型结束后模11具开模时:前模14和上模板2一起远离后模11,而且产品8留在了活动镶件12上。此时复位弹簧21对底板22的底面施加弹力,底板22和活动镶件12会与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一起向上方向30运动,远离导向块16、连接块17(即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转轴(即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201)(由于第一内滑块19有第一槽26,当第一内滑块19与第一连接块相反方向运动时,第一连接块会在第一内滑块19的第一槽26内相对运动),此时第一转轴18会对第一内滑块19的第一斜面27施加作用力,会迫使第一内滑块19向左方向31运动,同时第一转轴18与第一斜面27是滚动摩擦关系。同理:第二内滑块20则会向右方向32运动。

当活动镶件12向上方向30运动一段距离后,使得第一抵设部121碰到后模11的第二抵设部112,并接触到感应探针24,此时第一内滑块19脱离了产品8的第一内侧孔9,第二内滑块20脱离了产品8的第二内侧孔10。同时感应探针24给出信号到注塑机,注塑机会继续顶出动作,将产品8从活动镶件12上顶出;取拿产品8后,模具即将进入合模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动镶件12接触不到感应探针24时,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可能没脱离产品8的第一内侧孔9和第二内侧孔10,而此时感应探针24给出信号到注塑机,注塑机会中止注塑动作并给出报警信号。

如图8中的8-2所示,当模具合模时:前模14和上模板2一起做靠近后模11方向运动,会先碰触到活动镶件12。当注塑机的锁模压力大于复位弹簧21的弹力时,底板22和活动镶件12会与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一起向下方向33运动,靠近导向块16、连接块17和转轴,此时导向块16会同时分别对第一内滑块19的第一斜面27、第二内滑块20的第三斜面29施加作用力,会迫使第一内滑块19向右方向32运动,同时第一转轴18与第一斜面27是滚动摩擦关系。同理:第二内滑块20则会向左方向31运动。

当模具合模动作完成后,此时第一内滑块19和第二内滑块20也复位成功,然后模11具进入注塑成型阶段,注塑成型完成后,模具进入开模阶段。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